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敏感”当“过敏”,合理科学护肤

在皮肤科的诊室里每天都上演如此的对话.......

场景一:

大夫,你快看看,我的脸又过敏了,上个月我就来看过,吃了大夫开的药和涂得药膏就好了,但是,这两天我没换化妆品,也没出门,也没吃什么特别的东西,可是你看我的脸,又痒又红又紧绷,难受死了,怎么能除根呀?反反复复好多次了。

您这不是过敏,是面部皮肤比较敏感,可能和长期不正当护肤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的。

莫把“敏感”当“过敏”,合理科学护肤

面部敏感是什么?好吧,反正您帮我把这过敏治好就好了,叫什么都行。

场景二:

大夫,我的脸太容易过敏了,涂什么都不行,我现在什么都不吃,什么都不用,你们医院所有药膏我都用过,你别给我开药,你帮我开过敏原,我想知道我到底对什么过敏。

您这是属于面部敏感性皮肤,不是过敏,查过敏原可能对您没什么帮助。

怎么可能,我的脸又痒又红,不是过敏是什么,快给我开过敏原检查吧,等我查完看看对什么过敏再来找您开药吧!

什么是“敏感”,为什么不是“过敏”呢?

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SS)特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主要发生于面部,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导致皮肤敏感的主要原因就是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

敏感 ≠ 过敏

敏感性皮肤的临床分型,你中招了吗?

莫把“敏感”当“过敏”,合理科学护肤

类型一,这类敏感性皮肤容易产生粉刺或微粉刺,因此有人将其命名为“痤疮样敏感性皮肤”

莫把“敏感”当“过敏”,合理科学护肤

类型二,这类敏感性皮肤更容易出现潮红,并且在外界的刺激下,如热刺激、情绪激动、辛辣食物等,就会发生或加重,有人将其命名为“玫瑰痤疮样敏感性皮肤”

类型三,这类敏感性皮肤往往容易出现刺痛、灼热或瘙痒感,因此被命名为“刺痛型敏感皮肤”。

类型四,皮肤屏障明显受损,皮肤处于一种亚临床的过敏状态,外界稍有刺激,就会演变为接触性皮炎或是刺激性皮炎。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出现皮肤敏感现象?

现今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长期接触灰尘、粉末、金属污染物等均能使人们的皮肤变得敏感。而人们的个人生活习惯不当,同样会危害皮肤,如长期睡眠不足,压力过大,频繁食用辛辣、敏感、刺激型食物,过度吸烟以及保养不当(如一些护肤品中含有防腐剂、染料、乳化剂和香料等,都有可能使皮肤变得敏感脆弱。而过度去角质、按摩等,也是对皮肤的屏障功能有很大的危害,如角质溶解剂中的果酸、水杨酸、甲酸等都会使皮肤变薄,导致皮肤抵抗力变弱)

如何拯救敏感皮肤?

1.正确护肤、合理清洁:

面部清洁:每天早晚都应清洗 1次。水温随季节而变化。注意过冷的水会使毛孔收缩,不利于彻底去掉污垢,过热的水会过度去脂,破坏皮脂膜。油性皮肤可交替使用热冷水,热水有助于溶解皮脂,冷水避免毛孔扩张。正常情况下,提倡清水洁面。若处在气温炎热、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使用防晒剂或粉质、油脂类化妆品、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才需要使用洁面产品。

1. 冷喷、冷膜:对热刺激敏感的患者,可通过低温物理作用,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达到减轻炎症的目的。

2. 红光、黄光:红光具有抗炎和促进皮肤屏障修复的作用;黄光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降低末梢神经纤维兴奋性。对于敏感性皮肤的各种症状起到缓解和治疗作用。

3. 强脉冲光及射频:强脉冲光可通过热凝固作用封闭扩张的毛细血管和对表皮细胞的光调作用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缓解皮肤敏感症状。射频可刺激真皮I、Ⅲ型胶原增生,提高皮肤的耐受性。

症状严重者可酌情配合药物治疗,对于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显著者可选择抗炎、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者可酌情使用抗焦虑和抑郁类药物。

关于敏感皮肤,医生的建议?

1.尽量精简您的护肤品(皮肤科医生一直推荐的清洁-保湿-防晒三部曲);

2.选择敏感性皮肤专用产品 (医学护肤品或药妆是首选);

3. 无香精香料配方 ;

4. 避免使用肥皂 ;

5. 使用不起泡清洁剂 ;

6. 选择质地温和的保湿剂 ;

7. 如果在空调环境或过热环境中,请毫不犹豫的多涂几次保湿霜 ;

8. 选用含无刺激性表面活性剂的护发产品 ;

9. 避免使用清洁或撕脱性面膜 ;

10. 避免使用含有羟酸或维甲酸产品 ;

11. 如果某护肤品使用有灼热或不适,赶紧停用 ;

12. 避免皮肤“风吹日晒” ;

13. 尽量少喝酒 ;

14. 咖啡或其他香精摄入后,皮肤敏感性可能会有增高;

15. 必要时,针对抑郁或神经高反应性进行治疗;

16. 治疗后阶段,逐步恢复使用合理的化妆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