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於希特勒的一系列愚蠢決策,才導致二戰中德國失敗嗎?

司馬長史


談不上吧!德國的興與衰可謂是成也希特勒敗也希特勒。整個二戰時候,同盟國不論從人口,資源,工業生產能力方面都遠遠強於軸心國。比如單單工業製成品方面就是德國方面的二十倍以上。單單從實力角度來看,德國方面都遠不是同盟國的對手,但是從戰爭的真實格局上來看卻是德國反制在先,把同盟國揍得滿地找牙,這些大部分是希特勒的功勞。希特勒在政治,經濟,軍事領域確實有天才的一部分。只能說他也確實走錯了幾部棋才給了盟國回血的機會。

希特勒走錯的第一步棋就是在烏克蘭與莫斯科二選一的問題上做錯了選擇。他沒有想到莫斯科的冬天那麼冷,冷到槍炮都給凍炸膛。這是一步錯步步錯的決策。德軍沒有想到冬天那麼冷,就沒有做好冬天進攻的準備,比如槍械的防凍潤滑油,這使得德軍的槍械根本無法使用。德軍在冬天無法發動進攻又使得德國在越冬物資的準備上不足,最終導致11萬名德軍士兵非戰鬥減員。這是導致莫斯科戰役失敗的主因。而莫斯科戰役的失敗成為二戰轉折點。

其次,希特勒狂妄的認為戰爭將在兩年內結束,因此直接停掉了超過2年研發期的武器研究,這其中就包括原子彈。假如讓德國首先研製出核武器,那麼戰爭的格局將徹底改變。


優己


希特勒都有哪些決策上的失誤?除了決策失誤,還有什麼原因導致二戰失敗?

每場戰爭的勝利和失敗其實都是比較複雜的,其中有些太多的偶然因素,而當偶然因素不停地疊加累積,那就變成了必然因素,這就好比量變導致了質變。

希特勒是個戰爭狂人,他發動的二戰是不正義的,他最終失敗了,所以他所做的一切就必然是“愚蠢”的,所有的決策是“愚蠢”的。



但是換位思考,如果希特勒一系列決策都是愚蠢的,那這就等於二戰中的整個德國都是愚蠢的,英、法是最聰明的。

可是結果卻是,英、法根本不是德國的對手。從一開始的外交政策,也就是不費一兵一卒吞併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區。

再到閃擊波蘭,最後法國淪陷,希特勒把英法聯軍耍得團團轉。不論是文,還是武,希特勒的決策都是很厲害的。

有些文學作品中稱“希特勒採用了欺騙手段”,或者說“希特勒公然撕毀了《凡爾賽條約》”。其實英、法也一樣,說好與捷克斯洛伐克共進退,簽訂了協議,結果呢?說好出兵波蘭,結果呢?

這就說明,一切都是建立在自身強大的基礎上,只有你強大,人家才會對你信守諾言。

“公然撕毀《凡爾賽條約》”,這就更過分了,《凡爾賽條約》是什麼?壓榨德國的不平等條約,德國強大了,必然撕毀。



以上可以看出,希特勒不可能是一些文學作品中,帶感情色彩抨擊的那樣,像個愚蠢的小丑,能在那樣的年代崛起,沒有幾把刷子絕不可能。

再來看看大家所認為的,希特勒在二戰中的幾個嚴重的大失誤。

1、將英、法近40萬聯軍逼到敦刻爾克之後,竟然突然下令停止進攻,給了英法喘息的機會,從而完成了歷史上最不可能的大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

希特勒下令停止進攻的真正原因是啥?是因為敦刻爾克地區多為沼澤地帶,他絕不允許精銳的坦克軍團陷入泥塘。

所以他派了空軍轟炸,而空軍受天氣影響,大霧天氣幫了英法聯軍。兩天後,希特勒才再次命令坦克軍團進軍,那是因為步兵已經趕到,只有在步兵能隨時服務坦克軍團時,希特勒才放心。

而這個決定並非希特勒一人做主,而是空軍元帥和陸軍元帥一致商討拍板的。



2、不該攻打蘇聯。這也是大家心目中所認為的希特勒做出的最大的一個錯誤決策。因為德國已經跟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幹嘛要去招惹蘇聯?

