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大清时如果不算三番就没有汉人王爷了,为什么?当时满蒙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那些年的自己好年轻


除了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以外,满清还有两位汉人王爷!

第一位:恭顺王孔有德,他在顺治时,又被封为定南王!他的女儿孔四贞还被孝庄太后收为养女,封和硕格格。


第二位:孙可望,本是张献忠四个养子中的长子。因为与李定国有矛盾,被李定国打败,投降满清。在顺治十五年,他满清被册封为义王。

在顺治以后,满清再也没有册封过汉人王爷。这主要是因为满清实行的民族政策:“南不封王,北不断亲”!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以后,就开始执行对蒙古的“联姻”政策。他通过多次迎娶蒙古女人,加强了和蒙古部落的联系。而蒙古和女真的合作,是八旗军队进攻明朝的根基。甚至,努尔哈赤还将蒙古人编入蒙八旗。满清这是把蒙古部落当成其入侵中原的盟友了。

著名的孝庄皇后,就是蒙古科尔沁部。满清前期出了三位蒙古族皇后,之后,基本上历代皇帝都有迎娶蒙古妃子。满清也多次向蒙古下嫁公主。康熙皇帝8位公主中,先后有6位下嫁蒙古。雍正皇帝有3位养女下嫁蒙古。终满清二百多年,满蒙联姻达586次!

不过,等满清站稳了脚跟,就开始削弱蒙古部落。

满清不仅分封蒙古诸王到各地,分散其实力,让其无法团结起来。蒙古王爷没有了强大的军队,也就成了摆设。

同时,满清还限制蒙古和汉人交流和通商。清朝时,朝廷不允许蒙古学汉字。这就是怕蒙古部落和汉人联合。


而且,最狠的是在蒙古地区推行喇嘛教,甚至要求一家出一个名额。要知道,喇嘛们不婚不育!这让人口本来不多的蒙古族,人丁更是开始锐减!


勇战王聊历史


清朝初期,清朝统治者策封了五位汉人异姓王。他们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定南王孔有德,义王孙可望。清朝入关时,汉姓王爷成为了大清的马前卒,为大清平定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其中定南王孔有德在广西战死,义王孙可望因动用公款接兄弟一家赴京团聚,被人弹劾,被迫辞去义王封爵和册印,五个月后,孙可望不明不白暴毙,其他三王吴三桂镇守云南,耿仲明镇守福建,尚可喜镇守广东,史称“三藩”。

随着南明割据政权的覆灭,天下逐渐平定清王朝的统治根基越来越稳固!清王朝对“三藩”的态度由倚重转变为猜忌防犯,而且“三藩”每年所需的军费耗资巨大,几乎占到了清王朝每年赋税收入的一半以上。年轻的康熙帝决定不顾群臣的反对坚决撤藩。当撤藩的旨意到达云南时,吴三桂杀掉云南巡抚朱国治起兵反叛。即而尚之信,耿精忠也起兵响应。一时间汉人聚集的十八个省陷入混乱,刀兵四起。吴三桂很快饮马长江,年轻的清王朝又一次面临生死边缘。

通过近八年的浴血奋战,年轻的康熙帝才凭借汉兵绿营汉将平定三藩之乱。深痛的教训让满清统治者对汉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巨大的爆发力产生了恐惧和防犯。此后近两百年再无一汉人异姓王出现,更无汉人封候者。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居功甚伟,按咸丰帝生前遗命,平定太平天国者封王。但清庭最终只封了一个一等忠毅候的爵位给曾国藩,已经算破了例了。

蒙古也是一个十分强悍的民族,历史上的蒙元王朝灭掉了女真人建立的大金王朝。到了明朝末年,蒙古也早已分裂成许多部落。后金汗国及后面的大清王朝,为了笼络蒙古势力共同对付明朝。皇太极首先消灭了势力极大的林丹汗。并策封各部落首领为王,令他们各守封地,不得相互攻伐。对于独大而不听话的蒙古部落则进行血腥镇压。

清被逐渐强大起来的准葛尔部落不断地兼并周围部落建立准葛尔汗国。强大的准葛尔汗国野心不断膨胀,对大清朝发出挑战。清朝经历康熙,雍正,乾隆近一百年的时间将准葛尔族尽数屠灭,强盛一时的准葛尔最终只留下一个地理名称。

满清统治者通过通婚形势加强与蒙古政治联盟。清朝自太祖努尔哈赤起就娶了不少蒙古王爷的公主格格,并让贝勒贝子们迎娶蒙古公主为福晋。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的生母都是蒙古人。而孝庄太后一生辅助了太宗,世祖,圣祖三位君王,堪称大清第一贤后。而大清皇帝也将格格郡主赐婚这些蒙古王爷。

为了防止蒙古人再度强大,满清统治者严令禁止汉人进入蒙古地区,禁止蒙古人学习汉文,读汉书。在蒙古强行推崇喇嘛教,强令每一户蒙古人必须有一人出家。

通过以上即拉即打,分而治之的政策,蒙古人口急剧下降,蒙古再也没有强大!







锋枫2016


封王的是漠南蒙古的贵族 早在清入关之前就已经被征服了 被满清捆绑在了战车之上 部众也被组建成了蒙古八旗 战时听从调遣 等于满清领袖 同时也是漠南蒙古领袖 高层通过通婚来不断巩固关系 汉人属于明朝灭亡后的被征服民族 除了吴三桂等几个立功的封藩王外 没有再封王 也不需要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