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憑藉刺刀術亞洲橫行,為何遇到美軍卻變成了送死?

蒲公英


拼刺刀在當時只是一項基本步兵技能,日本陸軍主要戰鬥力是步炮協同能力。

與很多人想象不同的是,日本陸軍打仗非常依賴火炮,因為絕大部分抗日神劇都沒有表現出這一點,只單純突出拼刺刀,因此很多網友並不知道這一點。比如在淞滬戰役,在1937年10月,我國準備進行第5號作戰時,集結了8個師準備突擊日軍陣地。

很巧合的是日軍也計劃投入3個師團發動進攻,投入的炮兵數量是,根據日軍記載,日軍第3師團進攻正面2000米寬度,日軍縱深部署75毫米以上火炮120門(不計算速射炮,迫擊炮,高射炮和步兵炮),平均16米就有1門壓制火炮,導致一天就有我國3個師喪失戰鬥力。

在蘭封會戰,日軍第14師團專門加強了野戰重炮第2旅團所屬4個炮兵聯隊,還有1個迫擊炮大隊和2個高射炮中隊。日軍作戰非常依賴進行炮兵協同,步兵實現突破,在瓜島、布干維爾、新幾內亞和緬甸戰場同樣如此,只是美軍海空力量強大,切斷了日軍的後勤補給線,導致日軍無法投入足夠的炮兵力量,一旦失去合適的炮兵力量,無法攻防,日軍戰鬥力都會大幅度下降。

比如在塞班島戰役,美軍從6月15日開始登陸以後,傷亡很大,很快就超過一萬人,但是到6月底,日軍炮彈消耗完以後,戰鬥力立刻銳減,戰場變成了美軍的單方面殺戮式戰鬥,美軍進展迅速提高。


深度軍事


美軍與日軍的戰爭很少有短兵相接的一幕,炮戰,槍戰,大到最後肉搏戰的幾乎沒有。

而且日本與美國開打的時間是在2戰的中後期,當時的日本軍人的身高也是最矮的時候。普遍只有一米五多一點,過一米六的都算少數。反觀美軍當時平均身高1.85,當他們看到日本人的時候那種差距可想而知。

但是距記載還真的有美蘇兩國與日本白刃戰的時候,基本上一開始都被打的措手不及。日本人雖然矮,但他們的武器也就是三八大蓋➕刺刀居然設計的1.2米……

奈何熱武器的差距,以及後援補給方面。完敗美軍。






悠然見南訕


日軍從明治維新建立現代化軍隊一開始也不是刺刀決勝負。最早搞出萬歲衝鋒的是日俄戰爭時期被譽為軍神的乃木希典。他的兩個兒子均死在了日俄戰爭的戰場上。當時俄國陸軍守軍部隊的火力是超越日軍的,在關鍵的攻擊203高地時,日軍久攻不下,於是乃木希典想到了這個法子,組建敢死隊,直接往上衝,在付出巨大傷亡之後,竟然攻下來了。於是軍神的稱號由此冠上,而萬歲衝鋒(也叫豬突戰術)因能完美的體現不怕犧牲的武士道精神自此傳承下來。二戰初期,日軍在橫掃東亞,萬歲衝鋒也沒少用,主要是當時亞洲各國武器裝備水平很差,戰術素養極低,沒有給日軍造成很大傷亡。而後期美軍參戰,武器裝備自動化水準要比日軍高出幾個檔次,一個班的火力輸出快趕上日軍一箇中隊,在這種情況下搞萬歲衝鋒只能是活靶子。如果距離更近,貼身近戰,美軍士兵基本人手一把M1911,一槍一個,比刺刀管用,壓根不給你拼刺刀的機會


小小金融民工


當時亞洲子彈比較金貴,都捨不得用,就是捨得,也備貨不多!米爹呢,沒別的,就是錢多,缺啥都不能缺錢,當然橫掃本子!


SimonZhang63215465


美軍作戰,以保有有聲力量為第一目標,能用機械力的,儘量不用人上,所以,任憑你縱有十八般武藝,各種冷兵器,對不起,我手裡有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