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攻击美国,日本能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德国会师呢?


德日到底能不能共同夹击苏联,从而在西伯利亚的某处甚至是莫斯科会师?这个事情,相信当时关东军的各个参谋们都是有考虑过的,历史也给出了最终的答案:他们选择了南下。但是既然题目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我们不妨依据现实,发挥一下想象力。

假如日军想要放弃南下、改为入侵苏联,需要怎样的先决条件呢?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二战时期的日本士兵


首先,如果想要日军放弃跟美国开战、占据东南亚的念头,首先要追溯回1936年。“皇道派”的日军军官们必须要在“二二六”事件中取得成功。当时“皇道派”的日军主要是中下层的年轻军官,主张对苏联决战以扩张。唯有他们取得了日军领导权,日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北上与南进之争中选择前者。


事实上要达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皇道派”虽然处处打着所谓天皇的旗号,但却遭到裕仁本人的强烈反感。他不仅要求军队迅速镇压“皇道派”,还差点亲自带领近卫部队杀上“平叛前线”。更何况还有陆军的大兵弹压、东京湾里“长门”号黑洞洞的410毫米舰炮威胁,“皇道派”恐怕是骑虎难下、无力回天。


▲在“二二六”事件中,海军派遣了长门号战列舰驶入东京湾


二二六事件之后,皇道派失去了陆军内部的话事权,北进苏联自然也阻力重重。即使“皇道派”侥幸取得领导权、或是“统制派”脑袋一抽也想北上苏联,他们还要解决第二个头疼的问题:中国战场。


1936年的中国战场,面临着巨大的岔路口。一方面,陆军内部想在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但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国民政府的态度也摇摆未定:究竟蒋介石会不会选择坚决抗日?对国民党应该是拉拢还是痛揍?如果中国战场形势不定,日军断然不可能放心北上。


▲活跃于东北的抗联战士,也是当时令日军头疼的存在


假设我们再开挂操作一下,让日军不关心中国战场,专心北上苏联,又会如何呢?我们大致可以从诺门罕、张鼓峰这两次日苏冲突中看出端倪。


啥?你说两次苏军都是险胜?说日军战斗力比苏军高?不好意思,协虎劝你少看点二流杂志,再赠你一句话:外行看战略,内行看后勤。


虽然说日军通过各种人肉炸弹、万岁冲锋之类的把戏,在局部取得了战斗的上风,但决定战争胜败的毕竟是综合国力。而国力在战场上的体现,就是后勤了。在这一点上,日军是绝不可能胜过苏联的。


▲张鼓峰事件


在张鼓峰事件中,虽然战后公布的资料显示苏军伤亡比日军多,但战场的主动权可是牢牢掌握在苏军手中的。日军师团被围在张鼓峰上,公路铁路被苏军炮火摧毁、桥梁被苏军控制、图们江口也被苏军太平洋舰队堵了个水泄不通。第十九师团几乎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而日军却不敢大规模对苏开战。


因为他们知道,日军保有的弹药量恐怕还不够十五个师团用一次会战,而且运输上也抓襟见肘。


在诺门罕事件时,苏军的优势就更明显了。虽然苏军的补给线几乎是日军补给线长度的四倍,但苏军的后勤状况却比日军好到不知哪里去了。在第三阶段的反攻之前,朱可夫从容不迫地通过铁路调集了五万五千吨战斗和生活物资到前线。


▲一名苏军战士在清点诺门罕战斗中缴获的日军机枪


如果日军想要调集这么多物资,且不说拿不拿得出手,马驮肩挑地,要到何年何月才到得了前线呢?更遑论想要下毒污染苏军饮用水,反而导致自己士兵遭秧这种笑话了。


一个诺门罕的后勤尚且如此,日军又如何把自己的士兵和物资送到遥远的西伯利亚腹地呢?

糟糕的战略投送能力,决定了日军必定要折戟冻土、饮恨黄泉。


即便到了1941年,日军和德军同步对苏联发起攻势,也不过多占点地方、多捞点好处而已,可别忘了,苏联背后还有一个美国在通过租借法案源源不断地提供帮助。美国是断然不会看着苏联被击败的,那么当一艘艘美国货轮通过白令海峡向苏联输血的时候,日军敢拦截吗?


▲美国《租借法案》对苏联的援助


不难看出,德、日的命运,从他们走上法西斯之路时,就已经写定。纵使德军名将和日军参谋们手眼通天,也逃不出这个失败的循环。别说会师莫斯科,就连保全自身都难上加难。所以俗语有云“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像德、日这种肆意挑起战端、穷兵黩武的小丑,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参考文献

[1]赵聪.张鼓峰事件中苏日参战兵力及损失对比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6,43(04):87-91.

