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精細化運營時代來臨

院线精细化运营时代来临

告別野蠻生長,迴歸理性化發展

今年以來,本是香餑餑的影視行業有點“涼涼”。有業內消息稱,截至目前,對比去年同期的15家退市公司,今年已有38家影視公司從新三板摘牌,包括資深玩家唐人影視、嘉行傳媒等。有業內人士表示,影視行業正面臨大變革,趨使行業迴歸理性化發展,此外,也預示著院線和影城精細化運營的時代已經到來。

■新快報記者 許軒語/文 廖木興/圖

A

多家影視公司新三板摘牌

根據國家電影局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1月25日下午,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559億元,超越2017年全年成績,創下國內市場新紀錄。具體看單部票房情況,2018年票房過億元影片73部,國產影片佔39部。

按理說,優秀的票房成績會使得影視公司獲益。但“天有不測風雲”,在電影票房屢創佳績的背景下,曾經有過“影視爆發元年”的新三板卻在今年步入低谷。新快報記者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查詢到,今年以來,嘉行傳媒、樂華文化等新三板影視公司陸續摘牌,而於2016年成功掛牌新三板至今的“老玩家”唐人影視也選擇在10月底退出。此外,據Choice數據顯示,分類為“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製作業”的新三板企業中,共有40只股票從掛牌至今成交額為零。

據新快報記者不完全梳理,新三板影視公司摘牌原因大多集中在兩個方面:“為了公司經營及戰略規劃需要”“信息披露成本高”。據悉,在新三板掛牌後監管部門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稅費等方面有著更為嚴苛標準,而導致加劇公司運營成本。這是根因之一。

另一方面,則是受新三板融資環境影響。有業內人士指出,影視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就是為了獲得更多融資機會,但縱觀整個新三板融資環境,除了2015年至2016年較為樂觀,後續的融資渠道受制嚴重。如,早年靠著《仙劍奇俠傳》系列打江山的唐人影視,其除了掛牌新三板前有過3筆共3億元的融資經歷,在掛牌後至今的兩年內並未獲得新增融資。

再看前身為楊冪工作室的嘉行傳媒。此前,其於2015年9月通過借殼西安同大掛牌新三板,憑藉著楊冪、迪麗熱巴等明星效應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漂亮的李慧珍》等電視劇雙重保障,嘉行傳媒的業績估值水漲船高。2018年上半年,嘉行傳媒營收為5.22億元,同比增長295%;淨利潤達1.43億元,同比增長97.64%。估值方面,在尚世影業、君毅雲揚入股後,整體估值從起初的0.25億元暴漲到500億元。本該在新三板“混”得風生水起的嘉行傳媒卻在今年5月底摘牌。談及摘牌緣由,嘉行傳媒直言是考慮到新三板融資週期較長和信息披露成本較高。

B

IPO之路也不是那麼好走

融資困難使不少新三板影視公司放眼A股市場,IPO成了部分龍頭企業的下一步計劃。因《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綜藝節目大火的樂華文化早在2018年1月就從新三板摘牌,摘牌後,樂華文化的IPO進程也有了重大突破。其在今年2月簽署了輔導協議後,目前已完成前三期的上市輔導。

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樂華文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億元、4.7億元、7967.52萬元,淨利潤分別為4900萬元、6326萬元和1873.35萬元,其中,摘牌前最後一次公佈的淨利潤較2016年同期下降66.55%。

可以預見,在當前IPO審查趨嚴、業績表現不突出的背景下,樂華文化的上市之路註定坎坷。有券商透露,假若樂華文化最終可以順利通過IPO,但由於還處在輔導期,最快也得等到2019年年底才能完成。

無獨有偶,唐人影視在摘牌後開始了IPO動作。此前,唐人影視公告表示,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目前正接受中信建設上市輔導。

實際上,唐人影視這些年過得很苦悶。除了藝人陸續“出走”,業績情況也面臨危機。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為2.19億元,同比增長67.74%;淨利潤4290萬元,同比增長15.32%。但值得注意的是,唐人影視扣除非淨利潤僅為1977萬元,同比下降43.16%。此外,當期唐人影視獲得政府補助3027.19萬元,前兩年均未超過1000萬元。按照證監會擬IPO企業近三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不能少於1億元的規定,此番唐人影視的上市之路或將阻礙重重。

而此前紛紛提交上市申請的影視企業中,已有新麗傳媒、開心麻花、和力辰光、華視娛樂四家影視公司IPO中止的前車之鑑,也側面印證了影視公司IPO的困境。據悉,去年全年,僅有橫店影視、金逸影視和中廣天擇3家影視公司實現IPO。

C

今年已現4起“易主”事件

影視公司的窘境同樣反映在A股市場上。新快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A股影視公司發生了4起“易主”事件,包括華錄百納、當代東方、中南文化及驊威文化四家公司。

具體看,4月18日,華錄百納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告知函,國務院國資委批覆同意華錄文化的股權轉讓,公司控股股東將由華錄文化變更為盈峰投資,意味著正式易主美的少主何建鋒;7月23日,當代東方在定製方案和重組計劃尚未完成時,出現“易主”插曲。當代東方發佈籌劃控制權變更公告,控股股東王春芳欲把不超過29.99%股份轉讓給山東高速,成為新控股股東。

中南文化則因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資金佔用等問題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同時自10月31日起公司股票簡稱被變更為“ST中南”。11月15日,ST中南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江陰高新技術創業園管理委員會。11月22日,於半年內籌劃兩次重組均失敗的背景下,驊威文化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郭詳彬及一致行動人郭群將公司控制權轉讓給杭州鼎龍行使。

影視公司陷入經營困局,同樣反映在了二級市場上。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共26家影視企業的股價較年初出現明顯下跌。此外,影視公司高企的質押率也是一大危機。目前包括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北京文化等企業的平均股權質押率達到80%以上。如,華誼兄弟兩大股東王忠軍及王忠磊今年以來的股權質押率較高,於今年內已有15次質押與解壓股權的公告。11月20日的最新質押公告顯示,王忠軍的質押比例達到了92%。

出路

未來是院線和影城精細化運營的時代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用“大起大落”來形容當前電影行業。確實,影視行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野蠻生長後,凸顯出或多或少的問題。2018年影視行業出現低潮,相比前幾年的風光,現階段顯然“冷淡”許多。

儘管如此,不少從業者仍對影視市場充滿信心。在樂創文娛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張昭看來,電影產業雖然增速放緩,但文娛產業整體依舊方興未艾。中影南方新幹線總經理張海燕向新快報記者表示,現階段影視行業不處於“寒冬”,相反應該看作是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調整期。

“從宏觀的角度來說,需要國家用市場手段進行調控,讓更多有市場價值和社會正向影響的高質量影片湧現出來,從而使市場有穩定票房增長;而從微觀上看,電影製作不能求量,而是要以市場角度出發把握劇本製作的每個環節。”張海燕建議。

對於院線終端的發展,張海燕也持以樂觀態度。他表示,未來要拋棄無序競爭狀態,多去調節和引導資本進入電影院空白市場,“我們國家大多數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中心鎮電影院暫未營業,未來若多花時間去培育,一定會形成新的終端增長點。歸根結底,未來就是院線和影城精細化運營的時代。”

前幾年,影視市場的發展失去理性。無論是項目投資開發、IP資源、片酬等方面,都暴露出了資本的逐利性。但有分析認為,在市場內部的自我消化後,將對行業內部規範有著質的提升。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韓志傑表示,經過優勝劣汰的陣痛期之後,等待行業的將會是全新的機遇期與更大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