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鄭州人口終於破千萬,不過好戲還在後面


西安、鄭州人口終於破千萬,不過好戲還在後面

文丨西部君

中國的人口“千萬俱樂部”城市名單,即將迎來新面孔。

21世紀經濟報道提到,今年各個城市的常住人口抽樣調查已經完成,其中,西安和鄭州將步入千萬人口行列,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也有望達到千萬。

在幾天前的《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中,西安和鄭州,剛剛被國家單獨點名,賦予第五航權,引來不少羨慕目光。

已經批覆的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中,西安和鄭州,恰好也是截止到2017年末僅有的常住人口沒有達到一千萬的城市。

從政策傾斜到人口聚集,再加上天然的地理優勢,兩地坐擁天時地利人和。

考慮到人口是經濟生產的基礎要素,“千萬俱樂部”將成為兩座城市在區域競爭中的一個新籌碼。

01

西安的人口野心遠不止千萬

在前幾天的《這是我不留在小城市的全部理由》中,西部君分析了近兩年人口流動的規律:

一方面,中西部人口持續迴流;另一方面,迴流人口並沒有退回農村,而是在本省的中心城市聚集就業。

與此同時,四大一線城市中的北京和上海,由於疏解城市功能、控制人口規模,2017年常住人口都是負增長,與廣州和深圳形成分化。

為了搶奪東部省份和京滬遷出的人口,二線城市之間“搶人大戰”硝煙四起,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恰恰是西安。

西安、鄭州人口終於破千萬,不過好戲還在後面

如圖所示,西安市的戶籍人口,2015年開始漲勢迅猛。2017年,西安原口徑戶籍人口845.09萬人,年增幅超20萬。

按照《西安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年)》的目標,到2020年,西安市域人口規模為1070.7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70.57萬人。

注意,西安代管西鹹新區後,60.5萬咸陽人轉西安戶籍。所以2017年的全市戶籍人口,要在845.09萬的基礎上再加60.5萬。就是說,戶籍人口目標,已提前完成;1070.78萬人的常住人口目標,在2019年也大概率能夠實現。

西安、鄭州人口終於破千萬,不過好戲還在後面

如果以為這就是西安的全部野心,那就錯了。

在此前召開的“‘人才、人口’爭奪攻堅戰專項工作”誓師大會上,西安方面明確的推進階段是三年,且目標是:2018年至2020年底,主城區人口規模達到1000萬,全域人口達到1500萬。

2016年的《城市統計年鑑》顯示,西安當年年底的市區人口為629.24萬,距離1000萬還差足足三百多萬;而常住人口方面,哪怕今年破千萬,離1500萬也還有四五百萬的缺口。

西安既然定下如此跨越的目標,下一階段搶人的攻勢還會更加猛烈。

02

還有哪些城市有望加入“千萬俱樂部”

相對於西安來說,鄭州的人口增長節奏更穩紮穩打。

鄭州每年的常住人口增量,都沒有超過20萬,且2016年後的增長速度,要低於2011年到2015年間的增速。2020的城市人口目標,也只是1245萬。

西安、鄭州人口終於破千萬,不過好戲還在後面

來源:鄭州地產(2010年數據因為統計口徑導致誤差)

相對於幾年前的自己,鄭州對人口的吸引力其實在下降。不過,鑑於各大二線城市都在高調搶人,吸引力被分流,人口增幅下降可以理解。

隨著西安狂飆突進、鄭州穩紮穩打升級成千萬人口城市,“千萬俱樂部”名單,將從13個擴充到15個,完整名單是:

重慶,北京,上海,成都,天津,廣州,深圳,石家莊,武漢,哈爾濱,蘇州,臨沂,保定,鄭州,西安。

像臨沂和保定,全域常住人口能突破千萬大關,是因為下面管轄的縣和縣級市很多。市區的真實人口數量,跟上述其他城市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甚至包括石家莊,武漢,哈爾濱,蘇州,市區人口都沒有達到千萬級別。

比如保定,2016年常住人口1042.5萬,而當年的《城市統計年鑑》顯示,保定的市區人口只有284.59萬,主城區人口更是隻有142.67萬。

那麼,除了西安和鄭州,未來三五年還有那些城市有望邁入“千萬俱樂部”?

按照2017年第一財經記者的梳理,全國常住人口超過800萬的城市有30個。其中邯鄲、濰坊、青島、杭州和溫州等地超過了900萬,南京、瀋陽、徐州等地超過了800萬。

那些人口不足800萬的城市,多數都是三線城市,吸引力相對較弱,還會被強二線、強省會城市虹吸,除非有行政區劃上的調整,哪怕出手搶人,短期內人口破千萬的可能性比較低。

未來的“千萬俱樂部”新員,將在人口介於800萬到1000萬的城市中間產生。除了今年入圍的西安和鄭州外,明年杭州、青島不出意外也將破千萬。

二線城市中,南京2017年常住人口是833.50萬;三線城市中,徐州2017年的常住人口是876.35萬,贛州的戶籍總人口是974.25萬。這些城市在中長期,人口都有望突破千萬。當然前提是經濟不至於出現大的波動。

03

人口,未來城市戰爭的主戰場

放眼世界,人口數量超千萬的城市,幾乎半數都在中國。

西安和鄭州,杭州和青島,超大型城市越來越多,也印證了槓桿遊戲的判斷:中國容得下20個超級城市。未來的中國幾大城市群,將主要是由這些超級城市來主導。

當然,正如搶人大戰推高西安房價所顯示的,人口數量破千萬,與城市等級提升對應的,還有交通擁堵、環境汙染成本上升、房租房價上漲等問題。

西安、鄭州人口終於破千萬,不過好戲還在後面

但只要規劃得當,人口集中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產出要遠大於成本。比如有研究發現,城市人口規模擴大100倍,基礎設施只需要擴大50倍左右。

國家收緊地鐵建設審批限制,以提高人口標準作為重要的門檻,遵循的是同樣的邏輯。

另一方面,我們經常強調消費和第三產業,城市人口規模也是經濟轉型的基礎。這和人口稀疏的地方外賣產業很難發展壯大是一個道理——市場容量不足,點對點的連接成本高。

西安和鄭州晉級後,國家中心城市全部達到千萬人口規模。這說明人口規模作為影響城市發展上限的後發優勢,是影響政策資源分配的重要因素。

最新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還沒有出臺,此前盛傳國家中心城市名單在現在的9個名單外,還有席位空缺。如果傳言屬實,杭州、青島等地在人口突破千萬後,入選的幾率也將進一步提升。

所以,未來這些重點城市之間的人口爭奪,還將更加激烈。眼下的搶人大戰只是開局而已,好戲還在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