[2]王军嘉. 诺门罕事件相关问题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王云翠. 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协虎战争史


客观地讲,日本在二战中即使不攻击美国,不偷袭珍珠港,也很难完成与德国的会师。我理解这个“会师”应该是日德在苏联战场上的会师。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大部主力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狂妄叫嚣“三个月内占领中国,结束日中战争”。为此日本调集大部分军队到中国作战,至一九三八年八月,侵华日军已达140余万人,但不过占领了半个中国,基本是中国的东半部。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而日本国小兵少,即被分散部署于被占领的广大的中国地区。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日本再无力组织发动起大的会战。蒋介石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日本几欲攻陷重庆,终因兵力不足等因素未能得逞。此时日军大部已陷于中国战场的泥潭中。

第二,日军从中国东北侵入苏联无论从兵力还是从自信上都严重不足

1940年希特勒德国突袭苏联后,战争前期德军曾不可一世,所向披靡,迅速占领苏联南部广大地区。希特勒希望日本能从北面进攻苏联,与德国在苏联会师。日本也领会“默契”。但日军大部被中国牵制,而且此前1938年日苏间曾发生了著名的“张鼓峰事件”。此役是日军主动进攻苏军,也是试探苏军虚实,结果被苏军打的大败。至此也失去了进攻苏联的自信。

第三,美国对日宣战只是个时间问题

日本侵华之初,美国保持中立,但随着日本对外侵略扩张野心的日益暴露,越来越影响美国在华及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美国遂从石油等战略物资上限制和制裁日本,日美矛盾日炽,宣战只是时间问题。而日本偷袭珍珠港激怒了美国人,美对日宣战比预期提前了。

结语:二战期间日军发动的侵华和侵略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一些国家的战争,是法西斯主义的罪恶行径,是反人类的非正义战争,即使日军完成与德军的会师,全面占领苏联,最终还是会失败的,这是其发动罪恶战争的必然结果。






谁怜一灯影


这个问题很简单,不能。

且不说美国没有不出兵的理由(笔者在其他回答中分析过),即使美国不出兵,日本和苏联也绝对没有会师的可能性。

翻开地图,可以发现,德日两国如果要会师,那么这个地点必然是在苏联境内(西伯利亚最为可能),那么,日军必须先北上攻击西伯利亚,然后从东向西一路打过去;德军必须从西向东消灭苏联的有生力量。这个计划说起来很容易,看着也很简单,但实际上,困难重重。

首先是日本这一边。在二战尚未开始前,日本军部就其扩张计划展开过讨论,提出了两个方案:北进和南进。所谓北进,是日本陆军提出的向北进攻苏联的计划;而南进则是日本海军提出的控制太平洋的计划。一开始,陆军的提议得到了采纳,于是乎有了诺门坎战役。

在诺门坎战绩中,苏蒙联军与日本关东军交战,虽然其损失大于日本关东军,然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远东地区的防卫并不是由苏军主力进行的;第二,日军失败了,因为他们没有达成战略目标,且见识到了苏联陆军的恐怖。于是乎,北进计划便停止。1941年,苏联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这也意味着日本已经不可能再进军西伯利亚。



另一方面,日本陆军的主力大多被中国牵制。虽然说彼时的中国,各方面都比较落后,但是凭借着战略纵深,一直与日本周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战果。所以,日本一直到1945年,始终没有能进入陕西,可见中国牵制力之强大。

再者,美国对日宣战之前,苏联已经对德国开始了反攻。因为苏联寒冷的气温以及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德国的军队无力应付,再加上德国西边还有英国一直抵抗,所以两线作战的德国根本无法战胜苏军。

因此,德日两国,没有任何会师的机会。


庭州行者


首先这个命题比较大。日本能不能和德国会师,取决于其军国主义的战略目标。其次,他们能不能够会师,不在于日本,而在于德国。跟攻击不攻击美国,没有实在的关系。

众所周知,小日本的最理想的目标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不管从心理上讲,还是从地理环境上讲,小日本都不太愿意跑到极冷的西伯利亚平原去。即使他们跟北极熊干过几回,但都是为了争夺在中国的利益。虽然,小日本胜了,但把自己也搞的遍体鳞伤。所以远东地区,在他们心中,其实是一个噩梦,只是表面上不会承认罢了。只要北极熊不来搞我,我也不会管他们。一头是熊,另一头是狼,所以他们之间的相处原则就是:你只要不来抢我的地盘,我也不会在你的地盘上搞事情。

