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40年來中國製造業經歷了這些

作為實體經濟的主體、技術創新的主戰場,製造業的實力和製造技術水平,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40年來中國製造業經歷了這些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製造業。”曾幾何時,中國人都在追捧進口產品,國產家用電器的售價比外國品牌低上一截;如今,“復興號”高鐵運營、國產大飛機C919試飛、國產航空母艦下水……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令世人真切感受到中國製造業的飛速發展。

深化改革,為中國製造持續創造新的動能;擴大開放,為中國製造不斷開闢新的空間。40年來,“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的標識隨著商品流、信息流激盪全球,成為廣為人知的中國符號。220多種工業製成品產量居全球首位,中國穩居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正加速向製造強國邁進。

從物資匱乏到“世界工廠”——改革開放成就第一製造業大國

“上世紀70年代,有個說法叫‘三轉一響’,是當時的家庭‘奢侈品’。‘三轉’是指手錶、自行車和縫紉機,‘一響’是收音機。”從小在河南省林州市臨淇鎮楊村長大的徐成喜向記者回憶。

1980年,徐成喜家裡買了第一臺收音機,新鮮勁還沒過,他就因工作調動去了外地,住進了集體宿舍。

“當時最大的願望,是買臺電視機,但就連電視機票都要排隊等。”徐成喜說,單位三百多人,每次只能分到幾個名額。同村的譚成伏在1986年買到一臺14英寸長城牌黑白電視機,讓周圍人羨慕不已。

“現在,家家戶戶電腦、空調、洗衣機都是標配,連電視也經常以舊換新。”徐成喜回憶,自己分別買過18英寸和29英寸彩電。家裡現在用的,則是去年新換的55英寸TCL牌液晶平板電視。

從買不起、買不到,到隨時更新換代,小小家電背後,折射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業的巨大變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

時間回到1978年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赴日本進行首次正式訪問,參觀了日產汽車、松下電器等公司的工廠。“來到這裡,我明白了什麼是現代化、近代化。”鄧小平說。

認識到差距後,中國製造業開始趕路,學習發達國家經驗並走向開放。

80年代中期,以“溫州模式”為代表的民營企業輕工產品異軍突起。東莞的電子、晉江的體育用品、紹興的紡織、義烏的小商品……中國製造逐漸在服裝、電子、家電等領域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生產規模。

如今,從總量規模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據世界銀行統計,去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比重超過四分之一,相當於美國、德國、日本的總和。從產業體系看,我國製造業已經覆蓋了國際標準行業中製造業大類所涉及的24個行業組、71個行業和137個子行業,成為全球製造業體系最為完整的國家。

從價廉到物美——品牌質量持續升級

1985年12月,青島電冰箱總廠收到一封用戶來信,投訴冰箱質量問題。在憑票購買的年代,有瑕疵的冰箱也是搶手貨,廠裡一些人並沒有把投訴當回事。但時任廠長的張瑞敏突擊檢查了倉庫,從400多臺冰箱中查出了76臺有缺陷的冰箱。

如何處理?有人提議,質量不好的冰箱可以當成內部福利低價賣給員工。張瑞敏卻作出了驚人的決定:開一個全體員工的現場會,將76臺冰箱當眾砸成廢鐵,而且是由生產這些冰箱的員工自己來砸。

當時,一臺冰箱的價格是800多元,相當於普通工人好幾年的工資。“砸冰箱”很快成了熱點新聞,進而成為中國製造業的一次質量觀念啟蒙。

青島電冰箱總廠正是當今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海爾集團的前身。1989年,國內冰箱市場首次出現供大於求,在冰箱廠家紛紛降價促銷的情況下,海爾冰箱逆勢提價12%,依然受到消費者的爭搶。

“很多人並不認為不合格的產品就是廢品,他們覺得那是二等品三等品,便宜點一樣可以賣出去,必須把大家的質量觀念徹底‘砸醒’。”現任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的張瑞敏這樣回憶當年往事。

從追求數量到注重品質,中國製造緊緊抓住質量這條生命線,將“品質革命”進行到底。工信部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逐年上升,2017年達到93.7%,產品滿意度明顯提高。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大批國產品牌在全球市場競爭中鍛鍊成長。海爾家電、聯想電腦、華為通信設備、小米手機、大疆無人機……近年來,中國品牌的競爭力、美譽度與日俱增。

從模仿到創新——技術引領轉型“中國智造”

2000年起長達7年的DVD專利費之爭,是我國製造業發展歷程中一道難以抹掉的傷痕。其時,持有DVD技術專利的外國公司組成聯盟,向中國DVD播放器生產企業收取每臺16至19美元的高額專利費。

“國內企業出口一臺售價32美元的DVD播放器只能賺取1美元利潤,所交的專利費卻高達售價的60%。”知識產權專家劉延淮表示,大而不強、附加值低的中國製造業現狀不時引發各界反思。

經歷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製造業再一次進入騰飛期。有了DVD專利費之爭的前車之鑑,中國製造力主由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轉變。

今年8月,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展區內,16只形態各異的機械臂在架子鼓、電子琴、中國鼓等6種樂器面前,現場演奏《歌唱祖國》,吸引觀眾駐足欣賞。

這支“樂隊”來自格力,“成員”均為格力研發的多用途工業機器人。其定位精度高達0.05mm,可廣泛用於裝配、焊接、搬運、上下料等領域,“秀”出了格力在智能製造領域的優勢。

近十年來,格力家用空調產銷量一直領跑全球。而在上世紀90年代初,格力的前身珠海海利空調器廠的經營效益一度堪憂。

“電機要買、壓縮機要買,沒有幾樣不是買的。最後把部件組裝成一個機器,打上牌子銷售出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回首往事,感慨不已。

2001年,格力向日本企業購買技術,經多番努力仍遭拒絕,這讓董明珠下決心自主研發出包括電機和壓縮機在內的多項核心技術。2010年,格力喊出了“掌握核心科技”的宣傳語,並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至今。“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格力的努力是中國製造業技術創新的縮影。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創新投入不斷增加。1978年,我國研發經費支出為52.89億元;2017年上升為1.75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佔GDP比重達2.12%,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為製造業發展提供了“源頭活水”,我國的船舶、機床、汽車、飛機等重型機械和高端產品逐漸在世界範圍產生巨大影響。

從改革開放初期發揮勞動力、土地等成本優勢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到提升產品品質、優化產業結構,再到自主研發創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製造正逐步擺脫“世界工廠”低附加值的符號,轉型“中國智造”,加速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記者 姜永斌)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姜永斌 徐亮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