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有樂毅、田單、李牧、廉頗,為何派趙括,而趙括為何選擇主動出擊?

D-wish


我也來說兩句吧。

長平之戰,趙國以趙括換廉頗,是有其偶然因素,但也有必然因素。


先簡單說幾句背景吧,這是當時的歷史環境,大致說說這個之後,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看下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為啥必然失敗了。

這是長平之戰時,戰國的形勢圖。

可以看到,戰前,秦與韓魏趙三家以及楚國接壤,然而楚為大國。就只能時不時的先揍幾回小國了。

不得不說啊,韓國,不管是什麼地方的韓國都是奇葩啊!

秦國攻打韓國,想出來以上黨郡獻給趙國引起秦趙之戰保全自己的是韓國;

後十幾年,突發奇想,派鄭國去秦國咔咔挖鄭國渠以達到消耗秦國保全自己的還是韓國……

秦國攻打韓國的野王,斷絕了上黨地區與韓國本土的聯繫,所以上黨守馮亭就以上黨獻與趙國,嫁禍趙國,解除韓國暫時有可能的滅國危機。


而且趙國在接受上黨時已經考慮到可能面臨的危險,同時覺得有可能白起會作為秦軍主帥,所以平原君也建議趙王用廉頗為將,並且說廉頗野戰打不過白起,但是防守肯定是沒問題的。所以趙王才撿了這個便宜,也以廉頗為主將前出至長平。


但是趙軍出至長平,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地形的問題。

趙國與上黨隔著太行山,上圖是有名的太行八陘示意圖。


這個圖不太清楚,但是是網上搜到最好的地形圖,謝謝這個圖的作者。在這裡就可以看到,從邯鄲到上黨,只能選擇走滏口陘、白陘和羊腸徑。而白陘就算是現存的古道,也是寬僅2米。供給45萬趙軍每日軍需,實屬不易。


背景說完,現在就該聊聊用人的問題了。

比如樂毅、田單倆人是對頭,但是結局都跑到了趙國待著,但是倆人待遇是不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說 田單

確實《戰國策》說田單到趙國後,一段時間被拜為趙相,這可不是長平之戰前不久的事兒哦,因為田單和趙括的父親趙奢還有對國家常備兵力的討論呢,長平之戰是,趙奢可是已經死了。

當時田單和趙奢在討論時就說一個國家不應該超過三萬的軍隊,而趙奢卻說應該有幾十萬軍隊,並且不客氣的說“君非徒不達於兵也,又不明其時勢。“

說田單想的有些脫離時代了。在戰國末期這麼險惡的時候,尤其是面對強秦,肯定沒戲啊。

所以田單以保有兩城而收復齊地,其實不過是燕國以騎劫代替樂毅為將後,才可能達成的。雖然和長平之戰相比都是換將,但燕國軍隊和秦國軍隊簡直不是一個檔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另外《史記·田單列傳》的結尾是”襄王封田單,號曰安平君。“ 就完了。這也說明司馬遷認為田單的事蹟也就到這裡了,在趙國的事蹟完全沒有列出來。

所以這也說明了田單即使曾為趙相,但是趙國也不可能用他去指揮45萬大軍

(誰有這個小人書啊?)


再說樂毅,

樂毅確實受迫害之後就跑到了趙國,但是基本上沒幹啥事情,燕王不管是忌憚還是後悔,也有召回樂毅的想法並給樂毅寄書說明,樂毅的回覆中說的是”今我仍義先王之恩,雖身託外國,而心亦不敢出也。“所以他也是在燕趙兩個國家都是作為客卿的,屬於半退休狀態,那就沒法用他為將了。

並且”自邯鄲圍解五年,而燕用慄腹之謀,曰“趙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舉兵擊趙。“燕趙之間本來就容易互相攻伐,樂毅這個在雙方關係都還可以的人,怎麼可能為趙將並且是統帥趙國全部主力呢?


