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用柴火灶做饭的时候所说的“打倒风”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解决?

情牵伊人梦780


农村用柴火灶做饭的时候所说的“打倒风”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解决?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用柴火灶做饭。小时候大人会给孩子破谜语:“一个小屋,盛草没数”,谜底就是“柴火灶”。不过,柴火灶往往会出现“打倒风”现象,我们胶东一带也叫“倒烟”、“倒风”,出现倒烟的原因很多,山村梅花根据自己家的情况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给大家支几个妙招。


第一,柴火灶出现倒烟,要先看看烟道是不是灰太多,烟道变窄或堵死了。这里所说的烟道,一是指灶台里。因为农村烧火经常烧的是玉米秸子或是上山割的山草,有时还会烧一些木头,尤其是冬天,为了让炕多热点,就会往灶台里面多放几块木头,这样灶台里的灰太多。这就要用一根细长和木条沿着灶台往里捅,再上下左右搅一下。二是炕洞里的烟道。如果灰太多,也会出现倒烟。这样只能扒了炕,清理灰后,重新垒。过去农村每年都会扒一次炕。三是烟囱是不是堵了。这时可以用绳子系住称砣,同时系上塑料袋,在烟囱里上下拉动,进行除灰。


第二,柴火灶出现倒烟,还要看看是不是因为长时间不烧火,整个烟道里面的湿气太大,烧火时,烟很难冲出去。这时,要用扇子使劲扇风,尽早把烟道里的湿气顶出去,一会就会好了。 还有两个小妙招,一是在烟囱的底部,挖一下小坑,比炕的底面矮20公分,我们胶东这里叫它“狗窝子”,它的作用是因为风向造成的倒烟,“狗窝子”可以有效地缓解倒烟。二是把烟囱提高,注意要高过屋顶,这样刮什么风也不出现倒烟。


我是山村梅花,希望我的解释能给大家一定的帮助,尽量减少倒烟给大家的带来的痛苦。


山村梅花


农村用柴火灶做饭的时候所说的“打倒风”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解决?

农村用柴火灶做饭的时候所说的“打倒风”,其实就是风从烟囱里倒吹进去,或者烟囱堵住了,使烟从灶门出,让人受不了。

形成“打倒风”的原因一般有两种:

  1. 砌土灶的时候,进风道和灶门没砌到位。
  2. 烟囱的位置没砌好或者烟囱时间长了堵住了。

要想土灶不会“打倒风”,有两个方法:

1.砌灶脚(也就是进风道)的时候,其低部大多砌成斜坡式的,以增强引风效果;进风道的内壁应平滑无缝,以减少进风阻力。

砌灶门的时候,灶门的位置应低于出烟口3-4厘米,若高于出烟口,就会出烟不顺。烧柴火的灶门可稍微做大一些。

2.砌烟囱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烟囱应高出屋脊0.5米,烟囱的适当位置上要设置闸板,以控制调节烟囱的抽风量,还可以在风方向不对时关掉。

还有,烟囱时间用长了里面会被堵住,这也是我们小时候经常要通烟囱的原因,烟囱堵住了,烧火的烟就从烟囱出不去,只能从灶门出了。

这也是为什么农村人都很注重土灶的砌筑,因为土灶砌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烧火和做饭菜的质量。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妥或有补充之处,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多多支持小俞传播!

小俞传播


农村用柴火灶做饭的时候所说的“打倒风”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解决?

农村用柴火灶煮饭的时候,往往会有从灶口往外“倒烟”的现象,题主所说的“打倒风”应该也属于地方方言之类的,在我们胶东半岛的农村,称为“犯风”,不管是“打倒风”还是“犯风”,说的都是一码事。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风向不对容易产生“倒烟”现象

我们农村的柴火灶,都是连着火炕,火炕的炕洞通向烟囱。做饭的时候,柴火燃烧产生的烟气都会顺着炕洞爬向烟囱的方向,顺着烟囱飘出去,所以,每当到了饭点儿,农村都会看到炊烟升起的场景。但是,哪天风向不对的时候,那风就会从烟囱口倒灌,结果柴火燃烧的烟也会顺着灶口“倒”出来。记得小的时候,还会被突然倒回来的火焰将头发“燎”去一部分呢。

炕洞烟灰多了,堵住炕洞,也容易产生“倒烟”现象

过去我们这边的农村烧柴,以麦秸草、玉米秸居多,麦秸草和玉米秸相对于木柴来说,不耐烧,而且产生的草木灰较多。有的时候,一些小孩子们烧火没有经验,囫囵玉米秸直接往灶里填,这样,长杆的玉米秸就会将烧过的草木灰捅进炕洞里,时间长了,就容易将炕洞的烟道堵塞,烟道变窄,所以烧火的时候,烟多了冒不出去,就会倒烟。这时候就需要用长挖子,伸进炕洞里往外掏草木灰,等到掏出来以后,就不会倒烟了。

