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战前把建造大和武藏舰的资金用于建造航空母舰,在太平洋战争中会有什么作用?

阿尔卑斯山下的水


首先大家得明白,航空母舰的核心在于舰载机,而舰载机的核心在舰载机飞行员。所以你光是造航母而没有飞行员那也是白搭。很多人看到的是美国建造大量的航母,却没有看到随航母而来的除了一架架先进的舰载机,还有舰载机上的飞行员。而培养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难度可比建造船只困难得多了。



太平洋后期日本并不是没有了大型的舰队航母,也不是没有新的舰载机,而是没有了好的飞行员,那些优秀的飞行员在三次所罗门海战当中已经打完,而日本又不能快速补充合格的新飞行员,所以当日本海航在战争中入不敷出时其战斗力才会严重下降,甚至出现美军在马里亚纳海域的空战当中与日本菜鸟飞行员空战时打出了1:3的战损比。
零式52型换装了1150马力发动机,也安装了封闭式油箱和增加防弹钢板

所以就算拿建造大和的钱去造航母和培训飞行员那也抵不上在战争中快速消耗。那为什么美国能快速补充舰载机飞行员呢?除了有钱能快速爆兵以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别人家有基础,相比于日本那帮开了几个小时就上战场的菜鸟,美国小火汁们十几岁时就开着自家的农药机在自家的地上开飞机了。而那时的飞机相差又不大,所以别人早有飞行基础。这是日本永远都比不了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大和号的产生过程简直就是日本军工挑战自己极限的奋斗史,因为这艘史无前例的超级战列舰从装甲厚度、火炮尺寸、吨位大小等各个方面都是军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因此,以往老旧的建造技术和生产工艺都不能再使用。日本海洋技术从明治维新之后虽然不断提高,但是面对海军苛刻的要求还是力不从心,1937年在战争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日本还是对造船工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改革。

造船业的伤筋动骨加上大和级战列舰本身的高昂成本,整个过程都是烧钱的工程,肯定有人好奇这些花费能造多少航母呢?当时为了获得满足生产650mm装甲钢板和新型舰首的需要,日本人专门从德国进口3台大型酸性锅炉,以及16000吨级的锻造水压机。这新设备的改进据说花费超过1100万美元;而480mm的舰炮更是颠覆了日本枪炮技术,由于弹丸过大造成爆炸膛压超出了一般钢铁的承受能力,日本人不得不研发新型的炮管成型技术和金属冶炼技术,最后勉强可以使用的480mm主炮寿命也只有200-250发,可见大和号的战斗力很强但是持续作战能力很有限,是真正的战列决战兵力。

战后的考证说明大和号的建造过程总共花费超过1500亿日元,如果再算上二号舰“武藏号”和基本成型的三号舰“信浓号”,全部花费估计在3000亿日元以上,请注意这是二战战后的日元价值。而同一时期和大和级一起上马建造的“翔鹤”级航母,是航母领域的佼佼者,满载排水量32000吨的翔鹤级航母可以搭载72架舰载机,而大和级战列舰的吨位达到了70000多吨。另外还储存有12架备用机是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劲敌,由于省去了复杂的主炮和大尺寸装甲,建造费用仅为大和级的1\\4,也就是说日本海军全力打造翔鹤级航母至少可以多装备10艘,这就等于旧海军的航母兵力扩充一倍,取胜是有一定希望的。


利刃军事


屁用都没有,二战日本海军输给美国,不是输在装备上,也不是输在指挥和策略上,更不是输在战斗人员素质上,当时的日本海军要比美国强大的多,无论装备的科技含量还是作战部队的战斗力要甩美国一条街以上,一个中途岛海战和珊瑚海战就让美日军事实力发生了逆转,这两场美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怎么产生的?那是美军伏击了强大的日本海军舰队!伏击的成败关键是情报,日本沉没的潜艇里的电报密码本是这两场战役输赢的关键,三本五十六


海军天才指挥家也是被伏击身亡!都是那密码本超度了日本海军!再加上美国工业社会的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灾难恢复本领的强大把日本送进了监狱,日本的太平洋战争的惨败跟大和号和五藏号战略舰改航母没有屁关系!当时日本就是再有8条航母战争的结果还是这样!到战争结束日本人都不知道,沉没的那艘潜艇被美军打捞起来了!