李牧呢,確實後世對李牧的評價是非常高的,但是有幾點我覺得需要注意一下,一個是我們判定一個人當時的地位是否重要,其實《史記》也是一個標準,就是看這個人有沒有個列傳,而李牧,只是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之中的人,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李牧也只是在廉頗攻樂乘,跑到魏國之後,趙國才啟用趙牧為將進攻燕國,以及之後才作為大將軍抵禦秦國的。雖然有所勝績,但是其實也只是略微延緩了秦滅趙。而長平之戰時,他只不過是”趙邊地之良將“而已。


廉頗趙括的選擇,我覺得也有趙王想複製趙奢 ”閼與之戰“勝利的結果。

秦伐韓,軍於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

在這場戰役前,趙奢說的就是 兩軍相逢勇者勝 的典故。閼與之戰中就是趙軍先堅壁不出,而後縱兵而出,戰勝秦軍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說,雖然趙括沒當過大將。但是趙王在秦國離間計之下,覺得趙括紙上談兵聊的也不錯,複製他 爸比 的戰役總可以吧。另外確實以趙國的國力,再堅守下去,維持四十五萬大軍的補給也不容易。耗下去的話,弄不好也被耗死了。而且時間一長,一旦糧道被隔絕,趙軍必亡。這種情況下必須換上能出擊的統帥。



當然結果也是秦國立刻暗中換上武安君白起為將,發全國十五歲以上男人為軍,以25000人為奇兵,遮蔽趙軍後援糧道。展開了世界上最早的合圍戰,這比漢尼拔的小兒科要早好多年,規模也大很多。不過確實不值得驕傲,因為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這是內戰。


就到這裡吧。吃飯去了~


恬然說歷史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回答,第一個是為什麼不派其他人出戰,樂毅、田單、李牧、廉頗確實每一個都是戰國時期的名將,這個班底夠其他諸侯羨慕的了。

先說樂毅,樂毅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攻下了齊國七十多座城,差一點就讓齊國亡國了,這份能力是可以和白起一爭長短的。但是趙王不會讓樂毅去,原因有三,第一個原因是樂毅的身體不允許,當時樂毅的年紀已經很大了,且正在患重病,根本就沒有辦法帶兵上前線;第二個原因是樂毅還沒有得到趙王的信任,到了趙國不過是為了避禍,且樂毅的兒子還在燕國任職,因此趙王不會放心將軍隊交到他手上;第三個原因是樂毅自己壓根就沒打算淌這趟渾水,他和白起對戰可能會毀了自己一世的英明。



再說田單,田單看一己之力讓齊國復國,靠火牛陣打敗燕軍不假,但是他的對手不是樂毅,因為當時燕王中了田單的反間計,樂毅已經逃到趙國去了。因此田單才能獲勝,如果樂毅還在,田單基本沒有翻盤的機會。田單擅長出奇謀,缺少真正的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的經驗,況且他也是從齊國逃到趙國避難的,做為一個外人,趙王也不會信任他。收留他的原因和收留樂毅是一樣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個高參同時為了震懾諸侯。


第三個人廉頗,廉頗和秦軍交戰勝少負多,讓趙軍失去了銳氣,如果繼續讓廉頗為將的話,秦軍固然無法找到擊敗趙軍的好辦法,但趙國的國力已經耗不起了,堅守不戰的策略無法讓趙國獲得勝利,最後還是必敗無疑,只有進攻才有可能有一線生機,因此趙王決定棄用廉頗。

第四個人李牧,倒不是因為李牧的能力不行,因為李牧當時一直在北方抵禦匈奴,根本就沒有辦法調到前線作戰,秦國能滅趙,匈奴也可以;第二個原因是李牧就算回來也會和廉頗一樣採取堅守不出的策略,因為那是從軍事實際情況出發做出的最好的對策;第三個原因是趙王不信任李牧,就像他不信任廉頗一樣,後來中了反間計殺害李牧就說明趙王從內心裡對李牧十分忌憚並不信任。



