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明知不是俄罗斯的对手在美国人的鼓动下非要以卵击石是为了什么?

难得糊涂DAvid


在俄乌海军冲突事件发生后,美国官方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态,

现在就指责乌克兰在美国的鼓动下对俄罗斯军事挑衅为时尚早,而且这可能还是特朗普政府现在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美国希望乌克兰充当与俄罗斯对抗的马前卒,但什么时候去咬俄罗斯一口要服务于美国的战略需要,而现在显然还不是好的时机。特朗普和普京在赫尔辛基会晤前,美国的“杜鲁门”号航母编队驶离了地中海,而俄罗斯也停止了在叙利亚南部的攻势,就是为了给两国首脑会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给美俄的对抗降降温。而两人错过了这个月初巴黎的会谈机会后,又将在月底于阿根廷的G20峰会上会晤,这个时候又何必横生枝节?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曾分析过,美国的主流民意反俄,但特朗普本人并不反俄,只是为了国内的政治需要而被推着往前走。赫尔辛基的会谈形式大于内容,特朗普期待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会晤则会有实质性的成果,除了乌克兰问题,什么叙利亚问题、中导条约问题、伊朗核问题、北约东扩问题等等都需要和普京谈。特朗普在中期选举后已经在国内的反俄压力下活了过来,正想缓和美俄关系实现战略重心的调整,这个时候被波罗申科却跳出来扮演麻烦制造者的角色搅局,估计心里火着呢:这么没眼色!



目前来看,此次事件由波罗申科单方面挑起的可能性最大。目前,国际社会对此反应平淡,波罗申科最想要的欧盟和北约的支持,只换来了“希望双方都保持克制”的呼吁,北约的表态背后也有美国的态度在里面。波罗申科挑起此事除了有自己的国内的政治需要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乌克兰在美俄首脑会谈中被特朗普出卖:

6月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特朗普就语出惊人,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因为那里的人大部分都讲俄语;7月的赫尔辛基会晤上对于普京提议的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全面公投问题上不置可否,这些都让波罗申科心虚。波罗申科把此事炒热,就是想给特朗普政府施加压力,让克里米亚问题成为了阻碍美俄关系改善的巨大障碍。


树欲静而风不止,波罗申科给特朗普和普京的会谈又出了个新难题。


云霄飞翼


如果乌克兰是一个理智的国家,当初也不会在美国的鼓动下与俄罗斯反目成仇,将一个统一的国家折腾的四分五裂。这一次,乌克兰三艘军舰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克里米亚期间驶向刻赤海峡,挑衅意味十分明显。不过,俄罗斯依旧采取了强硬姿态,果断扣押了三艘乌克兰军舰。乌克兰为何在此情况下挑衅实力强于自己的俄罗斯呢?事实上,这一次不能冤枉美国,特朗普正在为“大篷车移民”烦恼,根本没有闲心搭理波罗申科这点事儿。

不得不说,现在挑衅俄罗斯并不符合乌克兰国家整体利益,只符合波罗申科政府利益。2019年春季,乌克兰即将举行总统大选。而现任总统波罗申科的民调支持率少的可怜,只有7%,连任铁定无望。波罗申科曾经向乌克兰人民许诺,任内解决乌克兰危机,发展好乌克兰经济。结果呢?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独立已经成了既定事实,乌克兰GDP从1300亿美元缩水到了1100亿美元,加入欧盟与北约也遥遥无期。波罗申科可谓是一点拿得出手的政绩也没有。想要继续连任,波罗申科就需要奥步(烂招的意思)。哪里还有比煽动与俄罗斯的民族仇恨更好的奥步呢?

乌克兰三艘军舰被扣押之后,波罗申科同意了乌克兰进入60天紧急状态的法案,并提交了乌克兰议会批准。此外,波罗申科也准备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会晤,洽谈相关问题。乌克兰全国各地也掀起了新一轮的反俄高潮,甚至有众多示威者冲向俄罗斯驻乌克兰的大使馆、总领馆。可以说,波罗申科的奥步已经初步实现。接下来,波罗申科就需要展现鹰派总统的一面,继续向俄罗斯表达强硬姿态,以赢得乌克兰人的支持!

