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览战许褚没输,为何一合死在赵云枪下?

庄苏颖


高览战许褚没输,为啥只一合就被赵云刺于马下?(无)

武将之间的较量,不单是武力单挑,还涉及战场环境,个人体力,心情,家庭,朋友,以及近期战绩,领导态度等等软因素,不能简单化以某次交锋,断定谁厉害。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像现在的高考,要求参考高中阶段综合考核呼声很高一样,说明一考定终身不太公平。那么,以一次交锋就说某某如何厉害,也不够准确。回归提问:高览战许褚没输,并没有说明二人交战多长时间,或者多少回合,如果本身只打了一,二合,没输说明不了啥意思,如果打了一,二百合没输,那就像张飞战吕布,常有先生拿出来说事,还差不多。事实上,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总



体还是很严谨的,像信口开河的漫天乱说,好像还不存在。赵云之所以能一枪就刺死高览,一方面,与赵云前面,以后的战例是基本衔接的,没有太大出入;另一方面,高览的武力水平,也没有和前面战例太过悬殊。不论说高览如何厉害,是什么河北四庭柱,这都不粘边。小说就拿小说评,而且都要用同一部小说,要是用另一部小说,因为作者,时代不同,结论自然有差异,讨论就没必要了。



就这提问看,当时环境是,曹军占据绝对优势,刘备乘夜逃走,结果前后被围,唯一救刘备的刘辟,被高览一刀砍死,刘备正想自杀,赵云在战退前面张郃后,突然杀出,高览可能由于刚杀了刘辟,加上己方优势,心中得意,没有防备,前面的高览战许褚,也没有像孙策大战太史慈,张飞夜战马超,许褚赤膊斗马超那样的恶战,一个平常的没输能说明啥?因此,在这种玩命的时刻,赵云一枪刺死高览,十分正常。(18:44)


流誉后


高览力战许褚,真刀实枪的正常发挥;赵云枪挑高览,冷不提防的背后突袭。

高览,本属袁绍部将,在官渡之战中“火烧乌巢”之后,迫于无奈与张郃一同投降曹操。高览与河间张郃齐名,同为河北名将,并与颜良、文丑合称为“河北四庭柱”。在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高览的武力相当高强,甚至与张飞不相上下。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高览绝对被埋没了,大家只记得他被赵云一枪挑落,却不记得他曾单挑许褚。

我们看一下高览怎样力战许褚。

官渡之战时,曹操袁绍对阵。袁绍左右排列着张郃、高览、韩猛、淳于琼等诸将,曹操出马。左右排列着许诸、张辽、徐晃、李典等诸将,各持兵器,前后拥卫。曹操、袁绍二人免不了破口大骂,骂完之后就是武将出场了。

张辽出战,张郃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

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

四员将捉对儿厮杀。


首先说明,曹营自典韦死后,武力最强的当属许褚,其次张辽;而袁绍手下自颜良文丑死后,武力最强的当属张郃,其次高览,他们四人的捉对厮杀,绝对是双方最强武力的拼争。张辽、张郃四五十回合平手,情理之中;高览能接住许褚捉对厮杀,估计最少也能战三四十回合吧。由此可见,高览的武艺,绝对属于强一流!

所以说,高览力战许褚,是真正实力的具体体现。至于说他不败,甚至说他与许褚平手,有点牵强,我认为,二人杀到五十回合以后,高览可能就招架不住了。但这绝对不能抹杀高览的武力值。

如此的猛将,怎么就被赵云一枪挑落呢?


我们首先看一下,赵云是怎样挑落袁绍手下另一员猛将鞠义。

“袁绍磐河战公孙”一回,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来捉公孙瓒,手起刀落斩杀了公孙瓒手下大将严钢。赵云从后军冲上前来,救下公孙瓒,又挺枪跃马,直取麴义。战不数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

鞠义秒杀大将严钢,武力值绝非泛泛之辈,应当是一流水准。但是不数合就被赵云挑落,不得不说,赵云单枪闯阵的能力,以及迅捷精准的刺杀能力,无与伦比,这种能力在长坂坡之战中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有枪挑鞠义和长坂坡作为铺垫,我们再看赵云枪挑高览,就顺理成章了。

“玄德方欲退后,只见山头上红旗磨动,一军从山坞内拥出,为首大将,乃高览也。玄德两头无路,部下刘辟便来与高览交锋,战不三合,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

诚然,赵云单挑高览的话,必胜,甚至能杀掉,但是绝对不会像枪挑鞠义那般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我们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

