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耳濡目染传承娘家手艺,她用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的花饽饽将邻里乡情传递

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她是坚强的妈妈,没有沉湎于小儿子患病的痛苦之中,反而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将对儿子的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她相信那些“热情洋溢”的花饽饽终有一天能唤醒小儿子阳光般的笑靥

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她是一个心怀梦想之人,对于花饽饽的技艺精益求精,她凭借大花饽饽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之路,蒸出了生活幸福的味道。

耳濡目染传承娘家手艺

王喜凤的娘家在荣成市埠柳镇埠柳村。作为土生土长的“胶东闺女”,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嫁娶,凡是重要的节日,百姓家里都要蒸饽饽。从记事起,在热乎的炕头上,宽大的面板,母亲慈祥的笑容,手中揉搓的面团像被母亲施以魔法一般,经过母亲巧手变幻成各种形状。

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在那个年代,饽饽蒸得好坏,直接代表着一家中女人的“营生”干得怎样,因为母亲的花饽饽蒸得特别好,凡是遇到重要的节日,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愿意找母亲来蒸花饽饽,而母亲也总是愿意热心帮忙。作为母亲身边的帮手,王喜凤耳濡目染中换成了娘家手艺,习得了一身“蒸花饽饽”的好手艺,并从此与花饽饽结缘,成为半生所好。

花饽饽寄托爱子之情

从结婚后嫁到荣成市港西镇龙家村以来,丈夫勤劳质朴,不仅自己家里的地收成好,还经营的走街串巷粮油酱醋的小买卖,日子日渐红火起来。

就在两个儿子长大成年,王喜凤准备跟所有农村妇女一样,等着两个儿子成家立业安享晚年的时候,却不想天有不测风云,外出打工的小儿子突然得了抑郁症,长期的药物副作用也让小儿子出现了间歇性躁怒、精神失控的情况。

为了照顾小儿子的病,王喜凤出不了远门,只能在家里陪伴儿子,把儿子看好,避免他外出惹了祸。突然降临的困境,让一向性格开朗的

王喜凤陷入了生活的低谷。

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今年2月,王喜凤知道大儿子的生日马上到了,作为母亲,虽然大儿子常年在澳门工作很难回家,但爱子之情却没有随着距离和时间减少。为了照顾生病的小儿子哪里也去不了的王喜凤,走进厨房,揉起面团,决定用自己最擅长的手艺,把对孩子绵绵爱“揉”进面团里,也把对孩子们未来生活的祝愿“融”进花饽饽里。

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花饽饽打开幸福之门

为大儿子量身定做的生日花饽饽送到他手中的当晚,王喜凤就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妈,我把你给我做的花饽饽照片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了,圈里点赞无数!妈,你的花饽饽火了!好多朋友同事都问我,花饽饽市场需求量很大!”

大儿子的电话里无不洋溢的幸福与自豪,

王喜凤听后潸然泪下,同时,大儿子提议她不妨从事花饽饽制作销售,这样既可以照顾弟弟,也可以从事一项自己喜欢的事业。

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王喜凤知道,在这个胶东花饽饽盛行之地,要把花饽饽做出自己的特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此,王喜凤

开始了自己跟自己“死磕”的技艺精进之旅。为了能让饽饽上的花枝花瓣更逼真,王喜凤就跑去房前的花园里蹲着看花,扒拉着花瓣看里面层层结构;为了研究花饽饽的样式,王喜凤干脆把铺盖搬到了客厅沙发上。

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在无数个失眠的夜里,王喜凤的脑子里都是花饽饽的图样,一旦有灵感,她就立马起身去厨房,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走不出家门就用手机看网上的分享……丈夫儿子都说她魔怔了,她笑而不语,直到她蒸出了寿星拜寿,龙凤呈祥,百岁抓周等各式各样惟妙惟肖、精美绝伦的花饽饽时,老公由衷地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就连一向眉头紧锁的小儿子,也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热情将技艺无私传授

经过从小在娘家的耳濡目染,外加自己的钻研积累,王喜凤的花饽饽不仅技艺日渐成熟,而且根据自己所思所悟,她还会在作品中加入独特的元素。

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例如小孩“抓周”用的花饽饽,男孩是“棒槌”,寓意“真棒”,女孩是带手镯的大拇指“真棒”,因为在作品中王喜凤加入了自己的创意和情感,价格比别人也低,因此她的花饽饽格外受人欢迎。王喜凤的花饽饽口碑好,慕名前来学习的人也不少。

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作为一名手艺人,因为结缘花饽饽,在生活低谷中花饽饽给她带来了生活希望,王喜凤有着和大家不一样的精神情感,相比别人对花饽饽寄予的盈利性不同,王喜凤更看重的是花饽饽中蕴含着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寓意和情感。

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未来,她希望花饽饽的这门手艺,能在更多的人手中传播。“我很自豪传承了这份民俗技艺,每个来我这里学习的人我都好好教。希望跟我学习过的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花饽饽的幸福味道可以传承更远。”王喜凤说。

这位荣成母亲将绵绵母爱“揉”进面里,巧手“蒸”出幸福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