派趙括出戰主要原因有四點。第一個原因是趙括主張主動出擊,反對堅守不出等待時機,他有擊敗秦軍的強大決心;第二個原因是趙括領會了趙王的意圖,就是趙國耗不起了,堅守不戰就是死路一條,只有主動出擊才可能有一線生機;第三個原因趙括並不是紙上談兵,要知道他的父親趙奢經常在戰鬥時把他帶在身邊,很多勝利就是得益於趙括的奇謀,因此趙括不缺少經驗;第四個原因是趙王對趙括絕對信任,這是其他人不能比的,原因就是趙括是平原君趙勝極力推薦的,而平原君是擁立趙孝成王繼位的最大助力。



下面說一下為什麼趙括選擇主動出擊,是不是真的如世人所說因為他紙上談兵不懂實際的兵法呢?我看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堅守不戰就是死路一條,因為趙國耗不起了,打消耗戰趙國必敗,秦國強的不是一個兩個白起,強的是商鞅變法之後的強大國力,和誰打都耗得起,補的上,恢復的快,直接點就是國力強,生產關係先進,生產力強。

二、趙王讓他為將就是要主動出擊扭轉局面,趙括是清楚領導的意圖的,他不執行的話只能比廉頗更慘,不是你免去職務的問題,是人頭落地的問題。

三、趙括沒有發現對方換帥,因為最開始秦軍的統帥不是白起,後來趙括髮現是白起後就立刻改變了戰術,採取了刺殺的行動,就是現在常說的斬首行動,就差一點就成功了。

四、年輕人都有夢想有追求,父親趙奢可以說天下無敵,一生都沒有戰敗過一次,做為他的兒子也絕對不能允許失敗和怯懦。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如果認為趙王僅僅是中了反間計。就是認為趙王和智囊團連你們的智慧都比不上了。可能嗎?

1)首先當時的情況,持久戰對趙國是不利的。趙王的資源沒有集權的秦王雄厚,幾十萬萬軍民人吃馬嚼、還要養活上黨逃過來百姓,趙王財務虧空了。他當然知道廉頗時對的,但他耗不起了。

2)趙國想到的戰略就是主動決戰,讓秦王意識到就算打贏這仗,也是慘勝。用增加秦國的戰爭成本到預期來嚇退秦國。 從根本講趙王的決心是逼秦國知難而退,而非打贏秦國。派趙括只是希望他主動出擊,打幾個勝仗,壯壯趙國膽氣,使六國敢於支持自己,藉此和秦國談判。 而非希望趙括戰勝秦國。

3)後續增兵至40萬(虛指)只是被動倉促應戰。舉國的兵力,反了怎麼辦?所以是不能用外將和王室競爭者統領的。只能使不具備繼承權的王室近支將軍統領。這也是同樣只需做做樣子打幾個小勝仗,也是派趙括、不派其他外姓將軍的原因。

從戰略上來講,趙國是正確的。但是再好的戰略也需要有用的戰士來配合。 趙括缺乏經驗冒進導致崩盤,是出乎預料的;而秦王居然敢賭一把,親自到河內督戰,也是打亂了趙括部署的。



盜德高點


長平之戰,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規模最大的圍殲戰。此戰趙國四十萬軍隊全軍覆沒,秦國統一六國指日可待。

趙國在長平之戰戰敗,原因可謂是眾說紛紜,有的怪趙王、有的怪趙括、實際點的就說趙國後勤補給不給力。按理說趙國名將有很多,樂毅、田單、李牧、廉頗。長平之戰發生在戰國後期,樂毅已經去世了;田單其實只是齊國的名將,和趙國應該說關係不大;李牧當時在防禦匈奴,而且當時名氣應該不是太大,就算換李牧,他也是會和廉頗一樣堅守不出;廉頗就不用多說了,就是把趙括替換了廉頗。

為何派趙括?

