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为什么有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却在下降?

鹏鹏254367192


我来提供一个可能的原因:

减负。

减负,顾名思义,就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是减负减到现在,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生,都是一片怨声载道。

然而升学压力依旧沉重,教育竞争仍旧激烈,考大学还是要看学习成绩,在这种情况下,谁又敢真的给自己的学业减负?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出于为学生学业的考虑,他们想讲更多的题,想布置更多的作业——

但是因为减负政策,教师只能摇头。

当然,他们可以冒险多讲题多布置作业,但是如果遭到举报或者检查,老师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因此,出于明哲保身的考虑,他们最终只能选择少布置一点作业少讲一点题。

教师是有工作积极性的,他们愿意为学生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减负政策,他们陷入了“有力使不出”的境地。

而当教师这种甘于奉献的热情被一再地打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自然就下降了——

工作积极性强,但是想做的却做不了,那要这积极性有什么用?

而长此以往,这种失望和消极的情绪可能会渗透到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地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状态。

所以,当原本工作积极进取的教师因为减负变得不再那么积极主动,这事儿还真不是教师的锅啊。


吴清缘老师


我是九二年参加工作的老教师。一直从普通老师干到教导主任到校长。也见证了教育发展几十年的变化。

在今天下午,我的一位小学的学生找我来聊天。刚好谈起这个话题,她问我:“老师为什么现在的老师没有以前的老师让人尊敬了?也没有原来教师的耐性了?”每当谈起这样的话题,我感到无比的心酸。

作为我们一个只有300个孩子的农村小学。从2015年教育均衡化发展开始我们小学硬件设施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塑胶跑道、班班通多媒体、高标准的微机室、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充足的教学仪器配备、现代化的水冲式厕所等等可以说是一应俱全。


仅硬件设施就投入几百万。

可老师还是那样的老师。环境的改变丝毫没有给老师带来一丝改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

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消失。

就学校外部而言,教师的职业已经失去了往日光彩。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对教育不屑一顾,尤其是男教师越来越少。由于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逐年增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

就学校内部而言,由于国家禁止乱发补贴、奖金,教学成绩好坏与教师的工资不挂钩,每年拼死拼活工作的教师得不到突出的奖励,极大的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就教师个人来说,教师的工资仍然偏低,刚毕业的教师工资才2000多元。2000多元在当今社会能干什么?我工作接近30年工资才4000多一点。勉强可以养家糊口。另外由于国家禁止体罚学生,教师惩戒学生的手段被压缩到极小的空间,学生在学校受到老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吃不了都得兜着走。学生招不得,碰不得,对于特别调皮的学生老师束手无策,从心理上打击了老师管理学生的积极性。

二、师德教育的方式已经淘汰。

八九十年代的教师,仍然保留毛泽东时代无私奉献的激情,那时候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教师把作业和备课拿回家去夜以继日很正常。加班加点从没有要过报酬。那时候讲的是奉献,真正的春蚕和蜡烛,如果你现在在给老师讲这些。你已out了,外面的世界已经很精彩,我们不能再关起门来让老师孤芳自赏了,现在的老师不得不面对现实。空洞的说教已经毫无意义。工资待遇才是硬道理。


三、教育投入绝不是一劳永逸

虽然办学条件需要改善,但教师的心态更要改变。是谁最终决定教育质量?还是教师!筑巢未必能引凤,实验仪器大量闲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得不到充分应用。到底是什么原因?说白了还是教师的动力问题。教师缺乏关注!

四、教师晋级方式凉了不少教师的心

能提高教师待遇的唯一方式就是晋级。虽然晋级的方案很好,但少了人性化。每年晋级竞争异常激烈。造成人心惶惶,矛盾重重。老教师无缘晋级,心灰意冷。绝大多数教师望而却步,每年晋级莫名其妙的都是一些学校领导。这极大地伤害了教师的积极性。


教育是两条腿走路的行业。又是一个极难量化的行业。工作凭的是一颗良心,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才是上策。

五、教师工作压力太大

由于学校形式化的工作太多。大大挤占了教师专研业务的时间。每天老师得做多少无用功?这个只有教师自己清楚。无奈!无奈!无奈!


