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班上第一名和倒数第一的同学,工作后有多大差距?

kart2011


我说实话,我在网上和书上见过很多“逆袭”的故事。可是在生活中,我真的没有见到过!

我见到更多的还是学习好的,工作之后无论是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要优于学习差的,特别是学习特别差的

我这里指的主要还是高中阶段

因为我印象中我小学有同学学习差,但是到了初中逆袭了,我初中也有学习差的同学,高中逆袭了,但是我没有见到过高中学习差的同学是如何逆袭的。

也许是时间不够?

可是我们都快40岁了啊!90后都成为了社会主力军,那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让大家逆袭?

很久之前大约是二三十年前吧,我记得就见过这样的一个论调:班级里最有出息的,往往是倒数后十名。

那时候小不懂事儿。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对这个结论越来越觉得荒诞可笑!

就我所看到的而言,虽然一个人的成绩成就和学习成绩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但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确确实实相对会更好一些,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一些同学,虽然说在物质上可能不是特别的低,甚至于有的也很高,但是总的来说的社会地位以及被认可度上,确确实实整体上是要差一些的。

在同学聚会上,这一点就特别明显。因为我们同学聚会还是比较频繁的,每年都会有。你就会很明显的发现不同的人他的言谈举止真的是受他的工作环境,视野范围,学识能力有所区别的。我不是说那些学习不好的人就不好,只是说他们的视野和看问题的角度,真的有时候特别的………简单?对,用“简单”这个词可能会更好一些。

当然,我说这些话不是说我不相信真的存在利息的事情。我是相信的,因为一个人的成功或者是取得某些成绩,往往有时候并不取决于一个人到底有多么努力,还会受到环境、机会以及家庭条件等的影响。

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取得多大成绩,学习能力,只是他的一个方面而已,所以说我们很难讲,你的学习成绩好,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只能说你在取得一定成就的过程中,因为你的学习能力比较强,那么你的机会可能就会更加大一些。

而各种资源和条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的,而且这些东西随时有可能失去,对吧?所以我还是相信,先把自身修炼得足够的强,以不变应万变,这样机会来临的时候,自己也能抓得住。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门当户对,以前我认为只是一种婚假择取观念,尤其是在古代的时候,门不当户不对的一对男女他们几乎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所以私奔这样的现象就更有可能在古代成为传说,并为人们所歌颂。

以前我认为门当户对是一种刻板观念,甚至对很多人是不公平的,但是现在我发现了他的可贵之处,那是因为门户的财富往往决定着从这个家庭出生的孩子的认知高度,所以门当户对于重要的不仅仅在于有财富本身,还在于观念本身,思想本身。

现在门当户对这个词可以用在学习成绩上,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是一种筛选,也是一次门槛设置,从初中到高中,是第二次从高中到大学是第三次,或许你还会遇到第四次,第五次…其实这些都是在建行门当户对的筛选。

学生的成绩不仅仅只是我们看到的影响将来,其实它影响着当下的每一刻,这才是更重要的。

你成绩不好,老师就对你另眼相看,教学资源就不会偏向于你。

你成绩越好,老师越看好你,教学资源越偏向于你,你的成绩就会越更好,越稳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古老的规律,那就是币多者恒多:马太效应。

很多学霸和学渣是从小就慢慢拉开差距的,而将他们拉开差距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马太效应的作用。

你每一次考试的成绩影响着老师每一次对你的目光,家长对你的影响,在你的精神世界,你的三观世界没有完全独立的时候,因为你的成绩不好,所以你的三观是不断的被你周围的环境所塑造、蹂躏的,并且是低质的。

这样的影响不断的在你身上积累,他们影响着你时刻的性格形成,他们在影响着你的三观构成,他们在改变着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所以人生从当下就开始决定了,并不是等到以后。

有时候我们说,学习成绩好,可能并不只是为了考一个好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学习成绩好,你可能意味着更好的资源,可以减少家来自家长来这学校对你的性格上的扭曲。