AAAA隐姓埋名


假使日本真的不再建造这些超级战列舰,改为建造航空母舰,那么日本真的要大大的延缓太平洋战场的进程了!



读者可能会有疑问:这两艘战列舰的钢铁撑死也就能建造出最多4艘航空母舰,即便前期有再大的优势,在美国后期上百艘的航空母舰面前,日本终究还是显得过于弱小!

不错,这几艘航空母舰就军事实力上来看,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可是任何武器装备的建造都是服务于本国的战略需求。日本之所以建造大和、蔵武这种巨型战列舰就是为了在将来的海上对决中依靠日德兰大海战那样的战列舰的对决来取得海战的胜利。而一旦日本战前把战列舰的建造改为了航空母舰,那么也就意味着日本海军上下一致认为未来海战的舞台将是航空母舰,以航母为核心的新型海战将代替传统的战列炮战。



作战思维的根本改变远比多出几艘航母要重要的多!德军之所以在初期取得巨大的胜利,就是因为他们对于运用大规模装甲部队的机动作战理念已经有深刻认识,得到了最高统帅部的认可!而反过来当时的日本海军虽然也认识到航母的巨大作用,却仍旧不愿放弃传统的舰炮对决,从关键的中途岛海战中便可以看出,日本的航母仍旧处于辅助的地位,其作战计划还是期望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舰队(战列舰为主)做最后的决战。


所以假使日本一开始不建造战列舰,而建造更多的航母,那就意味着日本海军已经彻底抛弃了传统的海战思维,也就意味着绝不会再制定出中途岛海战那种以战列舰决战为主的过时方案,而一旦日军中途岛海战获胜或者不至于那么悲惨,太平洋战场的持续时间将会大大增加。不否认日本最终会失败,不过肯定不会在1945便战败!


小小狼王


日本和美国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对手。在二战之前,日本已经认识到了航空母舰在海战中的重要性,并且利用日本其资源开始大肆建造。可是就以当时日本国内的资源根本无法生产大量的军事装备,尤其是海军舰艇装备。


但是大家别忘记了,日本可是在1931年,9月18日就开始了侵占我国东北的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全面爆发之前,日本在东北建立了大量的工业体系,用于战争资源的开采,并且大肆建造陆海空三军装备。

日本当时的航空母舰与美国的相比较达到了10:7的优势,可是当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发挥出其强大的军事生产能力,日本根本无法比拟,大量的军事舰艇蜂拥而至,而日本同期建造的数量却少之又少。即使日本把武藏和大和这样的战舰,都削减了用于建造航空母舰。也不会增加几艘的。



这就是战争潜力的不同,一个国家拥有强大的战争潜力就很难与战胜。而日本由于国土资源狭小,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产业技术工人不足等等根本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日本也知道这样的处境,就想通过太平洋战争,偷袭的方式,逼迫美国承认其在亚太的势力范围。


可是,美国怎么可能会同意呢?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启之后,是日本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的。所以日本凭借当时的建造能力,即使造再多的航空母舰,也无法与美国匹敌太平洋。不过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却让美国承受了不小的代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伙伴儿们觉得还有哪里需要补充的?请大家留言,咱们相互学习讨论。如果喜欢我的问答,请点赞,关注我!


星月菩提树下行


常说“历史不容许假设”,因为假设没有意义,现实就是现实。还有一点就是假设出来有时会让人后怕,比如这个问题就是这样。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还真麻烦了。

有一段在评论大和级战列舰时经常被人引用的对话就足够说明建造大和号的愚蠢。

开建大和级战列舰是1937年的第3次造舰补充计划正式决定的,后来的“特攻之父” 大西泷治郎当时还是大佐横须贺航空队副长,他冲进军令部抓住军令部次长古贺峰一力陈:“造大和是一个时代的错误,造一艘大和号的钱能造3000架飞机,你给我3000架飞机,我能把所有的舰队都炸沉”。

古贺峰一还比较开明,他没有训斥大西泷治郎,而是很困难地寻找着词汇想说服他:“大西,我不反对航空兵,但是你要知道,天皇出巡必须坐八匹马拉的马车,一个国家也一样,必须有战列舰。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这就叫做国家的面子,叫海军的面子你知道吗?”。

