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以几副铠甲起家,数年间平定整个江东,为什么青梅煮酒时曹操还是不承认他是英雄?

醉文史


这个问题问得好,它牵涉到对曹操与刘备“论英雄”的理解,以及对一些历史隐秘的探究。

曹操与刘备“论英雄”这件事是有的,尽管是不是“青梅煮酒”时说的史书并无明确记载,但曹操亲口对刘备说天下只有他们二人才算得上英雄确切无疑,《三国志·先主传》记载: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曹操说这番话是在建安四年(199年),也就是官渡之战的前一年,应该是在这一年的下半年,而此时孙策已基本完成了席卷江东的事业,势头很猛。

事实上,曹操对孙策的快速崛起也充满了忌惮,曹操说孙策:“猘儿,谓难与争锋!”但曹操当时的主要对手是袁绍,所以对孙策只能拉拢,通过联姻、任命官职、封爵等手段先把孙策拉到自己这一边。

孙策表面上也乐于接受,双方的关系看起来还不错,曹操给了孙策一个任务,让他打刘表,孙策执行了,东征黄祖。

曹操跟刘备拉家常,说了“论英雄”的那番话,有人认为这是曹操在试探刘备,包括史书也暗示了这种说法,但仔细体会一下当时的场景,曹操或许不是这个意思,他是为了跟刘备“套近乎”。

曹操是个诚府很深的人,如果对刘备很怀疑,他也用不着当面搞试探,而当时曹操正要借刘备的力量去徐州阻击袁术,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曹操不会故意在行前还去增加刘备的不安。

这样看,就理解曹操为什么说那番话了:为了抬高刘备,并进一步拉拢刘备,曹操故意那么说,目的是给刘备大大地点了一个赞。

除此之外,也许有另外一个隐情的存在:曹操正在密谋对孙策采取一些行动,此时不便点到孙策的名,以免引起外人的察觉。

曹操跟刘备“论英雄”的几个月后孙策就死于意外,这件事充满了神秘,一种看法认为,这是曹操、郭嘉策划的,这个问题在此不便展开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本人之前的相关问答。

如果真如此,那曹操与刘备“论英雄”的时候,密谋对孙策采取行动的事刚好就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这当然是最高机密,曹操必定守口如瓶。

如果曹操对刘备说:当今天有3个英雄,你、我和孙策,刘备势必会感到惊讶和奇怪,以刘备的聪慧也许会猜出曹操的行动,曹操何必节外生枝呢?


南门太守


曹操为什么在煮酒时不认为孙策是英雄呢?

首先,曹操不认为孙策是英雄,这只是他个人看法,孙策经过数年平定江东,不管曹操认不认为他是英雄,孙策的能力都没有改变。

所以曹操不认为孙策是英雄也只是他个人的看法。

其次,在曹操眼里,不管孙策如何的厉害,但毕竟不是他自己白手起家的,而是继承他父亲的基业。



他父亲孙坚死的时候,手下已经有了一批忠心耿耿的人,也有一定的威望。让曹操觉得孙策是借着他父亲的基业发家的,所以曹操不认为孙策是英雄!

最后,曹操曾经和刘备孙坚一起讨伐董卓,知道孙坚的能力,跟孙坚是同事的关系,作为孙坚的儿子孙策,曹操当然不会把他放在心上!

所以曹操不认为孙策是英雄!


当然孙策到底是不是英雄也不是曹操能说的算得,这只是他的个人看法!


中孚鉴


曹操轻视孙策,认为其“因父成名”,绝非能与自己相提并论的英雄,是理所当然的。就当时天下情势而论,孙策别说和曹操相比,就算比之荆州刘表、幽州公孙瓒这些诸侯,同样也大为不及,孙坚之子的身份,确实让他在创业时占据了极大便利。

孙坚与孙策

江东孙氏出身寒门,自称是春秋时“兵圣”孙武的后裔云云,不过是得势后给自己门楣贴金。孙坚的父亲孙钟、也是孙策孙权兄弟的祖父,只是个种瓜农民。

孙坚17岁那年行船时遇到海贼,挥刀与战,斩首一级,由此闻名乡里,被召为县吏。汉末黄巾之乱,孙坚从军屡立战功,击平各方叛乱,一刀一剑给自己搏取了拜将封侯的大好前程,获封“长沙太守、乌程侯”。

