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最新的技術重新研製F-14,是否會具有碾壓其他戰機的能力?

聚膳源


首先用最新的技術研製f14戰鬥機沒有任何意義,正如同二戰時候最經典的戰鬥機p51一樣,如果用現代技術復刻的話,它的性能會非常棒,但是有什麼意義呢?


更何況戰鬥機的迖代是正常現象,正如同f15戰鬥機演化成了f22猛禽戰鬥機,在當時美國海軍的四代機計劃,就是在熊貓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的f24戰鬥機



f24湯姆貓二代。

使用大量f22戰鬥機的技術研發使用變後掠翼的f24戰鬥機。

可以看作隱身版的熊貓.

依舊是那經典的變後掠翼佈局依舊是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

but蘇聯涼了。這些頂尖的重型戰鬥機打誰去?

所以說海軍的nat f涼涼a12計劃也涼了。因為美國突然發現用那麼好的戰鬥機幹嘛?f18不就不錯嗎?用它就得了

所以說美國也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軍備更新計劃推遲的推遲,刪除的刪除的。

順便百家好那群人或者收斂點成不?要點兒臉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F-14總體上還是一型不錯的戰鬥機,但是它的發展前途有限,所以美國人把它匆匆忙忙的就給淘汰了,軍艦上寧可搭載當時空戰性能上更差一點的F\\A-18,也不願意再花費本錢將F-14繼續開發下去,因為那都是浪費時間。

F-14最大的特色在於飛行性能,通過對可變後掠翼的調整,它可以良好的完成從高速性能到低速性能的轉換,算是較好的兼容了不同氣動外形。

但成也“可變”敗也“可變”,F-14為這個究極特色花費了太大的代價,這種設計雖然解決了不少問題,但它同樣帶來了重量大、掛載少、結構強度差、維護困難、可靠性差、生產昂貴等問題,利弊分析起來,縱使美軍也接受不了。

現代新型技術能賦予F-14改變的地方不多,該機型一大問題就是機翼後緣採用了一些空氣填充件來補缺位,現代可以採用輕質複合材料代替。而機身上,當年使用的是非常規焊接鈦合金構件,用現代技術可以更換成一體的鈦合金激光粉末轉盤打印件,燒結出來的零件應該能更好的維持機體性能。

此外,使用新型工藝的變後掠翼絞盤、使用自動化的電傳電控以及編制的相關程序接管後掠翼變形都是必須要走的路子。

然後是雷達、火控、發動機、飛控軟件、機載電子設備、彈藥、幾乎每一個方面它都需要替換和改進。這實在不是在升級戰機,而是在研究一款舊戰機的“復刻版”,它需要的系統工程不比研發新機少多少。

然後我們發現,F-14這型戰機已經改無可改,可供質變的地方太少太少,改來改去還是差不多的東西。畢竟它的底子是60年代開始開發的,作戰對象是二代機們。那個巨大的變後掠翼機構在先進的三代機面前都未見討得了好,過大的雷達投影面積讓它一點也不符合現代空戰。

但這些並不太重要,F-14的飛行性能並不差,經過修改和升級後,與現在的三代機們完全可以對上,甚至可能還可以像F-15新改型那樣擁有半代的優勢。但這樣搞出來的F-14代價必然也是不菲的,如果它比一架F22或F35還麻煩與昂貴,那麼有什麼理由非要去生產和改造這種“超級F14”呢?就因為可變後掠翼好看?

可以肯定,作為3代機中基本款型和概念都比較老的存在,哪怕它再能改,“雄貓”也碾壓不了現在的四代機。可變後掠翼這個過時的技術本身已經成了空戰的拖累,僅靠材料變化和不打破框架的工程設計是無法產生整體質變的。


王司徒老百科


喜歡大貓兒的人基本都很有眼光啊。


雖然大貓從1970年首飛,但放到現在很多國家還是要眼饞一把,大貓家族服役的36年,其實對於戰鬥機來說也算是壽終正寢了,但因為86年阿湯哥開大貓演的《壯志凌雲》對於航空迷和軍迷的影響太深,陪伴了幾個年齡段的軍迷,不單是美國,對於其他國家,也促使很多人走進空軍部隊。雖然很多人一生也未必能親眼看一眼,但對於大貓死忠粉來說,F14 tomcat永遠是最酷的戰鬥機。就像一等人美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說的:塑料蟲(F18)很棒,但F14雄貓是最酷的。

這些無關政治立場,所以就算F14都已經服役了36年,但很多航空迷的退役感到惋惜,巴不得大貓們像b52他們那麼長壽,這單純是對於航空方面的愛好來說。不過也免不了有人來抬槓扣帽子。

作為一款優秀的艦載重型戰鬥機,可變後掠翼,可高空高速攔截,可低速大掛載洗地。A型天生空優,航電設備全固態,那可是80年代都還沒到。九十年代D改型就已經航電數字化,玻璃化座艙,使用link16數據鏈,使用精確制導對地彈藥。



