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投入也越來越大,為什麼有些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卻在下降?

鵬鵬254367192


我來提供一個可能的原因:

減負。

減負,顧名思義,就是要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但是減負減到現在,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學生,都是一片怨聲載道。

然而升學壓力依舊沉重,教育競爭仍舊激烈,考大學還是要看學習成績,在這種情況下,誰又敢真的給自己的學業減負?

對於教師來說,他們清楚地知道這一切,出於為學生學業的考慮,他們想講更多的題,想佈置更多的作業——

但是因為減負政策,教師只能搖頭。

當然,他們可以冒險多講題多佈置作業,但是如果遭到舉報或者檢查,老師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因此,出於明哲保身的考慮,他們最終只能選擇少佈置一點作業少講一點題。

教師是有工作積極性的,他們願意為學生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由於減負政策,他們陷入了“有力使不出”的境地。

而當教師這種甘於奉獻的熱情被一再地打壓,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自然就下降了——

工作積極性強,但是想做的卻做不了,那要這積極性有什麼用?

而長此以往,這種失望和消極的情緒可能會滲透到教師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地影響到教師的工作狀態。

所以,當原本工作積極進取的教師因為減負變得不再那麼積極主動,這事兒還真不是教師的鍋啊。


吳清緣老師


我是九二年參加工作的老教師。一直從普通老師幹到教導主任到校長。也見證了教育發展幾十年的變化。

在今天下午,我的一位小學的學生找我來聊天。剛好談起這個話題,她問我:“老師為什麼現在的老師沒有以前的老師讓人尊敬了?也沒有原來教師的耐性了?”每當談起這樣的話題,我感到無比的心酸。

作為我們一個只有300個孩子的農村小學。從2015年教育均衡化發展開始我們小學硬件設施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塑膠跑道、班班通多媒體、高標準的微機室、現代化的辦公設備、充足的教學儀器配備、現代化的水衝式廁所等等可以說是一應俱全。


僅硬件設施就投入幾百萬。

可老師還是那樣的老師。環境的改變絲毫沒有給老師帶來一絲改變。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

一、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消失。

就學校外部而言,教師的職業已經失去了往日光彩。優秀大中專畢業生對教育不屑一顧,尤其是男教師越來越少。由於社會對教育的期望值逐年增長。家長與教師之間的矛盾時有發生。

就學校內部而言,由於國家禁止亂髮補貼、獎金,教學成績好壞與教師的工資不掛鉤,每年拼死拼活工作的教師得不到突出的獎勵,極大的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

就教師個人來說,教師的工資仍然偏低,剛畢業的教師工資才2000多元。2000多元在當今社會能幹什麼?我工作接近30年工資才4000多一點。勉強可以養家餬口。另外由於國家禁止體罰學生,教師懲戒學生的手段被壓縮到極小的空間,學生在學校受到老師的體罰或變相體罰吃不了都得兜著走。學生招不得,碰不得,對於特別調皮的學生老師束手無策,從心理上打擊了老師管理學生的積極性。

二、師德教育的方式已經淘汰。

八九十年代的教師,仍然保留毛澤東時代無私奉獻的激情,那時候加班加點是經常的事。教師把作業和備課拿回家去夜以繼日很正常。加班加點從沒有要過報酬。那時候講的是奉獻,真正的春蠶和蠟燭,如果你現在在給老師講這些。你已out了,外面的世界已經很精彩,我們不能再關起門來讓老師孤芳自賞了,現在的老師不得不面對現實。空洞的說教已經毫無意義。工資待遇才是硬道理。


三、教育投入絕不是一勞永逸

雖然辦學條件需要改善,但教師的心態更要改變。是誰最終決定教育質量?還是教師!築巢未必能引鳳,實驗儀器大量閒置,現代化教學設備得不到充分應用。到底是什麼原因?說白了還是教師的動力問題。教師缺乏關注!

四、教師晉級方式涼了不少教師的心

能提高教師待遇的唯一方式就是晉級。雖然晉級的方案很好,但少了人性化。每年晉級競爭異常激烈。造成人心惶惶,矛盾重重。老教師無緣晉級,心灰意冷。絕大多數教師望而卻步,每年晉級莫名其妙的都是一些學校領導。這極大地傷害了教師的積極性。


教育是兩條腿走路的行業。又是一個極難量化的行業。工作憑的是一顆良心,如何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這才是上策。

五、教師工作壓力太大

由於學校形式化的工作太多。大大擠佔了教師專研業務的時間。每天老師得做多少無用功?這個只有教師自己清楚。無奈!無奈!無奈!