董卓窃夺汉朝中枢大权,废立天子,关东各地纷纷起兵,组成反董联军。孙坚率其部属,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斩华雄,败吕布,克虎牢而复洛阳。孙氏虎卒屡克西凉铁骑和并州铁骑,为联军第一敢战之劲旅,在英雄竟逐的舞台上,书写了自西楚霸王项羽之后数百年来,江东子弟最绚烂的华章。

董卓屡战屡败,求和不得,被迫西迁长安以避其兵锋,孙坚的声威也因此震撼天下,纵是称为当时天下第一名将,亦丝毫不算夸张。

孙坚兵进洛阳,收取玉玺

彼时的曹操也只不过是个联军盟主袁绍的故旧之友,而刘备更是籍籍无名之辈。他们虽然年龄与孙坚相仿,但此时的声望和功绩,皆远不能与孙坚相提并论。此后,孙坚虽然在攻取荆州时,误中流矢而阵亡,但其人虽没而英气长存,将星长耀九天!

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孙坚在讨伐董卓战争中的这些战绩,统统“乾坤大挪移”给了主人公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捏造出“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之类的脍炙人口故事,通过戏剧、评书等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了数百年,相当程度上深入人心,才使得孙坚的功绩和能力被广为低估。

孙坚去世后,其亲信部属依附了袁术,孙策同样也在袁术帐下为将,奉其命令攻略淮南与江东。事实上,孙策攻占江东的吴郡、丹阳、会稽三郡之后,名义上还是袁术的部属,袁术也派了自己亲信去接管孙策所得城池。

只是袁术因为孙策在江东的胜利,和徐州吕布的归附,自以为统领扬州、徐州、豫州三州,已成天下第一大诸侯,竟利令智昏而称帝,才令其麾下州郡众叛亲离,孙策也趁机脱离袁术,驱逐其亲信而自立。

待袁术被曹操连续大败,最终败亡时,孙策趁机夺取庐江郡,收其余部三万余人,战船千艘,而后挥军西进,于沙羡之战大破黄祖,斩杀荆州军万人,缴获战船六千艘,接着兵不血刃夺取豫章郡,又分豫章郡南设立庐陵郡,是为通常所述的“江东六郡”。

当然,孙策仅率领数百门客过江,便打下江东一方基业,甚至被誉为“英气杰济,猛锐冠世,志陵中夏”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他很大程度上确实是“因父之名”。

讨逆将军,吴侯:孙策

正是孙坚这个江东虎将的威名,才让孙策在起兵之初,就得不断英雄豪杰来投,部众尚未与敌一战,就迅速壮大到六千余人。而他的堂兄孙贲(丹杨都尉、九江太守),舅父吴景(丹杨太守、广陵太守)都是袁术委以重任的方面大员,正是他们的投效,才让孙策轻松叛离袁术,真正自立为一方诸侯。

孙策背离袁术(“仲家”政权)而独立

孙策江东征战的敌手,要么是刘繇、刘勋、许贡之流,要么是王朗、华歆等坐谈高士,要么是严白虎、笮融、祖郎等地方豪强,而且这些人还彼此争斗不休,才会被孙策次第击破。哪怕最有“含金量”的对手江夏黄祖,和曹操击败的吕布、袁术、李傕、郭汜等人相比,也完全不是同等分量。这些人放在整个天下舞台上,确实就是一群能力不值一提的“土鸡瓦狗”之辈,

而且,江东所在的扬州,其真正精华在九江、庐江两郡,原本也只有此处的户口数和繁华程度,能勉强和中原各州郡相比。等袁术在淮南数年的竭泽而渔,荼毒当地匪浅,又妄自称帝遭致各方围攻后,这两郡也几乎废弃了。

孙策占据的江南的吴郡、丹阳、会稽、豫章诸郡,只是在地图上看着地方大而已,以人口和开发度而论,也就比南中、岭南这些蛮荒之地强得有限,和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区,决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从曹操这个大汉司空、中原霸主的角度,认为孙策的战绩相比其英雄盖世的父亲孙坚,完全无足称道,不过是和割据辽东四郡(辽东郡、玄菟郡、带方郡、乐浪郡)的公孙度一样,占据了同样为贫瘠偏远化外之地的江东,也在情理之中。

孙策死后,孙权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夷陵之战大破刘备,历时二十年之功,将版图从继位时的五个郡,扩张到荆州、扬州、交州的一共三十三个郡,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割据江南而力抗中原、屹立数十年之久的强大政权,孙策作为东吴帝国这方基业最初的奠基者,其历史地位也就自然水涨船高。

