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下藏有数千年天然“保温箱”,啥稀罕物?还在继续使用


2018年12月1日周六的早上,摄影师一行人到山西省平陆县农村采风时,在一条黄土大沟里发现了一户人家,听到犬吠声,土窑洞里走出了一位老人,他向我们热情的打过招呼,邀请我们到家里坐坐。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从坡顶下到了老人居住的土窑院子里,经过了解这位老人家姓史,他今年72岁了,他同我们聊着天,手里还在搬弄着一条带着铁钩子的绿绳子,同行的影友问老人家这是做什么用的,史大爷说从“保温箱”里取红薯,听到这话我们一头雾水。

史大爷说:“来,带你们看看我家200多年的保温箱”。老人家说完来到院子南边的一个石磨盘前,吃力的抬起它,下边漏出了一个圆圆的洞口。

这个洞口直径大约在1米左右,周围全部用青砖做成,老人家说,这个直洞在当地农村其实就是排雨水的渗井,它有两个功能,一个院子里是排水,另一个是存放食物。自家这个老院子已经住了5辈人了,爷爷的爷爷就在这里生活,这个渗井的年头和院子一样的,最少都在200年以上。

史大爷说以前农村哪里有冰箱和保温箱一类的电器,渗井和土窑洞一样冬夏都是恒温,有人说冬暖夏凉其实里边温度不变,只是外边温度变化才有这样的感觉,所以这里就是存放食物的天然大冰箱或者叫保温器。


当地农民住的都是黄土院落,不论是地坑院子还是平房,数千年来祖先传下来的储存食物方式就是这个渗井,有的地方把它也叫作“红薯窖”,夏天放馒头,冬天存红薯。

老人说自家这个渗井深度大约在一丈五尺左右,井底已经见到“山缝”,所以不管上边雨水再大也流不满,夏季“山缝”中还嗖嗖的冒着凉气。

到了冬季上边的土窑洞里温度高,红薯储存在里边就会发芽生长,这样就不能吃了,渗井里的温度变化不大,很适合存放红薯和肉类,一般红薯都能存放到次年的春天还不会坏。

老人家说农村生活不如城市,但是农村人住的地方却很实用,特别是这个黄土地坑院子,很接地气,冬暖夏凉,花钱还少,不需要耗电开空调用冰箱,我家红薯存放一直有,欢迎你们随时来品尝。【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