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说自己“不够好”,让我们这些平凡人怎么活?

你老说自己“不够好”,让我们这些平凡人怎么活?

本文字数2500+ / 阅读需要 6 min

翻看后台大家的留言,经常有朋友悄悄分享她们近期的小心思。

有一些很相似的,我匿名摘出来:

“每次在商场看到很美的衣服,都会不敢试穿,感觉穿在自己身上会很浪费。”

“不敢去很高档的理发店、美容店,里面的人都很潮很时髦,担心自己丢脸,虽然我完全消费得起。”

“以前从来不化妆,工作忽然需要化一次妆,化完感觉极其不好意思,脸火辣辣的。”

这几个例子,其实都涉及到我们内心的一种“羞耻感”,更进一步说是自我羞辱”。比如内心中总是重复:“我不够好”、“我不行”、“我太差劲了”。

羞耻感本身作为一种情绪,是很常见且正常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适当的羞耻有助于我们情绪上的成长。

然而,当我们的“羞耻感”打破了一层边界,成为一种“过度羞耻”时,我们便很可能深陷其中,任凭它来攻击我们——这会让我们经常活得很难过。

就像开头举过的几个例子,很多小事都会引发我们的“羞耻感” 而这种羞耻其实主要来自我们自身,而不是他人。

当羞耻成为了一种令人痛苦的长期信念时,我们很可能已经成为“自我羞辱者”——

总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把自己看得非常卑微,觉得自己配不上好东西,甚至稍有不慎,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会离开自己;

我们会无法忘记自己曾犯过的任何一个错误,即使在别人看来,那些错误根本没有造成任何严重后果;

我们也会用最严厉的话语训斥自己,用最恶毒的话羞辱自己......好像永远生活在自己施加给自己的压力之下。

停!

停一下!

别再瞎想了啊!暂停一下你的自我羞辱啊!

的确,羞耻令人痛苦,但很多事并不是你的问题啊。

在心理学研究上,羞耻产生的原因和许多因素有关,也许与我们的童年,家庭关系,人际关系都所关联。

拜这些原因所赐,我们才会将“羞耻感”当做自己思考问题时最常运用的情感,从而用“自我羞辱”来回应这个世界,默认他人都在用批评、蔑视的眼光来评判我们——好像我们自己就是“羞耻”本身。

这样的生活可太累了。

所以,下面我决定带大家继续深入认识一下我们“自我羞辱”的本质。认清它的真实面目,我们才有可能甩脱它,避免再被它打扰生活。

你老说自己“不够好”,让我们这些平凡人怎么活?

“羞耻”不需要召唤

它们总是自动出现

过度的“羞耻感”总会悄悄嵌入“自我羞辱者”的思维习惯中。当他们处理或者面对许多事情时,“羞耻感”会自动冒出来。“羞耻感”甚至会成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例如当自我羞辱者做错某件事时,他们不会去找寻犯错的真正原因,浮现在脑海理由总是“我真是一个没用的人”“是因为我自己不好,才会总是犯错”“我真是一个很让人讨厌的人”。与此同时,他们不会质疑这些想法的真实性,他们会用羞耻思维一直告诉自己,自己就应该被“羞辱”的。

你老说自己“不够好”,让我们这些平凡人怎么活?

身体的困境:

麻痹和精力衰退

“自我羞辱者”长期陷在羞耻感之中,很可能已经陷入麻痹,无力再反抗羞耻感本身了。

他也许可以指责伤害他的其他人。但当伤害他的人,是他自己的时候,很难再有力气和理由去和自己对立了。

这种麻痹强化了羞耻感,他们便只能用更强烈的羞耻感来合理化自己的羞耻。同时当“自我羞辱者”长期否定自己的价值时,自身的真正的精力也会被削弱。会觉得自己更加渺小、软弱、无力,精疲力竭。

你老说自己“不够好”,让我们这些平凡人怎么活?