大西泷治郎还企图挣扎:“少几匹马行不行?咱不用八匹马,只用四匹马,四匹马拉的马车也够气派了。”

“不行大西,这不是我古贺次长能够决定的。”

大和级战列舰就是这样的面子工程。

(海试时的大和号)

大和级战列舰计划标准排水量为64000吨,实际建成时排水量为6500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装备9门460毫米巨型主炮和12门155毫米副炮、4台蒸汽轮机驱动总功率高达15万马力,是世界战列舰史上最大型的战列舰。

(改成了航空母舰的信浓号)

这样的八驾马车造一艘也就算了,可是日本人一下子就造四艘,最后实际造成了两艘,1940年8月8日一号舰大和号下水,1940年11月1日二号舰武藏号下水,三号舰信浓号在建造完成50%左右时被改造成为航空母舰。信浓号航空母舰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这个记录直到1960年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的服役才被打破。四号舰在建造过程中停工。

(停在特鲁克锚地的大和号和武藏号,联合舰队旗舰大和号被戏称为“大和号酒店”)

但是……,

(大和号在规避美军舰载机的轰炸)

大和号战列舰于1945年4月7日被美国海军舰载机击沉,武藏号战列舰于1944年10月24日被美国海军舰载机击沉。两舰均为对美军造成过任何损害,而三号舰的信浓号更是在服役后的第一次正式出航中仅仅航行了17个小时便被美军射水鱼号潜艇发射的4枚鱼雷击沉,创造了世界舰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舰的记录。

(武藏号临沉入海底的最后照片。虽然被美国人炸沉了,但是日本人还是可以为他们的造船技术而自豪:“武藏号是平着沉下去的,日本造船舶的的平衡保持能力还是可以滴”)

结果,大和级战列舰完全彻底地失败。

大西泷治郎的“一艘大和号等于3000架飞机”的说法还是开建之前的估算,实际上大和号的建造费用和所有的项目一样到最后都大大超越了最初的估算。1936年的估算是1亿5千万日元,而实际上1941年7月发布的《丸五舰艇制造费预算表》中标明了大和号的直接花费超出2亿8千万日元,如果用1787的物价指数来计算这笔钱的话,几乎相当于现在的5千亿日元,大约47亿美元。


用这笔钱能不能造3000架飞机不知道,但是可以造2艘大凤级航母是肯定的,大凤号的造价正好大约1亿4千万日元。如果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日本少了两艘没用的战列舰大和和武藏,多了四艘34000吨的大凤级正规航母,那珊瑚岛海战以及之后的中途岛海战的结果就很可能可以倒过来写了。

而且,即便日本海军还是在中途岛海战中失败了,失去了一航战的赤城加贺和二航战的两龙,但是还剩下了五航战的两鹤加上两个正规航空舰队,这样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仍然在日本人手里,瓜岛和新几内亚这两个重要战场的结果很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两处的日本陆军就能接到给养补给了,也就是说日本有可能把澳大利亚和美国真的切割开来。

了解二战战时的人知道罗斯福总统当时是倾向于先欧后亚,亚太战场并不受重视,是尼米兹将军争取到了西太平洋上的一部分制海权,树立了可能进行反攻的态势之后亚太战场才能得到一部分给养,如果美国海军一直丧失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实际上就发生过在太平洋上有一段时间美国海军都没有了航空母舰,但好在日本人的航母也元气大伤,但如果日本人多出来了四艘正规航母,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美国就真的可能会接受日本的城下之盟,起码美国在解决纳粹德国问题之前干脆不去过问太平洋战场了是完全可能的。至于过了两年到德国投降之后亚太成了什么样子就只有鬼才知道了。

历史不容许假设“如果”,因为这种“如果”会吓着太多的人。无论如何,如果没有了大和、武藏和信浓这三艘战列舰的建造,太平洋战争的局势就大不一样了。

有人说美国发明了原子弹,看过拙作《有一类战犯叫参谋》的朋友也许知道,如果不是美国人在空中优势下进行的绞杀战,日本也许也能制造出原子弹。

反正不管怎样,日本人花天价建造了这三艘屁用没有的战列舰,让美国人少了好多麻烦。


冰冷雨天


没什么用,其实打完整场二战,日本海军没有缺过航母,因为飞机不够,不是说日本人不愿意造更多的航母,而是飞机产量不足。关于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最大的战略构思的失误,大概就是很多人锁熟知的丸五计划和改五计划。