波罗申科与普京

为什么说乌克兰此次挑衅俄罗斯与美国无关呢?从特朗普的做事风格来看,与赚钱有关的事情都非常积极,如贸易战、要求欧盟增加军费等等;与钱没有关的事情,特朗普非常不积极,卡舒吉案件震惊全世界,特朗普就是不想管!更何况,美国正面临被中美洲“大篷车移民”占领的危险,特朗普哪里有兴趣管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这点破事儿。11月26日,特朗普在答复对黑海事件进行评论的请求时向记者称:“我不喜欢这个……我们将研究这个,我们与欧洲人研究这个。”不喜欢这个?很明显,特朗普为这个时候波罗申科添乱感到不满。

特朗普

最后,不得不为乌克兰人感到悲哀,遇到了波罗申科这么一位为了个人政治利益于国家利益不顾的总统!如果波罗申科在2019年能够连任,乌克兰可谓是前途黯淡无光!


美国观察室


乌克兰的属地克里米亚被分裂出去后,加入了俄罗斯,供暖能源得不到俄罗斯的保障输入,使得乌克兰恼恨俄罗斯。

乌克兰国内经济不景气,没有现钱购买俄罗斯输入的暖气,可是俄罗斯也不是很富有,账多了不愿意赊给乌克兰,两国矛盾由此加深。而美国为了削弱俄罗斯,更是鼓动乌克兰加入欧盟,甚至加入北约,与俄罗斯对抗。


克里米亚位于黑海北部,气候适宜,环境优美。但是没想到,克里米亚人公投结果,脱离了乌克兰而后并入了俄罗斯。乌克兰因此跟俄罗斯过不去,乌克兰背后有美国撑腰,明知道不是俄罗斯的对手也与它势不两立。


怀古颂今


自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的一系列操作的确让人匪夷所思。原本,乌克兰是有对抗俄罗斯的筹码的,那就是苏联留给乌克兰的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工业体系。可是,乌克兰却自己把这些实力给翦除了,从一个军事大国瞬间变成了一个受大国摆布的弱小国家。

乌克兰宁愿做大国夹缝下的小国,好好做也就是了。可是乌克兰却要闹腾,偏要一边倒、倒向西方国家;倒向西方国家也就算了,也要等待时机吧?比如在俄罗斯无法对乌克兰形成威胁的时候,或者在乌克兰有能力应对俄罗斯干涉的时候,想怎样倒向西方就怎样倒向西方吧,可是乌克兰却偏偏要在俄罗斯强大、乌克兰虚弱的时候做这个动作。

一句话,乌克兰高层对乌克兰并没有充分的了解,乌克兰对于所处的国际环境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一切行为的后果更没有清晰的思路。因此,才会落到现在这种地步。

乌克兰这个国家走到现在这一步,和乌克兰历史上几个总统的作为息息相关。乌克兰第一任总统克拉夫丘克,其一生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和叶利钦一起,主导了苏联的解体。第二件事是销毁了乌克兰继承苏联的大量的军事遗产;克拉夫丘克以后,乌克兰第二任总统库奇马,也为乌克兰做了一件大事,就是让乌克兰寡头政治常态化,从此乌克兰的国家利益基本上以寡头的利益为出发点;库奇马以后,乌克兰第三任总统尤先科,也做了一件大事,就是不顾一切倒向西方国家。

经过乌克兰前三任总统的神操作,乌克兰的国家走向基本上已经定型了,不出现危机才是怪事。因此,在西方国家的挑唆下,乌克兰选择与俄罗斯为敌,也不奇怪了。


苏绽


从态势上看,乌克兰确实属于实力较弱的一方,敢于挑战俄罗斯,自然因为美国以及北约在其背后隐隐约约地撑腰。至少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向乌克兰传递了将力挺的信号,才导致乌克兰敢于主动发起挑衅。

但真实情况是,乌克兰在海上的确不是俄罗斯的对手。可以说,现在的牌都在俄罗斯手里。俄罗斯海军力量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是压倒乌克兰的,如果俄罗斯真的控制了整个亚速海,乌克兰毫无还手之力。