孙权称帝时版图

不妨做个假设,如果赤壁之战时,孙权竟拱手归降,或者一战而亡,则孙策的最终历史评价,怕是还未必及得上刘表、公孙瓒等汉末诸侯。他确实要感谢自己有一个英雄盖世的好父亲,又有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弟弟。


狐狸晨曦


我认为曹操不认为孙策是英雄,主要有两点理由。

第一,我们看青梅煮酒时,曹操是如何评价孙策的。

曹操说:“孙策籍父之名,非英雄也!”也就是说,孙策是靠了他父亲孙坚的威名,才平定江东。孙策不是白手起家,因此不能算英雄。

这一点其他答主已经说过了,孙坚在江东很有群众基础,孙策平定江东时,很多孙坚的老部下,以及江东的大族,都帮助了孙策。

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是,东吴一直实行私兵制。其实魏蜀两国也有私兵,但是不像东吴这么制度化。

所谓私兵制,指的是一种由个人或者家族自主招募、训练、指挥的军事制度。也就是说,士兵是属于将领个人的,该将领死后,士兵可以被将领的儿子继承。

这很好理解,因为孙策的很多士兵本来就是属于江东豪族世家的,这一制度自然被延续下来了。


第二,曹操还曾评价孙策说:“猘儿难与争锋也!”猘是指很勇猛的狗,用现在的话说,曹操把孙策比作“小狼狗”。

可见孙策的优点是勇猛无畏,《三国演义》称他为“小霸王”,就是想霸王项羽一样勇猛。

但是这也是孙策的一个缺点。

《三国志》中,郭嘉评价孙策说:“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最终果然被郭嘉料中,孙策被刺客杀死了。

曹操将英雄比作龙,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乘时变化。如果孙策是真龙,又怎会搁浅沙滩,遭虾所戏?

古人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真正有大志向、大抱负的英雄,必然懂得保全自己,是不会让自己轻易处于险地的。这不是懦弱,而是自重。

可见孙策是匹夫之勇,刘备对他的评价是血气方刚,很是恰当。孙策这样的人,做一个武将很勇猛,但做不了争天下的英雄。


梦露居士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三国演义》中原话。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不承认孙策是英雄,真要做个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可能:

一、曹操醉翁之意不在酒

“煮酒论英雄”,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这场对话,曹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试探刘备,而刘备在对话中的机智应对也是这场对话的高潮部分。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大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言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所以,曹操和刘备论“英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出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之前刘备不管提什么人物,曹操都不会认同的,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辈分问题

曹操刘备都是和孙策父亲孙坚一辈的人物,当年也是一起讨伐董卓的盟友,此时,一个小辈的孙策要让曹操承认是个英雄,心高气傲的曹操岂肯啊。再看刘备那句“有一人血气方刚”的形容,可见,连刘备都认为孙策只是“血气方刚”的少年而已,曹操又怎会认同,其实,刘备心里又何尝不认为“天下英雄唯备一人耳”。

三、实力问题

当时的孙策,虽然平定了江东六郡,有了不小的地盘,但毕竟迅速崛起,立足未稳。孙策周围尽是虎狼环伺,袁术、刘表都有可能吞并江东。曹操此时也不会太看重孙策的势力。

四、命运问题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煮酒论英雄”很有可能也是罗贯中虚拟的,因此在描写的时候会考虑到每个人物的特点,孙策在这之后不久便被刺身亡,将权柄交予其弟孙权,因此,罗贯中在写这段对话的时候很有可能也是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正所谓“血气方刚、英雄气短”啊。

原创作品,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曹操煮酒论英雄

一日,刘备在后园浇菜。曹操闲得没事邀刘备于府中小亭,盘置青梅,煮酒畅饮。

此时的曹操和刘备,相当我们下班闲暇之余在路边排档,喝喝小酒,㑆㑆大话的场景。当然吹吹牛皮也在所难免,曹操刚刚斩杀天下雄将吕布于白门楼,其不免有些诳。“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是曹操所定义的英雄。可以说当时的曹操作为一个胜利者,朝庭之上又春风得意,所以目空一切。袁术、袁绍、刘璋等都己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江东领袖孙策还是袁术手下。一句“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轻风带过。

亲们,当你酒喝多了,是不是也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只有自己最历害!


