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融詐騙須警惕 甄別“真假”信託APP

金融詐騙的觸角伸向了信託行業,12月2日,媒體記者瞭解到,各地銀保監局籌備組近日已向轄區內信託公司發佈《關於不法分子冒用信託公司名義進行線上詐騙風險提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近期有不法分子在微信群中發佈二維碼,誘使金融消費者在掃描後進入該平臺下載以假亂真的信託公司App,並以此詐騙投資者錢財。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如果發現上當受騙,應該立刻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獲取收款方信息。收集和固定證據後,可以報警或者向相關人民法院起訴,以便挽回自己的經濟損失。

從《通知》來看,近期典型的詐騙方法為:不法分子盜用信託公司或證券公司的官方App信息後,冒用其名稱、LOGO等製作虛假App,並將其發佈至某APP託管服務分發平臺上(非官方應用商店)。之後,不法分子在微信群中發佈二維碼,誘使金融消費者在掃描後進入該平臺下載以假亂真的信託公司App,並以此詐騙投資者錢財。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媒體記者,實際上《通知》早在11月中旬就已經下發,自查整改工作一直在積極有序地推進當中,但因為目前沒有信託公司公佈這次的自查情況,所以也處於“隔岸觀火”的狀態。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表示,“隨著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在助力信託銷售渠道建設方面起了很大作用,除了App、微信公眾號,一些網站或者大型科技公司也在幫助信託公司引流,這些創新銷售渠道存在一定與現有監管要求不相容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