第一:趙國可以說無人可用了,馬服君趙奢那時已經去世了,只能派趙括了。

第二:只有趙括瞭解趙王意圖,因為趙國一直慣用進攻戰,趙括也確實熟讀兵法,趙括在當時真的是不二人選。

第三:趙王其實最信任的真的是趙括,對廉頗還有有點不信任的,事實證明廉頗最後也逃離了趙國。

第四:趙孝成王中了秦王的反間計。

那麼趙括為什麼要選擇主動進攻?

第一:趙王求和不成,和秦王不謀而合,決定來一場對決。

第二:雙方糧食以及後勤補給都存在一定問題,需要速戰速決。

第三:這也是趙國的一貫作戰風格,野戰!一味地堅守有可能自己都把自己拖垮了,而主動出擊還有勝利的希望。

我是小宋談歷史,謝謝關注評論。


羽評郡主


長平之戰,對於趙國和整個戰國而言都是一場決定命運的戰爭。

當時,趙國擁有廉頗、李牧兩位大將,也居住著樂毅、田單這樣的人物。但是,最後居然選了一個紙上談兵的小子領兵,確實出人意料。其實。對於趙王而言,選擇趙括是最佳的選擇。

長平之戰初期,趙國領軍大將是廉頗。廉頗用兵歷來謹慎,所以面對剛剛奪得上黨的秦軍,廉頗主動採取了避敵鋒芒,固守待援的戰略。但是,這種戰略將大量的又生了力量全部囤積在前線,結果對於趙國的生產勞動造成了極大的損害。所以,趙王也希望速戰速決。另外,趙國幾乎把傾國之兵,交給一個外姓人,趙王也不會安心的。尤其以趙王的猜忌之心甚重。所以最終被趙王撤換。

廉頗被撤,其實最有資格接替其位置的是李牧。而且,李牧與廉頗不同,他更加銳意進取,必然會主動尋機與秦軍進行決戰。但是,李牧被匈奴拖在雲州附近,不敢南下。即便是南下,廉頗得不到趙王信任,那麼李牧就能嗎?尤其適合李牧還是那種不知阿諛奉承的人。所以,李牧統領全國軍隊,不僅趙王不會信任,估計朝堂上的權臣們也不會放心。

廉頗和李牧尚且不被信任,那麼雖然是趙國人,但是卻為燕國效力的樂毅,還有齊國人田單更不會得到趙王的信任了。其實,當時趙國的平原君是最適合帶兵的人。作為國之柱石,平原君是趙家子弟,同時也有各種門客為其出謀劃策,當然他更能讓廉頗作為副帥襄贊軍務。但是,他不敢輕易離開首都邯鄲,一方面趙王對其有猜忌,另一方面對戰爭的後勤等諸多事物都需要平原君處理。

所以,最終選了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


潞州節度


為什麼選擇趙括呢?這一點值得深思,首先趙括屬於少壯派的領袖,他們主張主動出擊擊敗秦軍,無法忍受常年對峙打消耗,其次趙國已經消耗到了極點,已經無法支持消耗了,最後,樂毅、田單、廉頗都不支持決戰,都認為決戰對趙國不利,而李牧遠在北疆,無法南下決戰。



再者,樂毅和田單都是客將,就算趙王同意,其他將領也不會同意他們率領全國的軍隊和秦軍作戰的。樂毅和田單在趙國根本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實權,他們獲得尊榮是因為趙國要招攬賢士,如果二者沒有在燕國、齊國擔任過大將軍到還可能。


李牧雖然戰功赫赫,但是他還在代郡佈防防止匈奴趁火打劫呢。如果趙國沒有滅國危險,李牧不可能會被調回。

趙括早就主張主動出擊正面擊敗秦軍,不能再拼消耗了,起初趙國還支撐得起的時候,趙王還不以趙括的言論為意,但是後來趙國已經到了無法支撐的時候,趙括的言論就顯得舉足輕重了。

