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里,为什么作者没安排田福军田福堂哥俩见面?

绿江汉子1


这倒是个有趣的问题。

小说是虚构的,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编的。不要太较真。

这个有几种可能。

一是作者故意不安排他们哥俩见面,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这就正好达到作者的目的,好的小说必然是这样,他把每个出场的人物性格都刻画得接近真实,一定会埋下很多伏笔,让读者真正进入他设置的故事中,就像四大名著一样,专门有人研究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而不是那样写。这是手法。

二是作者认为田福军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好官,不必过多写他回老家的场景,作者觉得不好展开话题,容易改变田福军的为民形象,因此刻意不写,但读者肯定想得到,兄弟肯定有见面的,没必要写,不好安排话题。

三是作者的写作主线是孙玉厚一家,即少安,少平,兰花,兰香,其它人物都是围绕他们设置的,最核心的人物还是孙少平,因为这就是路遥自己。因此配角作者不会过多去写,写了会偏离主线。

四是任何作品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都肯定有不满足或者说有毛病假的地方,比如我就觉得润叶和田福军一家过于亲近,按理她只是侄女,但田福军两口子(主要是田福军老婆)似乎过多干预了她的感情生活,这个有点别扭,感觉不太真实,她对自己女儿田晓霞都没有这么多关注,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

所以说小说永远是小说,它不是社会真实,都只能根据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来高度加工。

路遥是伟大的作家,平凡的世界的确是好作品,它激励了千万读者,让我们体会了生活的不容易,我们总是感动其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就够了。

水平有限,有不同看法或者不对之处请留言评论,谢谢!


手书者


在《平凡的世界》里,作者没有怎么写田福堂和田福军见面,田福军回村见到少安,和少安谈过话,他和领导回视察也没有和田福军过多的对话,田福堂去县上也是找徐爱云给润叶按排婚事。

至于什么原因,或许是因为政见不同吧,田福堂是“顽固派”,坚持集体化,公社化运动,狠抓狠斗走资本和小农思想。他有点小自私,贪功急利,但也是“按上头思想办事”,为人民谋幸福,只是文化程度和见识的局限性。

田福军是属于“改革派”的支持者,受过高等教育,有主见,思想超前,全心全意大公无私的为人民服务,一心想让黄原老百姓吃上黄面馍,白面馍。

就政见而言,他们说不了三句应该会吵起来,但又因为感情深厚,不想伤了感情,所以还是不见好,见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以免彼此尴尬。

还有就是田福军是“大官”,田福堂是基层干部,他们彼此避嫌,怕影响不好。田福堂也是条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汗子,不想让人瞧不起他,说他因为弟弟在县上领导,他才能取得成就的。




端霞居士


有相见啊,在双水村打枣时,田福军回村了!书中虽未明写,但必然相见啊!再有路遥有意回避书中兄弟相见,书中不写相见是无需相见。


云淡忘了


见面不见面那是作品的需要,两个人虽没有见面,胜似见面。他们始终在思想政见中交锋,可以感觉得到,所以没必要见面。


西域之子cyj


请看电视专访:

路遥有话说


佳山一叟


奥,这个得问编剧


泰昕凯


官派一点的说法,兄弟两个政见不同,并且这种分歧不在本书讨论范围之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