大山校长


光投入有个卵用。学校修得象皇宫,学生象皇帝,教师象乞丐。教师穿得你妈希烂一身,啃个冷馒头,哭丧着脸,拿你妈两三千一个月。有些人还不干辞职,老娘不是年龄大了原因,早考其他单位,还用你提醒。


臭牡丹4


教育盛宴之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原因一,大部分教育投资,都用在了大规模基建,校园环境改造,教学设施建设,设备采购,大多数教师没有得到实惠。

原因二,教师虽然每年有四五个月的自由支配时间,但是除了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等高层,一般教师除个别赚取辅导费,大多数教师收入增长不均衡。

原因三,大多数教师待遇,与所在县区财政密切相关,同样都是初中老师,重点学校,一般学校三六九等,旱涝不均。

原因四,现在的孩子管不得,不能打,不能骂,也不能说,否则有的家长会兴师问罪,大闹天宫,极端事件也有发生。

原因五,现在很多学校,教师教学管理在教育局,学校管理权限不多,虽然有各种考核,但是落地很难,一些老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下课补习赚大钱。

原因六,学校不正之风,裙带关系,评职称,升职,靠关系比真才实干有用,还有很多造假事件,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天地国学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确实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相当大,可是为什么教师积极没有提上来呢?据观察可以明白。

一,学校确实漂亮了。一栋栋崭新的教学大楼拨地而起,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非常舒服。还有科技实验室,图书馆及体育馆等都一应俱全,学生各种活动场所的新建,对他们举行综合活动提供方便,有利于他们全面素质的形成,这些方面投入相当巨大的。


二,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了。教室里设备全部更新,桌椅都是质量过硬的整齐划一的组合材料制作。老师上课不用再吃粉笔灰了,换成了几万元的一体机,使用起来相当先进而适用。理化,生物及体育器材也跟上了形式的发展了。

三,学生的生活补助也很可观。乡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助及营养餐补助,因而对于保证学生生活质量的投入也不少,在校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学生学习用的书本全免费提供,这个投入也是很大的。


四,部分老师的工资确实很高。老师的待遇也有所提高,甚至乡村教师里工资本上,七八千一月的也有,但实际只有少数高级职称的老师才有,一般年纪也多数到了五十多岁。而青年教师,两三千一月工资,大有人在。

教育投入从这些方面看,不是不多,而是太多。而教师的收入没有跟上步子,可能一些老师不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因吧。

我是京京,说出个人的看法,与大家讨论,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京京EM


作为一个在一线奋战多年的老师我来吐槽一下好吗?

国家越来越强大了,奥运金牌榜第一了,神州飞船上天了,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一线教师的工作热情却不高,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职称评聘制度不合理。

我国现阶段的教师评聘制度存在多年,对于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部分爱岗敬业、扎扎实实的教师无力竞争高级职称,从而从根本上造成了教师队伍待遇的不平衡。

二、按劳多得政策存漏洞

教师们按照职称领工资,这就造成一个现象:部分老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后马上不上课,在学校发个报纸看个档案,而当打之年的年轻教师承担了学校大量的工作却拿着初级职称的工资。这归根结底还是职称的问题,但是如果有绩效工资,课时工资等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进行补充,则可以改变现在这种状态。

三、我国现阶段适龄儿童基数大与学校数量少之间的矛盾

一个班里70多个学生和一个班里40个学生对于老师的工作量要求不一样好吗?本人上体育课,感觉之间至少相差了一倍的精力,每天上着大班额的课,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整顿课堂纪律,谈何教育成就感,谈何教学效率?我相信语文数学等主课老师更是感触颇深,大班额直接制约着教师们的教育成就感和工作量。

四、社会大环境对于教育的苛求与神化

相信大家对于学生打老师这样的新闻已经见怪不怪了,20年前也有学生打老师,可为什么整个社会舆论不一样呢?我想这源于这个社会对教师的神华以及苛求:首先不要神话我们,我们不是燃烧自己的蜡烛,不是抛弃自己孩子去照顾学生的好妈妈,教师只是一个职业,我们愿意看着学生们健康成长,但是我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请以平常心看待我们教师好么,神化其实等于妖魔化。另外出现学生打老师,家长打老师这样的情况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一边倒的认为这都是教师的责任,我们要求的不高:平等、公正的对待,是教师的问题我们一定改,但是学生或者家长的问题则一定要追求其责任,教师的尊严不容践踏。

五、教育主管部门让老师们在各种检查和学习中疲于奔命

教育是一个慢活,需要老师们润物无声的付出,但是今天去听报告,明天去搞展示,能让我有一点自己的时间来备课么?希望教育局的领导们能够从实际出发,以让老师们上好课为己任,协调好各科室之间的活动,给老师们自己的时间。


学习成瘾


我是高中教师,我没有看到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也没有看到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

2016中国GDP迈过70万亿元大关,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根据计算2016中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为5.22%,为历史最高占比。



