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频繁的“改朝换代”,根源到底是统治者不讲契约、还是老百姓不讲契约?

艺术就是谎言


在说统治者不讲契约还是老百姓不讲契约之前,先说一句特别能反映中国古代统治者与老百姓关系的话,那就是元代诗人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里面提到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这两句话的意思读友们并不陌生,但这两句话不仅仅是反映了统治者祸祸老百姓的事实,同时也反映了在统治者与老百姓的关系之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统治者,老百姓别无选择,只有被动接受统治者强加于他们的一切,天下太平,赋税徭役加身;天下大乱,兵祸病祸降临到老百姓头上。

这样说来,就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的契约来说,内容是什么、程序是什么、怎么改、怎么执行?那都是皇帝等统治阶层自行就能决定下来的。


因为统治者的统治协议或者说契约吧,他本来就不是跟老百姓签订的,他是跟老天爷签订的,皇帝这人人称“天子”,既可以理解为天子,也可以理解为老天爷的儿子。

老天爷的儿子?又怎么会真的被老天爷抛弃呢,打断骨头连着筋,里外算都不可能吃亏,老百姓呢,皇帝怎么统治能跟小老百姓商量?那不闹的嘛,凭什么?权力又不是老百姓给的,老百姓就砧板上的肉,是先吃肉还是先煮骨头,那都是统治者说了算的。

因此要说中国历史上频繁的改换朝代,是老百姓先不守契约还是统治者先不守契约,这事拿老百姓和统治者来说,根本就说不着,因为根本没有老百姓啥事,双方也没有什么契约可言!


历史三日谈


归根到底是独裁专政,没有民主,把江山当成了私人拥有了


千里江山无限远


历史上皇朝的江山都是来源于血腥暴力,既“枪杆子里出的政权”。

枪杆子取得政权到手后,便又在相对和平时期,再次开发枪的剩余价值,挟着余威,硬是无数次创生出合符皇朝利益的法律法规,甚至宇宙真理,勒令被统治者遵守。

所以,暴力取得的政权,倚凭暴力出台的任何法律法规,由于无公义平等自由人权的文明特质,只能称之为与前朝所有遗民,签下的城下之盟,既霸王条款。

这一切的一切与契约没有半毛钱关系。

既然,不平等,畏死的老百姓有二个选择,一,苟且偷生,世代承受这个强挂在脖子上∴铁轭,吞声忍气,悲惨的负重前行。

二,砸碎这个铁枷锁,摧毁一切不平等的“条约”,一劳永逸地埋葬旧政权。

几千年的历史,这种改朝换代,层出不穷。也许百姓偶尔一二次扯旗造反,未必尽合情理,但未必不合天理。

压迫之下,必有反抗,这是人性的本能抗挣。

这与毁约不相干,因为没有哪个傻逼心甘情愿与强权签立城下之盟。

综上所述,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雷音寺主人


统治者太得寸进尺,老白姓要求不高,他们却变本加厉


海的心777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老百姓可以说是最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民族了,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统治阶级历来是最为残暴吝啬的。

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哪一次不是因为民不聊生,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才发生的?统治阶级还怎么好意思说老百姓不守契约?

中国的儒家文化历来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并锲而不舍的以之给人洗脑,实际上倡导的就是一种奴性文化。

中国要走出阶段性的改朝换代的历史怪圈就必须废弃这种奴性文化。


公治小虫


上梁不正下梁歪,千古定理,尤其中国体制欠缺有力监督的情况下,统治者的胡作非为起了主要作用


鍅鍅


中国五千不停的改朝换代,根本原因是:政治文化、政治制度的独裁专制基因致使政治制度、社会严重腐败堕落……


太极神气


统治阶级荒淫无道,昏庸无道,荒淫无度,荒淫无耻。残酷的剥削、压迫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穷困潦倒无法生存,官逼民反。


志闲无欲心安不惧


1

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还算不得频繁,大一统的王朝像汉唐,宋朝明朝清朝都是将近300年超级稳定的时代。


黄炎培总结过中国朝代兴亡的周期律,他说:


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


真的是其兴也忽然之间其亡也忽然之间,王朝初建朝气蓬勃,一切都欣欣向荣。王朝末期吏治腐败,民不聊生,然后一个新的潮气蓬勃的王朝就来替代前一个曾经朝气蓬勃的王朝了。


这其实和民间说的富不过三代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一个王朝建立,富有四海,即使出几个败家子,只要不是玩的太嗨,都能折腾很久。

2


王朝的更迭更多的还是制度问题。


唐朝的藩镇在早期保证了威震四夷,但是到了后期却变成了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是藩镇闹得,然后平息战乱却还要依靠藩镇的力量,安禄山被剿灭了,新的藩镇又形成了,最后王朝也亡在藩镇手里。


五代十国大多也是军阀在玩,废立皇帝跟闹着玩似的,赵匡胤也是军阀上位。


建立宋朝后,赵匡胤吸取唐朝亡国的教训,杯酒释兵权,压制武将的权力,把文人士大夫捧上神坛,终宋一朝再没有武将能威胁王权,但是换来的结果就是边患就像顽疾一样不能除根。


北宋大部分时间都在花钱买和平,但是依旧没能逃脱靖康年那场屈辱。

3


从汉朝罢黜百家后,历代朝廷都是用儒家学说来教化万民。


如果说老百姓和朝廷有契约的话,那这契约的最主要的条款就是儒家那些修齐治平的学问,这种契约是皇帝和百姓都在默默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


这些准则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老百姓能安居乐业的过日子,就不会闹事。哪怕只有老婆孩子和一头牛,安稳就好。


孔老夫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告诉皇帝,于民休养生息的重要性。


但是也许这句口号在有的皇帝哪里是反过来的,比方说杨广。


杨广在位干了很多对后世来说功在千秋的事情,比方修运河,但是对民间征伐太狠了。


刚刚征数十万民工修运河,又征数十万民工修宫殿,服役是没有工钱的,人们服完徭役,回到家干活时地都慌了,但是到了年头岁尾税照样要交,杨广一方面要打仗立威,一方面要自己的享受人生,这些都需要钱,所以只有增加赋税。


这其实是逼着老百姓二选一,或者反或者死。


4


儒家的道德学说很多时候都会催眠人们的思想,让人做个安善良民。


但是只有一个情况下这个约束会失效,那就是饿。


我都要死了我管屁的仁义道德啊,先吃饱饭再说。


礼义廉耻很多都是吃饱后琢磨的事,饿肚子时只有一个奢望能就是吃一顿饱饭。


为啥李自成被打的只剩下十八骑,逃入山里,没多久又能够聚集百万之众,卷土重来,主要原因是跟着闯王能吃顿饱饭,也许还能吃顿好的。


饥饿是很多王朝灭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中国历史上频繁改朝换代的根本原因是历朝历代都是实行的独裁统治,既然是独裁统治,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坏的领导人,而且不能通过和平正常方式将其赶下台,所以避免改朝换代的唯一方式就是实行民主制度,领导人不称职,可以有合适的和平方式赶其下台,在制度上有让老百姓通过和平方式将领导人赶下台的方式而不用改朝换代,也将真正避免国家动乱,实现永久和平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