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攜民渡江是真的不捨得樊城的百姓,還是別有心機?歷史上的劉備有小說裡那麼仁義嗎?

小馬兒回憶波


當羅貫中翻開史料寫《三國》的時候,考慮到最多的是要把劉備樹立成一個仁人君子的形象。因為這個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需要的,屬於元末亂世,需要呼喚正義,需要呼喚仁愛。

當羅貫中看到劉備攜樊城百姓去江夏的時候,把劉備的這個行為解釋為“仁”。

因為帶著百姓跑不快,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都被曹操的虎豹騎給追的差點都給丟了,自己的大謀士徐庶也也因老母被抓而方寸大亂,遂奔曹營。


帶著帶著百姓奔走,一日不過奔行二三十里,此乃兵家大忌,嚴重地影響了行軍的速度,而曹軍的特種兵虎豹系在後面,以每日百七八十里的速度在追擊,這很顯然是一個得不償失的操作。

老百姓自願跟隨劉豫州。而劉豫州則不能百姓被棄,所以驅軍帶著他們緩行。生與百姓同生死,與百姓同死。亂世仁主達到此種境界,天下是不是理應也應該是屬於劉備的呢?

但是帶著百姓逃跑,這是劉備,不是第一次幹,也不是隻有劉備一個人這麼幹過。


劉備此前在徐州的時候就幹過一次。但是感恩戴德的百姓們似乎並沒有最終跟他走到最後。另外最最關鍵的是,在黃忠在定軍山斬殺夏侯淵之後,劉備襲取了整個漢中。但是曹操最終,還是扶老攜幼,拖家帶口,將所有漢中的居民全部遷走。

這個可以解釋為漢中百姓也深深熱愛曹操,願意跟曹操火裡火裡去水裡水裡去嗎?當然這裡可以唄,解釋為老百姓是受曹操脅迫的,而跟劉備是自願的。

但是大家應該知道曹操是怎麼發家的。青州兵在曹操的一路發跡當中,承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青州兵”最早是源自於青州黃巾軍的主力,拖家帶口,約有百萬之眾。然而曹操給他做了妥善的安排,給他們田地,讓他們安心種植,實現了軍屯和民屯,最終成了曹操的發家班底之一。

因為在亂世當中土地和人口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所以有了這兩樣,誰就能在亂世立足。


回到歷史的現場,如果我們是劉備,我們該怎麼做?凡塵雖然打了幾場漂亮的仗,但是很顯然,面對曹操的大軍,劉備是根本抵擋不住的那麼肯定是要丟的,既然土地丟了,那麼我還能保住的是什麼?那只有人口。

土地丟了,可以再去搶。但是沒有人口,即便有了地盤又有什麼用呢?這也是為什麼劉備能夠與起於微末而一直終身立而不敗之地的主要原因之一。他知道人口的重要性。

早在徐州的時候,劉備帶著3000家底,跑到徐州陶謙看場子的時候。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開始到處收攏流民,已經聚起了有10萬之眾。因而當時天下譁然,劉備擁有擁兵10萬。但那個真的不能叫兵,嚇唬嚇唬人還是可以的,但真正跟呂布和曹操這樣的職業軍人來剛的時候,劉備都是屢戰屢敗。

所以為什麼後來劉備無論是投奔趙還是投奔劉表,大家都要以禮相待?

第一個他的確有人口,有人口就意味著會有軍隊;第二個只有劉備願意和曹操死磕。(的確除了跟曹操打仗,他在別的諸侯眼裡,也沒有其他的利用價值。)

所以劉備的前半生,就是一個僱傭軍的職業史。劉備必須要留著人口,無論走到哪裡,兩者都是他必須要留一樣。但是最根本的,他寧願不要地盤,他也必須要人口,因為那是他的生存立命之本。


如果再像陳建斌版的《三國》那樣腹黑一點地去解讀,劉備在樊城裹挾著百姓去江夏,還可以解釋為利用百姓賺劉琮。但無論從可行性的角度去分析,還是從事後結果去做判斷,這種可能性事實上並不大,只是編劇的一廂情願罷了。

所以劉備裹脅百姓去江夏,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高大上,而是他不得不那麼去做,如果連百姓都丟了,那麼他將失去所有,就不會再有後來的所謂東山再起了。


炒米視角


這個問題問得好!

開門見山回答,劉備並非真心實意帶百姓走。為什麼這麼說呢?當時劉備知道劉琮已經投降以後,大驚失色。曹操先遣部隊已離自己已不足百里,而且是精銳之師虎豹騎,自己帶的兵大多是步兵,如何跑的過騎兵,就這麼點家當,損失了可能再無翻身之日。

劉備號稱仁義之師,把部隊隱藏在平民百姓之中確實是好主意啊,曹操再狠,也不能把百姓都殺了吧,所以劉備一定要帶百姓走,既突出自己仁義的一面,又能保存實力,兩全其美。真是心繫百姓,劉備不會在長坂坡只帶少數心腹逃走的,更不會連妻子、兒子也不要的。


評三國


劉備別有用心,做給天下人看的,有意收賣人心。如果真有仁義不會揮師入川。


元帥187374029


攜帶百姓是實屬無奈,仁義之名,不到生死,攸關的時候不會拋下,百姓愚昧,劉備仁義,這就是古時候的權益之策,劉備要是真仁義就不會讓百姓跟著,因為亂軍種死傷無數,無數人說劉備假仁假義因為人家把假演成真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