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射鵰等著作經常被翻拍,為什麼《雪山飛狐》翻拍的很少呢?

修身居


在影視劇更多的是資本運作的今天,一定要很高的流量才有投拍價值。《雪山飛狐》這樣的作品,顯然是不符合現在的投拍標準的。


對於要拍成影視作品這個討論來看,這個小說裡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小說的劇情方面,情節人物太短,只有四個主要人物,人物性格並不突出,人物塑造不夠強烈,甚至連主人公出場的場景都寥寥無幾,而塑造描述較為顯著的人物,其背景又交代得過少,難以擔任主角;


武俠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一個重要賣點是打鬥戲份,可是這部作品打鬥場面也很少,這點也極為致命;


再看原著最後一幕,胡斐要揮刀砍苗人鳳,但是他又想起苗若蘭來,對於是否砍下這一刀猶豫不決。之後就戛然而止,這對於小說是留下懸念,起藝術手法的作用,可對於影視作品來說,也是個改編障礙。


整部作品圍繞胡一刀是如何死的,這樣一看情節也過於單薄。可以說基本上都需要重新編寫劇本,拍成電視劇就得憑空填充很多內容,拍成電影的話,再它之前已經有個大名鼎鼎的《羅生門》了,很可能給觀眾造成抄襲的印象。所以,它本身缺少了許多改拍成武俠影視作品的吸引力。


巴塞電影


我來回答一下,前段時間,受某影視公司的委託,寫過雪山飛狐的劇本,其實雪山飛狐以前也拍過。最近又走紅的聶遠就演過。但很多時候,是把雪山飛狐跟飛孤外傳聯起來拍的。極少有隻拍雪山飛狐的,為什麼呢?

因為雪山飛狐的故事結構很特別,他其實有一點參照日本的小說及電影《羅生門》,就是一個事件,很多人對他進行論述,然後每個人說得都不一樣。(金庸先生不承認自己借鑑了羅門生,而且很生氣,這可能牽扯到一個作家的尊嚴吧。)

但結構確實像,在雪山飛狐裡,通過平阿四、寶樹和尚等人的回憶,講述了胡一刀、苗人鳳的故事。這裡面的主人公是故事發生時沒有出現的胡一刀。是通過眾人的嘴,把胡一刀的大俠形象描繪了出來。

這種結構,其實是挺難拍電視劇的,而且這個小說總共才只有十萬字,以前大家也沒學會注水。不像現在,《海上牧雲記》也是十萬字,但人家拍出了七十多集,還只拍了一半,後面還有七十集……

雪山飛狐主要的事情也只有一個,就是雪山聚會。但牽扯到的人物又很散,尤其是故事主線人物都是配角,主角都在回憶裡。

這樣的結構有一個問題,就是無法突出主角,沒有主角線,那就無法達成移情,所謂移情,就是讓觀眾跟主角產生共鳴,然後跟著主角的生長而心情起伏。劇本上也很難寫。

這種拍電視劇是極難的,所以要加入飛狐外傳的故事來拍。拍電影的話,感覺也不容易,武俠片是一種類型片,它的模式很簡單,就是有大壞蛋,俠客克服各種困難幹掉壞蛋。

但雪山飛狐卻寫得像一個文藝片,通過配角的講述說過去的故事,拿得出手的大壞蛋也沒有,只不過苗人鳳跟胡一刀切磋武功,這無論如何也不容易拍成好看又叫座的電影。

所以,寧願拍十遍射鵰,也不願意拍一次飛狐。


悅讀會


《雪山飛狐》是金庸先生的一部炫技之作。

這部小說的主體內容發生在一天之內,場景主要是在玉筆峰山莊,故事情節更是簡單,不過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說故事,打鬥場景不多。

大家說的是同一件事,具體經過卻各不相同。金庸採取了大量的倒敘及插敘手法,牽涉到幾十年前的闖王生死、闖王寶藏的下落、苗人鳳殺胡一刀真相、闖王寶刀之謎以及死嬰來歷,可謂複雜之至。

