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乡天宝山 红色九间棚

梨乡天宝山 红色九间棚

梨乡天宝山 红色九间棚

梨乡天宝山 红色九间棚

梨乡天宝山 红色九间棚

梨乡天宝山 红色九间棚

九间棚村位于平邑县天宝山风景区内,有着久远的历史和很高的知名度,该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闻名全国。

其村旧址为天然形成的奇特巨大的石棚,长30米,深10米,高3米,棚内原有石龙、石虎、石牛等自然景观。后为一刘姓夫妇至此,穴居石棚,刀耕火种,繁衍子孙,砌石为墙分为九室,故名九间棚。

九间棚村四面悬崖,山高涧陡,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村民生活十分艰苦。原山东省副省长、司法部部长高昌礼于1989年在九间棚过春节时题有“九间棚旧址”。

1984年,以刘加坤为首的党支部开始了架电、修路、整地、栽树的五年规划。架电自筹资金1.5万元,一千八

百多斤重的水泥电线杆硬是被九间棚人用20天时间抬到山上;筑路平常用5年的时间,九间棚人只用5个月就干完了;在治水上,实现高山水利化;有水后,九间棚人治理了2,100亩山滩,整治450亩耕地;栽植水土保持林8万亩,人均果树120余棵。

九间棚人从最贫困的起点起步,勒紧腰带搞工程,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经过6年的奋斗,投资23万元,投工10万个,奇迹般创造出新时期的典范;进入九十年代,九间棚人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到199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200万元,实现利税240万元。这种典范具体地说就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立足于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克服困难,完成了前人未能完成的伟大事业,这就是九间棚精神,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自八十年代后期,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逾百万人先后登上九龙山顶,学习九间棚人的创业精神;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以九间棚为原型的电影《沂蒙山》在全国播映,更使九间棚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一面旗帜。 村党支部连续被中央、省、市、县评为“先进党支部”、“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省级农业先进集体”等称号。党支部书记刘加坤受到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的接见,并被授予“省级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当选全国党代表和人大代表。

九间棚旅游风景区是全国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200强、临沂市红色旅游景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该景区位于名闻遐迩的沂蒙山区天宝梨乡,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古迹众多。这里5万亩果园连成一片,春华秋实,四季宜人,尤其是阳春三月,梨花盛开,漫山遍野,铺雪堆玉,间以桃红、柳绿、松青,把天宝山区妆扮得更加绚丽多姿,置身其间,如在画中,被中外游人誉为“中国最大的天然花园”。

该景区主要景点有:以艰苦创业闻名全国的“沂蒙明珠”九间棚村,保存完好的原始民居九间棚旧址,中国人民银行前身之一的北海银行鲁南印钞厂旧址朝阳洞,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陈光等指挥的天宝山战斗遗址,人定胜天的引水工程龙顶山天池等人文景观。另外,还有独树一帜的自然景观:挂心橛、双乳峰、母子山、张郎背姜婆山峰、枫林、水杉林、云雾洞等,处处鬼斧神工,相映成趣,特别是千年藤萝树,被称作藤萝之王;长达2公里的大峡谷,悬崖绝壁,林木丛深,令人神往!

该景区一方面具有独特的天然景色和乡村风情,景区内山势雄奇,沟谷深邃,山泉清澈,森林茂密,花果芬芳,民风淳朴,令人返朴归真、流连忘返。另一方面,在这片土地上几代九间棚人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因此,九间棚景区堪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紧密结合的经典之作。二十多年来,全国各地来九间棚参观游览、考察学习、接受传统教育的各界人士、游人宾客络绎不绝,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有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60多位省部级干部、56所大学的师生和8个国家的外国朋友,曾来九间棚视察指导、考察调研、观光旅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