有独立意识的人,他们会主动的变得成绩好一些,以至于不会受到环境的恶性压迫。


白诗诗


我当老师十几年,带过的学生也不少。把自己教过的学生的情况说一说,也许又是一种启发。

当年班上第一名,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字写得很漂亮,说实话比我的好 ,平时成绩在班上是第一,就是在级上也是第一。

班上倒数第一,当然那时班里有体力活,是干的最多的,也没少了老师和家长的说教。



第一名的学生现在是研究生 ,剩女一枚。倒数第一的初中没上完,出去打工几年,现在老家结婚生孩子了。

说对比,我认为站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答案就不同。



但我只想说,自己认为过的好就行,别管人家的评价。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农民工退伍兵刘老师


我是1983年农村出生的,说说当年的同学,成绩第一名的吧,是个女同学当年的理科状元,当时考上了北大,之后北大研究生,现在在美国结婚,生子,工作,父母一直在农村,经济还好,就是不能照顾父母。成绩倒数第一的一个男同学在家附近打零工,至今打光棍; 说说另外一些同学吧。我的同桌,一个十分高挑美丽的女孩子,成绩不好,当年她父母出钱找关系让她让了高中,之后考上大学,现在在珠海某个学校教书,嫁得先生也是人才相当,孩子也可爱,她父母也随之在身边,她非常贤惠,知性,孝顺,有爱心,家庭幸福;说说,我中专时的男同学吧,一个上课喜欢睡觉,非常掏乱的男同学,成绩当然最差了。毕业第一站闯深圳,做房产中介,现在在深圳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动不动就被邀至清华管理培训,武大培训,说是在深圳有5套房子。

说说我自己吧,当年属于成绩差的,中专毕业后,我去了惠州打工,那是2001年,进了一家私人广告公司做文职。2006年与同乡小伙结婚。他在一家外贸家具的公司做设计(打工)。2011年,我与丈夫回家。经历老家市里买房,我开了广告小店,主职是带孩子,孩子上学时我就经营小生意,孩子放学我就下班,接孩子,做家务,辅导功课,收入同一般上班族差不多。丈夫全权负责工作赚钱,还是做的老本行,有了近十年家具工作经验,所以得心应手。2017年买了第二套房。双方父母都在附近,身体健康。回望从毕业至今18年,对人生的领悟是:保证身体健康第一重要;工作中态度诚恳认真,吃苦耐劳;对人多赞他人优点,宽容待人;


快乐看电影




我简单来说说我的两位同学,都是我初中时的同班同学。

第一名,是个女同学,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全班第一,中考后去了县一中。1989年高考,以出色的成绩考入当时的东北工学院。后来,又在本校读研,最后留在了大学。现在是东北大学的一名教授,因为也没有什么来往,目前情况就了解这么多。

我们班上学习最差的,是个男同学,整天无事生非的,初中毕业时,也没有参加中考,直接去了部队。再后来,从部队退役,到了我们乡所在派出所。再以后,入了警,辗转当过副所长,副镇长。现在是我们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最近乒乓球打的很好,生活过得也很滋润。

这就是我们初中班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两位同学的基本情况介绍,在此不做过多评述。


稳健AAA


我们高中班级的第一名现在的工资是最后一名的零头。

没有说一点谎。

我们高中班级第一名高考考了东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最后一名考了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俗称大妓院,学计算机专业。第一名在大学期间考了会计从业(现在已经取消),会计初级。最后一名在大专期间,报名了软件培训班,学习安卓和ios系统制作。

毕业后第一名找了一家bpo公司做财务流程专员,月薪3000多,最后一名被培训班分配到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做ios开发,月薪13000。

其实不是说第一名混的有多差,第一名目前在考cpa,cfa,acca等会计专业的证书,等她成功考下来,月薪过万也是没有问题。只是说明每个人的兴趣,选择不同。每个人都是有能力的人,只是能力所到达的时间点不一样。

谢谢


体坛微镜头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用自身的经历来回答!

