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

來自秋天的秋


農民可以說是這個社會底層的一個群體,70的年齡下地幹活不在少數,這個問題我們要理性看待。第一,大多數上了年紀還在下地幹活只能說明家庭條件相對較差,經濟基礎不允許不幹活,畢竟農民的收入全靠種地,當然有特殊情況估計少之又少。第二這個群體說起來是讓人同情,但是回頭想想世界上有千萬條路為何讓自己的一生過得如此糟糕70了還在幹活,現在農副產品不值錢土地沒法繼續種植等等的諸多因素導致農民種地積極性不高,我做農業深有感觸,大多數農民總是抱怨行情不好年景不好政府政策不好……總之沒有好的收入他們都會有千萬理由去給自己解脫責任,我見過同在一個村子裡種地有的人家多少年下來也有了積蓄,孩子買房買車結婚人家全款或者首付款都是很輕鬆的,但還有很多種了一輩子地連給孩子買房的首付都拿不出來,說到這肯定有網友說我說的是個別地區像壽光之類的地區,我不想抬槓。我想說的很多農民之所以成為農民一輩子種地還沒賺到錢歸根結底是因為他的思想過於愚昧,不願學習不去改變不求上進,種地不用心去研究學習,坐井觀天靠天吃飯的這種農民大有人在,他們之所以種地而且沒賺到錢是有原因的,人之所以窮也是有原因的。每個村裡都有一小部分人常年種幾十畝地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但往往這樣的人被大多數嘲諷笑話,說說誰誰誰種那麼多地整天累的要死連吃飯休息都沒有時間,但事實證明人家勤勞的付出了就有回報,反而那些整天自以為是不思進取的人家裡生活捉襟見肘,老婆孩子買點兒什麼好東西都不捨得,這是我多年來接觸農民這個群體的親身體會。所以,70了還在種地只能說明自己沒本事賺到錢而且還沒教育出好的下一代導致自己一生窮困潦倒,這種人脫了祖國後腿的同時還在不停的怨天尤人,心態不改變神仙也救不了他。


團長的團長


有專家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



這位專家是什麼專家?放下專家的架子,到農村去看一看,去轉一轉,實地調查一下:農民70歲了是怎麼樣的生活?生活環境怎麼樣?70歲的農民靠什麼來生活?然後就不會再這麼說了。

簡單的描述一下,大多數70歲的農村的老人的生活狀況。70週歲的老人在家裡一般都是住這地兒的,而且不是太寬敞的茅草房,或者是破舊的磚瓦房。屋裡只有一張床,一個飯桌,一箇舊電視,兩口缸,一個燈泡,還有一些衣服等生活必需品,儘管房屋很小,但也顯得空蕩蕩的。對於城裡人來說,這應該叫家徒四壁。



農民的溫飽問題的確解決了,但農村老人吃的一般就是炒青菜,而且這頓剩了下頓接著吃,還有鹹菜,或者偶爾能見到一點肉,不過很少有機會,除非家裡來人或者是子女給一點。城裡人說,農民吃的都是有機綠色的蔬菜和糧食,屬於養生而且無公害的食品,但是如果到70歲農民的家裡生活一段時間,就不會這麼說了,而且也不會適應這麼清貧的日子。

70歲的農村老人,就目前國家給予一百元左右的農村養老金的補貼,這點生活補貼僅夠農村老人的油鹽醬醋和水電費的支出。一旦頭疼感冒,日子就過得很窘迫,甚至還要借一部分錢來看病,當然得了大病那只有子女來出錢治療,否則的話只能等死。



總之,70歲了的農村老人,必須靠自己的勞動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開支,至少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當然也是減少子女的經濟壓力,活到老幹到老,這就是農民的宿命。因為農民沒有像城裡老人那些高高的退休金來養老,他們也不想勞動,也想像城裡老人一樣,到公園裡散散步,打打太極等運動方式鍛鍊身體,但是農村老人沒有辦法,也無可奈何。因為還要生存,因為生存就要吃飯,因為吃飯必須得勞動,甚至還有一些70多歲的老人,為了子女還必須到工地幹活搬磚。專家你說現在農村70歲的老人不幹活能行嗎?


