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有乐毅、田单、李牧、廉颇,为何派赵括,而赵括为何选择主动出击?

D-wish


我也来说两句吧。

长平之战,赵国以赵括换廉颇,是有其偶然因素,但也有必然因素。


先简单说几句背景吧,这是当时的历史环境,大致说说这个之后,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看下赵国在长平之战中为啥必然失败了。

这是长平之战时,战国的形势图。

可以看到,战前,秦与韩魏赵三家以及楚国接壤,然而楚为大国。就只能时不时的先揍几回小国了。

不得不说啊,韩国,不管是什么地方的韩国都是奇葩啊!

秦国攻打韩国,想出来以上党郡献给赵国引起秦赵之战保全自己的是韩国;

后十几年,突发奇想,派郑国去秦国咔咔挖郑国渠以达到消耗秦国保全自己的还是韩国……

秦国攻打韩国的野王,断绝了上党地区与韩国本土的联系,所以上党守冯亭就以上党献与赵国,嫁祸赵国,解除韩国暂时有可能的灭国危机。


而且赵国在接受上党时已经考虑到可能面临的危险,同时觉得有可能白起会作为秦军主帅,所以平原君也建议赵王用廉颇为将,并且说廉颇野战打不过白起,但是防守肯定是没问题的。所以赵王才捡了这个便宜,也以廉颇为主将前出至长平。


但是赵军出至长平,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地形的问题。

赵国与上党隔着太行山,上图是有名的太行八陉示意图。


这个图不太清楚,但是是网上搜到最好的地形图,谢谢这个图的作者。在这里就可以看到,从邯郸到上党,只能选择走滏口陉、白陉和羊肠径。而白陉就算是现存的古道,也是宽仅2米。供给45万赵军每日军需,实属不易。


背景说完,现在就该聊聊用人的问题了。

比如乐毅、田单俩人是对头,但是结局都跑到了赵国呆着,但是俩人待遇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 田单

确实《战国策》说田单到赵国后,一段时间被拜为赵相,这可不是长平之战前不久的事儿哦,因为田单和赵括的父亲赵奢还有对国家常备兵力的讨论呢,长平之战是,赵奢可是已经死了。

当时田单和赵奢在讨论时就说一个国家不应该超过三万的军队,而赵奢却说应该有几十万军队,并且不客气的说“君非徒不达于兵也,又不明其时势。“

说田单想的有些脱离时代了。在战国末期这么险恶的时候,尤其是面对强秦,肯定没戏啊。

所以田单以保有两城而收复齐地,其实不过是燕国以骑劫代替乐毅为将后,才可能达成的。虽然和长平之战相比都是换将,但燕国军队和秦国军队简直不是一个档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另外《史记·田单列传》的结尾是”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就完了。这也说明司马迁认为田单的事迹也就到这里了,在赵国的事迹完全没有列出来。

所以这也说明了田单即使曾为赵相,但是赵国也不可能用他去指挥45万大军

(谁有这个小人书啊?)


再说乐毅,

乐毅确实受迫害之后就跑到了赵国,但是基本上没干啥事情,燕王不管是忌惮还是后悔,也有召回乐毅的想法并给乐毅寄书说明,乐毅的回复中说的是”今我仍义先王之恩,虽身讬外国,而心亦不敢出也。“所以他也是在燕赵两个国家都是作为客卿的,属于半退休状态,那就没法用他为将了。

并且”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於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燕赵之间本来就容易互相攻伐,乐毅这个在双方关系都还可以的人,怎么可能为赵将并且是统帅赵国全部主力呢?


