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從未在水滸中正式出場,但水滸中處處是他的江湖傳說!

麻子說水滸,越說越有譜。用心做原創,期待您關注。

大哥不在江湖,但江湖卻總有大哥的傳說。在《水滸》中,老種經略相公就是那個傳說中“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大哥。他從未在書中正式粉墨登場,但自始至終透露出一股霸氣和邪氣。他的事蹟路人皆知,聲名也遠播江湖,甚至絲毫不遜於宋江、方臘等人。無論在歷史還是小說中,老種經略相公都是北宋末年西北邊陲一面迎風招展的旗幟。

此人從未在水滸中正式出場,但水滸中處處是他的江湖傳說!

縱觀整部《水滸》,出自老種經略相公門下的梁山好漢共有3人,分別是排名第13位的花和尚魯智深、84位的病大蟲薛永、88位的金錢豹子湯隆。可以說,老種經略相公是這3人履歷上最醒目、最顯眼的黑體大字,也是他們混跡江湖必備的名片。水滸原著(120回本,下同)第17回《花和尚單打二龍山、青面獸雙奪寶珠寺》中,魯智深在二龍山遇見楊志,自我介紹道:“灑家不是別人,俺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魯提轄的便是。”這時的魯智深,早已不在老種門下,做和尚也已多時,卻還要用老種經略相公這塊金字招牌。這塊招牌不僅讓他底氣十足,甚至還有點狂妄的意味。

此人從未在水滸中正式出場,但水滸中處處是他的江湖傳說!

薛永初見宋江、湯隆恰逢李逵,也都有類似的際遇。水滸原著第37回《沒遮攔追趕及時雨、船火兒夜鬧潯陽江》中,病大蟲薛永在揭陽鎮遇見宋江,自報家門道:“祖父是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為因惡了同僚,不得升用。”薛永當時是賣藝教頭,身份僅比乞丐略高,祖父輩的“老種經略相公”成了他最後一塊遮羞布,使他看上去不至於那麼卑微低下。在第54回《入雲龍鬥法破高廉、黑旋風探穴救柴進》中,鐵匠湯隆碰到李逵,道:“父親原是延安府知寨官來,因為打鐵上遭際老種經略相公,帳前敘用。”能夠被老種經略相公賞識並重用,在江湖人心目中是一件足夠光彩的事。

此人從未在水滸中正式出場,但水滸中處處是他的江湖傳說!

除了職業軍人魯智深、能工巧匠湯隆,老種經略相公門下還不乏亡命天涯的豪俠之士。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武功深不可測,得意弟子九紋龍史進都排進梁山天罡。王進被高俅迫害,走投無路,“只有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鎮守邊庭,……那裡是用人去處,足可安身立命”。一丈青扈三孃的哥哥扈成,也算一條好漢,被李逵砍得家破人亡,只有去投奔老種經略相公,在邊庭上一刀一槍博個功名。

此人從未在水滸中正式出場,但水滸中處處是他的江湖傳說!

老種經略相公在水滸中從未正式亮相,但僅憑一眾如狼似虎的小弟,立馬就讓人感到一絲涼颼颼的霸氣。可以說,他網羅了一大批忠心死士和能人巧匠,打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鐵軍。據史料記載,種家軍由北宋開國名將種世衡所創,種家歷代均鎮守北宋西北邊陲,多次擊敗西夏進犯,聲名威震西夏。種家在西北苦心經營多年,是實力超強的地方軍閥,堪稱“西北狼”,宋江、方臘之流只能望其項背。

此人從未在水滸中正式出場,但水滸中處處是他的江湖傳說!

與楊家將只在演義、小說、評書、戲劇裡強逞英雄所不同的是,種家才是北宋歷史上真正的傳奇將門。種世衡育七子,其中種古、種諤、種診戰功顯赫,合稱“三種”。種諤育有二子种師道、种師中,皆為北宋名將。在水滸中,老種經略和小種經略是父子關係,種諤就是大名鼎鼎的老種,种師道即為小種。但也有一種說法認為,老種經略和小種經略是兄弟關係,即為种師道和种師中。據《宋史·種諤傳》記載,種諤曾收復洮州、涇州等地,被拜為“經略安撫副使”。不管老種和小種到底是何關係,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種諤這個經略相公在當時天下聞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