如果要決戰,首先選擇的肯定是青壯派而不是老兵,所以前軍元帥廉頗被撤下來。

但是,很遺憾,趙括並沒有挽回頹勢,反而把趙國推向了深淵,四十萬趙軍全軍覆沒,從此之後趙國再無實力抗衡秦國,趙國也由此走向衰落。

其實無論是派誰接任元帥,必定也是要決戰的,在正面現場上,趙軍打不過秦軍是事實,或許誰上誰背鍋也不一定。


夢三七夜


一、沒有那麼多如果


首先說明趙國在長平之戰期間並沒有這麼多可用之人。比如晚年歸隱趙國的樂毅,他寫下了著名的《報燕惠王書》駁斥燕惠王的無端指責,同時追思燕國先王。言下之意只有燕昭王的知遇之恩才能讓他捨身忘死,其他人是請不動他的。

再比如挽齊國於危亡的田單,趙國用53城換他伐燕,卻只得來燕國3座小城。姑且不說他能不能指揮得動趙國彪悍的騎兵部隊,面對“人屠”白起他未必是對手。

再說戰國四名將之一的李牧,長平之戰時他只是箇中下層軍官,尚未成長起來也無甚名氣。任何人也不可能貿然用一個基層軍官做統帥。

而廉頗就更不用解釋了,之前一直都是他指揮趙軍,如果趙國高層信任他也就不會臨陣換帥了。

所以,大局勢如此,算是給了趙括“萬古留名”的機會。

二、為什麼用趙括

趙括之所以能夠替換廉頗,這是一個不得不細說的問題。

首先,趙括是趙奢的兒子,也正是趙老將軍對兒子的評語創造了“紙上談兵”這個成語。趙奢是當時唯一打敗過秦軍的趙將,所以年輕的趙孝成王懷有“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思想派趙括前去救急。

其次,三年的對決拖垮了趙國經濟,迫使防守的廉頗被換。很多人存在誤解,認為秦軍的給養來自咸陽,所以用國力雄厚來作為理由。其實當時秦軍的給養來自南陽,這片原屬於魏國的河東之地早就被秦國控制,成為了上黨戰場的補給基地,這些糧草可以通過水路運輸到前線,即使這樣秦國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而邯鄲雖然離前線不遠,卻隔著太行山,運輸艱難程度遠超秦國。這樣的艱難處境造成趙軍幾次糧食危機,以至於廉頗被迫將糧草擺在一個山坡上,一者穩定軍心,二者迷惑秦軍,薄薄一層糧袋下面全是石土,這個山坡被人起名為“大糧山”。長平之戰僵持到後期,趙國已經向齊國借糧,這說明趙國已經到了山窮水盡必須速戰速決的地步了。

最後看看廉頗對換將的態度。廉頗脾氣並不好,在攻打魏國的時候趙國派樂乘陣前換帥,廉頗竟然率軍攻打樂乘,之後跑到了魏國躲災。再加上之前的“將相和”可見廉頗的性情。

而趙括前來接替廉頗的時候,雙方在前線的一個村莊悄悄完成了交接,為了怕引起軍中騷亂,廉頗把他平時騎的一匹大白馬留在村裡製造一種他未走的假象,自己則騎了另外一匹連夜回到趙國,那個村子因此得名“白馬村”。能讓廉頗這麼急切離開戰場的理由只能是長平堅持不下去了,

我們有理由推測,如果趙王不換將失敗的會是廉頗,趙括只不過是個籍籍無名的貴家公子而已。

三、趙括為何主動攻擊

換了班的趙括一到前線發現廉頗的堅守戰術是完全正確的,可是趙王以斷糧為要挾催促趙括速戰速決。其實趙括完全可以像廉頗一般堅守將趙國耗空為止,可是他不行,因為他姓趙。

此“趙”就是彼“趙”,趙括家與趙王家是一脈相傳,如果趙國亡了廉頗可以跑到別國繼續當將,可趙家就徹底沒了。

幾經斟酌之後,趙括致信秦軍要求在長平決戰。因為長平是上黨地區最大的開闊地,滿足大規模決戰需求,雙方從攻防戰轉變成為野外遭遇戰。在長達45天的對決中,趙軍中從缺糧變成吃人的境地,全軍竟然無人投降或逃跑,可見當時趙括的統帥力。