高览先是三个回合斩杀了刘辟,又急于立功上前去捉刘备,完全没有注意到后军已乱。

赵云马快,枪更快,高览完全没有提防。
有可能是两种情况:

1.高览没反应过来,甚至都没看到赵云,就翻身落马了。

2.高览匆忙看到了赵云,仓促应战,措手不及,被赵云一枪挑落。

因此,客观公正的讲,赵云枪挑高览,有很大的偷袭成分。


凤凰西游


高览战许褚没输,许褚与赵云交手三十回合未分胜负。按照这个逻辑,如果高览和赵云交手,高览不应该一个回合就输给赵云。赵云一个回合枪挑高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三国演义中描述:枪起出,高览翻身落马。赵云一个回合枪挑河北名将高览,高览与张郃、颜良、文丑齐名。高览的武义应该不弱。



我们看一下赵云的个人战绩:

1.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

2.只一个回合,刺死裴元绍

3.与许褚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4.与张郃战三十回合,张郃败走。

5.没有几个回合,赵云一枪刺吕旷与马下。

6.与李典交战,十个回合李典败走。

7.曹操背剑之将夏侯恩,被赵云一枪刺死。

8曹洪部将晏明也,持三尖两刃刀来战赵云,不到三个回合,一枪刺倒晏明。

9.赵云引一军刺斜里杀出,一枪刺道荣于马下。

10.赵云与吴懿交锋,只一合,生擒吴懿,战退敌军,救出张飞。

11.云大怒,骤马一枪,又刺死焦炳。

12.不一合,一枪刺死朱然于马下,杀散吴兵,救出先主。

13.云愤怒挺枪来迎战不三合,枪起出,刺死韩德。

14.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

15.朱赞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



上面是赵云单挑诸多武将的战绩,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这份战绩清单中可看出,三国中没有一个武将能达到这个水准,仅赵云一人能做到。所以赵云有能力杀死当时的任意一个武将。赵云大部分都是一招制敌,杀死敌人。他就是当时的职业杀手。情况越是紧急,赵云杀人的技能表现的越强。

只要赵云大怒,一两个回合就会杀死对手。高览带领大军追赶刘备,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刘备走投无路正想拔剑自杀,在这千军一发的危机时刻,赵云催马杀到,一个回合刺死高览。



通过以上可以得出赵云一个回合刺死高览的原因是:正是当时的紧急情况,赵云大怒,激起了他杀死敌人欲望,拿出自已的杀人绝技。高览与赵云的武功实力差距大,赵云在三国里武力排名第数一数二,高览却榜上无名。



那么许褚为何能和赵云大战三十回合呢?因为当时曹操和刘备是两军对垒,赵云乃是仁义将军。武将单挑时赵云并没有动杀机。

赵云的武艺不是吹的,一生戎马生涯没有败绩,不曾负伤,最后得以善终。可见他的武力值多么恐怖。


大话三国之蜀山


读书要会读,不会读老师带你到博士学位,又有什么用?

《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这评语还是客观的。但虚在哪实在哪,那些不特别反常突出的情节,就要靠自己的分辨能力知晓了。

从对阵到武艺的发展,个人武力值的不稳定性,是由武术流派交集频率决定大小。即使明朝小说演义才有大将阵前单挑一说,也完全可以把阵前单挑推迟到作者的明朝来观测。

罗贯中的思路无形中告诉读者,作品中的个人武艺是自由发展各各不同的,并没有后世那种统一训练各流派已经互吸精华的规范相似化。

在武艺由自己认知发挥的武术年代,对阵单挑很难用胜于A败于B则低于B的单向逻辑来量化。高览武功见识和许禇相似,就如师兄弟,那么两人就可以斗很久,拼的是体力智商或装备;赵云的武功认识和高览不同,高览难于预料,所以变成猝不及防的形式。

张飞猛,而张郃、徐晃双战赵云。后来张郃战平张飞,证明张郃知张飞武艺底细风格。张郃也不是说:人皆惧张飞,吾观之如草芥?



《三国演义》有许多不可逻辑推理的武力值高下情节。不必拘泥钻牛角尖去说那一角落,只要认识到小说给你展现了武艺认知不同而一物降一物的武术发展史,就一切了然了吧?


天法如训


赵云的枪尖是子母头,上有西洋八宝转心螺丝,据说是当年张骞的副使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一按机关,枪头张开,射出一颗夺命锁喉钉。汝南之战是在夜里,看不清楚,再加上高览的心思都在抓刘备上,放松了警惕,被赵云偷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