宗元


記得曾經在工作上跟一個老電工聊天,他說他已經70多歲了,我告訴他這個年齡應該在家養老了,他告訴我他其實還有退休工資。

興奮之餘他還告訴我了一件事:他跟他朋友60歲退休後他就出來幹活了,而朋友孩子們就不讓出來,孩子們在家伺候著,但不65歲就走了……

其實不管是農民和那個階層,只要身體健健康康,能動動我認為反而是好事,人其實活的就是一種心態罷了,所渭活到老幹到老是有道理的,如果健康時就依賴別人,實則不是首選,也不會快樂,乾乾活也是一種快樂。

但還是希望天下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農村網事


說這話的人,都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的主兒!“農民70歲不必再參加農業勞動″,那誰來養活他們?

雖然如今老年人60週歲每個月都可以領到100元左右的贍養款,但這一天平均3塊多錢的補助依舊是杯水車薪,如果農民晚年不再從事農業勞動,那還不得餓死?何況過日子不僅僅是吃飯這一項支出。

在農村,70歲別說大都還在從事農業勞動,還有很多都出門打工呢!去年一鄰72歲了,死在了工地上,然後被家人從離家七百多里的城市接回了家。

農民的現狀是:生命不停,幹活不止。


歐陽大拙


七十歲的農民還下地幹活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一、現在七十歲的農民,比我爸媽年齡還要大。在我爸媽一九六幾年那個年代出生,改革還沒有開放,那個時候提倡人多力量大,兄弟姐妹眾多。家裡貧困到連飯都沒得吃,除了種田,沒有別的技能。

二、因為貧窮,教育肯定是跟不上的,即使實行高考制度也沒有他們的份。所以在知識方面也是很薄弱。

三、很多農民除了下地幹活,也不會做什麼。

四、很多的保障制度,都沒有落實到農民身上。

五、農民下地幹了一輩子的活了,他們省吃儉用,勤勞幹活,已經成為習慣,不幹活會不自在。

六、如果子女懂事孝順,下地幹活只是他們生活日常,休養生息,調節情操。

七、如果無依無靠,不下地幹活,他們又有什麼辦法呢?

…………

所以,中國人口眾多,要實事求是,落實到家家戶戶。



木子茶香


七十歲的農村老人有沒有必要幹活?沒有絕對答案,主要由老人自身的條件來決定。

如果老人家庭條件好,衣食住行不用愁,那老人已經勞苦了一輩孑,不再下地幹活,也無可厚非。

如果老人家庭條件很差,無妻兒沒人照顧,那他將不得不繼續下地幹活,因為他還得活下去。自己不幹,怎麼能活?

還有一個就是有的農村老人勞動慣了,即使家庭條件很好,子孫孝順,叫Ta不要幹活,但Ta不聽,只要身體允許,Ta照樣每天下地幹活。我曾聽老家的一位大爺說過,如果一天不幹活,渾身都會不舒服。

所以,七十歲老人是否下地幹活,基本上是由Ta自身條件決定的。




水果二哥


說這個話的人是估計又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傢伙吧,典型的躺著說話不腰疼,養尊處優飽漢不知風餐露宿餓漢飢。

如果生活無憂、養老、醫療各方面都有保障,沒有後顧之憂,農民年紀大了,也想安享晚年,誰還願意操勞?

下地幹活分兩種情況:

1、為了生活,不得不幹,這是操勞!