为什么日本会偷袭珍珠港。这就印证了我前面说的,日本,就是一头狼。以前美国为了赚钱。日本那时候需要什么?美国就是卖卖卖。后面日本东搞搞西搞搞,跑到,印尼,跑到澳大利亚去了,那就对不起了,触动了美国人的利益了。一下子就收紧了对日本出口的口袋。把这头狼惹急了。狼的个性就是逮谁咬谁,管你这个骨头啃不啃得动。

狼喜欢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但如果把他惹急了,有的时候他也能做出,疯狂的举动,比如,偷袭珍珠港。至今还有很多人在问,日本为什么会偷袭珍珠港?其实原因很简单,小日本是一头狼,他纯粹,是在寻找报复心理的快感罢了,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说,日本与德军会师在于德国,而不在于日本?

德国在灭了周边国家之后,立马挥师北极熊,可是问题来了。如果把苏联比成北极熊,小日本比成狼,那么德国充其量只是一只豹子。大家都知道豹子的特点,启动速度非常快。身手非常的敏捷,长得还比较帅。但如果用快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那就是他被宰的时候。所以北极熊被偷袭的时候吃了大亏,但是呢北极熊的特点就是耐操。等他回过神来,豹子就只能变包子了。之后大家都知道,北极熊发怒了,第一个打到了德国本土。然后是各种祸害开始了,跟小日本有的一比。这个北极熊不好惹,非常记仇,等把德国搞定了,立马挥师,东进。三下五除二,就把小日本干的都不知道东西南北。把这头狼,打成了残狼。紧跟着,美国扔了两个蛋。直接又把残狼,打成了狗。所以你看,以后日本,面对这两个国家都很老实。

所以说豹子、北极熊、狼三个物种,谁想越过中间的北极熊,都还差那么些火候!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们这三个国家玩的很嗨。那是因为,那时候的中国睡着了罢了。

回答完毕,最后问问,美国那时候算什么动物?


草根问天


我认为所谓的日本和德国会师有两种情况:

第一:日本放弃南进,直接北上攻击苏联,与德国东西夹击,灭亡苏联,实现会师。


第二:按照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设想,日本南下太平洋,完全占领东南亚。而德国则攻占高加索地区,取道伊朗,南下印度,日本与德国在印度会师。

我认为这两种情况,日本都不会达到其战略目标。虽然说,日军偷袭了美太平洋舰队基地是美国走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但是这并不代表美国不会因为自身其他利益受损而参战。

先看第一种情况:1941年后半年,美国已经对日本实行石油全面禁运,这也是直接导致日本南进的一个主要理由。如果日本这时候北上攻击苏联,可以说是日本拿了自家性命去赌这场战争。再说之前日苏两次交手,日本均惨败,日本是否有实力能正面干过苏联军队,也是个未知数。更何况,苏联在远东驻扎的军队远远超过关东军,日军北上的结局是必然失败的。



在看第二种情况:日本如果不直接偷袭珍珠港,那么南下菲律宾依然会触动美国在亚洲的核心利益。因为菲律宾有美国两个最大的海空军事基地,而且还有驻军。可以这么说,只要日本南下太平洋,美国参战那是必然的。更何况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不受重创,日本海军只会吃更大的亏。


而德军在苏联战场上,大家都清楚。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失败,彻底把德国的第三帝国梦想破灭了。日军也未能完成其战略目标,会师就更谈不上了。

两种情况,日本均会失败。可以说,二战法西斯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取得胜利的。


历史长流水


珍珠港本身其实并不是一个全透明的历史事件,也就是说,美国终将参战,不论以何种方式。反过来说,在亚洲全境陷落,东北陷落的情况下,日本以小国寡民没办法统治这么大的疆土。东北全境都并未陷落,最终无非是占领一两个省份。但统治绝对不是移民愚民就能解决的,日本对中国,华夏,满蒙都一无所知,定位又不像满族那样依仗汉族地主,最终会跟很多游牧民族一样失败,如果冲动到全民移民,后果最严重可能被同化灭族。

反过来说德国,日耳曼民族集全部力量才得到的统一,还排除了奥地利,在中欧能辉煌了100年顶天了。西欧一个英格兰让德国永远无法出海,东欧一个俄罗斯流氓死抗着,德国在中间夹馅饼。还有在德国总人口决定了,个人或者集团再精锐,也耗不了多久。

德日也许都是那种精锐到了极点,但国家性质和体量决定了只能当诸侯,无法当霸主。


云朵家小厨房


这个问题,当然是不可能的。

关于二战中德日两国结盟的问题,静夜史曾经做过多次分析,简单说来:

德国和日本之所以结盟,并不是为了携手征服世界,而是为了在各自征服世界的过程中,不相互开撕互咬,毕竟大家都信奉法西斯主义。

而在德日两国征服世界的过程中,也不止一次地证明了两国联盟的脆弱。在1939年5月开始的苏日诺门坎事件中,当日本最需要德国在苏联西部搞点事增加苏联压力声援自己时,德国和苏联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

而在1941年希特勒密谋进攻苏联,需要日本在远东地区予以声援吸引苏联注意力时,日本却和苏联在1941年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为苏联解除了远东地区的后顾之忧;

而在德国进攻苏联遭到顽强抵抗,且战线僵持在莫斯科,德国需要日本在远东地区补刀时,日本却选择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珍珠港,直接将美国拖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

应该说德日两国不是什么难兄难弟,他更像是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不想对方过得比自己好的冤家。

那么在苏德陷入战场胶着状态时,日本为何不选择北上远东地区声援德国,而是选择南下东南亚挑衅美国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关东军有阴影

如果说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是苏日两国在东北进行的一次互相摸底试探。那么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苏军则是从身体和心理上彻底打垮了日本关东军。

在诺门坎战役中,双方以蒙古国和伪满洲国为代表,实际是苏军和日军的交锋,虽然日军最后的战役损失低于苏军,但是苏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和先进的战术思想,给了被称为日本“皇军之花

的关东军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苏军远隔万里保证了漫长的补给线,维持了远东百万大军的后勤供给,这对主场作战的日军形成了巨大的威慑。

而且在诺门坎战役后,苏军在远东中苏边境地区长期陈兵百万,对日军保持威胁,即使莫斯科之战抽调了一部分支援西部抗战,远东也始终保持着庞大的存在。

日军高层据此认为,如果日本强行向北攻打苏联,势必会给日军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所以关东军选择了止步。

随后苏联和日本在1941年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并将这种和平状态一直保持到1945年二战结束前夕。

2、日军有心无力

虽然日本自1931年开始就不断加深对我国的入侵,并不断增派侵略我国的军队。但是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侵华日军伤亡的不断增加,使得日军的兵力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即使发展大量伪军也不无济于事。

到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前夕,日军侵华已经过去十个年头,此时的日军在我国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100万。虽然人数看起来很多,几乎占到了日本陆军的全部,但是由于战线太长,且伤亡不断增加,进入抗战相持阶段的日军兵力优势并不明显。

而且从1937年开始,八路军等武装陆续到敌后开辟战场,开展了游击战等广泛的人民战争。极大地牵制了日军,后期更牵制了大部分的日军,这使得日军无法抽出兵力北上苏联。

此时的关东军虽然军队规模很大,但是关东军必须保持大量的兵力用于抵御苏联可能的进攻,这个西北东三面的防御宽度达到了几千公里,因此需要的防御部队很多。而且东北地区还有大量抗联等组织的存在威胁着关东军,最要命的是此时的关东军在装备储备上远远达不到北上进攻苏联的要求,这使得关东军不仅难以北上,连支援关内日军都不容易。

3、远东无吸引力

苏联对于德国而言是又有土地又有资源的香饽饽,但是对于日本而言,这个香饽饽却丝毫提不起日本的兴趣。因为日本面临的不是苏联重工业基础雄厚、气候相对适宜的西部地区,而是冰天雪地,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

这对于日本而言绝对没有吸引力。

在日本进攻了英法等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后,美国中断了日本的石油供应,并冻结了日本的在美资产,这使得日本的战争机器陷入困境。再这样的情况下,寻找石油成为日本能够打下去的重要因素。

不过,二战前世界的石油主产区主要位于里海沿岸的苏联和伊朗高原。这片区域对于德国而言并不遥远,跨过高加索就是里海。但是对于日本而言,想要从东北到里海却几乎要跨过整个西伯利亚,这在距离上是极其不划算的!

在当时没有找到大庆油田的情况下,里海油田又太远。相比之下,东南亚的油田则不仅距离相对较近、而且好开采,是最适合日本的选择。


从某种程度上说,二战中日本挑战美国是必然的,因为美国握着日本的咽喉,日本的偷袭与其说是偷袭,倒不如说是为了生存的突围。而一旦偷袭美国,就势必要从我国境内抽调兵力南下,然后日军更无力北上苏联。

虽然日本有可能从印度向西打到中东,但德国在无法消灭苏联的情况下不可能和日军在这里会师!