所以《雪山飛狐》不好拍成電視劇,因為內容不長不短,謎團卻不少。要麼是同《飛狐外傳》合在一起拍,如91年孟飛版;要麼就是加入很多原創情節,如99年聶遠版。但無論怎麼拍,都得正著拍,大家看電視劇就是追求輕鬆娛樂,如果按原著的敘事流程拍,絕對把觀眾繞暈了。但是這樣一來,原著的神韻就沒有了。

因此我認為《雪山飛狐》最適合拍成電影,但是電影一般喜歡拍原創故事,沒有幾個導演會拍一個大家都知道情節的故事,更別提《雪山飛狐》在金庸十四部小說中不算特別出名。

其實我感覺很多年前張藝謀拍的電影《英雄》,就是受到了《雪山飛狐》的啟發。



夢露居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錯了吧,其實雪山飛狐拍的很多部。

不過雪山飛狐自己這本書,內容太少,通常和飛狐外傳一同拍攝。

兩本書拍一個故事。

雪山飛狐先後拍過的有:

江漢1964年主演電影

衛子云1978年主演電視劇

1985年TVB呂良偉、曾華倩主演電視劇

1991年李朝永執導,孟飛、龔慈恩、慕思成、湯鎮宗等主演的古裝武俠劇

陳錦鴻1999年主演電視劇

聶遠2007年主演電視劇

一共6部,其中5部是電視劇。

薩沙個人最喜歡91年版本。

尤其喜歡湯鎮宗演的田歸農,孟飛演的胡斐,龔慈恩演的程琳素,慕思成演的苗人鳳。

甚至伍宇娟演的袁紫衣,林煒演的福康安,呂瑩盈演的馬春花都很不錯。

尤其是湯鎮宗,可能本人就比較賤,把人渣田歸農演的絕了。

一個猥瑣陰險,貪財好色的傢伙,不敢和別人正面對抗,就靠暗中玩陰的甚至靠拐人老婆,這就是湯鎮宗演的田歸農。

這是金庸書中,最失敗最懦弱的大反派,簡單不能和苗人鳳相比。

龔慈恩演的程琳素,也是相當出色,活脫脫的表現出一個除了相貌以外什麼都好的女孩,暗戀一個男人甚至為了他而死的悲劇。

其實雪山飛狐是很好的小說,有著優秀武俠小說所有的元素:愛情、背叛、醒悟、殉情、俠義、復仇、寶藏、正邪鬥爭甚至美女等等。


薩沙


這個問題很好,很值得玩味,下面小童就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逐一進行分析。

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對於雪山飛狐這部小說來說,這三個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對於影視劇創作的編劇和導演來說,這三個方面都是極大的挑戰。



首先看天時,這裡要說的天時指的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包括敘事方法,故事發生的順序。雪山飛狐,這部書裡,金庸老爺子大量的運用了倒敘和插敘的手法,所以時空經常發生大規模的轉換轉變。很多故事是通過主人公的回憶,轉述來呈現的。那麼,對於影視劇創作就會製造很大的困難,因為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用蒙太奇的手法來呈現銀幕鏡頭,但是如果大的時間跨度,大段的故事,用這種手法,很難讓觀眾對故事的結構產生一目瞭然的掌握。除了已經讀過雪山飛狐這部書,對故事情節非常瞭解的觀眾以外,我想其他的觀眾可能會看完以後覺得雲裡霧裡,沒看懂。這就對編劇和導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想這部劇之所以沒有被反覆翻拍,這一定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二點,地利。天時不如地利,而對於雪山飛狐這部書來說,基本上所有的故事場景都發生在雪山裡面,從書名就可以看得出。在冰天雪地裡,哪怕只是人工製造的冰雪場景也是耗資最大,並且拍攝非常困難。如果在外景的冰雪場地裡面,對演員和導演,還有工作人員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無論是交通不便,還是低溫嚴寒都會給劇組帶來很大的困難。在嚴寒的環境裡面拍動作片,真可謂苦也。所以,我想這也是很多導演不想嘗試挑戰這部據的原因之一。