长时间不烧火,也会出现“倒烟”现象

如果长时间外出,不在家中生活,时间久了,也会出现“倒烟”的现象。因为农村的火炕那时候都是用土墼垒成,时间久了不烧炕,那炕墼就会吸收水分,变“潮”。炕墼受潮以后,灶里烧火的时候,烟气就会受阻,流通不畅,憋在炕洞里,继而回返,产生倒烟现象。这种情况,只要烧几次,待到炕墼返干后,就不会再倒烟了。

烟囱烟灰较多,也容易出现“倒烟”现象

有的时候,烟囱时间长了,就会在烟囱的内壁上积累烟灰,有的地方由于烟灰积累过多,阻塞了烟气通道,也容易产生“倒烟”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打烟囱”了,一般是用一个绳子,一端系上秤砣,绑上几块玉米皮,将带有玉米皮和秤砣的一端放进烟囱里,来回拖动,这样烟囱内壁的灰尘和烟灰就会被玉米皮蹭掉,烟囱没有了烟灰的阻挡,烟气就会很畅通地冒出来,解决了倒烟的问题。

这些,基本上就是农村柴火灶煮饭时“倒烟”的问题所在,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得到你,解决倒烟问题。如果你还有好的办法,也请留言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建行渐远


农村中用柴火灶做饭的时候所说的“打倒风”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解决?

柴火灶烧火做饭的时候经常出现从炉灶内向炉膛外蔓延的情况,并且柴禾的火力也不大、不旺,非常的呛人。在农村生活过得朋友们应该有这种经历吧。是什么原因呢?


1、烟道不通畅。常年的烧柴禾,会产生很多的烟灰和烟油,厚厚的糊在烟道壁上。时间长了,烟道的通风口径就表小了,尤其是在转弯处,更是如此。废气排出不畅、空气进不来,自然火不旺、冒烟呛人了。

2、烟囱处堵塞。农村的土灶的烟道尽头一般是在房顶上连接的粗瓷质的烟囱。柴禾燃烧产生的烟气就是从这个烟囱排出去的。时间长了,烟囱与烟道的连接处由于热胀冷缩以及风吹雨淋的影响,一些水泥或者泥灰破碎,在连接处堵塞,造成的排气不畅;还有一种原因是烟囱的自然风化,一些碎块在连接处堵塞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记着以前经常看到有卖粗瓷烟囱的在村里转悠,隔几年就要换个新的。



3、气压低。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春季,春季气压较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于冬季的高气压要稀薄一些,也会造成烟气流通不畅、火不旺、倒风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春天的东北烧煤的棚户区经常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

4、烟道设计过长、弯道过多。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较小。但是也不是没有。烟道过长、弯曲过多,烟气的热量过早被烟道吸收,失去了上升的动力。自然会发生倒风的情况。

对于倒风情况的出现,可以在烟囱的顶端装个家用电带动的引风机,用引风机的吸力来抽烟气向外扩散;也可以每年定期的雇人使用专用的烟道抽灰设备清理烟道内的草木灰,使烟道通畅;也可以在烟道的外墙靠近墙根处开个小洞,发生倒风的情况时可以在小洞里在生堆小火,也能改善下倒风的情况。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打倒风是因为烟囱里烟子太多堵了,或者是气压低,要变天,烟不往上走,而是在灶膛口反冒出来,若是烟囱堵了可疏通一下,拿比较长的竹杆或木杆在房顶的烟囱口往下捅,通了就好了。若是天气原因那就没办法了,用气或电做饭吧。



依林


问题:农村用柴火灶做饭的时候所说的“打倒风”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解决?

你好,我是卫龙,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题主所说的“打倒风”,就是在做饭的时候从灶口往外冒烟,我们这里叫“忌风”,实际上就是锅灶出烟不利。那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解决呢?



卫龙首先介绍一下我们这里的柴火灶,我们这里的柴火灶,都是由前后两个锅组成的,前边的锅大,也叫大锅或者前锅,做饭烧火主要就在这个锅上;后边的锅小,也叫后锅。砌柴火灶是个技术活,一般人是砌不了的,砌不好很容易发生出烟不顺畅的问题。咱们就来说一说,造成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一、砌柴火灶台时在做工上存在的问题:一是砌柴火灶时,做的灶堂内前高后低,而出烟不顺利,造成烟不往烟囱出给前边跑。二是烟囱与后锅连接处太小,烟囱上下一样大没有吸力,而出烟不利。三是烟囱方向不对,容易忌风。解决的办法:在砌柴火灶的时候,一定要请当地的能人,有技术的人来做。灶堂内的大小、高低,烟囱怎么留,以及朝向等问题,他都会给你解决好的。

二、柴火灶在施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长期做饭烧柴火,灶堂里边的草木灰没有及时清理,所以出烟不顺利。二是后锅与烟囱连接处,积攒的灰尘太多,所以出烟不利。三是烟囱内天长日久挂满了烟灰,阻塞了烟道。四是风向不对,逆风太大,所以灶口冒烟。解决的办法,要定期清理灶堂内的草木灰,包括灶堂、烟囱与锅灶连接处、烟囱内的积灰,确保出烟顺畅,还要处理好烟囱口忌风问题。

以上是卫龙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