瞭解蘇聯,瞭解斯大林的就不會這麼說了,戰鬥名族不是白叫的。當時即便是蘇聯內部再進行著大清洗,對外任保持著擴張的態度。

尤其是希特勒發動戰爭時,蘇聯也已經開始迅速出兵控制沿幾個國家,和諸多重要地區。接著,同樣出兵波蘭。

很多人都說這是在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時,外加的一條秘密協議。事實上到底有沒有這條所謂的共同瓜分波蘭條約,只有當事人知道。

從當時蘇聯的一系列舉措,軍事調動來看,肯定是要西進的。說白了,德國和蘇聯都是各懷鬼胎,只是看誰先發制人。

那為何希特勒選擇那時候先發動戰爭呢?就算要打蘇聯,那也應該先徹底收拾了英國,再騰出手來對付蘇聯才對。



首先英國有些英吉利海峽這道天然屏障。其次當時的英國已經被打殘。最後,美國在幫英國,並在大西洋已經公然表示可不經彙報擊毀德國戰艦和潛艇。

希特勒並不想與美國開戰,或者說他覺得不是時候,要跟實力雄厚的美國打,必須要獲得更多的戰略物資,而物資就在東方蘇聯。

加上當時蘇聯處於大清洗後不久,軍隊中沒什麼軍事人才。所以希特勒這個戰略其實也沒錯,前期所向披靡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是戰勢瞬息萬變,由於諸多的一線戰況問題,納粹遠征軍團處處受限制。加上英美大量物資贊助蘇聯,蘇聯出人,英法出錢,三國打一國,再厲害也難博出未。

最後,意大利和德國這兩個傢伙,一個歇菜的要命,一個主動挑釁美國,這就進一步加速了德國的失敗。


往事課堂


明面上是這個原因;但實際上,個人認為不是。真正深層次的原因,是德國本就實力不夠。

二戰的三國軸心,本就是實力較弱的一方。德國的國力難以承受長期戰、消耗戰,必然只能採用閃擊戰,力求速戰速決。但一旦沒有把蘇聯、美國擊倒,他們的戰爭機器發動起來,力量就會高於德國日本。

打個比方,德國的虎式很牛,一對一完虐盟軍坦克。可虎式造出來一輛的時間,可以造五輛t34或者謝爾曼,何況盟軍的生產力還高於德國。結果就是你的虎式戰損一輛少一輛,半天沒補充;盟軍的坦克打掉一輛冒出來兩輛,越打越多。美日太平洋戰爭也是,美國的軍艦下餃子,日本的軍艦都是寶貝。

所以,盟軍一場戰役打輸影響不大,接著打就是;而德國日本卻輸不起一回。所以德軍兵敗斯大林格勒,日軍兵敗中途島之後,他們就再無機會翻盤了。至於希特勒的失誤,說實話他不是個戰神,有押寶押中的,也就會有看走眼的。押中了,只能接著押,因為停下來的權力不在他自己手裡;押不中,全輸光,你說這賭局怎麼可能贏。


蒼龍吼320


其實希特勒最大的決策失誤是搞極端種族歧視,搞種族屠殺!如果他真的殺光了猶太人,指不定又會有下一個種族的人要遭殃,因為希特勒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是日耳曼人,他只要認為是低等種族都是低等人,低等人就要被奴役去為高級人服務,或是被消滅的。

其實他在敦刻爾克會戰放走進30萬英法聯軍,釋放出了明確的談判信號,但英國還是要和他死磕到底的原因就是希特勒為人太極端。而在戰略決策上希特勒其實並沒有什麼失誤,相反是自己的得力部下一而再再而三失誤或背叛投降。

二戰德國快速崛起,其實也是英法的太過縱容,德國崛起強大對英法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德國強大就可以當擋箭牌,抵擋當時蘇聯的威脅,英國法國就可以在背後坐享其成,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希特勒最先拿歐洲開刀,而這刀下去讓整個歐洲淪陷!


千花華雨落


我們粗略一看,二戰德國失敗,首功當屬希特勒,次要才是德國的整體實力問題。

我們從政治角度看問題。

當時的德國,是剛從一戰廢墟中爬出來,別說站著,能跪著吃飽肚子就已經是感天動地了。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一戰失敗,戰爭罰款,武力剝奪,工廠幾乎全跪。

其負面影響就是;戰後勞動力缺少,生產能力倒退,失業人員驟增。【軍隊裁員兵,除了打仗啥也不會!】

男人女人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了,賺的錢買不來一星期的食物,結果卻要工作一個月。年輕的可以白水泡麵包,硬挺三個星期。

可別忘了,還有老人,和孩子。這些毫無勞動能力的人。

當時的德國政府怎麼辦?

殺富濟貧?殺誰呢?當時的猶大也很窮啊!

唯一的辦法就是,發瘋似的建設基礎設施,男丁輪流服兵役。並且緩慢調控國內市面上的紙幣,調節德國內部經濟體系。

其產生結果大白話說就是;修路,需要石頭,需要建材,需要工人,需要機械。修一條路,五個基礎工種有工作了,還能加速國內經濟物流,施工過程中還能刺激施工地點附近經濟。

可對當時的德國而言,這只不過是飲鴆止渴。因為他們還欠錢啊!