陈陈说历史


三国时期的东吴依靠长江天险,让曹操有生之年未踏入吴地一步。

东吴的崛起离不开孙策的努力。

孙策依靠父亲留下来的几副铠甲起事,实力不过是三千将士,数年之内平定了江东,成为了威震天下的小霸王,天下诸侯对其都要避让三分。

为何青梅煮酒时,曹操不承认他是个英雄呢?有书君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曹操对其的直接评价“孙策籍父之名,非英雄也”。

曹操认为,孙策不过借他父亲孙坚的名声和旧势力,继承了他父亲的基业,算不上白手起家。

孙策平定的江东人马是他父亲的老部队,太多忠心耿耿的人才而且个个非等闲,比如黄盖、程普,都身经百战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些人本身也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才让孙策在起兵之初,英雄豪杰不断地来投,部众尚未与敌一战,就壮大到六千余人。

他们的投效,才让孙策轻松叛离了袁术,真正自立为一方诸侯。

孙策江东征战的敌手,要么是王朗、华歆等坐谈高士,要么是严白虎、祖朗等地方豪强,这些人彼此还争斗不休,才会被孙策次第击破。

这些人放在整个天下的大舞台上确实不值一提。,而且孙策当时占据的吴郡、丹阳、会稽和豫章诸郡,和南中的蛮荒之地一般,只是贫瘠偏远的地区罢了。

其次,孙策勇猛无畏的性格。

郭嘉曾评价孙策:“策听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最终被郭嘉料中,孙策被刺客杀死。

孙策是员猛将,少年得意,但性格暴躁不知变通,没有多少城府,还不容易听取别人意见。

刘备说他血气方刚,孙策这样的匹夫之勇做个武将很勇猛,兵锋所指所向披靡,但做不了争天下的英雄,他奉行个人英雄主义,喜欢单枪匹马。

曹操将英雄比作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乘时变化。

真正有大志向、大抱负的英雄,必然懂得保全自己,是不会让自己轻易处于险地的,这不是懦弱,而是隐忍,所以曹操承认见势不妙就逃跑的刘备是英雄,却不觉得能征善战的孙策是英雄。

再者,曹操想要拉拢刘备。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曹操处于群雄势利的中间,虽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成为了上是众敌之首,每个诸侯都以曹操为敌。

他需要借助刘备的力量,去徐州阻击袁术。

他有着拉拢刘备,别看他们个个势利大,不足为虑,都算不得英雄,只要咱们联手,肯定能消灭他们。

曹操和孙坚、刘备曾一起讨伐董卓,跟孙坚是同僚,而作为孙坚的儿子孙策,只是一个晚辈,自然有些轻视他。

所以曹操有意抬高刘备,贬低袁绍、孙策等,他们是敌对的关系,于是便盛赞刘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每个人心中都有英雄,每个人心中的英雄都各不相同。

曹操对孙策的否定并不能抹杀掉他的丰功伟绩。

他英气杰出,超众而气盛,能窥奇异之局,取得时势之利,立志侵越中原。

他平定了江东,为以后的东吴扩充铺好了路,有书君倒觉得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青梅煮酒论英雄算是三国演义中,比较耳熟能详的故事了。曹操和刘备边喝酒边聊天,聊了一阵之后,曹操询问刘备,天下谁才是英雄?

刘备自然不敢瞎几把扯淡,在人家地盘,说错话的结果随时可能没命的。实际上,曹操这是在将刘备的军。果不其然,刘备在道尽天下诸侯之后,均被曹操否决。最后,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以当时两人的地位悬殊,曹操是没有必要恭维刘备的;更没必要在抬高刘备的同时,将孙策等人贬的一无是处。

刘备与曹操到底有怎样的深交,以至于曹操如此抬高他?

话说刘备投靠曹操之前,多次被吕布吊打,若是没有曹操,刘备绝逼挂了。曹操救了刘备之后,与他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待遇之高,无出其右。为什么会如此厚待刘备呢?难道是因为他是中山靖王之后?

曹操连汉献帝都看不起,能看得起小小的中山靖王之?开什么玩笑!刘备之所以能让曹操看得起,大概是因为两件事吧。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刘备联合关羽、张飞举起大旗,共同匡扶汉室。刘备是怎么起义的呢?他忽悠张飞卖了桃园,又忽悠他掏钱买兵。这特么妥妥的空手套白狼+借鸡生蛋啊。

上面这件事,只能说明刘备胆大,而且很有领导才能。这是乱世必备的素质,却不是成功的关键。真正让曹操刮目相看的,是下面这件事。

曹操活捉吕布之后,询问刘备该如何处置他。曹操看似举棋不定,实则非常希望把吕布收入麾下。刘备只说了一句话,直接绝了曹操的念想: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

