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大多都是北方統一南方,為何曹操在赤壁之戰卻失敗了?

用戶64325646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進軍匆忙,驕兵必敗

曹操在北方打敗袁紹後,自認為天下無敵手,拿下荊州又太過於輕易,不費一兵一卒,孫劉聯盟軍事實力來說比荊州的實力要差所以曹操根本不放在眼裡。

二,南船北馬,騎兵作用減小

曹操的軍隊多是騎兵和步兵組成,對水戰一竅不通,打荊州時由於沒有和荊州兵作戰,絲毫沒有經驗。

三,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曹操當時軍中的士兵水土不服的有一大部分,而且南方多山多水,北方士兵無無用武之地。



文學與風景


歷史上北方多次統一南方,根本原因在於北方的綜合實力強於南方。這種綜合實力上的優勢,使北方的勢力在軍事上始終能夠保持總體優勢,即便局部或暫時不利,最終仍能取勝。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北方家大業大,輸點不怕。經得起折騰。

第一,古代中國北方經濟發達,人口眾多,遠超南方。


一切軍事鬥爭,歸根結底都是經濟的鬥爭。

夏商周時代起,中國的經濟重心一直在北方地區。直到唐宋,經濟才南移。南方經濟開始超過北方。到了元末明初,南方經濟已經實現了對北方的碾壓。

所以,明朝朱元璋的北伐成功了。

第二,古代中國北方軍事技術長期領先南方。

有一點很多人不願意承認,其實從公元前3000年到春秋時期,西亞、中亞地區的武器裝備長期領先於中國。很多人不瞭解,以為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最先進的,只是清朝落後了。

其實大錯特錯,如果你瞭解過赫梯帝國,你就會知道,別人用上鐵質兵器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還在用石質兵器!


交流才有進步,交流越多,進步越快。西北地區,與中亞、西亞交流更多,軍事技術也是長期領先全國。

如果你瞭解4000年前石峁古城,你就會發現,這個地處大西北的軍事集團,才是中國當時最先進最強大的存在。而這些人很明顯是遊牧的,很明顯受中亞西亞軍事技術影響。

所以說,在上古時代,我們其實是相對落後的。但是春秋時期,華夏民族突然爆發了。一下子先進起來。軍事,文化,經濟等等方方面面都領先於周邊民族。

所以,秦漢時代,中國能夠碾壓北方草原的匈奴。東夷西戎,南蠻北胡,無不臣服。

三國以後,北方遊牧民族在與中亞、西亞的交流中,軍事技術獲得了突破性進展。重裝騎兵橫空出世,所向披靡。從此以後,中原王朝的步兵已經完全無法與遊牧騎兵對抗。


這種軍事技術上的差距,不是一代兩代,而是延誤千年!南北朝最先進的重裝騎兵,是鮮卑族的。隋唐威名赫赫,其實繼承的是鮮卑的衣缽!北宋,最先進的神臂弓,是西夏發明的。最堅固的冷鍛甲,是羌族的。

因為,人口多,經濟好,裝備先進,所以北方總體上總是戰勝南方。

但是,具體到每一場戰爭,卻沒有那麼簡單。要考慮戰爭雙方具體的兵力對比,指揮謀略,還有很多偶然因素。

以赤壁之戰而論,曹軍與孫劉聯軍各有優勢。

曹軍兵力眾多,佔優勢。但是也有很多隱患。

一是,連續作戰,比較疲憊。二是,水土不服,疫病流行,戰鬥力急劇下降。三是,曹軍多為北方人,不習水戰。

孫劉聯軍,兵力較少,處於劣勢。

但也有優勢。一是,熟悉水戰。二是,士氣旺盛。



最後的結果,孫劉聯軍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利用了曹軍的弱點。取得大勝。

但是,赤壁之戰的勝利,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北強南弱的局面。


即便後來諸葛亮多次北伐,屢屢獲勝。最終,蜀漢,東吳還是被碾壓了。


上將噯福斯


歷史上大多是北方統一南方,為何曹操南下赤壁之戰卻遭慘敗了呢?