习惯性的回避和孤立

当“自我羞辱者”给自己发出过多的“羞耻”信号时,他们会习惯性的回避一切有可能造成“羞耻”的事情或者活动。

例如曾经在当众演说或者做报告的时候,有过口吃的经历,就会避免一切当众讲话的场合;

当戒烟一再不成功后,很有可能就再也不尝试任何和戒烟相关的方法了;

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体重,就干脆暴饮暴食,反正“我就这样了”。

很多时候,还会选择孤立自己,在遇到与羞耻相关的事时,不会愿意和朋友,亲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我这么差劲,反正朋友和亲人也看不起我。”

你老说自己“不够好”,让我们这些平凡人怎么活?

完美主义or不完美主义

自我羞辱者往往是拥有完美主义特质的不完美主义者,他们对自己极其严苛,拥有着高度自知。

他们渴望一切事物都尽善尽美,不能容忍一点点的纰漏,比如:在工作上无关轻重的小失误;当朋友来家里做客时,地毯上有一小块没有清洗的污渍;在重要场合,好像没有穿着最得体的衣服。

与此同时,他们又时时刻刻知道他们的缺陷。好像别人也如同他们一样,总是正在盯着自己的无能。

你老说自己“不够好”,让我们这些平凡人怎么活?

主动寻找带有“羞耻感”的亲密关系

虽然“自我羞辱者”会自动回避许多有可能带来羞耻的活动,但是在亲密关系中,“自我羞辱者”往往总是会寻找给他们带来伤害的伴侣,因为他们坚信“我毫无价值”“我知道Ta不够好,但是除了Ta之外还有谁会要我呢”。

结果,伴侣的伤害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羞耻”。

你老说自己“不够好”,让我们这些平凡人怎么活?

自我憎恨

在“自我羞辱”一直持续时,不能消除的羞耻感就会转变为自我憎恨。自我羞辱者的内心好像生长了一个黑洞,将他身上所有的美好品质吸走,只能用“蔑视”和“厌恶”去对待自己一切不好的地方。

自我憎恨常常以非常基本,粗鲁的方式表现。可能包括脏话和贬斥。自己对自己说着“别费劲了,你永远不可能做好任何事”。

你老说自己“不够好”,让我们这些平凡人怎么活?

“羞耻螺旋”

正常来说,“羞耻感”可能会突然出现,但一出现就可能势头很大,像浪潮袭来(羞耻波浪),成为一种强大的压倒性情感体验。还好它们的持续时间很有限,让我们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甚至从痛苦中学会新的方法。

但是在“自我羞辱者”的羞耻感体验中,羞耻往往不以波浪的方式袭来,而是转化成了“羞耻螺旋”。羞耻螺旋的持续时间会远比羞耻波浪长得多。与此同时,羞耻感还会回溯以往的羞耻体验。

比如,“忘记打电话”这样一件小事,可能当时令人难堪,但只要稍作冷静就可以弥补。但如果陷在“羞耻螺旋”中,你就很可能触发各种类似羞耻事件的回忆,从而放大这种羞耻,开始想着“我咋这么笨呢,屁大点小事都做不好!”从而久久不能摆脱这种痛苦。

自我羞辱到一定程度,往往就会开始觉得“人生没啥意义”了。但朋友,你冷静想想,人生的意义不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赋予的吗?

我们会安慰被他人伤害的人,关心自己伤害自己的人,咋就不心疼心疼自己呢?

当我们不再主动伤害自己,责怪自己,羞辱自己,也许就会发现,人生的信念感是自我给予的,那股信念往往是有力量、有温度的。

如果你经常用羞耻感折磨自己,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帮助。至少,帮助你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行为、想法背后隐藏的深层情感。

理解羞耻,才能开始直面它的存在。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不应从任何人的口中说出。

野生好人 ✑ 封面

一了达+酒鬼 ✏ 撰文

你老说自己“不够好”,让我们这些平凡人怎么活?

心思研究 / 碎前故事 / 咨询师问答 / 给你治愈

心里有事,来「简单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