大山校長


光投入有個卵用。學校修得象皇宮,學生象皇帝,教師象乞丐。教師穿得你媽希爛一身,啃個冷饅頭,哭喪著臉,拿你媽兩三千一個月。有些人還不幹辭職,老孃不是年齡大了原因,早考其他單位,還用你提醒。


臭牡丹4


教育盛宴之下,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原因一,大部分教育投資,都用在了大規模基建,校園環境改造,教學設施建設,設備採購,大多數教師沒有得到實惠。

原因二,教師雖然每年有四五個月的自由支配時間,但是除了校長,副校長,教務主任等高層,一般教師除個別賺取輔導費,大多數教師收入增長不均衡。

原因三,大多數教師待遇,與所在縣區財政密切相關,同樣都是初中老師,重點學校,一般學校三六九等,旱澇不均。

原因四,現在的孩子管不得,不能打,不能罵,也不能說,否則有的家長會興師問罪,大鬧天宮,極端事件也有發生。

原因五,現在很多學校,教師教學管理在教育局,學校管理權限不多,雖然有各種考核,但是落地很難,一些老師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下課補習賺大錢。

原因六,學校不正之風,裙帶關係,評職稱,升職,靠關係比真才實幹有用,還有很多造假事件,造成劣幣驅逐良幣。








天地國學館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確實國家對教育的投入相當大,可是為什麼教師積極沒有提上來呢?據觀察可以明白。

一,學校確實漂亮了。一棟棟嶄新的教學大樓撥地而起,學生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非常舒服。還有科技實驗室,圖書館及體育館等都一應俱全,學生各種活動場所的新建,對他們舉行綜合活動提供方便,有利於他們全面素質的形成,這些方面投入相當巨大的。


二,教學設備越來越先進了。教室裡設備全部更新,桌椅都是質量過硬的整齊劃一的組合材料製作。老師上課不用再吃粉筆灰了,換成了幾萬元的一體機,使用起來相當先進而適用。理化,生物及體育器材也跟上了形式的發展了。

三,學生的生活補助也很可觀。鄉村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活補助及營養餐補助,因而對於保證學生生活質量的投入也不少,在校學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學生學習用的書本全免費提供,這個投入也是很大的。


四,部分老師的工資確實很高。老師的待遇也有所提高,甚至鄉村教師裡工資本上,七八千一月的也有,但實際只有少數高級職稱的老師才有,一般年紀也多數到了五十多歲。而青年教師,兩三千一月工資,大有人在。

教育投入從這些方面看,不是不多,而是太多。而教師的收入沒有跟上步子,可能一些老師不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的重要原因吧。

我是京京,說出個人的看法,與大家討論,如有不妥,歡迎指正。


京京EM


作為一個在一線奮戰多年的老師我來吐槽一下好嗎?

國家越來越強大了,奧運金牌榜第一了,神州飛船上天了,對教育越來越重視,但是一線教師的工作熱情卻不高,我認為主要有如下幾點原因:

一、職稱評聘制度不合理。

我國現階段的教師評聘制度存在多年,對於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弊端也逐漸顯現:部分愛崗敬業、紮紮實實的教師無力競爭高級職稱,從而從根本上造成了教師隊伍待遇的不平衡。

二、按勞多得政策存漏洞

教師們按照職稱領工資,這就造成一個現象:部分老教師評上高級職稱後馬上不上課,在學校發個報紙看個檔案,而當打之年的年輕教師承擔了學校大量的工作卻拿著初級職稱的工資。這歸根結底還是職稱的問題,但是如果有績效工資,課時工資等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進行補充,則可以改變現在這種狀態。

三、我國現階段適齡兒童基數大與學校數量少之間的矛盾

一個班裡70多個學生和一個班裡40個學生對於老師的工作量要求不一樣好嗎?本人上體育課,感覺之間至少相差了一倍的精力,每天上著大班額的課,大部分精力都用於整頓課堂紀律,談何教育成就感,談何教學效率?我相信語文數學等主課老師更是感觸頗深,大班額直接制約著教師們的教育成就感和工作量。

四、社會大環境對於教育的苛求與神化

相信大家對於學生打老師這樣的新聞已經見怪不怪了,20年前也有學生打老師,可為什麼整個社會輿論不一樣呢?我想這源於這個社會對教師的神華以及苛求:首先不要神話我們,我們不是燃燒自己的蠟燭,不是拋棄自己孩子去照顧學生的好媽媽,教師只是一個職業,我們願意看著學生們健康成長,但是我們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請以平常心看待我們教師好麼,神化其實等於妖魔化。另外出現學生打老師,家長打老師這樣的情況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一邊倒的認為這都是教師的責任,我們要求的不高:平等、公正的對待,是教師的問題我們一定改,但是學生或者家長的問題則一定要追求其責任,教師的尊嚴不容踐踏。

五、教育主管部門讓老師們在各種檢查和學習中疲於奔命

教育是一個慢活,需要老師們潤物無聲的付出,但是今天去聽報告,明天去搞展示,能讓我有一點自己的時間來備課麼?希望教育局的領導們能夠從實際出發,以讓老師們上好課為己任,協調好各科室之間的活動,給老師們自己的時間。


學習成癮


我是高中教師,我沒有看到對教育越來越重視,也沒有看到對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大。

2016中國GDP邁過70萬億元大關,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根據計算2016中國教育經費佔gdp比為5.22%,為歷史最高佔比。



根據統計,在國家財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為7%左右,其中發達國家達到9%左右,經濟欠發達的國家也達到4.1%。

