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生建議降低公務員工資,重要性不如企業?

雲南大學生建議降低公務員工資,重要性不如企業?


個人是一名轉業幹部,也到了某單位成為了一名公務員。曾經當地有一份工資對照表,每次看完之後我們都不禁感慨,我們公務員又拉了收入的後腿了。

當然,這又是一句玩笑,但是有些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很多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公務員的工資太高了,於是有人就寫信了。

近日,一名雲南大學生給省人社廳寫信,內容是降低雲南公務員工資,讓我們首先看看這封信:


雲南大學生建議降低公務員工資,重要性不如企業?


我是雲南大學的一名應屆畢業生,在雲南讀書的幾年中,感受到雲南學子對於公務員的過度追捧。不少學長學姐表示公務員是最好的工作,沒有之一,公務員每個月接近一萬的工資是在雲南的企業遠不能企及的。身為一名有夢想的年輕人,我覺得很悲哀,雲南的人才為公務員鐵飯碗擠破頭,卻鮮少有人想進企業發展,所有人貪圖享樂,而不是踏實肯幹,這不利於企業創新,更談不上釋放市場經濟活力。甚至在企業工作會被認為不是有尊嚴的生活,曾幾何時,堂堂正正的賺錢已被人看不起了,這是教育的悲哀,希望不要變成全社會的悲哀。雲南省當初給公務員加薪的初衷是希望他們好好工作,而不是擁有體制內的優越感,更不是倡導雲南的學子一門心思只考公。希望公務員的工資能夠恢復當地社會的正常水平,保障社會公平。

如果我們梳理一下這個大學生的理由,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大學生想考公務員不對,而是應該到企業去工作才是他是踏實肯幹。

2、對於公務員的過度追捧是貪圖享樂,這不利於企業創新,更談不上釋放市場經濟活力。

3、公務員加薪讓公務員擁有了體制內的優越感,倡導了雲南的學子一門心思只考公。

4、引起了社會不公平,唯一的方法就是降薪,讓工資和大家一樣這樣就可以了。


雲南大學生建議降低公務員工資,重要性不如企業?


歸納起來,其實就是“不患貧而患不均”,是一種平均主義大鍋飯的思想。一位同事說,看到這消息之後,他只想給這位同學三個詞六個字:可憐可嘆可悲。

可憐。因為到底公務員的收入是個啥水平,到底是高了還是低了?文中說公務員的工資接近一萬,估計這位大學生肯定是沒有做過調查的,也肯定是不願意去做調查的。可能他聽說了或者看到了部分甚至幾個公務員的事情,舉一反三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我們看一位雲南公務員的留言:“我在雲南蒙自市工作20多年,副科級,拿到手也是6仟多,不到一萬到哪裡去要。”


雲南大學生建議降低公務員工資,重要性不如企業?


工資一萬,說實話我工齡近20年,工資才3800多一點,加上年底的各種獎勵,平均每月也不過4800。我也在一個西部的省會城市,看來我們的工資不但拉了全國的後腿,也遠遠落後了雲南。萬元的工資,不知道他說的是哪個級別的,但是一般的公務員退休前是肯定達不到的。這裡我們就聽說很多省廳的處長因為工資收入太低,辭職創業的,你們可知道,我們的房價都是12000以上的。

可憐,這個同學的論據是這樣的單薄,是這樣的不靠譜,用一些錯誤的、聽來的事情當作事實,然後得出一個結論。看待一個事情不是從客觀出發,而是主官臆斷,不僅為他的今後工作生活而擔心了。


雲南大學生建議降低公務員工資,重要性不如企業?


可嘆。從他的之言碎語中,明顯看出來他對公務員這個職業還是比較羨慕的,也是很嚮往的。但是他也是不瞭解的。但是不知道啥原因,他可能不願意或者不能,也許還考不上。所以,他才會對這個職業存在這樣的看法。

我們看看他的觀點:大學生不應該只想考公務員,而應該去企業上班。我想,這個論點恐怕很片面。想不想考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是需要和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的。如果他就是想這種工作方式,而且有能力取得這個資格,為什麼非要去企業才算有價值,才算正途呢?

