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上海人都怎么样?

解伟成


每个地域都有各式各样不同性格的人,每个地域的人都有那么微小的相似之处。在上海14年,几乎占了生命的2/5,遇到过上至80岁下到刚出生,形形色色的上海人,很难用“都”怎么样来形容,因为老中青幼四代人,差别真的非常大。如果非要找到一些共性,我勉强凑几个吧:

第一,你首先可以非常明显得感觉到,老中青幼四代上海人的开放和融合程度,的确在飞跃着。

在60-80岁左右的上海老人那里,你几乎听不到普通话,他们不会讲,他们每天交流的也都是和自己一样在上海生活了一辈子的人,对于外来人群,会存在隔离。

在45-60岁左右的上海人那里,你的确经常能感觉到若有若无的排外,不是所有的这个年龄的人都存在这个思想,比起他们的父母,已经好很多了,他们在当面基本不会有任何差异化对待,只有在很熟悉,或者他们认同你已经是他们群体中的一员了,才会在聊天中吐露“硬盘”、“乡下“之类,在你听来略带不舒服的词汇,而这些词汇,的确流露出他们的一些优越感和排外情绪。

在20-40岁左右的上海人那里,几乎已经感觉不到差异了,这帮人日常交流用的基本也是普通话,甚至会出现很多上海话讲不清楚,即使在用上海话交流的时候,还得夹杂着普通话才能说清楚的局面。他们与其说是上海人,不如说是世界人,因为出国留学、满世界满中国地跑工作、旅游,他们在非常开放地接受外来精英进入上海的同时,也在非常愉悦地奔向全中国和世界。我身边这个年龄阶段的朋友,正是去全国各地做志愿者、去全世界穷游的主力军。

到了10来岁及以下的孩子,我只能说,他们估计几乎没有上海人的身份认同感了。以我儿子和他的小伙伴们为例,在班里,能讲上海话的孩子大概就一两个,即使能听懂,说出口的也都是普通话。我儿子因为太喜欢内蒙古(去旅游过),几次三番表示他是内蒙古人。而且虽然奶奶一直跟他讲上海话,他也只能维持听得懂但绝对不说的状态。以至于现在幼儿园都开设上海话课,强制小朋友学儿歌。

这个变化,在我看来,是非常正常的。很多人都觉得上海排外,我想问的是,你们家乡不排外吗?在我的故乡,不要说七八十岁的老人,很多青壮年到现在也不会、不愿意讲普通话,看到外地的人都敬而远之。这是一个地域认同和自我保护非常正常的表现,但为什么大家对上海的”排外”就充满了敌意呢?这难道不是自己的自卑情绪在作祟——比如看到一个富人对自己爱答不理,就会很愤恨地表示这个人素质太差,嫌贫爱富。而到自己看到一个乞丐的时候,有没有展现出一视同仁的态度,上前把手里的馒头分给他一半呢?

第二,我的感觉是,上海小姑娘真的是非常嗲,这是一种优越大环境下富养出来的群体气质。

上海小姑娘的富养,不仅仅是在一个家庭里面,整个社会对她们都有额外的喜爱和呵护。可能一个是因为上海生活压力大,生女儿一点不比生儿子让人沮丧,反而觉得“不错不错,以后老酒有的喝了。”其次,一个大移民城市,对于“传宗接代”的概念非常薄弱,大家都没啥根,上述不过三代,所以生儿生女完全无所谓。第三,吴侬软语,一定要小姑娘讲起来才好听,上海姑娘本来就白皙高挑,举手投足温柔软糯,再加上吴侬软语,的确非常招人喜欢。所以见到上海姑娘,就忍不住心生呵护之意。慢慢的,小姑娘们也就越来越嗲了。

但就如贾宝玉讲的,为什么未婚的女孩子是珍珠,结了婚生了孩子就变成鱼眼珠了。我也十分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嗲的上海姑娘,一旦成了上海大妈,就出奇得彪悍。我曾在排队时看到一个大妈对插队的一个爷叔喊道:“你打我啊?你碰我一下, 我就装死给你看,吓不死你。”笑得我站不住,实在是太彪悍了。


独立人养成号



作为一个在上海漂了三年的北方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题主我对上海人的看法。

首先,在上海有很多外地人,个人感觉在闹市区,外地人往往占了上海人数的一半之多。

其次,说到上海人,其实和他们在一起共事的时候都还蛮客气的,虽然说绝大部分上海人都有一种与身俱来的“优越感”,但是不代表外地人就差劲!个人觉得,主要是一些自卑的本地人要将他们的优越感以瞧不起外地人的方式表达,说白了和你差不差没关系,所以作为外地人,要学会不卑不亢,或者你越把它当回事它就越是一回事,你不把它当回事那也就没那么回事。

最后,我觉得上海人属于那种典型的现代人,你喜欢城市肯定会喜欢上海也会喜欢上海人的!