从法律角度讲,乌克兰的行为也有欠妥当。根据2003年的协议,亚速海及其通过刻赤海峡的出海口由俄罗斯以及乌克兰两国共有。协议的灵活度很大,两国船只都可以穿越该海峡,没有太多死规定。

乌克兰此举亦是在克里米亚事件后,决心制造一次危机,主动引发争议,并争取美国和西方的支持。有了2003年的协议,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在亚速海相安无事,直到克里米亚事件之后。


克里米亚事件改变了乌克兰和俄罗斯对亚速海以及克钦海峡的势力分布。原先东西大致一半的势力划分由于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而改变,亚速海以及刻赤海峡基本落入俄罗斯的完全控制。而且俄罗斯建造了一座19千米从克里米亚通往俄罗斯的大桥,并且增加了在亚速海以及刻赤海峡的军力部署。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发现抵达其亚速海港口的船只不得不接受更多检查,货运效率因此变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将这一结果上升为俄罗斯针对自己的“经济封锁”。为了与俄罗斯争夺,乌克兰决定将自己为数不多的军事船只送往该海域,最终引发了两国在海上的这次冲突。

以上是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欢迎评论、转发、关注!


临冬大侠客


要说此次乌克兰没有美国支持而“闯岗”刻赤海峡,很多人都会认为不可能!

而事实也表明:在德国、英国领导人都发生,北约秘书长都发声的情况下,特朗普只是对美墨边界的大篷车灾民问题发布推特,实在有点儿诡异!而事实也证明,美国此刻确实有想探摸俄罗斯底线的考量,而波罗申科面对明年的3月份大选,也确实需要显示“骨气”的时候,尤其是克里米亚被俄罗斯收回后,在克里米亚大桥五月份通车后!

1.其实,从今年3月份乌克兰扣俄罗斯船只,到5月份克里米亚通车后,扣押15只船只,乌克兰一直在争取自己只有航向刻赤海峡进入亚速海的权利,而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互相都有扣押船只、安全检查等动作,只是俄罗斯一直采取的是克制,而乌克兰似乎什么都不怕的样子!

2.此次乌克兰在硬闯刻赤海峡之后,俄罗斯也不手软,扣船只、(最新消息)拒捕24名船员(其中3名受伤船员在医院接受治疗)!但与波罗申科的实施戒严令,甚至提请议会通过临时战时法令,似乎波罗申科一开始就计划好了!可见,这种冲突,波罗申科是做了想当准备的。其实也好理解:毕竟季莫申科现在民调第一名,而波罗申科排名第三。

现在(北京时间2018.11.26 23:35)最新消息:波罗申科自己都讲话了,戒严期要减少到30天。

3.欧盟国家里面德国、英国都表示谴责俄罗斯的行为,而美国到现在还没有表态,俄罗斯到现在依然处于克制阶段,似乎也跟西方国家一样:等着明年的大选。而美国虽然不发声,但是美国的战机飞越黑海,就有意思了!美国想主动挑起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矛盾,而乌克兰非常清楚自己的实力,在等着北约尤其是美国的出兵啊!关键是:美国在叙利亚战场上都没有占到便宜,难道会在俄罗斯控制之下的亚速海有机会?

难!


英武


这个问题的提问方式是值得商榷的。

此次在亚速海上的刻赤海峡,俄乌军舰对峙,俄罗斯扣押了乌克兰军舰及船员,主要原因是乌克兰没有将航行计划提前通报俄罗斯。而在今年3月份,乌克兰类似的航行在通报俄罗斯之后,并没有引发冲突。

此次事件,基本上几乎不可能是由于美国人的鼓动才导致乌克兰的挑衅,更有可能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为了明年3月份选举,为了激发乌克兰民粹,而使出来的选举“奥步”;事前美国与北约其实根本都不知情。

目前民意支持度只剩下个位数的波罗申科,当然想进一步把北约拉下水,但是目前美国、法国与德国对此事件的表态,除了在语言上口头批评俄罗斯之外,毫无任何实际行动。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似乎不愿意看到此事闹大,影响其在G20上与普京的会晤。而且,特朗普政府更希望将此事推给法、德解决,很不情愿让美国卷入其中。

有一个道理很简单,美国与北约将乌克兰作为棋子是愿意的,但是倒过来让乌克兰作为枪使那肯定是不干的。也就是说,特朗普当然愿意拿波罗申科当枪使,但是波罗申科倒过来想利用特朗普的话,那肯定是一点儿门缝都没有的。

正因如此,从此事的性质来看,我们可以肯定绝对不是美国鼓动下乌克兰的以卵击石,纯粹就是波罗申科为了自己的选举在搞事。


建章看世界


欧洲已经发出声音:“欧洲将继续团结一致支持乌克兰。”

欧洲不是美国的附庸,他们绝大多数国家是议会制民主国家,他们发出一致的声音说明了啥?

