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提肌劳损是一种什么病?

杏林医者行


嗨喽,大家好,这里是KI健身,我是健身段子手渣ki。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问题是:肩胛提肌劳损是一种什么病?

首先来了解一下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位于颈部背外侧,是一条带状长肌。

额,左右各一条,是不是应该说是一对····

起自第1~4颈椎横突后结节,肌纤维斜向外下止于肩胛骨内侧角(上角)和内侧缘的上部。

肌肉上部分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层,下部位于斜方肌的深层。

近固定时肌肉收缩可以使肩胛骨上提和下回旋。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可以使头颈向同侧侧屈、后伸和下回旋;两侧同时收缩可以使颈伸。

肩胛提肌的劳损多是由错误的体态引起的。

肩胛提肌止点应力较为集中,长期的不良体态,比如低头并屈向一侧。

这个都不用举例,你打游戏、玩手机、伏案工作都是这个德行。

这样使肌纤维长期受牵拉而形成慢性的劳损,同时肌肉的止点肌腱长期磨损还会变的肥厚,从而挤压、刺激周围的末梢神经从而引起疼痛。

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劳损。

再有一种就是颈部过度前屈的时候,突然扭转颈部,容易造成肩胛提肌起点位置的肌纤维撕裂;突然过度上提肩胛骨容易造成肩胛骨上角位置的肌腱撕裂。

其实两种常见的劳损大多都是因为长期的不良体态引起的。

止于肩胛提肌劳损的康复思路,虽然题主没问,ki还是多嘴的叨叨几句。

因为有的损伤是会引起淤血和肿胀的,如果疼的厉害,还是建议先去医院的。

确定没有病理性的问题,只是长期的劳损,那么可以进行一些康复训练。

康复的思路自然是治标又治本。

所谓治标就是对肩胛提肌进行松解和拉伸,同时还要拉伸上束斜方肌等造成颈部紧张的肌肉。

动作看着相似,其实细节上略有不同,上束斜方肌的拉伸是收下颚,头部侧屈、前屈然后向

同侧回旋。

拉伸肩胛提肌是头部侧屈、前屈然后向对侧回旋。

通过拉伸和松解让肌肉得到缓解。

而治本的点就要多一些了。

一个是改善体态问题,这点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态评估。

你得先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啊!

比较常见的就是上交叉综合症,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矫正训练。

再有一个就是生活中的姿势再教育。

说白了,就是在生活中注意正确的姿态,毕竟每天的训练时间有限,如果只是训练的时候能够保持良好体态,生活中不注意,依旧很难康复。

以上就是KI健身关于您“肩胛提肌劳损是一种什么病?”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家之言,难免偏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KI健身


可能大家对这个病人很陌生,但其实很多人都得过这种病。题主能这样提问,看来是已经去医院就诊并得出了明确诊断。最近,在我的门诊也来了一位这样的患者,她告诉我说最近肩膀和脖子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又酸又麻又痛,双手要在晚上睡觉时举放到头两侧才能感觉缓解一些,但有时半夜还是会疼醒。我对这位患者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问诊和相关体格检查,并让她做了X光片检查,最后确诊该患者就是得了"肩胛提肌劳损”。


“肩胛提肌劳损”是一种外科疾病,有时被称为“怪病”,为什么这么称它呢?其实主要可以从2个方面说起,一是该病患者存在肩胛区和颈颌上部的酸胀、麻痛以及其它一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莫名其妙的感觉,患者一般需要尝试找到一特定姿势并保持不动,才能减轻这些怪感觉。另外,这种病也常常被错误诊断为颈椎病或肩周炎等一些症状相似的疾病,使得该病久治不愈。其实,如果想要确诊这种疾病并非很困难,只要找到肩胛提肌和肩胛提肌附着点的压痛处,再结合临床影像学相关的检查来排除其它症状相似的疾病即可。一旦确诊,患者只要积极接受正规治疗,一般预后很好。

那么,生活中如何预防肩胛提肌劳损呢?其实主要还是需要尽量避开其诱发因素。长期伏案学习工作、肩膀长期承受重物、突然转颈或抬头等动作都可诱发此疾病的发生。所以,只要我们生活中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就会很好的预防肩胛提肌劳损。

本期答主:王灿,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我是赛普健身导师马文慧。

肩胛提肌,从解剖学位置来看在人体颈项两侧,它上连颈部1~4颈椎横突,位于胸锁乳突肌深层,下接肩胛骨内上角和内侧缘上部,被斜方肌覆盖,是一条很细小,很薄弱的带状长肌,与斜方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头颈夹肌等颈部肌肉关系密切,又与大小圆肌、冈上冈下肌、胸小肌等控制肩胛骨和盂肱关节的肌肉相互作用与影响,是肩部与颈部最重要的衔接纽带。

在现今社会中使用电脑,手机时的低头,头前引的行为,睡眠时枕头过高,使得颈部肌肉过度被牵拉,肩胛提肌是肩颈部受到牵拉最多的肌肉。

而长期处于习惯性耸肩行为或耸肩姿态,则会引起肩胛提肌过度的紧张,柔韧度下降。

不管肩胛提肌是过度被拉长还是紧张,都会诱发肩胛提肌劳损。其主要症状:

颈侧上部酸胀,疲乏困倦,颈部不适,有重压感,脑供血不足、头疼、晕眩,肩胛上部或颈部不适,伸颈或侧屈时感觉局部僵硬紧张等病症现象。

触诊颈椎横突外侧和下颈段肌肉外侧部,可触摸到条索状肌肉纤维或筋结;肩胛骨内上角也可触诊到粗糙的扳击点,非常敏感,按压有剧痛。

肩胛提肌劳损也是上半身很多疾病的诱因。

改善方案分为两个部分:

一、 生活习惯调整

再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在生活中不注意纠正不良体态或习惯,都会使我们的治疗处理毫无意义。

1、改善头牵引,低头姿态,并将手机或电脑屏幕抬高至与眼睛平行的位置。

2、改善习惯性耸肩的行为,单肩背包换成双肩背包

3、调整枕头高度

二、处理方案:

1、放松肩胛提肌(按摩加拉伸)

2、处理上交叉综合症

紧张的肌肉放松处理,松弛的肌肉进行强化训练。

3、稳定肩胛骨

A前锯肌训练

B中、下斜方肌训练

4、灵活胸椎

更多健身康复知识,请大家关注我们!


