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古镇:留住芜湖六百年老时光,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舀一勺门前的青弋江水,洗去一路的风尘。老码头停留片刻,画帆前留下倩影。青石板的古街上,踟蹰着。看那远去的背影,渐渐陌生了视线。这里的画廊,艺术的天堂,览物之情,流淌岁月的芬芳馥郁。这里是新四军三支队战斗过的地方,一代英魂的风采,让这片土地更丰满。这里的城市记忆馆,一件件老物件,记录岁月的痕迹,留存记得住的乡愁。这便是西河古镇...

西河古镇:留住芜湖六百年老时光,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西河与其他古镇的热闹相比,多了一份原始的静谧,给人真实的岁月感,城市间烦躁在那一刻早已消散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古镇形象,原生态的生活,原生态的古民居,总之,一切都是原生态的感觉。今天,有幸与600年古镇进行深度"对话",一睹西河的前世今生。

西河古镇:留住芜湖六百年老时光,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西河古镇,一个"古老而美丽独特"的小镇

"西河为江南水乡古镇,相传有600多年悠久历史。房屋店铺建于圩建两侧,因逐年防汛加固堤埂,故屋基低于路面1.5米左右。"西河古镇潘副镇长向记者介绍说。街心青石路面,曲折蜿蜒约1200米,街道南北走向,宽窄不匀,一般为2~3米,两旁店铺门面飞檐对峙,窗户比街心低得多。沿河一侧旧宅,墙高陡峭,基部麻石驳砌,拔地数丈,削壁耸立,汛期任凭水冲浪击,外河沿岸青石护,人可以通行,内侧房屋、店铺多为数进串连,从街心踏青石台阶下,步入室内,可延伸十余米。

西河古镇:留住芜湖六百年老时光,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西河古镇青石台阶长达1200米

西河镇所在的沈公圩修建于明代,是洪武年间百姓挑土筑堤而成,位于芜湖县、南陵县两地交界处,扼水运要道,枯水时节,可以徒步进入。农耕时代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南来北往的商船多在西河镇停靠。因码头兴旺,圩区也成为一方重镇,抗战以前,镇上有各类作坊、馆堂、店铺近二百多家,是圩区中比较繁华的集镇。

西河古镇:留住芜湖六百年老时光,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此外,上街头外侧有章家巷、土地巷,下街头外侧有徐会兰巷、江东巷,中街内侧有芮家巷,均为老街横连,通往沈公圩内,也可通向沿河水运埠头,显得古朴衰老。

西河古镇:留住芜湖六百年老时光,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街镇坐落青弋江畔,江水源远流长,上溯皖南山区泾、旌、太(泾县、旌德、太平)数县,下汛芜湖汇入长江。早在明朝隆庆年间,水路交通成为方便,往来船只常序泊于此歇宿,已成为山区竹、木、柴、炭销售中散地,来自下游的粮商在此设点收购粮食,商业市场非常热 闹。据说,当时镇上有浴池三家,饭店四家,杂货店四十四家,不少店铺前店后坊,上近王家村下到八面佛都是住宅区,河沿一带都有房屋;万历年间兵乱,房屋、店铺焚毁严重,成民流离,集镇经济萧条。

西河古镇:留住芜湖六百年老时光,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清朝中期,人民生活安定,行商者渐多,集镇复于繁荣。竹木手工制作业盛行,街头巷尾遍及竹木器店 铺,大户大家开设粮行,收购大家粮食运销沿江城市,河岸上还有竹、木商行,此时街道逐渐扩展向北延伸,镇上除山、杂、百货店外,还新开槽坊(酿酒)、糖 坊、药铺、烟店、客栈、饭馆等,经商者多为江北巢县、无为、江南泾、旌、太等县人,商业兴旺,已成为宁国府宣城县西乡要镇;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军与清兵在 此筑营鏖战,迂回四年之久,百姓蒙受其难,店铺多为倒闭,居民背井离乡,街镇再度衰败。

西河古镇:留住芜湖六百年老时光,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民国初年,集镇又趋于复兴,青弋江中经过往船筏增多,大批的竹木排筏由山区运来,停靠于此,船只往来也很频繁,常日达七八十条,此时集镇已成内河天然码头。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集镇商业发达,据老年人介绍,各种店铺有一百多家,大的店铺作坊雇用学徒工匠二三十人。

隐藏徽州里的西河,她以独特的魅力区别于乌镇、同里。当你走过西河每一块青石台阶,便知何为"西河古镇"。

传统古镇,如何闯出一条当代文化之路?

西河古镇在业内规划上做足了"文章"。在西河古镇规划上可以看到,这个600多年的古镇将着重提升古镇产业特色,制定了鼓励民宿和农家乐发展的相关意见,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古镇经济,将古镇打造成文创特色小镇、摄影集聚地、影视基地、写生基地,吸引大批艺术家、创客和创业者投资兴业。

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西河古镇重点抓建设、抓产业,抓发展、抓繁荣,采取招商引资聚财气。引入了上海鼎世集团、西美咖啡,大力发展乡村游、古镇游、农家乐、民宿,把老粮站改造成了充满文化气息的古韵文化创意园。

西河古镇:留住芜湖六百年老时光,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古镇潘副镇长告诉记者,"西河古镇于2014年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政府还编制了《西河老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西河古镇旅游业态策划》,对西河进行保护性开发,改善基础设施,打造全域旅游",省级公路湾西路的开通,更是将镇域内的旅游资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串联起和平森林公园、珩琅山、怡龙生态园等绝美景色和人文景观,这些景点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芜湖市乃至周边地区游客竞相追逐的新热点。"

西河古镇:留住芜湖六百年老时光,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通过文化搭台,西河古镇以中秋民俗文化节、年货节等"为媒",加快推进文旅融合,为西河古镇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自身不断的完善优化,形成了叫得响、有内涵的文旅品牌,让西河古镇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西河古镇:留住芜湖六百年老时光,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西河,向古镇"同质化"说NO!

在古镇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千镇一面,商业经营模式陈旧、内容单一的同质化现象十分普遍,已经影响到古镇的口碑和人气,商业业态和经营模式亟待创新。

西河古镇的今后该怎样发展呢?西河古镇潘副镇长告诉记者,面对古镇"同质化"现象,西河古镇将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步伐,争创4A级景区,加快特色小镇申报和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充分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引进更多新业态,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西河古镇原有特色和风貌,进而将西河古镇打造成为一个文旅+民俗+创意的复合型小镇。潘副镇长告诉记者,目前,西河古镇已通过市级评审,成为市级特色小镇,下一步发展将申报省级特色小镇,进一步推动西河古镇的特色文化建设。

西河古镇:留住芜湖六百年老时光,竟有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除此之外,西河古镇将逐步打造拥有中高端民宿、特色购物体验的旅游综合体,使西河古镇成为中国长江水运文化的窗口、芜湖旅游的新名片,通过原有文化产业链的延伸、文化创意产业的注入,推动西河古镇文旅紧密融合,擦亮西河名片,助推乡村振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