沒錯,我國是教育投入是越來越多了,可是比起告訴增長的GDP和財政收入來說,教育投入真的不多。

我在西部的一個縣城工作,2017年預計財政收入可以達到100億,你覺得會有多少投入到教育中?會超過10億嗎?別逗了,有5億就不少了。

我的市教育局,工作很認真,但是真沒錢。教師培訓交流,市局組織一下就行,接待辦公等費用要求承辦學校來安排。於是教研活動很難開展下去。

關於教師的職稱評定,更沒法說了,我工作8年了,至今職稱沒有動過。不是工作不努力,而是有資格之後一次都不組織評定。我懷疑,他們就是想變相給教師降工資。

教師有時候會做一些課題研究。我們學校做的市級課題有9個,老師們很積極。但是,從市局縣局一直到學校,誰也不敢提一下經費安排的問題。知網查一個文獻還要教師自費。

教師工作積極性下降是必然的,因為,教育投入本身就不足,而且大部分增量並沒有用於改善教師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上。


歷史知事


國家對教育的投入確實在增加,但是,教育支出並不合理,重硬件投入超過重教師投入,而且,把教師待遇與職稱、績效掛鉤的薪酬制度,既導致教育功利化,也讓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感。也就是說,教育支出的不合理,難以讓教育投入發揮促進教育發展的積極效果,反而可能會破壞教育生態。

最近,國家已經提出要優化教育支出,而要優化教育支出,必須改革教師薪酬制度以及教育管理和評價體系。要讓增加的教育投入提高教師積極性,必須推進年薪制,以及與之配套的教師同行評價體系。首先,以年薪制保障教師的待遇,不受各種行政考核、評價干擾,現在的績效工資制度、職稱評審制度,讓教師被各種評審、考核包圍,難以安心教學,教育部門希望以考核、評審,讓教師多勞多得,但考核、評審本身就是對教育的折騰。不能再繼續折騰下去了。

其次,在取消行政主導的評審考核後,要推進教師同行評價,這是促進教師職業化、專業化發展最重要的評價體系,只有實行教師同行評價,才能讓教師有教育榮譽感和教育尊嚴。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評審考核,在基礎教育階段,形成了唯分數論、唯升學論、唯學歷論,這與好的教育,是漸行漸遠。


熊丙奇看教育


我只想說:我已經身心俱疲,心力交碎……當年師範畢業,一直至今在鄉村任教31年,經歷:教師~主任~校長~教師,職稱中級,現在到手月工資總收接近6000元,按現在的評審條件,高級職稱與我無緣。年輕時,複試教學,每天滿課,晚上批改作業和備課,後來鄉村學校陸續補充新教師,周課時20節左右,近五年,周課時18節,在我任校長十七年裡,周課時也有10~12節。累嗎?累啊……現在已經50歲了,周課時13節,還要擔任班主任,累嗎?累啊……除了教書育人外,學校的老師還要承擔太多不該(我認為)承擔的工作,比如:統計學生接種疫苗的情況、學生家庭簽約家庭醫生的情況,掃黃打非宣傳、防火、防盜、防溺水的教育,交通安全、校外安全、校園安全……等等,上面這些幾乎天天講!累嗎?累啊……社會把教育當作是萬能的,學生成績差——老師的錯;學生調皮搗蛋——老師的錯;每學期統考所教科目成績排名靠後——老師的錯,最最令老師如履薄冰的事情要數學生的安全問題了,生怕每個學生在校園裡有點小擦傷,哪怕是學生自己不小心摔倒,

總之,只要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都是老師的錯!!我最後說一句:有辦公室坐的人——老師是最辛苦的。累嗎???


似曾相識32538572


快退休了見證了教育的變化。

八十年代剛參加工作年輕氣盛是打過學生的,而且家長還配合。現在這些 學生都四五十了,反倒當年打過的學生往往還有出息,關係還不錯。

今天工作近四十年了,昨天我上課是下午兩點,有四名學生遲到。想起所長抓老師的事,我也沒敢多問,先讓他們坐下再說。我繼續上課,結果其中一個坐在最後靠拐角位置的學生好像很興奮,不停地和周邊說話,我的示意他也視而不見繼續說話。管,怎麼管?中間我利用練習的機會給他說不要再說了。結果他還是不在意,就這樣我上了一節課,他幾乎說了一節課。

我在反思我自己,感覺好無能,是我教學的失敗,我沒有把課講到就像他們打遊戲那樣入迷。是我的吸引力不夠能力所限,還是我教育學生沒有創意,智慧發揮不夠?

變化的不光是條件,還有教育的理念,教學的方法手段,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改革,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聽到哪個改革是成功的,可能是摸索吧。當然還有層出不窮的困惑和問題,最可笑的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論調,讓我一度懷疑我的能力水平,甚至感覺我的不合格。越教感覺越是不易,工資不多,地位不高,還被官方忽悠。我八十年代沒有轉行就是時任教育部長的何東昌說過,教師的地位要提到令人羨慕的程度。我選擇了教育,現在心裡還是有點酸酸的。

我為年輕一代教師發愁,他們何時才能熬到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