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得罪了赵立春为何还能进常委?

梓宸涛涛



虽然宋安之没有看完人民的名义全集,但得益于万能的今日头条,还是在头条上陆续看过不少人民的名义视频。有关李达康为何可以进常委的片段也看过不少,今天就来说说自己的个人见解。

在人民的名义中,沙瑞金属于是中央空降的省委书记,他在上任之际并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低调的在吕州美食城附近的湖上考察,也可以视为微服私行。陪同的当地干部是易学习。

说到美食城,易学习说过当年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想要在吕州建美食城,当时的吕州市长李达康曾任赵立春的秘书,却并没有批这个项目,而是一直找各种理由推辞。最后赵瑞龙找到了吕州市委书记高育良才批下了美食城的项目,两人也不知达成了什么协议,总之高育良之后进了省委,从此形成吕州市委书记默认可以进省委的惯例。而李达康被平调到其他地区,在赵立春任上并没有进入省委。

易学习说起李达康曾经任县长的往事,当时易学习是县委书记,李达康是县长,县是一个贫困县。李达康为了发展县里经济,一直鼓动县委书记易学习说为官一任要造福百姓,顶住压力,要求县里每个人捐三块钱来修路,使县城经济大有起色。当然对于李达康的一些霸道的处理方式,易学习多有不满。

到了之后开始大反腐,李达康的妻子身为银行副行长涉嫌贪污被捕。赵立春的儿子赵瑞春过来找李达康,转达老书记对于李达康的嘱咐,让他马上与妻子协议离婚,免得牵扯到他。李达康不亢不卑的回应到自己已经与妻子离婚。

通过以上剧情可以分析出三点。

一、李达康虽然身为赵立春的秘书,赵立春当时可以说是他最大的靠山,但他政治觉悟很高,并没有与其同流合污,但并没有将路堵死。所以一直找理由不掺和吕州美食城的审批,没有直接拒绝赵瑞龙,没有与赵立春撕破脸皮,所以最后只是被平调到其他地区。


说明李达康是个老油条,既洁身自好还尽量不得罪人。

二、李达康是一个干吏加廉吏,能力强,就是行事有些霸道。

三、李达康妻子涉嫌贪污腐败入狱以后,赵瑞龙来找李达康,说明李达康并没有真正的得罪赵立春。

同时李达康不亢不卑的态度说明并没有真正的敬畏这位老领导的公子,意味着他底气十足。

结合这些来说,李达康虽然是以赵立春秘书出身为官的,但政治觉悟很高,害怕有朝一日大树会倒下或者说觉得这棵树不够大,就没有死心塌地的靠这棵树,而是一直洁身自好有意无意的划清界限,比如说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想要在吕州建美食城,李达康是找理由一在推辞,赵立春虽然生气但毕竟曾经是他的秘书,所以并没有为难他,只是将其平调其他地区,将其晾了一边。

后来赵立春下去以后,在省委依旧有不少影响力,比如说高育良就是赵立春一系的。

这时候李达康因为能力很强,正好靠突出政绩可以有资格进入省委,赵立春毕竟下去了,想着拉拢一下李达康也有利于继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所以授意高育良支持李达康入省委,或者说最起码没有授意高育良等人反对李达康入省委。结了个善缘,自以为李达康以后肯定会买自己面子方便儿子赵瑞龙行事,所以后来李达康妻子出事以后,赵立春派儿子赵瑞龙过去提醒,借此进一步拉拢关系,以示亲近,但李达康并没有吃这一套。

当然以上只是宋安之在头条上通过些许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片段总结而出的,并没有看完电视剧全集,纯属个人看法,如有遗漏剧情证明本人看法有误,还请多多见谅。


宋安之


作为副省级城市,省会的市委书记,省委常委,一般是省委推荐,中央任命。省长,省委书记的任命是中央考虑全局,直接任命,上一届省委书记只有建议权,仅供参考。

从文中看,中央对汉东的问题早有查觉,所以即使赵立春推荐谁,谁就可能是下一步查办的对象。

从另一个角度看,达康书记搞经济是一把好手,文中,他去哪,哪里的经济就能搞上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30年,这样的官员很容易受到上级的青睐。

政治资源和靠山,有的是原来就有的,有的是在工作中慢慢形成的。达康书记能做到这个级别,除了自身努力外,肯定有伯乐喜欢他,这个在文中没提。

达康也不见得就得罪了赵立春。看看达康书记得工作作风,在2次担任市委书记,市长期间,副市长都出问题跑了。说明什么问题,他自己不贪,但不阻止别人贪。林城事件后,想必对他也很触动,但他自己确实是干实事的人。所以想以这种方式缓和与相关人员的关系。任何一个能当上副市长的人,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上面,下面都有一群人。


不一般的帅63263247


这个问题确实有意思,不过李达康的政绩是有目共睹,也是有资格进入常委班子的。不过李达康是有得罪了赵立春吗?