反正我身边的上海人都蛮客气的,其实题主如果有所顾虑的话大可不必担心,现在的人素质真的是越来越高了,难免会有一两个“害群之马”,但是这是每个地方都避免不了的,所以建议题主不要对上海人有所遐想。毕竟你怎么对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你,都是一些人之常情的事情。祝好!


金城通


真人真事。

我同事的妈妈就是上海人,以前当知青来我们这里,嫁给一个贵州人就没有回去了,和她姐姐一起在云南安家落户了。


她妈妈是那种特别抠门又爱占小便宜的人,并把这性格丝毫不差的遗传给我同事。我同事一年不买一件衣服,都是穿她表姐不要的,包括鞋子内裤。她爸爸穿她姨爹的,她妈妈穿她姨妈的,她穿她表姐的,她女儿穿她侄女的。但不要以为她姨妈就是大方的人了,有一次她姨妈搬家,她表姐给她一双皮鞋,刚拿过来她姨妈就拿回去了,说:“还可以穿,我再穿穿又给你。”

我这同事她妈也是很吝啬的,她爸爸60岁生日,想吃羊肉,我同事去饭馆订了一斤羊肉,准备给她爸过生日,结果她妈硬是嫌贵叫退了。她爸爸长期被压制,特别馋,想吃核桃,偷偷买了10个,回家被她妈骂得狗血淋头。



我同事跟我说,她爸想喝黄金酒,她本来打算买的,去超市一看,100多,太贵了,不买了。有次我们去买菜,我说我想吃炸蘑菇,她说她也想吃了,但是蘑菇太贵,她就说:“我还是不买了,蘑菇还要油炸,油也贵,等你炸好了我来吃点吧!”我当时真是无语了。

这就是我见过的上海人,真的是超级无语的一家人。


情愫残心


在上海最痛的事情是,你接纳了超过本地人口的全国各地的人,还在被认为排外,还说上海人把外地人都当乡下人。

全国人民都知道上海人有句把外地人都称为乡下人的梗,认为上海人作为城市人看不起外地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姿态。其实这句话是以讹传讹不理解真实意思的胡乱带帽,每次听到外地人把这句话来鄙视上海人,犹如有刺梗喉,说不出的不痛快。

这句话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

上海是座移民城市,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都是移民。,我称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只不过我爷爷的祖爷爷的先辈由山西碾转往南方迁徙,我爷爷的祖爷爷来到上海不再南迁而定居上海落户,只是来上海定居早几代而已。一般的市民往上推2-3代,基本都是外地迁移来上海的,以苏浙人口为多,绝大部分是农村人口。特别是近代上世纪二十年代起至五十年代户籍制度控制期间,上海人口急增。

以前的上海人大部分都生活在里弄,房屋拥挤简陋。邻里间没有秘密,相互交往紧密,不像现在楼里对门是谁也有可能不知道。家家户户都有亲戚朋友来往,定居上海的都有还在外地农村生活的亲友来访,看到陌生人都会打听哪家乡下来人了,亲戚朋友从农村带来的农副产品都会转赠邻里大家共享,曰乡下人来了,带点东西大家尝尝。这是邻里间把不认识的人称为乡下人的起源。当然也有亲友是外地城市人口,邻里交流时会带一句不是乡下的是哪里哪里的,比如说苏州的、宁波的以区别农村来的。

移民来到上海以后逐步适应上海城市生活,虽说当时公共卫生设施不发达,也慢慢的改掉了在农村时的随地大小便、随地扔弃物垃圾的陋习。农村来的亲友不习惯上海人所用的马桶,街角屋后,两边一看没人就随地方便了,邻里间就会产生矛盾,主家出面打招呼,不好意思,我家乡下人不懂规矩。

五六十年代开始,上海马路上大的十字路口装有红绿灯,有交警看管,对乱穿马路的人加以劝诫,多数外地农村来的人都会说我是乡下来的乡下人不懂,交警就会解释红绿灯的用处和规则。

在五十年代当时很少有旅游、公干的人员来上海,绝大多数都是探亲访友,而上海人的亲友大部分是外地农村人口,在上海人口中就有将外地人统称为外地乡下人的说法。

久而久之上海话把不懂规矩,有陋习和没见过世面的举动统称为乡下人而不是称外地人为乡下人。

现在上海口语中,不管是什么人,就是家里人、朋友间把对方的大惊小怪的样子或者一般人都了解你却不明白的或者不守规矩乱来的都会玩笑说句乡下人。

说上海人排外的话,大多数上海人是近代外地来的移民,排外的城市如何让他们站住脚如何呆得住?

上海绝对不是把外地人鄙视成乡下人而感觉自身高高在上的城市。

以讹传讹也该休矣!


