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郭小新9


我們應當學會坦然表露自己的情感,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該發脾氣才發脾氣,如果在不該發脾氣時亂髮,別人會認為你很沒修養或個性暴躁。試想,如果一個感情表達有障礙的人, 因為他們沒有能力把握自己的感情,又怎麼能夠把握別人的感情呢?因此他們常常對別人的感情也比較冷漠,對自己的情緒變化更是缺乏敏銳的洞察。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一般來說,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真實地表達情緒,適當的情緒表達並不是意味著一味地忍讓,在現實生活中,你常常會碰到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譬如,有的同學可能想利用你給他幹跑腿的活而你卻不好意思拒絕等,對於類似的遭遇,很多人感到缺乏表達自己情緒的力量,怕自己的真實情緒表達出來會讓對方不高興。

這種對自己情緒的壓抑是一種不適當的情緒表達,不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以下幾種做法供你參考。學會巧妙地說“不”。朋友之間互相幫忙是應該的,如果可能,你應當對朋友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如果實在愛莫能助,那麼也要學會巧妙地拒絕,尤其是那些勉為其難的事情,你應學會首先肯定對方的想法合理,然後再拒絕。直截了當的拒絕可能會傷害別人的自尊心,但是如果覺得對方的要求非常無理時,你應當學會直截了當地說“不”。

合理要求,不道歉。如果你在飯店吃飯碰到不公待遇,你應當據理力爭,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如果你在提出自己合理要求的同時還表示歉意,別人會認為你有內疚感,從而使你失去應有的威嚴。

採取積極的暗示行為。有時候你因為礙於情面而不好意思直接拒絕某人,但自己又覺得這樣很委屈和矛盾。這時,你不妨採取積極暗示對方的做法,讓對方心領神會但又不覺得面子受傷害。比如,你正要出門去看電影,這時來了個好朋友約你去和他逛街,你不妨裝作無意中掏出了電影票,客氣地邀請他一同看電影。這樣,對方可能會明白自己干擾了你的行動計劃,主動地表示歉意了。

事先表明態度。如果你到某個聚會的場合會有讓自己感到尷尬的事情,比如同學要讓你喝酒慶祝,而你很不願意,那麼不妨先發制人,事先表明:“我很高興參加大夥的聚會,可是我真不願意喝酒。”這一招通常是非常靈驗的。

必要時進行有力回擊。生活中你總會碰到一些很討厭的人,儘管你已經無數次地表達過了自己的不快和憤怒,對方很可能還是我行我素。如果你一再以仁慈的心態能忍則忍,那麼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應該讓自己的內心堅強起來,必要時給予對方一些堅決的回擊,這樣才能保護自己的自尊和權益,以免再受傷

瞭解表情規則。適當的情緒表達應當是符合情緒表達規則的。也就是說,該哭的時候就哭,該笑的時候就笑。如果悲痛的時候拼命壓抑自己的情緒爆發,或遇到高興的事情卻獨自悶悶不樂,長此以往,異常的情緒表達會使你身心疲憊,感到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

常見的表情規則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縮減”,即將某些意外的表情降到最低程度。如正在上課時,你因為聽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而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但考慮到需要維護課堂的安靜秩序,因此沒有大喊出來。這種表情規則適用於當你在某些正規場合,如開會、上課等,不得不為了顧全大局而刻意縮小表情幅度。


第二種是“誇張”,即將某種情緒有意地突出放大,以獲得對自己的好處。比如,拳擊運動員在對方做出犯規動作後,故意表現出痛苦不堪的表情,使裁判員認為他受到嚴重的衝撞,從而判對方嚴重犯規。這種誇張的表情如果不能做到恰到好處,非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還可能被人識破。


第三種是“替代”。如果某種情緒可能會傷害別人,那麼你應當掩藏起來,用另一種對方能夠接受的表情對待他。例如,同學在你生日時給你送了一件禮物,但你並不是很喜歡,你也應該微笑著接受禮物並表示感謝,否則你將會讓對方很不高興。


身體語言的控制技巧。除了面部表情以外,如手勢以及其身體姿態都會向別人傳達你的內部表情。研究表明,大部分的身體語言都在無意識地洩露人的內在情緒。因此,有些時候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身體語言是必要的。


也許你也有過類似的經驗,與人面對面談話,但當你對別人的話題並不感興趣時,你會情不自禁地做出一些小動作,如不斷打哈欠,不停地看手錶,或四處張望,這些小動作可能會引起對方的注意,傷害別人的自尊心。為此,你不得不做出一些掩飾的動作,比如跟人說話時不停地點頭微笑,表示你在關注對方談話的內容。這些掩飾的動作並不是虛偽的表現,是為了維持你和對方的良好關係。


律政小新


情緒也是種能量,它能來就能走,越抗拒它就越不走。好多人以為情緒可以控制,理智的控制情緒不如讓它流動,看著它感受它,以後情緒來的頻率就會越來越少,情緒背後都是有需要,是來提醒你的,不要把負面情緒當敵人,要當朋友友好相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就是為啥情緒化的人老做情緒的奴隸。


開始愛自己吧


當情緒激動的時候,就要靠自己心理上的調節, 儘量讓自己靜下來,到外面走走, 不要一直著令自己憤怒的事情,試著去看開一些。將消極的情緒與頭腦中的一些閃光點起來,將不良情緒轉化為積極而有益的行動…


臨沂河而居


說出自己當下的感受,譬如:

我生氣了,

我很高興,

我很緊張~~

說出來的那一剎那,就變成了自我的觀察者,擺脫自我情緒的控制,讓自己專注於當下的感受,知道自己此刻的狀態是什麼,時刻保持警覺,隨時應對突發事件。

照顧自己的好情緒和壞情緒,並且與之和平相處,


青年成長社


這個問題提的有點兒籠統,場景呢?

其實表達情緒的方式無所謂對錯,場景不同,方式當然選擇也不同,面對人和麵對牆能一個標準評判嗎?

個人認為,正確表達需要照顧他人的感受,又要把自己的想法合理的表達出來,就是說既不讓別人不舒服,又不讓自己感到憋屈,凡事多為別人著想,自己也能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意想不到的收穫!


還好有我567


敢於說出自己的感受,並簡潔不囉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