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相信知足长乐还是永不止步?

沟沟里的一条鱼


这个是个人的处世态度问题,没有应该与不应该,很显然自足长乐的人处世态度是一种简单,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态度!其实对于个人面对生活来说,这种态度无不好!也是很多人向往的,不然也不会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但是对于社会进步来说,自足长乐反而不适合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个人的进步的确需要永不停步的奋斗,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人类社会那么的快,也是因为这一类人的努力奋斗!

所以,这个要看个人价值观取向,不需要太多其他想法!





奔跑中的报纸


我脚步蹒跚,撞撞跌跌,

懵懵懂懂分不清东南西北,

不知要奔往哪个方向的明天。

而来自心底的声音是那么的美妙,

我哪能停止在道路上的自弹自演?

天无涯,鸟也欢歌;

海无际,鱼亦畅游。

翅膀不辩东西,

飞翔出憧憬的图画;

栉鳞无分南北,

游荡出自由的样子。

只要脚步仍向前方,

没有东南西北又何妨?

胸中但藏天地在,

立身何处亦中央!

只要有笑,有歌,

身周都是洒落的音符。

只要心中有爱,

万象都是款款深情的风景。


钟禅


是知足常乐好还是永不止步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

首先,在人生的另一些事情上,如在学习、工作和对事业的追求上,就是要永远“不知足”,在成绩面前找差距,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因为事物总是在不停地变化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产生了,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成功其实是又一个新的起点。总感到“不知足”,才能不断产生新的动力、活力和激情,并在一个个“不知足”的探索中,创造新的业绩,享受新的快乐。否则,陶醉于已有的成绩,满足于已有的成功,盲目乐观,那将会渐渐成为新竞争中的落伍者。落伍了,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不知足常乐”强调的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境界。

其次,由于任何事物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永不停息的。因此,就某一个阶段而言,对事物发展感受上的“知足”,是相对的、暂时的、阶段性的;就发展的总过程而言,对事物发展感受上的“不知足”,是绝对的、长久的、无止境的。相对的、暂时的、阶段性的“知足”与绝对的、长久的、无止境的“不知足”,都是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和感受。因此,两者应当是有机结合的,也是可以殊途同归的,“知足”和“不知足”都不是目的,而是适应事物发展阶段性、连续性需要的两种策略。

就个人而言,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把“知足常乐”与“不知足常乐”辩证统一起来呢?这里,笔者想起了雷锋的一句话:“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在工作上要向水平最高的同志看齐。”两个看齐,两种倡导,其实是一个道理。生活上多“知足”与工作上“不知足”,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都是为了更满意地生活,更奋发地工作。当然,提倡生活上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决不是要当苦行僧,决不是生活水平越低越好,而是要提倡一种精神,强调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要求不要过高,不要一味追求高水平,要知足常乐,并以此激励自己奋力于事业上新的追求。而在学习和创业上,则要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卓越,勇创一流,永不知足,永不止步。在一个个“不知足”的探索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永葆“不知足常乐”的良好精神状态。一个人能做到这些,向社会和人民索取的尽量少些,对社会和人民奉献的尽量多些,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就更大了。人人都这样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更快了。可见,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像雷锋那样,自己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美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才能理智地把“知足常乐”与“不知足常乐”辩证地统。





天天诗图


应该相信知足常乐还是永不止步?

知足常乐和永不止步都没有错,不可选此舍彼,更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否则就会走极端,永不止步永不满足累死自己,或者裹足不前缺乏进步。他们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按说,人生需要永不止步的奋斗,甚至是奋斗不息,这样才能取得学业的成功,取得事业的成功,才能建功立业,过去是光宗耀祖,才能得到社会认可。这是儒家倡导的人之为人必须要做的。如果,你真的爱你的爸妈,爱你的女朋友,就好好的去奋斗,去拼搏吧,这样,你才有能力,有经济条件,有自由时间,去陪他们,去好好爱他们。

只有永不止步、永不满足,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如果满足现状那就有志得意满、沾沾自喜的嫌疑,就会停留在现在的成绩上停滞不前,不进步就是落后,因为别人在进步。不论学业还是事业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尤其年轻人应该有一颗永不满足、奋勇向前的上进心,世界之大,需要用永不止步的精神去探索、去开拓。一个年轻人过早的知足常乐,满足取得的成绩,满足事业现状,就会被竞争者挤垮,在想迎头赶上就很难。

这个社会在飞速发展,竞争非常激烈,竞争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永不止步,才能勇立潮头,才能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否则就陷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局面。一个学生不奋斗不息,怎么考上好大学,考不上大学影响终生,人生局面将天壤之别。一个男人不奋斗,怎么面对工作压力,怎么给家庭带来经济富足。一个女人不努力,如何让自己优雅从容、自信满满较量生活。

