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究竟更倾向于恶还是善?

魜溣


这种提法可能本身就有问题。

有一种源于尼采、福柯、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存在主义的视角:

个体知道的越多,合理性能力越强,群体社会越发展,主客体开始分离——我们从自然世界的大网中跳出来看待世界和自己——本来是溶于自然世界的,现在分离出来了。

这种分离造成了两种困境:死亡和私欲的困境。

以前我们没分离,死亡是自然世界中自然而然的事情。猴王打死挑战者,统治后宫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一旦主客体分离后——我看世界,世界不是我——那么我们就需要直面死亡、思索个群关系(价值与意义的思索),这时候宗教和道德就必须产生,用来作为所有价值观念的根基。

后来,合理性构建、科技发达,道德和宗教开始被合理性不断质问,最后土崩瓦解——人类不在相信宗教和道德,也找不到其他终极价值根基来替代,所以虚无主义产生了。

由此看来,人性本恶还是本善,本身就是主客体分离以后的一种自我追问,属于道德范畴的求索。这种追问同样是“无根基性”的,没有终极答案。

从自然世界来看,人性就是人性,无所谓善恶——追问善恶就是价值观讨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宗教或者道德作为支撑的话,就没有标准答案,必然陷入精神迷茫、虚无主义。

不过,死亡问题现在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但是私欲问题依稀有一点曙光。

社会发展到今天,解决本能欲望问题(私欲问题)有三类途径:自由哲学、权力哲学、道德哲学。道德哲学的是规范、制约本能。权力哲学是放任本能,褫夺他人满足自己。自由哲学是最大限度的合理满足本能。哪种好一点,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不过,我的选择是自由。











罗尔斯正义


我觉得人类是倾向于恶的。因为人类的自身特点所导致的。人本身是一张白纸,但很容易被恶激发来,走向恶。我们看一下在圣经里的夏娃,蛇是利用人的好奇,贪欲,自私等特性,引诱夏娃,使夏娃吃了善恶果做了错事,走向恶。

在我们中国是用儒家思想,用追求做人,追求人的道德来约束自己。这样就不让自己向恶的方向发展。如果没有人的道德做约束,那么人的自私,贪婪,诡诈就会像恶魔一样跑出来。人与人之间就会是笑容的背后藏的是刀。走到哪里都会危机四伏,一不留神就会被别人宰一刀。即使你帮助别人,用自己的生命来帮助别人,别人也不会感激你,也会反过来咬你一口。

综上所述,人类如果没有道德,法律的约束,一定是恶的。


校外老师


善与生必然相联,生善之机;恶与害必然相联。

善必然能生,是生机所在。人之生,必然离不了生,亦即离不了善。

恶必与害相联,没有害,即不为恶。要害,必以先前之生为前提,要害,也需要有投入有方式方法,这些也都有所生,即必有善相生。

这问题就像在问,活人是趋向生还是趋向死?活人显然在生之中啊,即使有人自毁自戕自杀,那也得他先活着啊。


長風浩荡


先送你一句名人名言:人之所以讲道德,只是因为受到的诱惑还不够大。 吐一口痰奖励一千块你会怎么做?杀了亲爹自己和老婆孩子就能长生不老飞升成仙你又会怎么选?


正宗林大炮


为什么总跳不出对人的看法呢?很多的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组成了社会,社会组成了国家,善恶不能只说人还得说国家政府,国家必须以慈善的目光看待民众,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才会强烈,人民对国家的管理必须是尖锐的较真的,国家才不会欺负人民,才会认真对待国家工作。论人性的善与恶其实是没有找到根本原因,而且还在胡乱安罪名,在制造民众与国家的对抗。


没草吃的牛2


从人的角度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这就好比自己拽着自己的头发称重,称一称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从小乘佛教的角度来说人本善。因为天人修罗是三善道,若不善,怎么能生人道?从大乘究竟一乘的佛教来说,一念且不立,何况善恶。


小雪山左边村


善恶是人类的低层次情感是互动的相生的,大多数人沉浸在里面不能自拔,偶有几个欲超脱善恶而自我解脱者也被命运所碾压而不得善终。人类乃命运之载体,不具备自立和自主自由的能力,可以在顺从和奴化中按步就般也可以在放纵和私欲中为所欲为,就是不能拥有自我审美和判断,有史以来没有人能够超越善恶而得自由。


阳光明贞


三字经里有“人之初,性本善”,但《易经》里有太极生两仪,一黑一白而且是互动的,这就是说:没有高山那有平原,没有好那有歹,没有恶就没有善的存在,宇宙的发展规律早已注定,好好看看《易经》就明白了。


春风得意18927648



一星現


恶!“人之初性本善”完全是洗脑,根本就是骗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