怎麼辦?

加稅,徵兵。

加稅到平民身上,徵兵減少失業人數,用極低的薪酬,養活一大批戰士。以超低的損耗穩定社會,加速國內經濟恢復。

等到德國把錢還的差不多了,國內該建設的都建設完了。此時的他們又回到了問題節點。人口過多,土地,就業,生存機會太少。

當然他們此時已經沒多少外債了。

德國此時,除了就業問題,剩下的就是產能過剩。資本家的產品無法銷售出去,只能瘋狂的積壓,裁員。

從而社會出現大批無業遊民,馬克紙幣價值暴跌。你原先每月八百工資養活一家人,現在你還是八百工資結果只能養活倆?你怎麼辦?辭職?你不敢!因為你是有工作的幸運兒!

當時的德國政府,在民眾生存的高壓狀態下,已經走在崩潰的邊緣。

而納粹黨,就是在這一形態下誕生的。

對資本家妥協,只要他們吸納工人,吐出產品,政府就從他們手中進貨放單子。

社會看起來穩定了,可惜根基不穩,步伐太大,扯著了,還裂了。

“所有的戰爭,都必須服從於政治。”

即使我們從回那個年代,我們也阻止不了。唯有今時今日,紙上談兵,以博一笑。


張大鬍子


希特勒,一系列精道的決策。

使很快就德國滿血復活,迅速成為一流強國。

開戰初,戰果豐碩。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一時間,談德軍色變。

然而希特勒,一系列愚蠢的決策。

又使德國遭到滅頂之災。

一.交友不慎。

交了個豬隊友意大利,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

結了個缺心眼大日本,偷襲美軍,引火燒身。

二.一意孤行,喪失良機。

1.英法聯軍逃至敦刻爾克,面對大海,已陷絕境。

希特勒竟強令追殲英法聯軍的裝甲集群,停止進攻。

眼睜睜地看著三十多萬英法聯軍,逃回英倫。

2.希特勒曾言,決不二線作戰。

但是制定了巴巴羅沙計劃。

攻克英倫無望,轉而攻擊蘇聯。

自己食言了。

3.實施巴巴羅沙計劃時,為救豬隊友意大利,費時一月。

攻打南斯拉夫費時二週。

使攻擊蘇聯原定的計劃時間,延誤六週。

當年上帝助力蘇聯,嚴寒提前狂襲。

德軍準備不及,損失慘重。

敗於莫斯科城下。

4.古德里安裝甲集群,一路勢如破竹,直撲莫斯科。

希特勒強令古德里安裝甲集群,轉而進攻基輔,支援進攻基輔的德軍。

德軍基輔戰役大勝,但喪失了攻克莫斯科的最佳時機。

5.令強大的保盧斯第六集團軍,進攻斯大林格勒。

保盧斯集團軍,善於野戰,機動戰。

不善於陣地戰,城市攻堅戰。

最後在城市戰的血泊中,保羅斯集團軍全軍被殲。

此戰役德軍損失上百萬。

以此德軍失去了戰略進攻的能力。

6.庫爾斯克戰役中。

希特勒,不顧戰地指揮官指揮。

隨意發出指令,使德軍戰敗。

至此,德軍徹底失敗的端倪已經顯露。

7.日軍偷襲珍珠港,對美宣戰。

希特勒為了守信,也向美國宣戰。

又為德軍找到一個強大的的敵人。

故,希特勒一系例反智決策,助其下地獄。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談不上,最終還是經濟力量決定戰爭的勝負。美國的參戰決定了德國不可能贏得了戰爭。


45196389


不是。希特勒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面是決對的強者,他只是被勝利來的太快太突然打敗了。操之過急才是德國失敗的根本原因,穩紮穩打的話世界將是美國,蘇聯,德國的三足鼎立,當然了也將會真的有三戰。


老噴了


完全正確。其一,敦克而克英法大撤退,數十萬英法聯軍精銳沒被殲滅,原因是希特勒叫德軍停止進攻。其二,是入侵蘇聯,讓德軍兩面作戰。其三,和日本結盟,被迫與世界第一工山強國——美國作戰。結果——大家都知道!


手機用戶70192089180


1,戰略上軸心國必敗!惡勢力不會長久!

2.軸心國的戰爭工業三家之和不如美國一家!

3,對蘇對英兩面作戰,提前招美國一系列的戰略失誤,不然,戰爭會是在50後結束!不過軸心國必敗這是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