俄罗斯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网上一些喷子动不动说乌克兰是美国的马前卒,实质上乌克兰是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俄罗斯侵略成性,它的所作所为,必定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更大的孤立,看看俄罗斯在全球范围还有几个垃圾朋友就知道了。


DL250


本来想简单地声讨一句这题目出的叫什么东西就算了,但还是捏着鼻子解读一下吧。题主的倾向非常明确,乌克兰跟着普爸爸死心塌地走才是人间正道,然而果真如此吗?

乌克兰与俄罗斯冲突的源头是什么?归根结底,在于乌克兰得天独厚,幸运/不幸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基因。看看地图,它正好处在一条所谓的”文化断裂带”上,第聂伯河仿佛一条地理/文化习俗上的分界线,把乌克兰分割成为东西两部分,在欧亚大陆上,它是东正教文明和天主教文明的分界线,在巴尔干半岛,它曾经是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分界线。

乌克兰本身的历史,远比俄罗斯悠久,早在公元9世纪,以今天乌克兰首都基辅为中心,就形成了著名的封建公国基辅罗斯,统治者就是著名的留里克王朝,沙俄帝国的前身,莫斯科公国,只是留里克王朝的旁支远亲。但蒙古帝国崛起之后,基辅罗斯惨遭灭亡,在蒙古征服者的大潮消退之后,大部分乌克兰领土逐渐落入立陶宛之手。1569年,在俄罗斯逐渐崛起的威胁下,波兰和立陶宛签订了“卢布林合并条约”,组成了以波兰为主导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富裕丰饶,土地肥沃的“粮仓”乌克兰自然成为双方觊觎的对象,波兰-立陶宛逐渐移民东扩,在乌克兰推行天主教信仰,于是有了所谓的“布列斯特合并”

波兰贵族和地主的压迫,激发了乌克兰人前仆后继的反抗,他们纷纷加入了大名鼎鼎,彪悍的草原军事化放牧民,哥萨克的队伍。为了争取独立,著名乌克兰草原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决心寻找一个可靠的靠山,于是文化语言血缘相近的俄罗斯,自然就成了不二之选,1654年1月,双方签署《佩列亚斯拉夫条约》,条约规定乌克兰并入俄罗斯,接受沙皇统治,但保持外交军事自治,从而引发了绵延13年的波兰-俄罗斯战争。1667年,精疲力尽的波兰和俄罗斯签订了《安德鲁索沃和约》,沿第聂伯河平分了乌克兰。从此拉开了乌克兰东西两部分裂的序幕。此后,由于波兰国力衰弱,被俄罗斯,普鲁士,奥匈帝国屡次瓜分,俄罗斯趁机东扩,把大部分乌克兰领土纳入囊中。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同化政策,其激烈,残酷程度,比波兰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剥夺了乌克兰的自治权,然后禁止使用乌克兰语,以俄语取而代之,禁止人民使用乌克兰一词,而必须称自己的乡土为“小俄罗斯”,并且关闭了大部分乌克兰各级学校,放任乌克兰人民愚昧,蛮荒化。

1918年一战结束后,乌克兰再次分裂,西部领土有相当部分再次成为了波兰的一部分。1922年,乌克兰成为苏联最初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由于历史上根深蒂固对乌克兰地区“独立倾向”的恐惧,苏联政府,尤其是斯大林任期内,对乌克兰采取了堪称恐怖的极端政策,包括把鞑靼人强行迁离了克里米亚,关闭乌克兰当地学校,禁止乌克兰文化与语言的传播,清洗杀害乌克兰本地知识分子,富裕农民,甚至苏维埃政府机关干部,最终因为粮食强行征收政策,在1932-33年造成了可怕的大饥馑,约有250到480万乌克兰当地居民非正常死亡。