李牧呢,确实后世对李牧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但是有几点我觉得需要注意一下,一个是我们判定一个人当时的地位是否重要,其实《史记》也是一个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有没有个列传,而李牧,只是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之中的人,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李牧也只是在廉颇攻乐乘,跑到魏国之后,赵国才启用赵牧为将进攻燕国,以及之后才作为大将军抵御秦国的。虽然有所胜绩,但是其实也只是略微延缓了秦灭赵。而长平之战时,他只不过是”赵边地之良将“而已。


廉颇赵括的选择,我觉得也有赵王想复制赵奢 ”阏与之战“胜利的结果。

秦伐韩,军於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於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在这场战役前,赵奢说的就是 两军相逢勇者胜 的典故。阏与之战中就是赵军先坚壁不出,而后纵兵而出,战胜秦军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虽然赵括没当过大将。但是赵王在秦国离间计之下,觉得赵括纸上谈兵聊的也不错,复制他 爸比 的战役总可以吧。另外确实以赵国的国力,再坚守下去,维持四十五万大军的补给也不容易。耗下去的话,弄不好也被耗死了。而且时间一长,一旦粮道被隔绝,赵军必亡。这种情况下必须换上能出击的统帅。



当然结果也是秦国立刻暗中换上武安君白起为将,发全国十五岁以上男人为军,以25000人为奇兵,遮蔽赵军后援粮道。展开了世界上最早的合围战,这比汉尼拔的小儿科要早好多年,规模也大很多。不过确实不值得骄傲,因为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是内战。


就到这里吧。吃饭去了~


恬然说历史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个是为什么不派其他人出战,乐毅、田单、李牧、廉颇确实每一个都是战国时期的名将,这个班底够其他诸侯羡慕的了。

先说乐毅,乐毅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差一点就让齐国亡国了,这份能力是可以和白起一争长短的。但是赵王不会让乐毅去,原因有三,第一个原因是乐毅的身体不允许,当时乐毅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且正在患重病,根本就没有办法带兵上前线;第二个原因是乐毅还没有得到赵王的信任,到了赵国不过是为了避祸,且乐毅的儿子还在燕国任职,因此赵王不会放心将军队交到他手上;第三个原因是乐毅自己压根就没打算淌这趟浑水,他和白起对战可能会毁了自己一世的英明。



再说田单,田单看一己之力让齐国复国,靠火牛阵打败燕军不假,但是他的对手不是乐毅,因为当时燕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乐毅已经逃到赵国去了。因此田单才能获胜,如果乐毅还在,田单基本没有翻盘的机会。田单擅长出奇谋,缺少真正的大规模集团军作战的经验,况且他也是从齐国逃到赵国避难的,做为一个外人,赵王也不会信任他。收留他的原因和收留乐毅是一样的,主要目的就是找个高参同时为了震慑诸侯。


第三个人廉颇,廉颇和秦军交战胜少负多,让赵军失去了锐气,如果继续让廉颇为将的话,秦军固然无法找到击败赵军的好办法,但赵国的国力已经耗不起了,坚守不战的策略无法让赵国获得胜利,最后还是必败无疑,只有进攻才有可能有一线生机,因此赵王决定弃用廉颇。

第四个人李牧,倒不是因为李牧的能力不行,因为李牧当时一直在北方抵御匈奴,根本就没有办法调到前线作战,秦国能灭赵,匈奴也可以;第二个原因是李牧就算回来也会和廉颇一样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因为那是从军事实际情况出发做出的最好的对策;第三个原因是赵王不信任李牧,就像他不信任廉颇一样,后来中了反间计杀害李牧就说明赵王从内心里对李牧十分忌惮并不信任。



派赵括出战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个原因是赵括主张主动出击,反对坚守不出等待时机,他有击败秦军的强大决心;第二个原因是赵括领会了赵王的意图,就是赵国耗不起了,坚守不战就是死路一条,只有主动出击才可能有一线生机;第三个原因赵括并不是纸上谈兵,要知道他的父亲赵奢经常在战斗时把他带在身边,很多胜利就是得益于赵括的奇谋,因此赵括不缺少经验;第四个原因是赵王对赵括绝对信任,这是其他人不能比的,原因就是赵括是平原君赵胜极力推荐的,而平原君是拥立赵孝成王继位的最大助力。



