有人說油企應該進行改革,降低成本和內部整頓,不然油價會越來越高,不會降下來,對此你怎麼看?

用戶16551422621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這三大油企石油供應占我們國家的90%以上。如果對這三大油企進行改革,降低內部成本,我們的油價就會大幅下降。

但這只是說對了一方面。

首先,從石油的煉治上講,一桶油會有90%被煉成汽油、柴油或其他產品,剩餘的成了瀝青。所以說石油全身都是寶。

一桶原油重157公斤,平均的水平,大概是能煉出60%的汽油,其餘部分算15%柴油和15%煤油。中東的油就能煉出較多的汽、煤、柴油,但石蠟和瀝青就少。我國的油裡的石蠟、瀝青就比中東的油多,相應的,煉出的油就少。


一桶原油至少能煉出120升到150升以上的92號汽油價值。

按照目前國際市場,原油價格73美元,加上美元人民幣匯率相當於500元1桶。也就是說我們92號汽油的價格,油底價大約在3.3到4.1元人民幣。

而實際上提煉成本,一桶油僅僅20到30元。也就是說,每升汽油再加兩毛錢。

在我們國家剩餘的汽油價格其實就是稅費和加油站、批發企業的利潤了。

汽油中每賣出一升,至少有1.52元的消費稅,柴油的消費稅是1.2元。剩餘的就是城建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等的,至少要佔汽油價格的20%。再加上流通環節10%的價格增幅。最終得到的就是我們的汽油價格。

也就是說,油企的成本價如果是4元的話,加消費稅是5.52元,這個價格僅僅是零售價格的70%,這樣零售價格大約7.88元每升。

所以,油價的重點並不在油企的冶煉成本和管理成本上,兩毛錢的價格,大家應該不在乎吧?


暖心人社


我是一名在加油站工作了9年半的一線員工,加油方面有問題可以關注我,隨時可以問我,我知道的會幫你解答。

要改革是毫無疑問的,但也是非常難的,改革的口號喊了這麼多年了,為什麼還是老樣子?就因為國企已經不是企業,而是各派勢力和利益的爭奪場,那你說還怎麼改?一部分人的利益怎麼動?所以國企是沒辦法改的,表面文章做做,這陣風吹過也就算改過了,國企的劣根性是從出生就帶著的。


超級加油員


我是油企職工,工作近30年,也經歷了幾次改革,不外乎減員分流二種,減員,減員,幹活人少了,辦公室人員領導好像多了。內退,一線職工夠條件都差不多退一大半,可辦公室,領導崗沒幾人退。一線人員少了,一人頂以前二用,累半死,可這又能咋樣?曾經讓地方,農民眼紅的工資侍遇,現在收入拿不過地方,舍家顧業呀!


開飛機追著太陽


  • 現在的油價感覺是越來越高啊。在國際油價上漲時,我們是跟漲。在國際油價調整時,我們又剛好放假。從這個油價的設計來看,只不過是從之前的22個工作日變為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其他的規則並沒有發生改變。

  • 油企是一直都在改革啊。這麼多年來,油企的生產成本和稅費方面也在不斷增加。兩桶油經常說自己虧本運營。也是情有可原的。很多人說可能是桶貴了。這雖然是玩笑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還有運輸成本等也是在不斷上升。油價現在這樣,也是有它自己的道理。
  • 如果油企進行改革,降低成本和內部整頓,油價有可能會降下一點。但也不會降到哪裡去。這麼大的事,也是要經歷過充分的論證,不是我們在這裡說說就行的。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油企改革也是需要有實質的改革才行,改革的出發點就是讓油價便宜才是真的利國利民。

我國油價居高不下,確實是越來越高了,不會降下來!想要我國油價降下來確實也得先從三大油企內部進行改革,具體要看怎麼去進行改革才是真實有效的!類似降低成本和內部整頓這是治根不治本,這兩個改革只是對油企好,三大油企照樣高價零售汽油和柴油,所以我國油價同樣降不下來。

真想把油價降下來的話,做到以下五點改革!其一直接降低油稅,我國油價自然就下調很多;其二就是打破壟斷,讓民營企業進來投資油,有競爭力才能真正的降低我國油價。其三就是一定我國油價一定要與國際原油價格接軌,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公平,公正,公開的油價!其四打破我國油價漲的快跌的慢的特徵!其五改革我國油價機制,重新制度一套適合我國油價的機制

以上五點我覺得就是關係我國油價問題,尤其是隻要打破壟斷和降低油稅就是我國降低油價的最有效的方法。


老金財經


本身就是升降價的機制出問題了,三桶油的成本下降是極小的一方面。。同樣的80刀一桶,降到70刀油價可能降5分,但如果升回80刀絕對漲1毛,只要這樣來回,同樣80刀一桶,10元一升的油價還會慢嗎??所以這是機制問題。。


只噴事不噴人噴子有原則


事實勝於雄辯。房價、大學學費、醫療費用,產業化後價格如何變化?是不是價格就降下來了?相信每一箇中國人都有切身體會。


尤其是房產,現在已經是徹底的私有化、產業化了。是不是房價一直在下降?!

來來來,我們溫習一下89年的報紙。

從1990年左右,當時大家都在喊著房價太高了,群眾承受不起了,必須走市場化道路。28年後的今天,房產已經完全市場化了,房價降下來沒有?


還有一些地方,(我就不說江蘇宿遷的名字了☺)把所有的公立醫院都私有化了,也有快30年了吧,私立醫院的費用是不是大幅度下降了?群眾是不是都喜聞樂見公立醫院私有化了?!