2、生活無憂、養老醫療有保障,但下地幹習慣了,那是為了打發時間,活動筋骨。

試問全國有多少農民養老無憂?目前國家還在打農民脫貧攻堅戰呢。

農民養老目前主要還是靠子女嘛,覺得子女負擔也重,想方設法為子女節省,降低些負擔。

目前基本也都有合療,有的也買了醫療保險,但要先自己付錢治病才行,錢不付藥都給停了,之後才能報銷,而且有的也不能報。

說這個話的人,簡直和“何不食肉糜”的古代昏庸者一樣


平頭哥西北


有專家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

真是難能可貴啊!居然有專家替我們老百姓著想了,不管他是否是真心,我也要借今日頭條這個平臺,說聲"謝謝了"!希望那些專家多去了解老百姓的生活,讓他們真正享受到政府的厚愛……

說實話,有些 農民七十歲還下地幹活,也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大家都清楚,人活著就要有一些生活開銷,雖說如今國家給農村年滿六十週歲的人發放了養老金,可這幾十元錢的養老金,根本不夠開銷。他們下地幹活,目的是不願拖累子女,覺得自己應該盡所能及去減輕子女負擔。

還有在農村,老年人的生活娛樂設施缺少,下地幹活也是他們長期養成的一種習慣,閒不住……



家人平安147354958


磚家的話純粹是它喵的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沒有在農村生活,不知道農村生活的疾苦,還假惺惺的說農民老人年齡大啦沒必要下地幹活啦!農民何苦七老八十的年紀還要去種地幹活無外乎下面兩點:一,不種地幹活沒飯吃。城裡老人在六十歲以後,晚年會過的很輕鬆、悠閒,那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有保障,他們都有退休工資。可是農民不一樣,老了如果不幹活,就沒有生活來源,生活各項開支怎麼辦,吃什麼、穿什麼?二,養老沒有保障。城裡老人因為有正式的工作,到老了基本能存下一部分錢,而且還有退休工資,因此基本不用為養老問題而發愁。而農民以前大都依靠種地為生,一年下來基本沒有結餘。子女的生活、教育到後來的結婚生子基本上會把一個家庭掏空甚至負債。因此很多老人在能還能幹的情況下會盡可能的自食其力以免給孩子帶來更大的生活壓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收入的逐漸提高,這種現象正在逐漸消除。希望所謂的磚家們在健全社會公平機制和穩步合理提高農民收入上能夠提出合理建議和看法,這樣才不會出現“磚家一出口,罵聲全都有”現象!我是:魯陽三哥 關注我帶給您更多精彩問答個視頻 回答不足請指正和留言評論!


魯陽三哥


別以為是農村70多歲的人喜歡下地幹活,誰不想歇歇緩緩,領著孫子們到處轉轉,到老人堆裡談天說地,玩個牌啥的。其實這是老人們不得已而為之。

不幹活,心裡不舒坦。老農們窮慣了,忙慣了,哪怕現在給他們金縷玉衣穿著,大魚大肉吃著,過不慣也吃不消,這不是他們想要過的生活。再說這一閒下來,胳膊、腿那裡都疼,只要有點力氣,在地裡勞動勞動,活動了筋骨,比吃藥而管用,晚上睡著也踏實。


精神和生活負擔加重。人老了,身體也垮了,病也就多了,與子女一起生活在一起,心裡老是擔心子女、兒媳們說他們吃閒飯,還不得帶病下地幹活。尤其是一些家庭青壯年外出打工,整個家庭的重擔落在老人身上,不去地裡出力也不行。

養老金少,種地收糧貼補家用。如今他們也領取老金了,其實就是個養老補助,一月80多元,也就能買點油鹽醬醋,買點茶葉,藥又是離不開,再怎麼省著花還是不夠用。一個農村家庭開支也不少,孩子上學、土地投入,每年新農保、新農合繳費,負擔起來還真有困難。種點地收點糧,口糧問題解決了,也省了一項家庭不必要的花費。



子女不孝,被逼無奈。不能不說農村農村還是有不贍養父母的,尤其是那些招了上門女婿的人家,與老人關係僵化,老人過著獨居的生活,即使有兒子,也有對老人不管不顧的。這種的老人也不符合享受低保、五保供養條件,為了生活,不得不下地幹活。


70歲已是古稀之年,對農村的老人來說,年齡已不能限制他們的勞動,又談何安享晚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關注民生政策的落實,如果提高了農村老人養老金和逐步落實農民退休制度,每月至少發放400元的退休金,這種狀況一定會得到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