下面说一下为什么赵括选择主动出击,是不是真的如世人所说因为他纸上谈兵不懂实际的兵法呢?我看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坚守不战就是死路一条,因为赵国耗不起了,打消耗战赵国必败,秦国强的不是一个两个白起,强的是商鞅变法之后的强大国力,和谁打都耗得起,补的上,恢复的快,直接点就是国力强,生产关系先进,生产力强。

二、赵王让他为将就是要主动出击扭转局面,赵括是清楚领导的意图的,他不执行的话只能比廉颇更惨,不是你免去职务的问题,是人头落地的问题。

三、赵括没有发现对方换帅,因为最开始秦军的统帅不是白起,后来赵括发现是白起后就立刻改变了战术,采取了刺杀的行动,就是现在常说的斩首行动,就差一点就成功了。

四、年轻人都有梦想有追求,父亲赵奢可以说天下无敌,一生都没有战败过一次,做为他的儿子也绝对不能允许失败和怯懦。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如果认为赵王仅仅是中了反间计。就是认为赵王和智囊团连你们的智慧都比不上了。可能吗?

1)首先当时的情况,持久战对赵国是不利的。赵王的资源没有集权的秦王雄厚,几十万万军民人吃马嚼、还要养活上党逃过来百姓,赵王财务亏空了。他当然知道廉颇时对的,但他耗不起了。

2)赵国想到的战略就是主动决战,让秦王意识到就算打赢这仗,也是惨胜。用增加秦国的战争成本到预期来吓退秦国。 从根本讲赵王的决心是逼秦国知难而退,而非打赢秦国。派赵括只是希望他主动出击,打几个胜仗,壮壮赵国胆气,使六国敢于支持自己,借此和秦国谈判。 而非希望赵括战胜秦国。

3)后续增兵至40万(虚指)只是被动仓促应战。举国的兵力,反了怎么办?所以是不能用外将和王室竞争者统领的。只能使不具备继承权的王室近支将军统领。这也是同样只需做做样子打几个小胜仗,也是派赵括、不派其他外姓将军的原因。

从战略上来讲,赵国是正确的。但是再好的战略也需要有用的战士来配合。 赵括缺乏经验冒进导致崩盘,是出乎预料的;而秦王居然敢赌一把,亲自到河内督战,也是打乱了赵括部署的。



盗德高点


长平之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围歼战。此战赵国四十万军队全军覆没,秦国统一六国指日可待。

赵国在长平之战战败,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有的怪赵王、有的怪赵括、实际点的就说赵国后勤补给不给力。按理说赵国名将有很多,乐毅、田单、李牧、廉颇。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后期,乐毅已经去世了;田单其实只是齐国的名将,和赵国应该说关系不大;李牧当时在防御匈奴,而且当时名气应该不是太大,就算换李牧,他也是会和廉颇一样坚守不出;廉颇就不用多说了,就是把赵括替换了廉颇。

为何派赵括?

第一:赵国可以说无人可用了,马服君赵奢那时已经去世了,只能派赵括了。

第二:只有赵括了解赵王意图,因为赵国一直惯用进攻战,赵括也确实熟读兵法,赵括在当时真的是不二人选。

第三:赵王其实最信任的真的是赵括,对廉颇还有有点不信任的,事实证明廉颇最后也逃离了赵国。

第四:赵孝成王中了秦王的反间计。

那么赵括为什么要选择主动进攻?

