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文化街道办事处南沟村位于城区南部,有470户,1262人。土地400亩,山岚260亩。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据《牟平区志》记载,明末,王姓在此给地主种地,地处县城以南,村中有一沟,故名南沟。村东北侧有自然村,清代苏姓在此落户给地主种地,得名苏家庄。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村中主要有李、王、姜、张、曲、孙、吕等姓氏。其中李姓约占70%左右。据村民讲,村中最早的住户是王姓。王姓原来自小云南迁居牟平城南门里,明末,一户王姓的兄弟三人外迁,有一人迁往芷坊,另两人迁到南沟。后迁居南沟的一个人又迁往姜格庄街道办事处序班庄村。王姓迁往南沟后不久,李姓自莱山区解甲庄街道办事处西解甲庄村迁来。西解甲庄李氏是宁海州的名门望族,族中因在清朝出了个光禄大夫、工部尚书李永绍而远近闻名。有清一代,西解李家共考取进士二人,举人十一人,秀才八十四人,太学生六十四人,赐文林郎、儒林郎、职佐郎、登仕郎四十五人,西解李家因名人辈出而深受世人称赞。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据村中老人讲,南沟村中原有李氏祠堂,祠堂约三间房大小,建筑十分精美。古时,李氏族人轮流管理祠堂,负责一年的祭祖事宜。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每年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大年三十,族人都会按时祭祖。大年三十是最重要的祭祖时节。这天晚上,人们都会彻夜不眠。夜里十二点,家人先凑一起吃年饭。吃过年饭,就来到李氏祠堂给祖先磕头。磕完头,再到各个分支的宗亲家里拜年,一直到天亮。那时过年,总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到处充满着浓浓的亲情。

南沟李姓的字辈排法是:龙贞熙,国衍德,永成文,广照顺,绍述培承,仁明丰荣,敬宪延庆。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南沟村地理环境优越。这里东望蛟山,南有岿山,一条河自村子西南流出,经村中流向村东方,最后流入风云河。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在古时,这里的一座花园和庙宇却十分出名,它就是村北的范园和雷神庙。

范园春晓为古时牟平十景之一。范园,在今雷神庙西院。这里原是金朝宁海州学正范怿之侄范明叔的花园,园内原有玄都宫、宜老亭等建筑。据说当年王重阳来到牟平,就是在这里遇到了马钰,并接引马钰入了全真道,成为全真七子之一。

元高晔《重修玄都宫记》记载:地处州城南的范园,“地形豁爽,气象郁葱,左控芦山,右瞰武宁,前列岿峰,后依古郡,缭长河之沃流,荫乔木之萧森。”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康熙《宁海州志》记载:“范明叔之故园,马丹阳之仙迹。”当时范园内“奇葩异果,藤架芳丛,靡不可人。”每逢春晓,太阳初升,林木葱翠,鸟语花香。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杨维乔集唐人句写成范园春:“山翠近南深,鸣驺亦屡寻。晴花送远日,香气满幽林。人事空怀古,风流独至今。赏称佳丽地,随兴欲抽簪。”

据村中老人讲,上世纪四十年代时,范园中还有一棵银杏树,树的直径至少有2.5米。可惜的是,这棵老树在1948年被砍。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雷神庙是宁海州古时一座著名的庙宇,相传因县官求雨成功为答谢神灵而修建了这座庙。现代人熟悉雷神庙,则主要是因为理琪率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在这里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并在这里壮烈牺牲。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据老人讲,雷神庙中原来有雷神、岳飞和伍子胥的塑像,其中,岳飞像在正中,雷神和伍子胥像在东西两侧。1952年,人们拉倒庙中神像,把雷神庙改成教室。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南沟村中有多处老房子,过去都是富户的住宅。村中曾有一位王姓村民,原来在城里的老百货商店一带经商发了财,为了防止贼人偷抢,他把不少钱票藏在玉米叶串成的串子里。没想到有一天,日军进村放火,把他家的房子烧着了,那些藏着的钱也全部烧光了。


牟平城南的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有来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