鄲城縣:“空心村”整出一片新天地

■河南經濟報記者 石繼峰 通訊員 李春林 陳吳陸

“房屋荒棄,宅基地閒置,村容破敗,‘空心村’已成為鄲城東部幾個鄉鎮農村相當普遍的問題。”近年來鄲城縣著手開展“空心村”整治的專項工作,今年以來19個鄉鎮共驗收通過10171.80畝,兩年來共整治“空心村”指標15000多畝,充分保障了全縣建設項目用地需求,多餘指標在省國土資源廳備案交易5700畝,預計實現交易收入10多億元,現已到位3.7億元。同時,撥付鄉村兩級“空心村”整治資金1.7億元,改善了人居環境,助力了脫貧攻堅,在全省走出了一條“空心村”整治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路子,許多主流媒體都進行了報道,省國土資源廳在全省推廣了鄲城縣“空心村”整治先進經驗。

2016年以來,鄲城縣為進一步提升對農村土地的利用效率,針對農村超標準建住宅、“一戶多宅”等浪費土地現象,在尊重群眾意願的前提下,對“空心村”廢棄舊房集中拆除,並進行土地復墾,配套生產設施。在鄲城縣白馬鎮劉樓村、丁村鄉叢樓村、南豐鎮郭店村,過去殘垣斷壁的破舊房屋已經拆除復墾,建成了高標準糧田。“破房子變成了良田,一年一個人又多賺六七百元。”劉樓村村民張翠榮說。

同時,該縣以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為抓手,以國家的“一戶一宅”政策為著力點,積極宣傳在城鎮化大背景下,“空心村”整治的歷史意義和國家推行農村建設用地減少和城鎮建設用地增加相掛鉤的用地審批政策,以整理每畝2.5萬元的獎補資金鼓勵鄉鎮、行政村和村民小組推進“空心村”整治。在推進“空心村”整治中,要求各村委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丁村鄉黨委書記趙騰彬介紹,對沒有外遷的村民,鄉鎮統一建設了集中安置社區免費提供居住,社區兩室一廳一廚一衛的現代化房屋讓村民直接過上了城市生活;在小王莊村,鄉政府還規劃建設了40畝的現代化農村社區。經過整治,凋零破敗的村莊變身大片糧田,殘垣斷壁的舊房變成了現代化小區,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雙樓鄉黨委書記何衛東說,通過“空心村”的整治,分散的小村變成了大村,基礎設施更容易配套,農業生產更成規模,極大地推動了現代農業和美麗鄉村的建設。

全縣通過“空心村”整治,保護了耕地,髒亂差現象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空心村”整治盤活了建設用地,破解了地從哪裡來、錢從哪裡出、耕地如何保的難題,是推動經濟發展、造福群眾的重要舉措,為農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是鄲城縣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