第一:赵王求和不成,和秦王不谋而合,决定来一场对决。

第二:双方粮食以及后勤补给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速战速决。

第三:这也是赵国的一贯作战风格,野战!一味地坚守有可能自己都把自己拖垮了,而主动出击还有胜利的希望。

我是小宋谈历史,谢谢关注评论。


羽评郡主


长平之战,对于赵国和整个战国而言都是一场决定命运的战争。

当时,赵国拥有廉颇、李牧两位大将,也居住着乐毅、田单这样的人物。但是,最后居然选了一个纸上谈兵的小子领兵,确实出人意料。其实。对于赵王而言,选择赵括是最佳的选择。

长平之战初期,赵国领军大将是廉颇。廉颇用兵历来谨慎,所以面对刚刚夺得上党的秦军,廉颇主动采取了避敌锋芒,固守待援的战略。但是,这种战略将大量的又生了力量全部囤积在前线,结果对于赵国的生产劳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所以,赵王也希望速战速决。另外,赵国几乎把倾国之兵,交给一个外姓人,赵王也不会安心的。尤其以赵王的猜忌之心甚重。所以最终被赵王撤换。

廉颇被撤,其实最有资格接替其位置的是李牧。而且,李牧与廉颇不同,他更加锐意进取,必然会主动寻机与秦军进行决战。但是,李牧被匈奴拖在云州附近,不敢南下。即便是南下,廉颇得不到赵王信任,那么李牧就能吗?尤其适合李牧还是那种不知阿谀奉承的人。所以,李牧统领全国军队,不仅赵王不会信任,估计朝堂上的权臣们也不会放心。

廉颇和李牧尚且不被信任,那么虽然是赵国人,但是却为燕国效力的乐毅,还有齐国人田单更不会得到赵王的信任了。其实,当时赵国的平原君是最适合带兵的人。作为国之柱石,平原君是赵家子弟,同时也有各种门客为其出谋划策,当然他更能让廉颇作为副帅襄赞军务。但是,他不敢轻易离开首都邯郸,一方面赵王对其有猜忌,另一方面对战争的后勤等诸多事物都需要平原君处理。

所以,最终选了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潞州节度


为什么选择赵括呢?这一点值得深思,首先赵括属于少壮派的领袖,他们主张主动出击击败秦军,无法忍受常年对峙打消耗,其次赵国已经消耗到了极点,已经无法支持消耗了,最后,乐毅、田单、廉颇都不支持决战,都认为决战对赵国不利,而李牧远在北疆,无法南下决战。



再者,乐毅和田单都是客将,就算赵王同意,其他将领也不会同意他们率领全国的军队和秦军作战的。乐毅和田单在赵国根本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实权,他们获得尊荣是因为赵国要招揽贤士,如果二者没有在燕国、齐国担任过大将军到还可能。


李牧虽然战功赫赫,但是他还在代郡布防防止匈奴趁火打劫呢。如果赵国没有灭国危险,李牧不可能会被调回。

赵括早就主张主动出击正面击败秦军,不能再拼消耗了,起初赵国还支撑得起的时候,赵王还不以赵括的言论为意,但是后来赵国已经到了无法支撑的时候,赵括的言论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如果要决战,首先选择的肯定是青壮派而不是老兵,所以前军元帅廉颇被撤下来。

但是,很遗憾,赵括并没有挽回颓势,反而把赵国推向了深渊,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从此之后赵国再无实力抗衡秦国,赵国也由此走向衰落。

其实无论是派谁接任元帅,必定也是要决战的,在正面现场上,赵军打不过秦军是事实,或许谁上谁背锅也不一定。


梦三七夜


一、没有那么多如果


首先说明赵国在长平之战期间并没有这么多可用之人。比如晚年归隐赵国的乐毅,他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驳斥燕惠王的无端指责,同时追思燕国先王。言下之意只有燕昭王的知遇之恩才能让他舍身忘死,其他人是请不动他的。

再比如挽齐国于危亡的田单,赵国用53城换他伐燕,却只得来燕国3座小城。姑且不说他能不能指挥得动赵国彪悍的骑兵部队,面对“人屠”白起他未必是对手。

再说战国四名将之一的李牧,长平之战时他只是个中下层军官,尚未成长起来也无甚名气。任何人也不可能贸然用一个基层军官做统帅。

而廉颇就更不用解释了,之前一直都是他指挥赵军,如果赵国高层信任他也就不会临阵换帅了。

所以,大局势如此,算是给了赵括“万古留名”的机会。

二、为什么用赵括

赵括之所以能够替换廉颇,这是一个不得不细说的问题。

首先,赵括是赵奢的儿子,也正是赵老将军对儿子的评语创造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赵奢是当时唯一打败过秦军的赵将,所以年轻的赵孝成王怀有“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思想派赵括前去救急。