我們先看一下當時的天下形勢:

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大多混戰於北方,接下來又是董卓之亂、李郭之亂,繼而群雄並起逐鹿中原......整個北方地區陷入了一個長期的戰亂時期,就在整個北方地區打得昏天暗地的時候,南方地區相對較為平緩。再加上眾多北方士人及大量難民因戰亂而遷往南方避難。就這樣此消彼長之間使得北方政權一時之間還難以吞併南方。

我們再看赤壁之戰的問題:

這個問題周瑜、諸葛亮、程昱都分別提出過,主要就是:

1.北方曹軍南下遠征,長途跋涉、兵疲馬乏且水土不服,許多士兵因此病倒了。

2.曹操新的荊州之眾,地方尚未穩固,部隊凝聚力不夠。

3.北方曹魏政權大後方還有西涼馬超為患,後防線不穩。

......

這些問題以曹操的精明絕對也看得到,但曹操依舊發動戰爭,當然其中也有足夠的出兵理由和實力【曹操有天子在手有足夠的政治優勢,兵不血刃拿下荊州士氣高昂。此役又是統一天下的最後一戰,曹操膨脹的內心以及年事已高的迫不及待影響了曹操對當局的判斷。】



綜合各方面因素,所以曹操敗了,慘敗。


左將軍


北方統一南方,那是建築在北方完成內部整合,修養生息之後整體實力碾壓南方的局面之下的,就如西晉統一江東那末簡單。

曹操208年南征失敗,是各種綜合因素造成的。

1、南方實力並不遜色於曹操。

208年,曹操雖然統一北方,但還有雍涼馬家勢力做牽制。北方整體經濟殘破,在冊人口只大約130萬。而江東與不服從曹操的世家控制的人口不會少於七八十萬,這樣的人口差距不能說是曹操碾壓南方。

2、赤壁之戰是兵種相剋

曹操10萬南征軍隊戰鬥力再強悍也上不了船。孫劉聯軍4.5萬對陣荊州投降水軍5萬多,而荊州水軍戰鬥力差距江東甚遠,所以赤壁之戰局面是,曹操主力的步騎兵一邊浪費糧食,一邊在水邊吹風,還得忍受寒冷、潮溼、瘟疫(血吸蟲、流行感冒),再看著荊州水軍被江東水軍一次一次地小虐。等戰爭拖延到2018年12月,曹操20多萬軍隊,四五萬官員差役吃空了荊州倉庫,也就只能自己燒船撤退(再不走等吃光糧食被江東軍欺上門來砍頭嗎?)


四川達州


曹操生於亂世,挫敗袁紹,平徐州,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唯才是舉 ,又禮賢下士,一代梟雄終成大業統一了北方。

曹操舉國之力平定南方,會獵於吳慘敗,狼狽不堪回到北方。於是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後魏軍事計劃改變,攻蜀,蜀有諸葛亮,久攻不下,戰爭一直處在膠著狀態,使曹操在沒有機會南下。曹操制定了先滅蜀,在吞吳的基本國策。

據我分析,曹操失敗有很多方面原因,比如北方人不識水性,編制袁紹軍隊等,也和劉備和東吳聯軍抗曹,孫權韜略過人,智謀超群有關,當時的天時地理等對戰爭有較大的影響。

在有,曹操有三個失去,第一,失去郭嘉,郭嘉喜歡美女酒色,曹操獎之,郭嘉身體日漸掏空,垂危病死。郭嘉死後,曹操痛哭流涕。有郭嘉在,斷然不會出現赤壁之戰的慘敗。

第二,赤壁之戰,曹操沒帶上荀彧,是留守,或者是病了?遠離了赤壁之戰。荀彧屢出奇計,有荀彧在,這場戰爭中會給曹操分析各方面局勢,赤壁之戰的結局會改寫。

第三,曹操放走劉備,曹操有愛惜將才之名,不忍心殺之,最後養虎為患,大戰曹操於赤壁。

總之,曹操沒能夠統一南方,後來還是從北方統一了。曹操的統一失敗,在於天時地利人和,就像那句話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潤玉程文化傳播