似乎知足常乐是中年以后的事,要正确认识永不止步和野心的区别,野心就是不应该去做的,不要在不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费神伤脑,否则没有好结果,已经遇到挫折了那就重新抉择,如果还不止步,那就有更闹心、很坏的结果让你悔之晚矣。

要永不止步,但不要太高估自己的实力能力,一个学生想取得好成绩,没错,但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寻寻渐进,逐步提高,不能给自己定太好高骛远的难以达到目标,奔着一个一时无法达到的目标,因为达不到,非常痛苦,那也不可取,好高骛远而不能达到就容易气馁,挫伤自己。

一个人奋斗也不要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比如你和自己的同学、同事、朋友比,如果你们已经拉开距离,也许你能赶超,也许很难,你有你的经济情况,你有你的负担,你有你的资源和圈子,你不必和人家比,你只需给自己定立目标,自己定的目标达到了,你就是成功的,这种情况你就得知足常乐,否则总和别人攀比,你会心很累。

不论是学业还是事业,目标的确立应该以蹦一下就够得到为佳。不蹦就能够得到的目标不可取,那不是目标,那是懒惰。

自己的孩子如果已经尽力了,成绩还是不恨理想,不要和同学、同事、朋友的孩子比,要知足常乐,乐在孩子已经努力,你已经尽力。否则会打击孩子,伤害孩子,挫伤孩子。

一个孩子知足常乐,不和别人比家庭地位、经济状况,比谁穿的名牌,用的名牌手机,请客吃饭大手大脚、随随便便,等等。如果攀比,就会愤世厌俗,走向极端,厌学,认为读书无用论,抛弃学业,早早想创业,创业却眼高手低,最后成了混混。

自己的老公已经尽力,很爱你,很爱家,很负责任,但他相貌平平,事业一般,甚至有很小众的爱好,没法和人比,你也要知足常乐,乐他是爱家的,而不是渣男。

自己女人不优雅,相貌丑陋,那都是自己的选择,你要看到她优秀的一面,比如诚恳朴实,经济上大度豁达,对待老人孩子好,你要知足常乐,乐她没有给你戴绿帽。乐她孝顺对待你的老人,乐她在经济上宽阔对待你的家人和朋友。

如果对工作单位不满意,很闹心,但是有没办法换工作单位,那就知足常乐,安心、静心,以一颗平常心,既来之则安之,把当下手头工作干好,说不定,心态平和了,工作干好了,同事欣赏了,领导认同了,薪资就调整了,有了机会也就晋升了,你就对单位满意了,不再闹心了,也不会整天想着换单位了。

永不止步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基本,唯有永不止步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人类社会才能向前发展。但同时又要知足常乐,唯有知足常乐,才能正确衡量自己、正确地分析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客观地接受现实,正面审视自己的生活,积极剖析自己到底想要干啥,然后科学对待生活,才不被挫伤、不会被困难打倒而一蹶不振,正确的知足常乐会让你更好更科学地永不止步,奋勇向前,取得人生的柳暗花明,人生才能潇洒从容。

 



博文观止


知足常乐抑或是永不止步也要因实际所需而定,纵观这类问题往往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全凭个人如何定义。若想要知足常乐,那知足的界定又是如何衡量?永不止步是否前路失足也要勇往直前?但是每个人都有各自信奉的一套,坚信自身想法即可,摇摆不定只会让内心更加怀疑这个世界,因为所有的观念皆有对错但坚信下去会使你心安,如同信教的人图个信仰,但是各种教派亦有不同观念,难道还要一一分析孰好孰坏吗?

 

再者真理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况下,离开了地球万有引力也不再适用,但是这确实也不是歪理。我们坚信自身一套的同时若能洞悉是非因果,在选择的时候便会无愧于心,会收获不一样的美满结局,因而迷茫时应该坚信自我信仰,选择的时候应该审时度势。至于如何信奉,愿能从中理会。



废材鸡


个人看法:珍惜你所拥有的,知晓你所没有的。

对于已经拥有的要感到满足,对于自己缺少的要努力学习尝试掌握。

保持知足常乐在于自身环境不会改变,你所在的圈子总有人或事会发生改变,而想要保持原样,就必须随之成长。

永不止步是要求自己不断成长,并非一定要到达某个程度,有些事努力了还是没有结果那就放弃它,去追寻其他的人或事达到成长的目的。


枫之傷


上小学时,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金鱼和渔夫》。看了就明白。永不止步的欲望带来的是毁灭。知足常乐吧。事实上欲望永远是不会止步的。知足常乐只是给欲望套了个绳子。走慢一点。


牧翎烟雨


知足常乐是要人珍惜现在所拥有,永不止步是让人停留于现在,满足现状而不追求更好。前者应当学习,后者应当杜绝。更进一步,则需要在知足常乐的基础上继续进步。


你生命中的小太阳


永不止步。为什么这么说,为了一点点小小的事情就知足了,显得毫无上进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