2000年後,還增加了掛載JDAM聯合攻擊彈藥的能力,可與戰場其它單位實時分享自己通過LANTIRN吊艙偵查的全動態圖像,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達到370公里,同時跟蹤24個目標,採用休斯公司的通用化方案,機頭雷達不僅可以換,與FA18雷達部件還可以共用,雖然不死鳥退休了,專門配套的aim152和aim95被國會老爺砍了,但AIM120可以裝。

F14D的性能放在今天,就算啥都不改,也沒人反對這是正兒八經的一款四代機吧。

大貓前景比較好的改型有ASF14,使用大量複合材料,降低雷達反射信號,增強對地攻擊能力,甚至還能超巡和有矢量噴管,放今天就是半步之遙五代機。因為美國NATF項目的取消也就涼了。不少人總以為下面這圖就是ASF14,其實這是洛馬f22的可變翼改型f22n。


真正的ASF14是下面這貨。

諾思羅普早就給F14把改的方案想好了,F14D就算不改也不弱,就是打不過五代機。不過抱著拿個1970年首飛的飛機底子改出來個五代機也是太不現實了。在哪兒找內置彈倉?

還不如好好把下一代f35搞好,更便宜超級大黃蜂大部分活也都能幹。再折騰f14,浪漫的局外人倒是看得開。冷戰結束,國會老爺可是能砍就砍,夠用就行,反正也沒啥競爭對手。看看十字軍火炮,科曼奇,都是掛在了2005年那幾年。

不過那個飛機墳場倒是還有幾十架能拉出來用。

最後這個比較有意思,NASA準備讓大貓來發射衛星。

雖然大貓退役,有錢的原因,有歷史背景的原因。另外個人觀點覺得諾格有點背或者是不會做生意。YF23涼了,F14改型涼了,花了一堆功夫弄得x47b又涼了。最近那個美國海軍無人加油機,諾格連參都不參加,投標方案都沒有,有種心已經涼了不願再折騰的感覺。不過諾格可真是美國的國寶,設計的飛機都很酷很漂亮,就是總爭不過同行。



點進來看大貓的你一定也很喜歡飛機吧,點擊下關注不後悔哦。


萊特灣出品


個人比較喜歡隱身的大貓,隱身本身就是側彈倉,機腹彈倉,氣動現在的技術一定會比熊貓好,動力也能做到大於一






玥146269723


F-14戰鬥機代號雄貓,是美國一型雙座雙發超音速多用途艦載戰鬥機,在世代上屬於第三代戰鬥機 主要執行艦隊防禦、截擊、打擊和偵察等任務,1988年,F-14在雷達、航空電子設備和導彈掛載能力等方面經過了進一步改進升級,並定名為F-14D“超級雄貓。採用通用公司研發的F110-GE-400發動機,單臺加力推力127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34噸,F-14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可變後掠翼技術。

現在最新技術的戰機研發方向是向低可探測性,超級機動,超音速巡航和超視距打擊,技術脫胎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F-14實在不具備重新改造和研製的價值。與其說用最新的技術重新研製F-14,倒不如說在最新研製的站機上採用可變後掠翼技術,但是變後掠翼飛機的主要缺點是:機翼轉動的機構太過複雜,重量大,此外,還要有一套強有力的驅動裝置,在飛行中能快速地改變後掠角,還需要一套協調機構,使它們在機翼改變後掠角過程中始終保持順氣流方向。變後掠翼由於結構複雜引申出很多問題。為了支持機翼後掠角的可變,機翼必須由可變動機構組成。增加了機身重量,機構的複雜度與固件的數量,可靠性成幾何倍數的降低,同時生產複雜度和維護費用成幾何倍數的增加。加上現在已經研發出動力強大的矢量發動發動機,F135最大推力達到20噸,後續的改進型可以達到24噸已經不需要可變後掠翼技術了。


安迪631


戰鬥機發展的方向是朝著隱身化而去的,而F14再怎麼改進發展也因沒有成為隱身化的可能性,在怎麼改進也就是3.5代或者3++代,沒有跨越4代的就永遠無法形成碾壓優勢了!

F14這款戰機實在太漂亮了,不但顏值高,自身實力在三代機初期是非常強大的,加上掛6枚AIM-54不死鳥導彈,確實非常的帥氣。而因為蘇聯的解體,造成美國航母任務的轉變,F14居然敗給了一直在航母上為自己打下手的F-18,很多軍迷真的不甘心啊!