其实不得不佩服李达康的政治智慧,首先他是并没有得罪过赵立春,也没有跟赵立春赵瑞龙敌对过,这一点不像易学习,易学习是跟赵公子对着干的,而李达康没有,他只是拖着不批赵瑞龙的项目,拖、踢来踢去这个办事手法对待赵瑞龙这种人是最好的,不对抗也不抱团,这是一种智慧。

电视剧中赵瑞龙对李达康还是挺客气的,李达康也经常表达自己对赵立春的佩服。有一次和沙瑞金谈到赵立春,李达康说话是很有艺术的,肯定了赵立春改革的作用,也暗示了一些太强硬的手法。



有一次开会商量双规“学外语”的陈清泉,政法书记就对李达康提出质疑,因为李达康曾经对政法委说过陈清泉是高育良最喜欢的秘书,对其作风问题,要顾全大局,不需要展开说。后来沙瑞金来了,意味着高育良不可能做一把手,李达康就直接规了陈清泉。


所以,李达康在政治方面的智慧,很高明。能做到守住基本原则,也能不触碰其他人的利益。自己不犯错,也不惹别人。

另外,李达康的工作能力,是各方都有目共睹的,几十年前就知道修路致富,主政林城前,林城GDP在汉东倒数,李达康去了,搞到了汉东前列,还知道环境保护,沙瑞金都说他是三十年改革大将。实力真不比高育良那套教授理论差。所以李达康还是可以坐到常委位置。不过高育良的位置比他靠前,这也说明了凭关系和靠实力的,也会有差距。



综上所述,一、李达康有政治智慧。二、李达康有实力。所以能进汉东常委班子


南冥水怪


最近刚看了20多集,很好奇达康书记是怎么进的省委常委呢?很明显达康书记是在沙书记来之前就进常委了,沙书记前任应该是赵立春,达康书记虽然当过赵立春的秘书但从剧情来看他应该没上赵立春的船,曾经说过京州市委书记不跟任何商人做交易,可以判断赵瑞龙没从他这拿到过好处,美食城他都没批,后来赵立春还把他给调走了,这很明显是看他不上船就想排挤他了,没有后台,人缘也不算好,说汉东有汉大帮和秘书帮,汉大帮人确实不少,秘书帮我还真没看到有谁,没靠山没朋友,手下还一群乌合之众,不是腐败就是不作为,在林城就发生过副市长跑路事件,在京州又发生,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就这样为什么还能被提拔进省委常委呢?靠能力?易学习能力也不弱,但受排挤也一直上不去,何况他把赵立春得罪后上面没人想干出政绩也没那么容易吧,竟然还能步步高升真让人莫名其妙。


陌生人Strangers


第一,作为赵的大秘,不可能会得罪赵的!至于没给小赵批地这件事,是李基于发展,而且是一拖再拖,没有给正面回答。赵没有缘由因为这件事,失去自己这个看中的大秘,而失去在本省的诸多政治条件!李从未有过反对自己的老上级,对老上级的态度也是恭敬的,这点可以从一次和沙在河边谈话中可以看出。李对赵家的行为也是尽量回避,直到沙的空降才改变,可以从陈清泉可以看出!第二,就是李的能力强!


小诗阳阳


很少看电视,更很少把一部剧追完,但《人民的名义》是个例外,从头到尾一集不落地看了一遍。

达康书记给人印象十分深刻,因为他脱离了”伟光正“的刻板印象,在雾气迷蒙的官场中显得十分真实。他有自己的理想,为理想甚至有些不择手段。他很正直,正直得有些不近人情。当然他在上级面前表现得也很积极,只要不是违反原则的事情,办起来也很快。

总而言之,达康书记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行动迅速,也能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得都很协调,惟一失败的领域是他的家庭生活。

他得罪了可以一手遮天的赵立春,为什么还能进常委?