赛普健身学院官方账号


谈到肩胛提肌劳损,我就会不自觉想起颈椎病,肩胛提肌劳损,出现紧张压痛,和颈椎病有很大的联系,也是我们在处理颈椎的时候经常按摩的肌肉!

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的功能有很多,例如上提和向下旋转肩胛骨,使头部后伸,侧屈颈部,使颈部转向同侧!

什么情况下会劳损?

在上肢不对称的搬、提活动中,肩胛提肌经常会被过度的使用导致紧张,颈部长期处于一个姿势或者颈椎病也会使肩胛提肌处于紧张,例如长期低头玩手机,胸锁乳突肌收缩,肩胛提肌被拉长而紧张。长期如此就会劳损。

怎么处理?

还是推荐手法按摩,安全也没有副作用,还是从根本问题上处理好肌肉,解除疼痛,恢复肌肉弹性和功能。

推荐自己用手的大拇指按摩,按摩时间一侧5~7分钟,两侧紧张疼痛都要处理,按摩完记得做一下肩胛提肌拉伸,拉伸时间15~30秒,效果会更好!颈椎病造成肩胛提肌紧张,不要忽略胸锁乳突肌处理。


姿势矫正/健身运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分析和处理,让运动不再伤身,欢迎关注我——一个工作十多年爱运动的康复老师!

健康新语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想弄清楚肩胛提肌劳损是什么病?我先来了解一下它所处的解剖位置。


我可以从它的肌肉起止点,以及肌肉的力线方向以及的功能来分析一下。

它起于1至4颈椎横突后结节

止于肩胛骨内侧缘上角

它的主要功能有上提肩胛骨,在其他肌肉力偶的作用下肩胛骨向内侧回旋,远端固定会有颈椎同侧屈,同侧旋,俩侧同时收缩有颈部伸的功能。

正因为有这些功能,如果我们长期过度的使用,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我们的肌肉就会因为这种积累而失去弹性和功能,还有长期固定保持着一个动作,肌肉过于绷紧导致的,时不时的疼痛,或者是持续的疼痛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这就是肩胛提肌的劳损所致。

肩胛提肌劳损主要的表现是什么了?

1、肌肉酸痛 肌肉劳损的重要症状就是肌肉酸痛,这种疼痛是持续性疼痛,影响着患者的生活。

2、肌肉硬结 肌肉劳损会出现持续的疼痛,时间就了肌肉也会硬结起来。

3.肩胛提肌局部疼痛,酸楚,拘紧,或发热感,可见于肩胛骨内上角的上方,即肩胛提肌的下端。

4.肩颈部可能出现拘紧感或沉重感。

5.患者自觉其头部活动受限制,急性发病者,确有明显的运动障碍可见。

6.肩胛提肌的肩胛骨端,触之有摩擦感,耸和下压肩胛骨是明显的刮擦感,有压痛。

肩胛提肌劳损和腰肌劳损是一种类型问题,腰肌劳损大家听得比较多,而且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这个问题。

它主要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长期的劳损造成的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以肩部疼痛,酸胀,行动受限,疼痛会随着天气的变化,如潮湿,寒冷等均会诱发或加重症状,长期的劳损或疼痛,冷热刺激,会加重肌纤维的变性,甚至少量的撕裂和黏连,或形成瘢痕,条索状的结节或者叫扳机点。肩胛提肌劳损应该是属于肌肉慢性损伤类疾病。一旦出现这种损伤建议通过专业的运动康复科来处理。

欢迎大家交流,点评。


曾柏雯


自我松解肩胛提肌 改善颈椎灵活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b7446154acdf4bc29f5ddce7e757f3a8\

刘老师运动康复


肩胛提肌及附近区域有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督脉循行。所以,肩胛提肌劳损属于这几条经络的问题。长期的气郁(大肠经,肺经)、心火(小肠经,心经)、肾阳虚肾阴虚(膀胱经,肾经)、阳虚(督脉任脉)都会导致西医所谓的肩胛提肌劳损。当然,整体的气血虚弱也可能导致肩胛提肌劳损。辨证论治以后,服用相应的方剂即可。也可用针灸辨证论治。弱智的西医对这一类疾病的分析和治疗都是错误的,所以治疗效果极差。


李大夫伦敦


激痛点按摩,了解一下。我就是得了这个病,麻烦死,感觉肩膀千金重,不想穿重衣服。如果不是外伤引起的,一般就是劳损,菱形肌和前锯肌无力,导致肩胛提肌过度受力,这个一般伴随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紧张,自己按一下脖子前面是不是会痛,找到斜角肌的位置。正确的方法就是放松肩胛提肌和斜角肌,加强菱形肌和前锯肌的锻炼,姿势很重要,不要再含胸驼背头前伸了


胖子和鱼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b17495e0fc1428d64be7b5143815163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