公務員的確很熱,但是得不到過度追捧的境界。畢竟考取公務員是有嚴格的規定的,不是你想考就能考上的。還有把雲南的學子定義為一門心思考公務員,是不是也有失偏頗,到底這個比例有多少,估計這個同學自己都不知道,也許是看到某個宿舍都想考公務員,就得出了全體大學生都想考公務員的結論吧。


雲南大學生建議降低公務員工資,重要性不如企業?


這裡在引用一些網友的意見:

網友A:1.機關單位的工作非常重要,也不見得比企業簡單,機關單位同樣需要高薪酬補充和吸引優秀人才。 還記得那個白頭的扶貧幹部嗎?這種優越感為什麼看不到呢?2.近年,雲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顯著、成績斐然。從績效的角度來說,合規合法地得到更高的薪酬無可厚非。 3中國公務員的招聘比絕大多數的企業的招聘要公平、公正、公開。4.公務員並不是壟斷封閉的,一年一次的省考、國考,符合條件有能力,大可以遠離企業去成為公務員。 5.在雲南企業工作的同學中,一部分人的薪資水平遠高於文中所述的公務員的水平。可見,不是雲南企業工資低,只是去了一家工資低的雲南企業。

網友B::在雲南月薪過萬或接近萬元的大概職位在副處及以上水平,普通職員大概在5000-6000左右(我們只有三四千)。其次這位同學言辭過於激進,提高公務員待遇本來也就是為了吸引人才,為國家出力,實現真正的精英治國。我所認識的大多基層公務員包括領導層級他們也都非常兢兢業業。為社會為自己都在作出該做的貢獻,並不是貪圖享樂。

人才進入了公務員隊伍就不是人才了?提高公務員待遇加增收企業稅賦了嗎?公務員工資待遇提高談不上釋放經濟活力?更不利於企業創新?這都是哪裡來的邏輯和依據支撐?能發出這樣的言論只能說明此同學正確的世界觀、認知、擇業觀都尚未形成,權當笑話看了。


雲南大學生建議降低公務員工資,重要性不如企業?


所以,只能嘆一口氣,說一聲同學你真的太稚嫩了,太沖動了。

可能有些地方的公務員薪酬的確比一些企業好一點,但是也不是說企業的薪酬都很差,一些白領高官的工資都是幾萬甚至更高的,可是為什麼這些情況這位同學視而不見?如果按照他的觀點是不是民企高管和那些精英的工資也該降低一下才公平呢?

網上有一個流傳很久遠的段子:說這個世界有三種人,面對別人收入比自己高的現實情況,第一種是無動於衷,視而不見;第二種是發憤圖強,以後趕超;第三種是羨慕嫉妒恨,不給他拉下來就不舒服。很明顯,我們這個社會還有不少人屬於第三種!

可悲!當別人職業的境況比較好的時候,不是提高自己迎頭趕上,讓自己比他們過得 更好,而是怨天怨地,一副“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的架勢,不從自己找原因,而是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為他人;不改變自己,只希望別人改變自己適應自己。這種思維方式,真的有些可悲呀。

如果我們都是這樣的觀點,就不會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競爭創新,一盤死水大鍋飯而已。一位網友說的好:“.雲南好企業較少,企業平均薪酬待遇偏低是客觀事實。面對企業工資低,與其以平均主義的心態去建議公務員降薪,不如更多地關注雲南企業效益提振、薪資提升的問題。”

還有人這麼說:“我在通信公司工作,月薪4000多。每到快過年的時候,為了應付暴增的信息流量,我們公司總是要請幾個人過來幫助維護設備,就待三四天,每個人給七八萬!也就是說,能人到企業年薪幾十萬,如果你是能人還在乎別人月工資一萬?”


雲南大學生建議降低公務員工資,重要性不如企業?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比人超越自己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想方設法超越他們。而不是把別人往後拉一把,尋求自己的心理平衡。用錯誤的論據,用錯誤的論證,得出錯誤的結論,這個信真的很讓人無奈無語。

其實,社會上和這位大學生持一樣心態的人還有很多。當一些困難和挫折出現的時候,不是去積極面對,主動解決,而是自暴自棄消極面對,甚至懷念之前那種大鍋飯的日子,幹好幹壞一個樣。

競爭、差距有的時候也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動力,我們需要的是提高自己,而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