第三點,人和。人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這裡所說的人和,指的就是雪山飛狐這部書的人物結構。我們可以從書中的主要人物來看,包括闖王手下四大名將苗湖範田四大家的家族成員。這四大家族的兩代人,男男女女可以說都是書中的主角兒。然後這些人他們又有各自的女朋友男朋友,也是主角,那麼加在一起,主人公的數量相當龐大。同時這些眾多的人物,他們的性格特點又不一而足,非常的複雜豐富。這樣複雜的人物關係,以及性格特徵,都給影視創作製造了很大的難度。一方面是因為主人公太多,會給第一、第二號男女主角分散戲,份降低主角光環。另一方面,複雜的人物性格,又對演員的演技提出了極高的挑戰,可謂難上加難。



可以說,雪山飛狐這部書是不太適合進行影視劇創作,拍成影視作品的。即便如此,港臺的很多大導演並沒有放棄這部劇,這部劇還是被翻拍過好幾遍的。而且大部分拍的還都是很成功的,特別是91版,就是合拍的孟飛版。



91合拍版的雪山飛狐,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一經播出就風靡一時。這部電視劇的成功主要有幾點,第一是劇本改的很好,他把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兩本書收在一起,這樣就可以把很多插敘倒敘的東西,從另一部書裡提出來,直接改變順序,這樣就會減少一些時空穿梭的麻煩。第二是這些演員選的都很不錯,特別是幾個主角,像胡斐,苗若蘭,程靈素,袁紫衣,包括胡一刀和苗人鳳等人。第三就是這部電視劇的音樂非常好。片頭曲是專門為此劇創作,當寒風蕭蕭的音樂一響起的時候,馬上就讓人聯想到那冰天雪地裡,雪山飛狐的颯爽英姿。而片尾曲是一首博來品,追夢人這個曲子非常優美,正因為這部劇的播出而廣為流傳,成為經典。


社會主義小書童


胡一刀,苗人鳳,田歸農,這些人物都不好找演員。每個人性格都很複雜。而且要命的是年紀跨度大,也不好找小鮮肉來演。



其實最主要的是這不是一個屌絲升級戀愛成長為一代巨俠的勵(yong)志(su)故事。苗人鳳夫人的背叛與三角戀。胡一刀的死,苗人鳳與胡一刀的相愛相殺。這TM法治在線一樣的故事情節過於糾結了,當我小時看的時候就是這麼想的。確實不如少年英雄,快意恩仇的故事吸引人。還有就是如果算上飛狐外傳,胡斐這個角色實在是金庸筆下男主角中弱爆了的一個。好憋屈,老是吐血。為就他程靈素也死了,袁紫衣出家了,唉,要不要這麼喪啊。不愛看,不愛看!


佐佑1984


我想了一下,確實不好拍。

《雪山飛狐》這部小說,寫作年代是1959年,而它的寫作,顯然是受到1950年的著名日本電影、黑澤明的《羅生門》的深刻影響。它在雪峰山上的一段很明顯是在模仿《羅生門》,就是幾個人同時對一件事進行不同的講述,相互之間互相辯駁,造成真相的撲朔迷離。在此之外,《雪山飛狐》還附加了一個寶藏的故事,一個復仇的故事,應該說是在《羅生門》基礎之上的一個武俠化、複雜化了的故事,還挺精彩的。

但是你說要拍成影視作品的話,又有一些問題。首先就是說,這小說沒有那麼多的打鬥場面。這一點很致命,因為武俠小說轉化成影視作品的一個重要賣點就是打鬥戲份,缺少了這個,武俠的影視作品就少了很多吸引力。

其次就是這個小說的篇幅不夠長,人物塑造也不夠。篇幅不夠長,拍成電視劇就得憑空填充很多內容,拍成電影的話,它的後半段結構又和《羅生門》很類似,難道要再拍一段羅生門嗎?很成問題。人物塑造不夠也是篇幅造成的一個重要問題。主人公,即飛狐胡斐,出場的場景寥寥無幾,根本沒有什麼塑造描寫。而它裡面塑造最為引人注目的人物,當屬胡一刀和胡夫人。但很可惜的是,這兩個人物的背景交代的又太少,沒有前史,很難承擔得起主角。這也是因為金庸的這篇小說重點在劇情上,對人物不太關注。

最後一個問題是劇情的問題。在原著的最後一幕,胡斐要揮刀砍苗人鳳,但是他又想起苗若蘭來,對於是否砍下這一刀猶豫不決。然後呢?然後就沒了……對於小說來說,留下一個懸疑引而不發,是一種有趣的藝術手法。但電影電視劇輕易卻不能如此,特別是電視劇。這也算一個挺重要的障礙吧。


敦復


因為雪景不好找?