其次,三年的对决拖垮了赵国经济,迫使防守的廉颇被换。很多人存在误解,认为秦军的给养来自咸阳,所以用国力雄厚来作为理由。其实当时秦军的给养来自南阳,这片原属于魏国的河东之地早就被秦国控制,成为了上党战场的补给基地,这些粮草可以通过水路运输到前线,即使这样秦国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而邯郸虽然离前线不远,却隔着太行山,运输艰难程度远超秦国。这样的艰难处境造成赵军几次粮食危机,以至于廉颇被迫将粮草摆在一个山坡上,一者稳定军心,二者迷惑秦军,薄薄一层粮袋下面全是石土,这个山坡被人起名为“大粮山”。长平之战僵持到后期,赵国已经向齐国借粮,这说明赵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必须速战速决的地步了。

最后看看廉颇对换将的态度。廉颇脾气并不好,在攻打魏国的时候赵国派乐乘阵前换帅,廉颇竟然率军攻打乐乘,之后跑到了魏国躲灾。再加上之前的“将相和”可见廉颇的性情。

而赵括前来接替廉颇的时候,双方在前线的一个村庄悄悄完成了交接,为了怕引起军中骚乱,廉颇把他平时骑的一匹大白马留在村里制造一种他未走的假象,自己则骑了另外一匹连夜回到赵国,那个村子因此得名“白马村”。能让廉颇这么急切离开战场的理由只能是长平坚持不下去了,

我们有理由推测,如果赵王不换将失败的会是廉颇,赵括只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贵家公子而已。

三、赵括为何主动攻击

换了班的赵括一到前线发现廉颇的坚守战术是完全正确的,可是赵王以断粮为要挟催促赵括速战速决。其实赵括完全可以像廉颇一般坚守将赵国耗空为止,可是他不行,因为他姓赵。

此“赵”就是彼“赵”,赵括家与赵王家是一脉相传,如果赵国亡了廉颇可以跑到别国继续当将,可赵家就彻底没了。

几经斟酌之后,赵括致信秦军要求在长平决战。因为长平是上党地区最大的开阔地,满足大规模决战需求,双方从攻防战转变成为野外遭遇战。在长达45天的对决中,赵军中从缺粮变成吃人的境地,全军竟然无人投降或逃跑,可见当时赵括的统帅力。

秦军在援兵到达之后发动攻击,第一波竟然就射死了赵括,身边副将毫不犹豫穿上赵括的盔甲继续指挥战斗。但他的指挥能力欠佳,造成赵军首尾不能相顾,被秦军逐个击破。

战后白起曾到处寻找赵括尸体未果,于是将其衣冠厚葬,并取赵括佩剑自用。事后他对秦王说赵军腹中饥饿却斗志不懈,这是赵括的本领。我军胜利但精锐尽失,不值得称赞。

长平之战后,秦军也是元气大伤,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恢复了元气。期间五国联军曾经打到了咸阳附近的蓝田地区才止兵,差一点就灭掉了秦国。

正所谓“否极泰来”,赵括去长平之前曾经到边关作战,发现了一个叫李牧的二十多岁校尉,并断言“此子当为赵国梁柱。”没想到一语成真,算是为赵国留下了希望。


历史风云录


很高兴被邀请回答问题。

第一说说为什么不用乐毅、田单吧长平之战这样的大战,赵王绝不可能交给其他国家的将领领兵的,这是基本信任问题。

第二:李牧当时是北方的一个偏将,还未成名,所以进不了核心视野。

第三:廉颇坚守不出,违背赵王命令才被换的。

第四:为何用赵括,1、赵括名气大,赵奢之子。2、赵括兵法厉害,赵奢都说不过。

3、秦国反间计。

最后,为何赵括主动攻击,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个愣头青,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赵括没打过仗,一下子统领45万大军,没有点成绩怎么能服众,怎么见赵王,怎么说明自己比廉颇强。


