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對馬皇后情有多深?馬皇后死後,16年間未新立皇后!

​說起馬皇后,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綽號馬大腳,乃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妻子,朱元璋作為明盛時期極具威嚴的開國皇帝,宮中妃嬪成群,在馬皇后去世後,完全可以重新立後,但他卻對出身卑微的馬後忠貞不二,從洪武十五年馬皇后去世到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十六年間,朱元璋不再新立皇后,如此鍾愛,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少有的。那麼,作為一個皇帝,朱元璋為何對馬皇后情有獨鍾呢?

朱元璋對馬皇后情有多深?馬皇后死後,16年間未新立皇后!

一、朱元璋和馬皇后兩人是患難夫妻,命運共同,感情契合。

在剛參加紅巾軍時,朱元璋只是一個窮小子,從小給地主放牛,十五歲父母及大哥死亡,走投無路投奔皇覺寺剃度為僧,十七歲被住持打發離開寺院,在外流浪行乞三年多,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二十五歲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充作親兵,後被郭子興收為義子,而馬皇后作為郭子興的義女,又長得一副好身材,模樣端莊,當郭子興想把義女許配給朱元璋時,朱元璋自然樂從。

朱元璋對馬皇后情有多深?馬皇后死後,16年間未新立皇后!

婚後,彼此的身世與處境,相互由於相互瞭解,兩人非常恩愛。正如馬皇后在臨終前對元璋嗚咽道:“妾與陛下起布衣,賴陛下神聖,得為國母,志願已足,妾死後,只願陛下親賢納諫,慎終如始罷了”。人至將死,其言也善。馬氏這幾句話,可謂語重心長,句句有深意,既表明兩人同為布衣,又說出對元璋的感恩,還道出對元璋的期待,其中,“慎終如始”之意可否理解為忠貞不二。元璋隻立一後,恐怕也是他“不忘伉儷遺意”的真實表白吧。

二、馬皇后賢惠內助,事夫周到體貼。

婚後,馬後對丈夫的關心體貼是無微不至的。如馬氏為解元璋之飢 ,蒸餅燙爛乳頭的故事:在主帥郭子興之妻張氏的撮合下,朱元璋與馬氏結成眷屬,併入贅郭家,住在城中甥館,子興與元璋以翁婿相稱。有一次,郭子興把朱元璋關在禁閉,由於與其子有嫌隙,囑咐不要給朱元璋送食物,想把元璋活活餓死在囚室。此事被馬氏知道後,就偷了蒸餅,想悄悄送給朱元璋吃。

朱元璋對馬皇后情有多深?馬皇后死後,16年間未新立皇后!

剛出廚房,可巧與子興妻張氏撞了個滿懷,馬氏恐義母瞧透機關,一面忙把蒸餅藏入懷中,一面向張氏低頭請安。張氏見她慌張情狀,心知必有疑異,就裝作不知,故意與她說長道短,馬氏勉強應答,言語支吾,後來馬氏柳眉緊鎖,珠淚雙垂,幾乎語無倫次,張氏更覺不對頭,就請她入室單獨詰問,馬氏才伏地大哭,稟告苦衷。張氏令馬氏解衣取餅,那餅尚熱氣騰騰,粘著馬氏乳頭,好容易將餅取下,眼見得乳頭之糜,幾成焦爛了。張氏也不禁淚下,一面命她敷藥,一面叫廚子,快速送膳給元璋吃。張氏當即進諫丈夫,勸他休信兒言。子興一聽妻語,也覺得元璋被誣,命將元璋釋放。

三、馬皇后關鍵時刻替夫屢屢補厥匡過。

朱元璋登基後,漸趨驕橫,疑心重重,濫殺無辜,馬皇后多次力勸,及時為元璋彌補缺失與過錯。如脩金陵的事件,洪武六年,朱元璋進入金陵,欲修城垣,資財不足,商諸江南富豪沈萬三,相約與他彼此同時相向各修一半,不料,沈萬三失約,先於元璋三日修完,這就引起元璋的不滿,便用陽為撫慰,陰實刻忌的手法,千方百計抓他的把柄。

朱元璋對馬皇后情有多深?馬皇后死後,16年間未新立皇后!

後來,沈萬三建築蘇州街,用茅山石為心,元璋說他擅掘山脈,就將他拘置獄中,還要加以死罪。馬皇后聞知,替他求情,要元璋寬容饒恕他。元璋道:“民富侔國,實是不祥”(民富了就要謀取國家利益,損害國家權力,是不祥之兆)。馬後道:國家立法,是以誅不法,非以誅不祥。民富侔國,民自不祥,於國法何與?(國家之法,是懲誅不法之徒的,不是懲治不祥之人的,百姓富可敵國,是百姓自己不祥,與國法有啥相干?又何必殺他呢)元璋聽了馬後的一翻勸說,不得已釋放了沈萬三,加以棍棒,責其赴雲南戊邊,免於死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