金庸的這本書,不能完全算武俠了,有點偏向於瓊瑤的苦戀劇套路,有時候我都懷疑金庸的書劍和雪山這兩部書是不是他自己寫的,都是瓊瑤的路線。



雪山飛狐從敘事結構上來說是金庸作品集最出眾的。篇幅不長,但勝在奇巧,借鑑了呼嘯山莊的寫作手法。真正的主角胡一刀像蝴蝶夫人裡的麗貝卡從未真正出現,通過眾人的回憶敘述展現出來。所以相對主角存在感弱。



單就《雪山飛狐》來說,拍成電視劇確實不好看,人多,主角不夠突出,總覺得胡一刀是男主,胡斐是配角。苗若蘭的戲份也很少,主要任務是“聽故事”。如果不把《飛狐外傳》編到一起,真的不好看。




《雪山飛狐》的核心是多個人物在對於自己有利的角度闡述同一個事件,最終通過對比同一事件的不同側面還原真相。這是芥川龍之介名篇《竹林中》的手法,其實和小說《羅生門》毫無關係。只不過黑澤明把《竹林中》拍成了電影,名字卻叫《羅生門》。



雪山飛狐小說很短,一般都和飛狐外傳一起拍。孟飛那個版本確實很經典,陳錦鴻的那個就呵呵了,改的一塌糊塗,算是金庸TVB改編電視劇裡比較爛的,沒有袁紫衣,沒有馬春花,而是二合一了個聶桑青。同樣,聶遠的也很爛。



山連山 洞連洞 洞裡有個苗仁風 苗仁風武藝高 他的親家胡一刀 胡一刀愛打拳他的媳婦苗若蘭 苗若蘭美又美她的丈夫是胡斐 胡斐是個好英雄他的仇人田歸農 田歸農壞又壞別人的老婆他來愛 馬春花乖又乖一生生個雙胞胎 石萬……滿滿的回憶,小時候編順囗溜能把裡面的人物都唱完,哎老了!


小蝦趣事兒


拍這個《雪山飛狐》的硬件條件是雪,全國各地想找這樣寬闊的大雪地,最佳選擇是東北的大興安嶺。冬天進入到寒冷的林區拍攝幾個月,估計現在很多明星身體方面就吃不消,既然想要重新拍,那麼在方方面面都要超越老版,服裝道具方面就需要不少消耗,貂皮可比紗裙貴多了。

老版《雪山飛狐》無論從演員演技或主題曲都已經深入人心,想再超越並不容易。

現在的電視劇都是明星流量為王,真正能一人分飾三人的角色的演員不好找,如果真想拍,我肯定追劇到底。




我是郭小莉


1,金庸創作有《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兩部書,前者是個中篇故事。後者才是一個完整的長篇。電視劇版《雪山飛狐》故事架構全部取自於《飛狐外傳》。

2,《飛狐外傳》相較於其他經典小說,比如《射》《天》《笑》等經典小說,淡化了精彩多樣的武功體系,風格上更偏向於傳統的武俠評書。而且故事流程相對較短,難以呈現更多的衝突和劇情。

3,胡斐是金庸筆下所有男主角中性格最好的,敢愛敢恨,快意恩仇,行俠仗義,豪爽任俠、寧折不彎,與無辜慘死的鐘阿四一家萍水相逢,從佛山到北京死死追殺首惡鳳天南,嚴拒重金收買,不畏強權阻撓,只為了給他們討還公道,。

但過於討好的性格,每每做出大快人心的選擇,導致劇情起伏不夠,使得故事整體略顯單薄。

4,三角戀過於苦澀,程靈素為救胡斐而慘死,袁紫衣本就是喬裝下山的小尼姑圓性。胡大俠孤單一人而來,到最後又孑然一身而去,看似瀟灑卻讓人心酸唏噓。

5,拋開小說本身,《飛狐外傳》從1960年出版以來,積累的知名度遠遠不及金庸的其他幾部小說,翻拍較少也就不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