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耗銀1400萬兩,全靠一種生物進行加固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耗銀1400萬兩,全靠一種生物進行加固

洛陽橋,原名叫做“萬安橋”。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從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後歷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曆史。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耗銀1400萬兩,全靠一種生物進行加固

同時也是世界橋樑筏形基礎的開端,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帶居住著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於社會動盪不安,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遷,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的多數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士,他(她)們所用的語系稱為河洛語,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閩南語。這些中原人士看到這裡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為洛陽,此橋也因此而得名。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耗銀1400萬兩,全靠一種生物進行加固

橋全系花崗岩石砌築,初建時橋長360丈,寬1.5丈,武士造像分立兩旁。造橋工程規模巨大,工藝技術高超,名震四海。建橋九百餘年以來,先後修復十七次。現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只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耗銀1400萬兩,全靠一種生物進行加固

洛陽橋建成後,人們給它總結了三個絕妙的特點.稱為“三絕”,一是工程艱苦浩大;二是《萬安橋記》簡潔;三是碑石、碑字藝術精雕。

中國第一座跨海石橋,耗銀1400萬兩,全靠一種生物進行加固

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當時用牡蠣對橋樑進行加固。為了鞏固橋基,聰明的宋朝人在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巧妙地利用牡額外殼附著力強,繁生速度快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牢固地膠結成一個整體,這是世界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創造了世界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