丸五计划即1941年由于美军大肆扩张海军规模,日本方面提出的海军造舰计划,而改五计划则是中途岛战役失败后丸五计划的修改版。其中丸五计划以战列舰为主,而改五计划以航母为主。此举被很多后世的“网络军事学家”说成是日本海军短视的重要例证。(为啥说是网络军事学家呢?因为正儿八经的学者不会这样说)

但是要知道,丸五计划在一开始就受到了包括山本五十六等一大票日本海军高层的反对。但是最后丸五计划通过也是这批反对的人点的头。实际的原因并不复杂,因为日本的飞机产量根本不足以支持起一支规模多么大的航母机动舰队。

我举个例子,一架零式战斗机耗费的铝材就超过1吨,直到1944年,日本战时经济最景气的时候,日本预计的年铝矿采掘量也不超过6万吨,冶炼提纯以后的实际铝产量只会更少。因为铝材的缺乏,日本的飞机产量远远不能和其他国家相比。

打满整场二战的零式战斗机,直到战争结束,产量也不过10449架。而美国海军舰载机中的一个型号:F6F,生产了两年多产量就有12275架。另外一种型号的舰载机,生产了两年的F4U,产量12620架。太平洋战场上广泛使用的P-38,产量9923架。P-40,13738架。

飞机产量紧缺到什么程度?直到1944年的捷号作战,日本航母机动舰队4艘航母总共只装了一半的飞机,鱼雷机俯冲轰炸机战斗机加起来120架。

日本多造点战列舰是正确的,没有舰载机的航母开出去有用吗?


贞观防务


我想没有多大作用,二战开战初期,日美航母数量比为10:7,日本占优。而在二战进行中,美国的战争机器彻底爆发,整个二战时期,美国一共建造了100多艘(包括“埃塞克斯”级大型航母及“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而同期日本仅仅建成了17艘,就算是武藏与大和的资金同时变航母,那么根据日本建造速度来看充其量也就多2-3艘,而在美日中途岛海战中,日本一次性损失了四艘大型航母,后面的莱特湾海战损失2-3艘、马里亚纳海空大战损失至少2艘、瓜岛战役损失至少1艘……如此快的损失速度是日本建造速度所无法弥补的。这是因为美日两国的经济、资源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而且由于航母建造周期长、还需要与之匹配的舰载武器(比如:舰载机、航空炸弹、航空燃油等),这些都使得日本捉肩见肘。无力建造,更何况随着战争的进行,大批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的损失,使得日本无力完成。


纵横捭阖2011


美日两国在国力上的差距太大,即使日本将两艘7万多吨的战列舰,移做航母建造之用,仍不过是杯水车薪。

这点我们从二战后美国拥有主力航母加护航航母一共100多艘,驱逐舰、巡洋舰等舰只更是其几倍之多。可见一般!

而且,后期日本随着中途岛海战和莱特湾大海战的一败涂地,积累的海军军官士兵已经是消耗殆尽。而海军不如其他兵种,需要训练极长的时间。

正所谓百年海军,其更多的就是指人这一块。海军人员的培养跟不上消耗,这也是为何日本海军后面越打越差的原因之一。

所以综上,大和武藏两艘战列舰即使被改装,依然对大局没有太大的影响,唯一可能的就是会缓解败亡速度。


千字军事


日本国土的面积,人口,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其与美国的太平洋战争在一旦陷入长久作战,就没有赢得希望。在这个大的局势下,日本就算把建造大和武藏的钱拿来造航母,在太平洋战争中也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具体到航母本身来说,它只是一个移动的海上机场(平台),本身是比较脆弱的,在攻击对方的同时,也得有足够的护卫舰艇。其次,航母的攻击力的体现主要是舰载机以及其携带武器(炸弹,鱼雷,现在还有导弹)。最后,所有的这一切如果要发挥出来威力,都离不开人这一最重要的要素(各个部门的海员,舰载机的飞行员,武器的维护员等等)。。。所以说,就算是多造了两三艘航母,可配套的附属设施以及人员花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