陋街小百姓


上海人性格开朗,上海人热情好客,上海人固步自封,上海人墨守成规,这就是各种特色组成的上海人。

以前在外地,认为上海人清高.排外。融入上海四年,上海和其他地域的人没有明显差别,都是吃五谷杂粮,都是尘世中的俗人。

凡人一枚,接触不到上流社会。在熙熙攘攘人流中,简装.朴素是标配,也爱逛商场,也爱买打折的食品,也会因还价遭到奚落。在相仿的同龄人,他们的口中也是油盐酱醋,房子,票子,一样的俗不可耐,一样的普通小市民。

不是吹的,我在某些上海人眼里,还是半个文化人,多了一份尊重。

上海人有一种天生的‘’高贵‘’,不屑于从事低贱的工作,做保洁的,做保姆的,扫马路的,掏下水道的,端盘子的,没有一个是上海人。他们宁可守着微薄的工资过着清贫的日子,也不愿意抛头露面去做让人瞧不起的事情。

上海老年人爱旅游,多数选择的是一日游,三天二晚的近郊游。上海老人虚荣心特强,爱比较,儿女的收入,几套房子,全是优势。上海老人爱买打折商品,到处能看到促销,九折大甩卖。

总之,上海是一个懂规矩,守秩序的城市,所谓的高不可攀,那是一个神话。


秋平171152879


我来说几句吧,我是来自重庆的新上海人,同济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一垄断国企上班将近10年,身边95%上海人,对上海和上海人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上海人大都守规矩,讲原则,安分守己,但是大部分人格局意识较小,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缺乏大胸怀大格局,很好的打工者,这可能也是物质生活比较充足吧,没必要去奋斗。


47721739


本人上海人 由于做的服务行业 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所谓的刁民 就本地人来说一般年纪大点的 素质差的占比相对高一些 年轻的这一代似乎占比较少 但综合来看素质差的这些人普遍都有一个缺点 就是生活不怎么富裕 通俗点讲就是穷人 人越穷志越短 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之中尤为突出。邻居家小孩某天晚上玩了他奶奶的手机 造成流量收费 老人在电话里和客服吵了半个多小时 小孩子不懂事 你们不该收这个钱 最后还是给他退钱了 一脸的得意的说了句 我不是稀罕你们这点退费 我就是觉得你们的做法不对 你不要以为我稀罕你们退的这五块八毛钱…… 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类人看到的多了 你就会发现 无论对于上海人还是外地人 这个社会本就如此 有人善良 有人恶毒 有人守法 有人犯罪 但无论我们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 都应该努力做好自己 无愧于自己 无愧于家庭 无愧于社会


一炮超人


我是上海人,上海人普遍比较守规矩,不爱管闲事,不爱张扬,常常不急不躁,凡事讲等价交换,既不会让对方吃亏,也不愿做冤大头。不问人家财务状况,也不会透露自己财务状况,既不会轻易开口借钱,也不会轻易借给别人。上海人一般自顾自的多,过节什么的上饭店小聚度过的多,大办特办年货的现在几乎没有了。上海人比较实在,不会为面子去浪费,如上海人开比亚迪秦很多,因为有牌照送,开七八年没问题就行了。上海人特独处独享,来杯咖啡可以坐半天,约上三二好友打半天球,还是aa制。上海年轻人穿着未必是大牌但一定很得体精致,一般会戴枚钻戒或好表。插画作者果酱女王俞果。欢迎关注



画家俞果


光阴似箭转眼间来上海十五个年头了,作为外地人,我的感受是上海人是全中国综合素质最高的人,也是最有契约精神的人,更注重隐私权的人,更是不喜欢打扰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打扰的人!上海人不排外只排毒而已,有些外地人和上海人三观不合就说上海人排外我坚决不同意,许多外地人都误解上海人了!建议外地人多交几个上海人好友才能了解上海人的好以及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了,最后一句话我想说:魔都的魅力天下无敌,魔都人更是优秀无比!!!


功夫熊猫245233936


上海人是很有话题,分几部份:一、老一辈上海人二、从上海迁出去到外地的上海人三、沒离开过上海的上海人。这是一个有特殊气质、特点鮮明的群体。在众多人群中,一经接触,你就可以辫出他是上海人。1、钞票意识强,有理财的天份,2、乡结浓重,叶落归根,在外地的上海人表现较重,自巳哪怕回不去上海,有个长辈在上海,后代那怕睡阁楼也要回上海3、老一代上海人掛在嘴边的一句话,咱们上海对国家贡献如何如何?却只字不提国家把最优质资源都配置给了上海4、沒离开过上海的上海人,比较崇尚进口货,外地人全是乡下人,外地产品以大兴货居多,外地有钱人统称为暴发户5、上海对吃的方面一般般,但穿的方面极富个性,就是工作服也齐整笔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