秦軍在援兵到達之後發動攻擊,第一波竟然就射死了趙括,身邊副將毫不猶豫穿上趙括的盔甲繼續指揮戰鬥。但他的指揮能力欠佳,造成趙軍首尾不能相顧,被秦軍逐個擊破。

戰後白起曾到處尋找趙括屍體未果,於是將其衣冠厚葬,並取趙括佩劍自用。事後他對秦王說趙軍腹中飢餓卻鬥志不懈,這是趙括的本領。我軍勝利但精銳盡失,不值得稱讚。

長平之戰後,秦軍也是元氣大傷,用了將近20年的時間才恢復了元氣。期間五國聯軍曾經打到了咸陽附近的藍田地區才止兵,差一點就滅掉了秦國。

正所謂“否極泰來”,趙括去長平之前曾經到邊關作戰,發現了一個叫李牧的二十多歲校尉,並斷言“此子當為趙國樑柱。”沒想到一語成真,算是為趙國留下了希望。


歷史風雲錄


很高興被邀請回答問題。

第一說說為什麼不用樂毅、田單吧長平之戰這樣的大戰,趙王絕不可能交給其他國家的將領領兵的,這是基本信任問題。

第二:李牧當時是北方的一個偏將,還未成名,所以進不了核心視野。

第三:廉頗堅守不出,違背趙王命令才被換的。

第四:為何用趙括,1、趙括名氣大,趙奢之子。2、趙括兵法厲害,趙奢都說不過。

3、秦國反間計。

最後,為何趙括主動攻擊,初生牛犢不怕虎,就是個愣頭青,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趙括沒打過仗,一下子統領45萬大軍,沒有點成績怎麼能服眾,怎麼見趙王,怎麼說明自己比廉頗強。


從思考開始


第一位:樂毅,確實是一位名將,有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的光榮戰使,但長平之戰時以致暮年,疾病纏身,以無力出征。

第二位:田單,雖然能力很強,在齊國時曾助齊國以火牛陣擊破燕國軍隊,收復城池70有餘。但也因為其以前是齊國人,長平之戰不久前才到趙國,群臣視其為外人,不敢讓其帶兵出征。



第三位:李牧,他是唯一一位供人可以與白起抗衡一二的大將了,但他當時在防備北方匈奴等少數名族入侵,長平之戰緊迫,他分身乏術。


第四位:廉頗,這位本來就是此戰統帥的人被換下了。因為其善守,所以他退守長平以北,築壘自守,避不出戰,但守而不出的同時也在慢慢的耗盡趙國的內需,眼看糧草將近,士氣渙散,主戰之聲不絕於耳,趙王也知道長此以往必敗無疑,不如一戰,畢其功於一役,又加上秦國丞相範睢施反間計,趙國是否因為中計才換的趙括我們不得而知,但趙括確實當上了這支大軍的統帥。

至於趙括為何主動出擊,一是趙國國內已經沒有供應士兵的糧食等軍需了,必須速戰速決。二是中了白起的誘敵深入,然後圍殲的計策。總之趙括是敗了,一敗塗地,留下千年紙上談兵的笑談。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降卒40多萬,使趙國再無與秦國抗衡的能力,秦軍大勝,為統一六國打下堅實基礎。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滿意請點贊支持!有不同意見可以評論區留言討論。


歷史愛好者MY


要說到點子上,趙國的失敗,首先的責任就在趙王,戰爭這個問題,真的是慎之又慎的問題,大家都說到一個點子上,那就是秦軍和趙軍耗了三年,都說秦軍耗得起,有糧食,而趙軍耗不起,沒有糧食了,所以趙王希望能有一個將軍能夠速戰速結,結束這場戰爭,這個因素,只是佔了一部分。