但是F14雄貓得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而且連打敗他的對手F-18時代也快過去了,F35C已經開始站上了甲板,戰鬥機新的時代已經開啟,是四代隱身戰機翱翔天空的時代了。

F14強行拉回來進行現代化改裝,然後裝備,再然後被四代機暴揍一頓。這會影響他在軍迷心中的形象的。


狼煙火燎


老貓雖然已經退役了12年了,但是在世界上在中國有那麼多他的粉絲,可以說超越了任何一款戰鬥機,他是格魯曼公司將幾十年研製戰鬥機的技術集大成,他是格魯門工匠的傑作,他的退役無非就是這麼幾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前蘇聯不在了,沒有對手了,第二個原因機體老化嚴重維護成本增加,美國國會不願意掏那麼多錢繼續維持它的使用,第三個原因美軍觀念轉變自冷戰結束後軍費一減再減尋求低成本的通用武器裝備,可以說沒有雄貓保護,航母的安全受到很大威脅,但是沒辦法,1972年服役2006年退役,36年沒對手太孤獨,難以忘記她的,就是我們這些貓黨,只能在壯志凌雲,在核子航母歷險記,在最高危機重溫他的身影,撇開伊朗版本的雄貓不說,如果美國版的雄貓還有,即使不對他升級,同世界各型戰機進行空戰模擬,世界上也沒有一款戰鬥機,敢百分之百說能夠穩贏他。


鄙視無知的人


首先F14雄貓戰鬥機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也是先進戰鬥機的代表之作。非常的科幻

而後回答你的問題,是否有能力碾壓其他所有的戰機?

不能。

F-14退役的原因:

①F-14設計的第一目標就是承擔海上遠程攔截任務(截擊機),而隨著蘇聯的衰敗,當時的俄羅斯國力根本不可能承擔的起,美國海軍艦載機部隊就異常希望能有一款多功能戰機執行多種任務。對空對海對地全能行。

②貴,機身貴,保養貴,不死鳥貴(好像聽說起飛的時候帶上不死鳥,回來的時候還得扔掉才能降落,貴)。

F14最大的利處,可變後掠翼(當然帶來的不好也是因為他)

如果用最新的技術重新研製F14實際上只採用可變後掠翼而已,

只能說他當代不能碾壓,現在得第四代飛機已經定型了,不過以後就不好說了,說不定以後又會沿用這個技術,優化後,不過這也是以後


個人軍板


f14這種飛機採用可變後掠翼,中央升力體佈局總體設計已經過時了,尤其是可比後掠翼世界上已經沒有國家再搞了,不可否認新材料運用(包括電子元器件,特種金屬,複合材料,等)以及加工製造工藝使用會給f14帶來結構減重(提高鈦合金,碳纖維等複合材料減重),使用壽命增加,內部空間增大(現代精密電子設備體積要大大小於40年前的產品),以及超控舒適化等好處,但這只是飛機整個性能其中一點。

飛機首先是飛行,戰鬥機的飛行就要講究機動性,敏捷性,亞音速,超音速綜合性能。這就要牽扯到飛機的氣動特性和操控特性,當然如果重生f14那麼對比的是誰?肯定不是米格21.23.25幻影3吧,同比本時期的三代半歐洲三鴨,俄羅斯蘇35這一類三代半吧,f14的很多名聲是在二代機對抗中獲得的。面對三代機真的夠嗆,尤其是後期三代半。

不得不說可變後掠翼佈局已經過時了,這種設計主要考慮的是通過改變機翼掠角增大或減小展弦比,以獲得亞音速和超音速很高的飛行品質,看似完美實際上並不怎樣,首先就是重,設計複雜。f14的機翼上有前緣,後緣襟翼,副翼,繞流板,翼套,柔性鏈接部分,機翼轉動機構等相當複雜!這就導致機翼內部結構龐大翼型相對厚,同樣後摺疊限制機翼面積做不大,同等空重比如蘇27的62平方翼面積f14的54平方要小很多翼載荷要大的多,這都是不利於飛行機動的(翼載荷越重重力影響升力消耗越嚴重)。當然f14佈局並沒有三代機普遍採用的渦流增升技術,這種大翼載在低速機動消耗的升力就更多。

除此之外可變後掠翼還有操控難度大的毛病,變換機翼飛機的氣動流場發生很大變化,導致操控感覺突然不一樣了,國內知名試飛員講過他飛可變後掠翼變換機翼的時候出現掉高度的事。其實目前新技術解決了低速機動和高速飛行的設計矛盾,那就是電傳飛控,小展弦比機翼,可變彎度機翼,以及綜合渦流增升已經達到了超過可變機翼的效果。大量三代半即可以最小速度小於180(f14最小230),最大速度可以超過2馬赫,這些能力已經完全夠用且簡單,易維護


83式裝甲輸送車


F14當時先進在兩大技術上,變後掠翼和遠程多目標交戰能力。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設計思路,變後掠翼技術現在已經過時,就算機載火控系統及武器換裝最新裝備,它的載體還是三代機,和四代機的代差是不可逾越的,同樣火控和導彈,F35可以吊打F14,更不要說獨孤求敗的F22了,所謂碾壓其他戰機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