所以,日本攻击美国是必然的!而且无力是否攻击美国,日本都不可能和德国会师!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中国这一关过不了啊,

1931年爆发九一八事变,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全面抗战爆发,

1941年12月7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亚洲战场全面爆发,此时距离九一八已历时10年3月,距离全面抗战得卢沟桥事变已历时4年5个月,

然而日本却未能打进陕西四川(秦国凭借陕西四川统一六国),距离日本投降3年9个月,日本此时已经国力渐渐衰弱,无力支持持久的战争,因为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因为美国切断日本海上石油供给线,同时在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开始进攻东南亚攫取战争物资,意图以战养战,侧面说明了日本对中国在战争攫取的资源不足以支持中国的战争(不要跟我顺日本打美国,东南亚仅仅是因为觉得中国不够资格坐日本的对手,日本想多找几个对手增加游戏的难度),

当然也有人说,日本消耗中国难道就不消耗吗?中国肯定会消耗,但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战争持续到此时,日本优秀的兵源,工业资源消耗的差不多了,此时日本对中国的优势已经很小了(不说正面战场,就说百团大战中的破坏敌占区的公路,铁路,桥梁这一招都足够日本喝一壶的),美国虽然宣战,但是直到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猜扳回一局,此时离抗战结束只剩3年3个月,而此时从卢沟桥事变中国已经独立对抗日本近5年了,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已经10年9个月了,难道说二战的救世主是美国?我是不信的,没有美国战争只会延续久一点,但是胜利必定属于中国,更别谈什么会师德国了

这就是我的基本观点,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这个问题已经作了很深入探讨,我的意见是绝不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日德互为法西斯国家,意识形态基本一致,但两国都有各自国家利益,都有国内各资本财团的利益,貌合神离,互相制约,在东北张鼓峰和诺门坎战役中,德国并没有在西方牵制苏联,反而与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德国侵略苏联时日本又与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并不支持德国,这说明相互制约,相互提防,。第二,日本没有战胜苏联的信心与能力,苏联工业化大国,在二战时已属于老二的工业化国家,强大的军事与工业,和辽阔的土地是日本不具备的,还有日本在张鼓峰和诺门坎大败,认识到苏军强大的战争能力和超高的战略战术,是日本不具备的,以及苏联军队机械化层度日本己是远远不及,加之狂妄的希特勒在莫斯科己是一愁莫展,自己肯定不比德国强多少,只好隔岸观火,。第三,中国人民的抗战拖住了日本大部兵力,日本兵力不足,虽然关东军,可在东北要防苏联仍然吃力何谈进功,在东北苏军仍占数量优势,中国华北华东要兵,关东军都不敢南下,何况北上进功强大的苏军。第四,美日矛盾,日本侵略中国后,橡胶石油等战略物资奇缺,特别是石油,美国对日禁运,日本没办法要战争只有东南亚抢去,所以与美加深矛盾,不可调和,英国又是美国的传统和好国,所以日美必战,日本只有先下手,所以日本不可能西进与德会合


十八星座


不管是否有珍珠港事件,美国肯定会出兵日本,因为日本的侵略已经严重触动了美国远东利益。珍珠港事件是个引子,也似乎是一个“军事阴谋”。

二战进行到那个时候,日本打不打美国,已经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让美国损失了几艘战舰,并提前把美国拉入战争。为什么这么说呢?

所有战争的目的就是经济资源的掠夺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形成的资本经济,资源日渐匮乏,直接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始向朝鲜、中国等地伸出触角。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等取得胜利,更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并逐渐形成了军人政府。

日本的不断侵略,越来越大的触动了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在日本攻击珍珠岛前,美国已经几乎停止了对日本的石油出口。深受德国围困的英国,也一直力劝美国出兵牵制日本,担心的就是“轴心国”成员之一的日本直接对其用兵。

民主体制的美国,正愁没理由说服国民加入战争之际,发生了日本攻击珍珠岛事件,罗斯福总统迅速进行全国战争总动员,并与英法等组成了“军事同盟国”。

后来有学者一直怀疑所谓的“珍珠岛事件”是一件军事阴谋,说是美国引诱了日本的突然袭击珍珠岛,并准确的掌握了日本攻击计划,及时将几艘航母调离珍珠岛。

所以在利益面前,美国已经很难置身事外,介入二战是早晚的问题,就差一个理由而已。至于说日本会师德国之说,其实没多大可能。为何?

日本军人政府提出的侵略目标很明确,以“大东亚共荣圈”为幡子,侵占包括朝鲜、中国、东南亚。寒冷的俄罗斯、遥远的欧洲、贫瘠的非常,这些对日本来说都不切实际。再说了,以日本的兵力,侵略东南亚都吃力,哪有多余兵力派去跟德国“会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