根据统计,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4.1%。

没错,我国是教育投入是越来越多了,可是比起告诉增长的GDP和财政收入来说,教育投入真的不多。

我在西部的一个县城工作,2017年预计财政收入可以达到100亿,你觉得会有多少投入到教育中?会超过10亿吗?别逗了,有5亿就不少了。

我的市教育局,工作很认真,但是真没钱。教师培训交流,市局组织一下就行,接待办公等费用要求承办学校来安排。于是教研活动很难开展下去。

关于教师的职称评定,更没法说了,我工作8年了,至今职称没有动过。不是工作不努力,而是有资格之后一次都不组织评定。我怀疑,他们就是想变相给教师降工资。

教师有时候会做一些课题研究。我们学校做的市级课题有9个,老师们很积极。但是,从市局县局一直到学校,谁也不敢提一下经费安排的问题。知网查一个文献还要教师自费。

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是必然的,因为,教育投入本身就不足,而且大部分增量并没有用于改善教师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上。


历史知事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确实在增加,但是,教育支出并不合理,重硬件投入超过重教师投入,而且,把教师待遇与职称、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既导致教育功利化,也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也就是说,教育支出的不合理,难以让教育投入发挥促进教育发展的积极效果,反而可能会破坏教育生态。

最近,国家已经提出要优化教育支出,而要优化教育支出,必须改革教师薪酬制度以及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要让增加的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积极性,必须推进年薪制,以及与之配套的教师同行评价体系。首先,以年薪制保障教师的待遇,不受各种行政考核、评价干扰,现在的绩效工资制度、职称评审制度,让教师被各种评审、考核包围,难以安心教学,教育部门希望以考核、评审,让教师多劳多得,但考核、评审本身就是对教育的折腾。不能再继续折腾下去了。

其次,在取消行政主导的评审考核后,要推进教师同行评价,这是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最重要的评价体系,只有实行教师同行评价,才能让教师有教育荣誉感和教育尊严。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评审考核,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了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唯学历论,这与好的教育,是渐行渐远。


熊丙奇看教育


我只想说:我已经身心俱疲,心力交碎……当年师范毕业,一直至今在乡村任教31年,经历:教师~主任~校长~教师,职称中级,现在到手月工资总收接近6000元,按现在的评审条件,高级职称与我无缘。年轻时,复试教学,每天满课,晚上批改作业和备课,后来乡村学校陆续补充新教师,周课时20节左右,近五年,周课时18节,在我任校长十七年里,周课时也有10~12节。累吗?累啊……现在已经50岁了,周课时13节,还要担任班主任,累吗?累啊……除了教书育人外,学校的老师还要承担太多不该(我认为)承担的工作,比如:统计学生接种疫苗的情况、学生家庭签约家庭医生的情况,扫黄打非宣传、防火、防盗、防溺水的教育,交通安全、校外安全、校园安全……等等,上面这些几乎天天讲!累吗?累啊……社会把教育当作是万能的,学生成绩差——老师的错;学生调皮捣蛋——老师的错;每学期统考所教科目成绩排名靠后——老师的错,最最令老师如履薄冰的事情要数学生的安全问题了,生怕每个学生在校园里有点小擦伤,哪怕是学生自己不小心摔倒,

总之,只要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都是老师的错!!我最后说一句:有办公室坐的人——老师是最辛苦的。累吗???


似曾相识32538572


快退休了见证了教育的变化。

八十年代刚参加工作年轻气盛是打过学生的,而且家长还配合。现在这些 学生都四五十了,反倒当年打过的学生往往还有出息,关系还不错。

今天工作近四十年了,昨天我上课是下午两点,有四名学生迟到。想起所长抓老师的事,我也没敢多问,先让他们坐下再说。我继续上课,结果其中一个坐在最后靠拐角位置的学生好像很兴奋,不停地和周边说话,我的示意他也视而不见继续说话。管,怎么管?中间我利用练习的机会给他说不要再说了。结果他还是不在意,就这样我上了一节课,他几乎说了一节课。

我在反思我自己,感觉好无能,是我教学的失败,我没有把课讲到就像他们打游戏那样入迷。是我的吸引力不够能力所限,还是我教育学生没有创意,智慧发挥不够?

变化的不光是条件,还有教育的理念,教学的方法手段,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改革,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到哪个改革是成功的,可能是摸索吧。当然还有层出不穷的困惑和问题,最可笑的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论调,让我一度怀疑我的能力水平,甚至感觉我的不合格。越教感觉越是不易,工资不多,地位不高,还被官方忽悠。我八十年代没有转行就是时任教育部长的何东昌说过,教师的地位要提到令人羡慕的程度。我选择了教育,现在心里还是有点酸酸的。

我为年轻一代教师发愁,他们何时才能熬到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