決定一場戰爭成敗的因素有很多。大體包括政治因素,經濟實力,軍事力量等等。赤壁之戰曹軍有幾個不利因素沒有解決:

1.外交困境

西涼馬超一直對許昌虎視眈眈。曹操率眾南下,北方空虛,西涼軍正好藉此機會偷襲許昌。這對曹操來說,是一大掣肘。

2.軍事力量外強中乾。

曹軍號稱80萬,實際也就20來萬。況且這20來萬里還有將近一半來自荊州降軍,這樣的軍隊本身就缺乏同仇敵愾,精誠團結的力量。所以在軍事實力上,曹軍並不比孫劉聯軍有優勢。

3.士卒水土不服,瘟疫橫行。

曹操士卒都來自北方,自然不習慣水戰和長江流域的自然氣候。士兵生病的不計其數,這也直接削弱了曹軍的戰鬥力。

4.謀略失誤。

鐵索連舟雖然讓曹軍如履平地,但是卻給了周瑜採取火功的機會。借住東南風,一把火燒掉了曹操80萬大軍。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比如將領選任不當,糧草匱乏等等。說到底,還是滅國的時機未到。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呀!



太史辭


我想曹操打赤壁之戰也是很頭疼的,望著手下一個個虎背熊腰的將軍們只能無奈搖頭…這些傢伙騎射謀略都不差可是水戰跟陸戰完全兩把事…上了船你又是頭暈又是嘔吐的站都站不穩還怎麼彎弓搭箭,人再多不也是別人的活靶子嗎?所以自己精銳的青州步騎只能每天拉到江邊朝著對面喊喊“你瞅啥,再瞅一個試試”之類的話,應應景…真正的指望也只能是蔡瑁張允率領的荊州水軍,可是人家畢竟是降將能不能靠得住曹老闆心裡也犯嘀咕…好吧,就算能靠的住,荊州水軍自劉表時期就一直被江東水軍完虐,大將黃祖沒來得及說疼,腦袋都被砍了…現在給他們換了一個新老闆戰鬥力就能直線飆升了?不還是出門就被揍嗎?而這麼多軍隊出征每日的糧草消耗又豈止萬擔…所以最後老曹才會病急亂投醫的相信黃蓋的詐降…沒辦法啊,再這樣耗下去輸得也是他,還不如相信黃蓋賭一把…很不幸他賭輸了…一把火燒斷了他統一天下的希望!可是這並不等於說以北統南是錯誤的,只是曹操並沒有充分準備以至於兵無可用之兵,將無可信之將!失敗也就不足為奇了!其實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人口基數兩宋以前從南統北都是不現實的!打仗打的無非就是人和錢!三國後期晉朝在荊州訓練出自己的精銳水師,最後順江而下,一鼓作氣,蕩平東吳,克成一統!也印證了這個論題!


千山暮雪108729791


有諸葛亮在,你曹操算過什麼?充其量只能夠算曹丞相而已,他怎麼老是打不贏諸葛亮這個精於算計的智慧人物呢?當然,曹操也是一個軍事家,赤壁之戰,使得曹操長了許多本事,南方人是不畏懼水的,越發使他感到北方人缺乏應變能力,這方面要學著南方人,多多增加應變能力。我們不難看到曹操的胸懷沒有諸葛亮的寬廣遠大,赤壁之戰曹操的魏軍被打敗,曹操有了赤壁之戰的教訓,逐漸變得聰明起來,直到後來戰鬥中,三國演義還是屬於司馬懿的。


6353902879


你這個問題,前半段和後半段並沒有必要的聯繫,所謂歷史上大多都是北方統一南方,不能推出赤壁之戰就必須勝利,赤壁之戰的失敗也不能否認大多數情況下是北方統一南方,而三國時代的終結,依然是晉,即北方政權最終統一了全國,但是由於政權不穩,最終迎來了中國最慘痛的那段歷史。


小史君


生活在熱帶的人多為愚蠢,比如非洲人,南臺平洋島國等,生活在溫帶的人比較聰明,比如現代歐美髮達國家都在溫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