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和炭疽病两大病害,应如何防治?

魏晋美人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杀菌剂杀虫剂和生物菌剂不断升级换代,在2018年草莓的红中柱病以及其他病害反而预防治愈不了呢?

大家再去医院了解一下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病,人除了需要饮食来维持生命的健康,还会因为情绪和心情的好坏决定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植物虽然没有感情活动,但是它一样需要合理的营养和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2018年六七八月份的持续高温气候,是导致种苗抗病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一般作物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是15度至28度,超过这个温度区间,高温会导致作物进入气孔关闭阶段,以降低水分的过量蒸腾,而草莓的根系属于浅表性根系,在高温期,太阳照射的地表温度高达四十度以上,虽然苗厂浇水降温,使用遮阳网降温,很少有人使用温度测量仪去测试地表温度,根系周围土壤温度超过三十五度,就进入停止工作状态,高温气候导致空气温度也一样高,这就会产生热辐射,高热量依然会冲破遮阳网来影响草莓的地上部,长时间草莓体内得不到养分积累,就导致了僵苗的发生,所以,今年死苗大面积发生完全在情理之中,尤其北方的严重。


一线农业


红中柱根腐病,俗称草莓“烂葫芦”,属于土传病害,重茬地土壤和苗木带菌,会造成毁灭性损失。病原菌主要是镰刀菌,腐霉和疫霉,一旦发病造成大量死棵。防治上一般要重视预防而不是治疗,一是采用土壤消毒法,采用夏季高温闷棚,整地时增施微生物菌剂,如科诺可施可力菌剂每亩地500斤左右,控制病原菌。二是苗木消毒,苗木入棚前用阵地菌剂200倍,配合多菌灵500倍和乙磷铝500倍和碧护5000倍进行浸根处理,苗木定植后,采用阵地或真灵菌剂,配合施优健、融地美和碧护进行滴灌,生根抑菌,促进植株健壮,可有效控制红中柱根腐病的发生。炭疽病防治,需在发病初期,通过叶面喷施咪鲜胺或溴菌清或吡唑醚菌酯,配合碧护和井冈霉素等进行喷施。





果乡秋韵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和炭疽病是草莓生产的两大病害,常常造成死苗、枯叶、烂果,应该注意防治。

1、草莓红中柱根腐病。主要危害草莓根部,属于土壤传播真菌性病害,病株不发新根,老根逐渐变黑枯死腐烂,地上部植株生长瘦弱矮小,不发新叶,晴好天气表现失水症状,撕开主根,中部呈现红褐色,木质化程度高,严重时干枯腐烂,导致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由于该病首先侵染草莓根部,等到发现地上不茎叶表现症状时根部中心已经枯死,所以,只能预防,采取轮作换茬、高温消毒、起垄栽培、选择无病苗、栽后灌根等措施,防治病菌侵染传播,灌根可用药剂有噁霉灵、甲基硫菌灵等,可以结合叶面喷雾云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少侵染机会。

2、草莓炭疽病。可危害草莓全株,包括根茎、叶片、叶柄、匍匐茎、花蕾和果实,常造成叶枯、烂花烂果。炭疽病发病诱因是高湿,在生产上要起垄栽培、地膜覆盖、膜下浇灌、少施氮肥等农业措施,一旦发病可以喷雾苯醚甲环唑、苯甲.丙环唑、唑醚.代森联等药剂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