1998年以後,不斷有人再高喊,要教育產業化,最好是私有化,因為那樣可以讓人民群眾獲得高質量的教育。


還有,當年不少人呼籲,食鹽不應該國營,食鹽是暴利,應該放棄食鹽專賣——現代,當然,所有的鹽業公司都私營化了。你們是不是都吃上便宜鹽了?!


好,現在又輪到石油產業了。


作為一個石油工程師,我會怎麼看?改革肯定能促進行業發展,現在私營的石油公司、國外石油公司都已經被引入石油行業,未來改革肯定是大方向——不過,消費者想把油價降低到現在的一半,我只能說,除非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度下降,否則,可能你指望房價降低一半可能更現實。


象眼觀天下


這裡有很多的潛意識的想當然,比方說國企就沒有效率,國企就成本高,其實這些都是假的命題,名企和國企是所有制不同,與效率沒有直接關係。就算民企效率更高一些,可是國企賺錢了以後,大部分錢是歸國資委的,國資委然後把錢還是投在了全體中國人身上。當這些錢是國有的時候你還能噴一噴,當這些企業是私有企業的時候,你連噴都沒得噴。


另外,有人說增加民企競爭,這又是一個偽命題,現在就已經有民企加油站和外資加油站,可是在油品供給方面還是得依靠國企,有人說可以開放民企進口原油,的確可以降低成本,因為中東的油的確是便宜,因為成本低,可是一旦你把國內的開採油田的企業搞倒了(因為開採成本高),且不說戰略安全問題,這些企業倒閉了以後,原油供給降低,油價還是會上去,一般人得不到多少好處。


還有人說降低稅收,可是我們看看國外大部分都有稅收,不止中國一家有稅收,而且很多比我們更高比例。中國處在高速發展時期,短時間內建設了大量的公路,有人說高速公路收費,可是更多的是省道、縣道、鄉間小道,投入的建設資金是數不勝數的,這些錢從哪裡來,即使把這些錢從油品裡面撤出來,還會從其他地方扣除的,左手倒右手而已。相反,加在油品裡反而更公平,因為誰用車越多,說明越收益,本該出更多的建設資金。如果不收油稅,到時候平攤到你頭上,不開車的人就會覺得不公平。你捫心自問一下,你是願意讓這部分錢從油裡面出掉,還是從你的個人所得稅裡面出掉?(前提是你不逃稅),羊毛出在羊身上,該出的錢跑不掉的。


有人說中國的油價和國際油價不接軌,國際油價下跌的時候跌的少,國際油價上漲的時候漲的多。當然,這中間有選擇性記憶的問題,人們總是傾向於記住那些自己反對的事情。可是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價格走勢基本上是一致的。

當然了,這不是說油企不該改革,當然應該改革,而且得努力降低成本,可是內部改革對成本的降低不會有太大的促進作用因為中國的油價高與誰來經營並沒有太大的相關性。比較一下大家就知道,其實中國的油價亞洲非產油國中還是算低的,雖然說相對值較高,但是沒辦法,這是外來品,不會因為你的國家經濟發展不好就給你便宜點,也不會因為你是發達國家就給你貴一點。大家的原油採購成本是類似的。


雖然表面上來看,油價似乎是從2000年左右到現在好像翻了一倍多,可是我們也要注意通貨膨脹可不止這麼多,中國人對於原油的實際購買力其實是在提升的。


至於降低油價,其實主要還是要從兩方面著手:

1)提高收入,增加分母,降低油價的相對成本,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了。

2)提高利用效率和替代能源,如加大新能源和電動車的開發;


實際上,10-15年之內油價是不太會有太大幅度的降低的,因為村村通、各種公路的錢還沒回本,不收稅是不可能的。


以股易金


影響油價的因素很多,不僅僅是利潤需求,還有成本價格、煉化、運輸價格、基建、設備、人工、服務、銷售、營銷等等成本。從直觀的角度來講,大家看到的只是國際原油價格,而並非國際油價的銷售成本,再就是看到的是主要產油國的銷售價格而不是非產油國的銷售價格。所以,不能錯誤的理解油價,當然,要是油價下跌了還是值得敬畏的。

一、有其改革、內部整頓,不見得能夠降低成本以及衝擊油價。企業改革也是存在費用支出,而內部整頓確實也能夠進行開支縮減。但是,對應著的成本能夠縮減多少?要是改革、整頓不成功對於市場的供應出現問題,存在的負面影響也是存在,甚至更加推高油價也說不定。

二、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成本價格、基建、設備、服務的成本,只有這些成本下降,油價才會真正的下調。為什麼?就拿國際原油價格來講,現在的價格為57美元/桶,可是如果下跌至20美元/桶呢?成本的支出將會更低。

再加上我國實現市場化經濟的時間晚,對應石油的運輸基礎建設落後,需要一定時間內的完善,所以對於基礎建設、設備的需求也就更大,成本也就更多。對於市場的服務以及新增的加油站費用支出也存在增加。整體費用的增加都是成本。但是這種成本是需要利潤來支撐的。


厚金說


改變沒有過去時,只有進行時。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國有企業改革也已經進行了40年。作為世界500強第三、第四位的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一直在深化改革。

先說中國石化。中國石化本身就是國家改革開放的成果,今後必將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生存發展。目前,中國石化已明確,實施“兩個三年、兩個十年”戰略部署,決勝全面可持續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打造世界一流,力爭到本世紀中葉、公司成立60週年前後,建成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為此,公司確定的“改革、管理、創新、發展”八字工作方針,將改革放在第一位,將積極探索完善公司體制,著力完善運營機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分配製度改革,持之以恆強化管理,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提效率增活力打造競爭力。

再說中國石油。我們看圖說話。

我們有理由相信,作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石油、中石化一定能堅持將企業發展融入國家戰略,圍繞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深化改革、攻堅克難,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過程中,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