只这一句话,刘备的枭雄本质暴露无疑。心狠手辣,该下死手的时候,绝不皱眉头。曹操不也是这样的人吗?曹操何等心细,一下子就看清了刘备的为人。可是,曹操惜才之心泛滥,还想再测试一下他,便有了煮酒论英雄。

故而,在曹操眼里,能够成为英雄,必须要有两种素质:白手起家、意志果决。

可惜的是,孙策虽然决策有余,奈何身为富二代,不具有前提条件。尽管孙策平定江东,曹操仍旧认为他不过是匹夫之勇,假以时日,孙策能拥有的,刘邦都能拥有。


祗树


那证明曹操还是很有远见的,曹操对人物看的一向很准。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结果,袁绍后来被曹操打败,像刘表、袁术这些选手,最后都没掀起大浪,反而是刘备后来的的确确干了一番大事。

对于孙策,曹操应该是天生自带选择性忽视吧!曹操很欣赏孙坚,在诸侯会盟的时候,曹操为了拉拢孙坚说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当时孙策和孙权都在孙坚身后,曹操说的是只有几岁的小孩,而不是说已经十几岁,器宇轩昂的孙策。结果是孙权坐拥江东,并且在赤壁之战的时候狠狠了揍了曹操一次。

曹操两次对人的评价,曹操认为刘备和自己是英雄,后生可畏的是孙权,这应该是前三国时期最成功的预测吧!

那么,曹操为什么会认为刘备也是英雄呢?并不是因为刘备打仗水平有多高,而在于刘备的宣传能力强,就是感召力,假仁假义却又人心所向,这个曹操真的整不了,曹操是干了半辈子好事,挨了上千年的骂名!

所以,在青梅煮酒的时候,曹操是在拉拢刘备,包括杀吕布的时候,曹操也是可杀可不杀,但是吕布和刘备有过节,这两个人只能要一个,曹操选择杀了吕布,并不是因为刘备说的那样,吕布是三姓家奴。

曹操对刘备是真的够意思了,但是刘备还是认为曹操容不下他,认为曹操心胸狭隘,其实三国里面心胸最宽广的就是曹操,那真是海纳百川,任人唯贤,就是别人的老婆,只要长的好看,也都照拿不误,敢问,谁有这样的胸襟!容不下刘备,那是因为刘备野心太大,刘备前后投靠了过董卓、公孙瓒、孔融、曹操、袁绍、刘表等等,但是没有人能容下他,因为他要的是天下啊!

另外,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认为曹操看不上孙策,是因为孙策籍父之名,非英雄也。

曹操一向是很自大的人,自认为自己是英雄,那么其他的英雄必然要超过自己,曹操自己是白手起家,并且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在他的眼里,必须是白手起家,声名显赫,文武全才。这样的人物,在三国中真的很少。

而这个英雄的标准,还是在官渡之战前,在官渡之战后,曹操那就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了。


史论纵横


正如曹操所说孙策不过是借了他父亲孙坚的名声和旧势力罢了!孙坚算不上白手起家。


孙坚在江东经营了很久名声很好,孙坚的部属也都是江东人。孙策平定江东的人马也是他父亲的老部队。

孙策凭几百门客和他父亲的一千多,最后临时加入了一些人总共五千人。如果只有这些人,能够斩杀笮融五万多人……就算五万人站那不动,孙策的部下平均一人也要杀十个人人!

为什么孙策能够平定江东,因为周瑜引兵来助。周瑜可不是孙策江东小地主出身,而是北方大门阀出来的。周瑜具体带了多少兵马,史书没说,但是绝对不会太少,要不然怎么打败砍杀五万人。



孙策一旦有了几万人以后,最先做的事就是将周瑜赶走,怕的就是周瑜鸠占鹊巢。周瑜为什么痛快的就走了呢?因为孙坚和周瑜都是袁术的部下,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没有袁术的后勤补给孙坚和周瑜再厉害也平不了江东。

因此,孙坚平定江东一是借了孙坚的名声,收拢了孙坚老部下。二是借助了北方大门阀周瑜的兵马。三是依靠了袁术这颗大树。

曹操认为的英雄是自己和刘备。曹操起兵的时候他老爹可一点也没有资助,全靠自己。刘备就更不要说了,卖草鞋的。因此曹操心中的英雄就是靠自己不靠别人而成功的人。假如孙坚还活着,天下英雄肯定有他,他儿子孙策就比他差了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