关键就是他很能干,政绩突出,这是一项硬指标。无论在职场还是官场,有能力肯干事的人,总是很难被人长时间压制,这就是我们讲的”是金子总会发光“。达康书记能进常委,他的政绩和能力是第一位的因素。其次就是,他虽然没买赵立春的账,但也没有公然站到人家的对立面,赵立春也就犯不上冒很大的风险死压着他不放。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官场上要想畅通无阻,当然就要少树敌,必要的时候还需要笼络人心,哪怕这个人并不是你喜欢甚至跟你不是一个队的。

不管是哪里的官场,快意恩仇直来直去的场景总是极少数,学会妥协才会走得更远。区别就在于,有些人的”妥协“是有原则的,而有些人的”妥协“毫无原则,当然就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HR那些事儿


我先从影视作品《人民的名义》这个角度来回答你:首先,在电视中李达康并没有得罪赵立春,只是规避了利用职务之便为赵立春之子赵瑞龙批美食城的项目。在他被调离到林城后,短短几年把林城的GDP从全省后几名做到全省数一数二,这是他进省委常委的主要原因。



我在从当今社会用人机制这个角度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大浪淘沙,是金子总会发光。无论你在什么单位,只要你业务能力强,个人实力过硬。是没有任何一个领导可以埋没你的。从领导角度讲,没有任何一个领导不喜欢业务能力强,个人能力高的人!即便有点性格,领导也是会重用的。


最后从历史的角度句一个例子,你会对这个事情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乾隆皇帝手下大臣:纪晓岚、刘庸还有和珅。和珅能文会办事,那为啥还要纪晓岚、刘庸?就是因为纪晓岚、刘庸业务能力强,个人能力强。皇帝需要就是办实事的人。


若愚娱乐


这个问题很好,我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没看过原著,不太清楚,但是希望这次按照生活常理来分析一下。

首先说这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赵书记。从陈岩石和易学习的遭遇就知道他是一个对不服从自己的人必定不饶的。李达康在吕州没给赵瑞龙批地,这对赵立春意味着什么?大家可以从高育良批地后进常委,李达康这个绊脚石被调离吕州就可以知道了。所以可以知道,在李达康进常委或者说继续提拔李达康的问题上即使赵立春不反对也不会去支持的。

那么李达康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省会城市的书记进入常委的呢,其实要从李达康身上去找原因。

很多人说李达康秘书出身,但他真正做出成绩的是在金山做县长的时候,也就是在金山的做为可以看出他的执政理念,他是一心为了经济发展,不会顾虑其它的,这种行为控制在一定程度是好,一旦无节制必然引发灾难。从林城和京州两个主管经济的副市长被转就可以看出。这就是李达康的性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那么李达康为什么能在得罪了赵立春后还能一步步的升迁呢?

刘新建曾经在受审的时候转述了赵立春对李达康的评语:喂不熟的狼。要知道刘新建做赵立春秘书的时候,赵已经是省委书记了,这种级别的人对一个人的评语可是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首先喂不熟,说明赵立春之前也是拉拢过李达康的,要不李达康在吕州得罪了赵,也不会被调去林城。虽然林城穷的叮当响,但有李达康在金山的表现谁敢说他不能干出业绩?所以有时候领导交给你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不一定是给你小鞋穿,但是不支持你的工作那才是。不过很明显李达康并没有上赵立春的船,可以这么说李达康的政治眼光甩高育良几条街都不为过。

李达康其实在理念上也是和高育良一样,他要的是权利,改变社会的权利,但李达康比高育良幸运,他在赵立春身边做了几年秘书,对赵立春和他的家人再了解不过了,他明白赵立春早晚要出事的,所以他不会上赵立春的船。

那么李达康真的就是一个人一条船吗?其实不然,以李达康的能力和心智找一个靠山很容易,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李达康对京州的官员可以说是从不给面子的,但唯独对赵东来非常亲近,而赵也是很有资源的人。

太多的没法写,这毕竟是一部电视剧,虽然很多内容是根据实际案例改写的,这里只说两句话。

第一、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第二、没有引路人,易学习就是榜样。


到底用什么名字能通过


其实这个问题在于党选拔干部的机制,投靠一把手,站好一把手的队无疑可以进入上升的快车道,进步会很快,但是政府考核干部还是会看业绩,比如gdp,比如招商引资,比如脱贫比率,比如就业人口,李达康一定是在这种考核中独占鳌头才能在常委会投票上通过,业绩非常好的情况下,即便是一把手也不能轻易的就否订市县一把手的政绩,何况李达康有非常高的政治智慧,在剧中就能看出李达康既不给赵瑞龙办事,又不明面上得罪赵立春,工作又干的很好,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他能进入省委常委的原因。


执信先生


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是电视剧,或者小说的通病,洗白弱三分。一个好人,会和所有的坏人打一遍,这些坏人就是不互相打。人名里面,有一次高育良开会,说祁同伟和易学习,扯到学雷锋。所有人都怼高育良,简直都是好人。汉东省高层就高育良一个坏人,其他都是好人,这些好人怎么上来的?赵立春没几个班底啊。这就是为了突出一个问题,前后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