这一切,都导致在冷战结束后,被压抑许久的乌克兰民族主义重新反弹。与俄罗斯旧怨未了,又增添了天然气过境、黑海舰队驻军、核武器归属与处理,边境划界等新纠葛。在这种情况下,西部边界比邻欧洲的乌克兰,自然会把美欧看做全新的盟友,欧盟出台了“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再加上克林顿时期的“北约东扩”政策和内部的“和平伙伴计划”,更使这种靠拢显得顺理成章。

当然,自命继承了苏联政治与领土衣钵的俄罗斯完全不这样看,其地缘战略依旧秉承了苏联时代“安全带”思维,依旧希望高举泛斯拉夫主义旗帜,把前苏联时代各加盟共和国当做自己的有效依附和战略缓冲,尤其不能容忍拥有长期特殊关系的乌克兰脱离自己的掌控。 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的前途,并不完全掌握在乌克兰人民自己手中,俄罗斯,美国,与欧盟愿意为这片位于冲突中心土地付出何种代价,最终将决定乌克兰未来的走向。


晴天有时下猪


乌克兰在前苏联解体前,同俄罗斯的关系要比和其他加盟共和国要亲密很多,毕竟是同宗同源,但在苏联解体后,特别是2004年的“橙色革命”后,亲西方的尤先科执政,乌克兰亲美反俄的势力就占了上风,美国对乌克兰政坛的渗透力度也逐步加大,2010年,亚努科维奇重新出山,打败了政坛“小白”季莫申科登上了乌克兰总统宝座,但美国并没有就此停手,而是加大了搅局投入,在2014年,终于因亚努科维奇因拒绝加入欧盟,乌克兰爆发了广场革命,亚努科维奇因此逃亡俄罗斯,亲西方的寡头波罗申科出任乌克兰总统,从那以后,乌克兰彻底倒向西方怀抱,俄乌关系从兄弟变成了敌人。



在这之后,俄罗斯强力“收复”了克里米亚,支持乌东部的顿巴斯地区闹独立,把乌克兰差点儿“肢解”,这遭到了西方国家严厉的制裁,而乌克兰自持有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支持,乌克兰在“身单力薄”的情况下,与俄罗斯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因乌克兰和俄罗斯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较量,所以乌克兰就急于加入北约和欧盟,希望得到美国和北约的保护,但乌克兰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对抗的最后屏障,俄罗斯明确表示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由于忌惮俄罗斯的生猛,到现在,北约和欧盟并不敢轻易接受乌克兰,美国和北约也只能在武器装备和“道义”上对乌克兰给予帮助。


虽然乌克兰和俄罗斯曾经是“兄弟”
,但民族矛盾却一直存在,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多数都是俄裔,民间最多还都使用俄语,所以在俄乌矛盾升级时,俄罗斯可以“兵不血刃”的“收复”克里米亚,和支持顿巴斯地区,而在乌克兰西部,几乎全部民众使用乌克兰语,再加上乌西部与欧洲的西方国家临近,亲西方也就不足为怪了,还有就是,乌克兰是寡头统治,在美国的遥控下,若是想在乌克兰政坛站稳,必须反俄,难怪有亲俄倾向的天然气公主季莫申科,在2019年的总统竞选时也“承诺”,当选后将向“侵略者”俄罗斯索赔1000亿欧元,再有,为了反俄从“娃娃抓起”,乌克兰当局甚至把反俄教育推向了学校,前段时间乌克兰军方就组织了一个青少年训练营,手把手教学生们使用武器,射击目标就是杀俄罗斯人。

所以,乌克兰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忽悠下,已经绑在了反俄罗斯战车上不能自主,
题主说的乌克兰在以卵击石确实非常恰当,乌克兰目前在反俄罗斯道路确实走上了不归路,假如有一天乌克兰把俄毛逼到墙角,俄罗斯可以轻松“收复”乌克兰,想起一句话,天作有雨,人作有祸,这句话给乌克兰用上我感觉非常合适,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