有人說秦軍有糧,而且運糧方便,耗下去廉頗一定會輸,這個未知問題,我們先放一邊。我們來分析一個問題,再耗下去,趙國確定也是難扛,但是,並沒有到發動全國,或是盡力到別國買不到糧食的地步。這個我們可以根據抗日戰爭的事例來看,當時共產黨在陝北那個窮地方,也是被封鎖的,有那麼幾年,基本吃的根本不是糧食,什麼野菜,樹葉,豆子,土豆,種種所有能吃的,硬是充做軍糧,能活下去,總比被消滅好吧。

那麼我們來說長平之戰,雖然秦國佔優勢,但是想殲滅趙軍,還不知道何年何月,秦軍國力再強,耗下去一樣國庫空空,做為秦國最高領導者,考慮問題不光是隻針對趙國,再耗個三五年把趙國確底耗死行不。結論肯定不行,世界上不是隻有秦趙兩國,而是還有五雄,齊楚燕魏韓,在這當中,任何國家只要能出一個明君和將才,都有可能趁秦趙兩敗俱傷時魚翁得利,誰統天下,也未可知。所以,就算說秦國再能耗,也已經不敢耗,最好是想辦法儘快勝利,打跨趙國。怎麼打,最好是能把這個穩如泰山的老將廉頗換掉,換一個敢戰又沒有實戰經驗的人來為帥。經過調查和研究,最好是能換那個年輕氣盛的趙括來。高層智囊決定以後馬上派人出動反間,該收買的收買,該造謠的造遙。要說趙王本來智慧就不行,但是為什麼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我們知道,沒用的當權者,身邊一定會有那些如郭開之類的小人,這些人給收買了,當然按秦國的意思辦,力主趙王用毫無戰爭經驗的趙刮,所以,趙刮這個後來的失敗者就這樣被推出來了前臺。

結果如秦國設計的一樣。

所以,厲吏大多後來整個戰役,基本讓趙刮背了黑鍋,添油加醋,把趙刮說成紙上談兵。

其實按照事實,趙刮還是有一點本事的,只是他沒有實戰經驗,又碰上了百戰百勝的戰神白起。要說開始趙刮進攻那點小勝,其實不算他的本事,那是白起的計謀圈套,故意輸把趙括引出來入埋伏。

趙括的本事在於被秦軍圍困四十六天,秦軍竟然沒能將趙軍擊潰,這點看來,說趙刮只會紙上談兵,一點軍事能力沒有是不對的。趙軍被圍,斷了糧道,救援不來,不突圍只有餓死。

所以趙括組織了突然,我們也知道,秦軍的箭雨是何等厲害,為了防止趙軍突圍,早就準備了充足的箭,前赴後繼。應該說,在搏命突圍時,秦軍也死了不少,但是秦軍為了全殲趙軍,可是動員全國,十五歲以上都送來戰場了,我們只知趙國是投入四十五萬,沒說秦軍的兵力,估計在六七十萬之間。所以,在趙軍突圍時,秦軍損失的兵員,可以填補上去。

趙軍也是拼命突圍不成,也許趙括知道必敗無疑,衝不出是死,衝被殺死也是死。所以後來他親自帶隊衝殺,這很符合他年輕人血氣方剛的思想,寧可戰死,不當俘虜,從這一點看,趙刮應該是個英雄。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事,他做為主將一死,趙軍群龍無首,全部投降後被白起坑殺。

整個長平之戰,趙國投入四十五萬,最後只剩下兩百多個十六歲以下的孩子被白起放回。

但是,事實上說白起坑殺四十五萬,應該沒有這麼多,四十五萬,應該戰死一半,投降一半,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白起說的那句話,長平之戰,秦軍也國力大損。

但是做為主帥,趙刮不應該在還有大半兵力的時候帶隊衝鋒,應該在他指揮的崗位上,要死,也要到最後時刻,這樣那怕最後全軍覆沒,也好過幾十萬人空手被殺強,最起碼戰至最後,秦軍還要有很大的傷亡。

總結長平之戰的失敗,趙括是註定的,但是這個失敗的鍋,說是趙括最沒用,不如說是趙王最沒用,長平之戰幾十萬冤魂,罪魁禍手,不在趙刮,也不在白起,在於趙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