从小学到初中,我都是班上第一名,特别是初中的时候,那时全年纪约有750人,我是班上的第一名,在全年纪前20名,可谓是人们眼中的学霸,而班上的最后一名也就是人们眼中的学渣。到初三的时候他就没有继续读书了,因为那时考上高中还是一件挺难的事。我顺理成章的考上了高中,大学。大学毕业后,我在当地的一家企业上班。收入也就3000多。

过年的时候,作为班长的我举行了一个同学聚会。在聚会上我看到了他,说实话真的已经10多年没见了,时间真的是一把杀猪刀呀!他穿得很普通,谈吐很得体,如果不知道,还真的以为他受过高等教育呢!他现在自己做小本生意,开着一辆20多万的帕萨特,真的让我感到惊讶!

据我了解,以前上学的时候是学霸一类的朋友,一般都是拿着一点死工资,而那些人们眼中的学渣,在社会上混得却是风生水起!感慨呀!你身边的学渣现在混得怎么样了?


张先森说情感


本人今年26岁,大学刚刚毕业一年。现在给大家说一下我上学时候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现在的生活差别。

其实第一名现在已经不大联系了,不过有联系的尖子生多数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扎稳脚跟。哪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举例。他的家庭状况不是很好,上高中的时候成绩大概总是在年级的前十。后来他考到了哈工大,勤工俭学同时和辅导员关系非常好,还没毕业就被推荐到上海的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工作。现在毕业一年半的时间,月薪已经1万出头,公司提供住房。空余时间偶尔健身,或者参加培训和学习。起码他的生活是一个蒸蒸日上的状态。



再说一些当时吊车尾的学生。多数高中就辍学,然后出去工作。现在从事的是销售类的工作居多,每月也有四五千的收入。不过听他们的聊天,多半是对生活和工作的抱怨。谈论最多的就是结婚、婚房,以及晚上去哪里喝酒唱歌。


所以在现阶段,确实在生活质量上看不到太大的差别。但是他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的不同态度,和充满希望的未来与一眼望到底的生活才是现在最大的区别。

教育无非是为了改变一个人的眼界和素质,这样看来,受过教育终归还是要好一些。


头头是道高小胖


我当班主任快20年了,之前的学生都成家立业了,一开始联系还多,后来大家都为生活忙碌着,想着大家上学时的情景,偶尔也总结,上学时经常告诉孩子,好好学习,不然找不到工作,结果呢,有几个成绩好的当了律师,工程师,农科所的专家,有几个成绩特差的,干淘宝发了家,大部分孩子在四海漂泊。



但是,我要说的是,成绩好了选择面宽,

当年比尔盖茨可以选择上学也可以选择机会,

当年李彦宏,马化腾,张朝阳等等,

他们都是学霸级人物,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在学校,知识永远都不过时,读书永远都不落伍,读书主要是为了增加自己以后成功的机会和优势,读数少的相对成功的优势不高,机会不多,偶尔成功的也是个案,



所以国家要求全民受教育、读书,不要犹豫了,加紧读书吧!做个励志青年,加油!


高中数学技巧


我班最后一名考上国防科技大了,

我班第一名在工地搬砖。

下面解释一下,我高中是个重点高中,我开学的第一天就和这个“最后一名”坐同桌,上课抖腿、磨牙,人长得胖,坏毛病不是一般的多。

“第一名”是个沉默寡言的同学,不过私底下爱读玄幻,爱画画,到最后高考分数也是第一名,不过据说报低了,也是某土木工程985。

最后“最后一名”当兵去了,坏毛病也改了,虽然在重点高中是最后一名,但其实实力还是有一些的,在部队,考上国防科技大了。

“第一名”一去工程深似海,在支援祖国建设的路上,再厉害的本科,没有足够的关系与机遇,毕业也要从各大局的工地干起,早出晚归,挺辛苦的,我们都简称“搬砖”。

我想说,名次和发展的联系不大,但是名次好的人,更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无论发展好坏,自己过着自己讨厌的生活,那不是最可悲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