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了一年书法,感觉没有提高,怎么办?

古二山人1


练习书法,出现进展慢、效果差、周期长……导致这些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多个,比如:

一是,从不学习传统书法理论,对正确的技法常识了解甚少。

二是,盲目崇拜伪大师,迷信歪理邪说,主动的接受误导,以至于走错路。

三是,训练方法不科学、不系统、不正规、不专业。这一条是最关键的。由于没有执笔法、运笔法、结字法等前期基本功训练,直接照着字帖写,而且把原帖放大几倍写。

四是,执笔姿势不正确,导致指法、腕法、肘法不能协调动作,使必要的运笔技法不能得到正常有效发挥,造成形状不佳、神采不足。

五是,训练用具不适合。比如,写欧楷用什么笔,写颜楷用哪种笔,都有特定要求。

六是,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对别人的建议不屑一顾……

总之,只能从头再来。建议先看看下面这个图:

如果,按上述〈书法训练操作规程〉进行,一个字帖,一般情况下,零基础初学者临两三个月就可以了。

这是我多年书法教学经验之谈。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信息,会有更多惊喜。谢谢支持!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练了一年就写成这个样子着实不易,应该说对书法有不错的天赋。


问题是有的,但在这个阶段来说并不大。

首先说结构,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如非要挑毛病的话,只能说跟《告身帖》的结字意趣不同,这个需要仔细观察。

从楷书的角度,大体上并没有什么问题,结字方正,布白均匀,只是细节不太好。

比如红色的字,都挺不错。


问题比较大的就是用笔,这个是硬伤。

学一年的功夫肯定就只有一年的功夫,用笔是最直观的。有人对用笔有天赋,学笔法快,有人对结构有天赋,学结构快。少有对两种全部具备的,你这明显是对笔法的练习稍微弱了一点。

看蓝色圈中的收笔,这个需要马上改正,收笔一定要稳,不要出现“鼠尾”“飞白”等等笔病。

至于其他的用笔,问题比较多的就是“转折”,很多转折并不轻快,这个一定要注意。

当然,只要注意就好,改正并非一朝一夕,书法还是要时间来磨练的。


最后给个建议,这个阶段最好不要学告身帖,因为里边的“笔趣”很多,如果没有好的基础,可能对理解用笔会增加阻碍。

如果基础好一点,在学这本帖,则会让字变活。

所以入手尽量选一些,规矩的字。


梁宇航


写了八个月的智永千字文,总是无法跨越和有所突破,请大师指教!




用户24857286801


从前题主发的图片可以看出,题主写的是唐代颜真卿的楷书《自书告身帖》,写的非常好,结构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一眼看上去看不出毛病,用笔上也很扎实,除了几个撇画的收笔写的有一点飘以外,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写成这样再进步的空间其实不是很大了,你现在感觉没有什么提高也很正常。

题主的作品

如果还想在这本字帖上取得一点进步,我觉得可以在章法上做做文章,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是一幅墨迹作品,它不同于颜真卿的其它的楷书作品,其它楷书作品都是碑刻,一般都画好格子写的,横成行、竖成列,规规矩矩。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局部

而颜真卿的这幅楷书作品,是使用的行书的章法,竖成列,但是横着并不成行,书写的比较自由,因为是自己给自己写的嘛,写起来也比较放松,有不少行书的笔意,字还有大小的变化,这个题主可以在书写的时候好好体会一下,这一点你还没有做到。

所以建议题主不要再用带格子的纸写了,换成不带格的毛边纸,按照颜真卿原来的章法去写,这样在章法上会有所提升。在用笔上,题主还可以在灵活一点。

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局部

另外,以题主现在对于书法的理解,也可以选择写一写颜真卿的行书作品。

比如他的《祭侄文稿》,和你现在写的《自书告身帖》有很多的相通的地方,虽然它们二者一个是行书,一个是楷书。

或者换一换颜真卿的其它的楷书也可以,比如他的《东方朔画赞》、《大字麻姑仙坛记》等等。

总之,要学会换换思路,书法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大胆的去换就可以了。


不二斋


写了一年,能写成这样,确实不容易。颜楷易学难精,你基本上写出了颜字端庄古拙的味道。

若论不足,我试从鸡蛋里挑下骨头:

1、长横写得不太到位。比如“真”字下面一横,简单粗暴。而颜字长横的收笔,作者还没学会,应该是行至收笔处,稍顿,拎起笔锋,然后向右下点下去。

2、长撇送笔不到位,墨没杀进去,显得飘。长撇应该是用腕力送到,而不是用手指挑出,形成细长的鼠尾。

建议:

1、学习颜体可以同时学一点汉隶,因为颜体的基本体势出自隶书,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颜字,也可更好地表现其古拙味。

2、可以收集历代大家临习颜字的作品,学习他们写颜字的方法。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只一年就写成这种程度,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问题那也是有很多细节问题,大面上的问题是不多的

首先在结构上把握的还不错,初学入手自书告身帖,并不是非常的容易,因为其中的用笔变化有很多

不得不说,你学的是非常聪明的,把那些变化缩小,直接学了一个整体的结构,在初学来说这是非常聪明的。

用笔上的问题呢,主要是这几方面。

绿色圈里的“钩”,你的都是向左上方出锋。而在原贴之中,大多数都是平出的,这点定要注意。

蓝色的部分是横折,这个部分用力太猛,折过来的时候把笔压的太死了,所以导致中间弹性不足,就感觉很肉。

黄色部分则是这些起笔的部分,起笔的藏锋露锋一定要表达准确。

是方的还是圆的一定要像,包括入笔的角度,一定要做到位。

白色部分就是撇,非常的弱。

起笔是对的,轻重也是对的,但是行笔的时候力量不是很平稳。给人的感觉就是虎头蛇尾,所以中间的部分一定要有一个匀称的过度力量要均匀,千万不要en下笔之后马上就提起来,一定要边行边提。

总体来说,结构把握的是不错的,用笔也非常稳定,所以一定要在细节上用笔的细节上多下功夫。

只要临帖的时候多注意观察字帖,写的时候在这些细节的地方一定要求像,那用不了许多日你的字就会再进步了。


投降的土拨鼠


呵呵呵,你太谦虚了!其实你的字已经有一定的功底了。书法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字体,多临摹,多临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书法,练的是一种修为,一种情怀。书法可以让人修心养性,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素质和涵养。切忌浮躁、急功近利。先把基本功打扎实了,后面的进步就快了。不会走路就想跑的人终究会栽跟斗的。练书法也一样,欲速则不能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练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自己,一定会有进步的。加油!


楚阳天下1


我不相信这是一年的功夫?


不觉书者6619


练书法应该没有时间观念才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写的是情怀,而不是装逼。

一年的时间,对于学书法来说真的太短!你应该树立以十年为目的的时间观念。

没有50万字的临帖累积,不要说自己懂什么书法。

书法作为爱好,入门之后甚至会成为终身爱好,才会有所成!不要奢望书法能给你带来金钱的回报。


风清扬兮


接受你的提问:书法的技术操作是一个需要时间,或者一个好老师面授,加上自己长时间的强化练习,同时,还要临名家贴,分析好书写技巧。

其二:就是提高你喜欢书体的自学能力,“取法”晋、唐为主。现在有一个好条件,网络、手机头条,能利供很多古人的书贴,高清放大古贴,现在让人们读到大量古代原贴,提升你的眼力,提高你的审美,这个资源宝库,你好好利用。

其三:多听书法电视讲座,自己钻研喜欢字的笔法,多练线条,做到以上几点对你提高有好处。个人建议不对处,自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