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实用基础(焊接老师傅呕心沥血之作)

“ 培养一批能真正懂得设计精髓、理论结合实际的机械工程师。”

——正达教育荣誉出品

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

一、 熔焊

是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完成焊接的方法。在加热的条件下增强了金属的原子动能,促进原子间的相互扩散,当被焊金属加热至溶化状态形成液体熔池时,原子之间可以充分扩散和紧密接触,因此冷却凝固后,即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可用冰作比喻)。常见的有气焊、电弧焊、电渣焊、气体保护焊等都属于熔焊的方法。

焊接工艺实用基础(焊接老师傅呕心沥血之作)

1、气焊:

利用氧乙炔或其他气体火焰加热母材和填充金属,达到焊接目的。火焰温度为3000℃左右。适用于较薄工件,小口径管道、有色金属铸铁、钎焊。

2、手工电弧焊:

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熔化焊条与母材形成焊缝的手工操作焊接方法,电弧温度在6000-8000℃左右。适用于黑色金属及某些有色金属焊接,应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短焊缝,不规则焊缝。

3、埋弧焊:

(分自动、半制动)电弧在焊剂区下燃烧,利用颗粒状焊剂,作为金属熔池的覆盖层,将空气隔绝使其不得进入熔池。焊丝由送丝机构连续送入电弧区,电弧的焊接方向、移动速度用手工或机械完成。适用于中厚板材料的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等直焊缝及规则焊缝的焊接。

4、气电焊:

(气体保护焊)利用保护气体来保护焊接区的电弧焊。保护气体作为金属熔池的保护层把空气隔绝。采用的气体有惰性气体、还原性气体、氧化性气体适用于碳钢、合金钢、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焊接。氧化性气体适用于碳钢及合金钢的合金

5、离子弧焊:

利用气体在电弧中电离后,再经过热收缩效应、机械收缩效应、磁收缩效应而产生的一种超高温热源进行焊接,温度可达20000℃左右。

二、压焊

是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以完成的焊接方法。这类焊接有两种形式,一是将被焊金属接触部分加热至塑性状态或局部熔化状态,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以使金属原子间相互结合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如锻焊、接触焊、摩擦焊和气压焊等就是这种压焊方法。二是不进行加热,仅在被焊金属的接触面上施加足够的压力,借助于压力所引起的塑性变形,以使原子间相互接近而获得牢固的接头,这种方法有冷压焊、爆炸焊等(主要用于复合钢板)。

1、摩擦焊: 利用焊件间相互摩擦,接触端面旋转产生的热能,施加一定的压力而形成焊接接头。适用于铝、铜、钢及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

2、电阻焊: 利用电流通过焊件产生的电阻热,加热焊件(或母材)至塑性状态,或局部熔化状态,然后施加压力使焊件连接之一起。适用于可焊接薄板、管材、棒料。三、钎焊

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之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联接焊件的方法。常见的钎焊方法有烙铁焊、火焰钎焊。

1、烙铁钎焊: 利用电烙铁或火焰加热烙铁的热量。加热母材局部,并使填充金属熔入间隙,达到连接的目的。适用于熔点300℃的钎料。一般用于导线,线路板及原件的焊接。

2、火焰钎焊: 利用气体火焰为加热源,加热母材,并使填充金属材料熔入间隙,达到连接目的适用于、不锈钢、硬质合金、有色金属等一般尺寸较小的焊件

焊接工艺实用基础(焊接老师傅呕心沥血之作)

焊接技术要求:

  • 1.焊接时焊缝要求平滑,不得有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发现缺陷及时修补。焊缝高度一般与钢板接近,采用断续焊时,焊缝长度及间隔应均匀一致。
  • 2.制作件要求密封连续焊接时,要求焊缝处不得出现气孔沙眼现象。
  • 3.焊接时要求焊缝高度不能小于母材(焊件)的厚度。不同厚度的母材(焊件)焊接时,焊缝高度不能小于最薄母材(焊件)厚度。

4.焊接工艺参数:

根据工件厚度选择焊接直径

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的关系

5.减小变形的主要方法有,

  • (1)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 (2)尽可能用对称焊缝(如工字形截面);
  • (3)采用反变形法。

焊接过程中控制变形的主要措施:

  • 1、采用反变形
  • 2、采用小锤锤击中间焊道
  • 3、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
  • 4、利用工卡具刚性固定
  • 5、分析回弹常数。
  • 6.常用技术要求
焊接工艺实用基础(焊接老师傅呕心沥血之作)

6.通用技术条件

  • JB/T5000.3-19982.未注焊缝质量级别
  • CS或CK3.尺寸偏差,形位公差精度等级
  • B.F4.未注角焊缝高
  • a= 3-5mm5.退火消除应力
  • 否6.钢板表面质量处理
  • Sa2 1/2

7、装配要求

  • 1、组装前严格检查并清除零件加工时残留的锐角、毛刺和异物必须去除毛刺飞边。。保证密封件装入时不被擦伤。
  • 2、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 3、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 4、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 5、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 6、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 7、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8、涂漆要求

1、所有需要进行涂装的钢铁制件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2、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

3、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厚度为30~40μm防锈漆。搭接边缘应用油漆、腻子或粘接剂封闭。由于加工或焊接损坏的底漆,要重新涂装。

正达教育专注于机械设计研究及教学工作,我们的讲师均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资料共享行业交流请点击

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