从思考开始


第一位:乐毅,确实是一位名将,有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的光荣战使,但长平之战时以致暮年,疾病缠身,以无力出征。

第二位:田单,虽然能力很强,在齐国时曾助齐国以火牛阵击破燕国军队,收复城池70有余。但也因为其以前是齐国人,长平之战不久前才到赵国,群臣视其为外人,不敢让其带兵出征。



第三位:李牧,他是唯一一位供人可以与白起抗衡一二的大将了,但他当时在防备北方匈奴等少数名族入侵,长平之战紧迫,他分身乏术。


第四位:廉颇,这位本来就是此战统帅的人被换下了。因为其善守,所以他退守长平以北,筑垒自守,避不出战,但守而不出的同时也在慢慢的耗尽赵国的内需,眼看粮草将近,士气涣散,主战之声不绝于耳,赵王也知道长此以往必败无疑,不如一战,毕其功于一役,又加上秦国丞相范睢施反间计,赵国是否因为中计才换的赵括我们不得而知,但赵括确实当上了这支大军的统帅。

至于赵括为何主动出击,一是赵国国内已经没有供应士兵的粮食等军需了,必须速战速决。二是中了白起的诱敌深入,然后围歼的计策。总之赵括是败了,一败涂地,留下千年纸上谈兵的笑谈。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多万,使赵国再无与秦国抗衡的能力,秦军大胜,为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满意请点赞支持!有不同意见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


历史爱好者MY


要说到点子上,赵国的失败,首先的责任就在赵王,战争这个问题,真的是慎之又慎的问题,大家都说到一个点子上,那就是秦军和赵军耗了三年,都说秦军耗得起,有粮食,而赵军耗不起,没有粮食了,所以赵王希望能有一个将军能够速战速结,结束这场战争,这个因素,只是占了一部分。

有人说秦军有粮,而且运粮方便,耗下去廉颇一定会输,这个未知问题,我们先放一边。我们来分析一个问题,再耗下去,赵国确定也是难扛,但是,并没有到发动全国,或是尽力到别国买不到粮食的地步。这个我们可以根据抗日战争的事例来看,当时共产党在陕北那个穷地方,也是被封锁的,有那么几年,基本吃的根本不是粮食,什么野菜,树叶,豆子,土豆,种种所有能吃的,硬是充做军粮,能活下去,总比被消灭好吧。

那么我们来说长平之战,虽然秦国占优势,但是想歼灭赵军,还不知道何年何月,秦军国力再强,耗下去一样国库空空,做为秦国最高领导者,考虑问题不光是只针对赵国,再耗个三五年把赵国确底耗死行不。结论肯定不行,世界上不是只有秦赵两国,而是还有五雄,齐楚燕魏韩,在这当中,任何国家只要能出一个明君和将才,都有可能趁秦赵两败俱伤时鱼翁得利,谁统天下,也未可知。所以,就算说秦国再能耗,也已经不敢耗,最好是想办法尽快胜利,打跨赵国。怎么打,最好是能把这个稳如泰山的老将廉颇换掉,换一个敢战又没有实战经验的人来为帅。经过调查和研究,最好是能换那个年轻气盛的赵括来。高层智囊决定以后马上派人出动反间,该收买的收买,该造谣的造遥。要说赵王本来智慧就不行,但是为什么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我们知道,没用的当权者,身边一定会有那些如郭开之类的小人,这些人给收买了,当然按秦国的意思办,力主赵王用毫无战争经验的赵刮,所以,赵刮这个后来的失败者就这样被推出来了前台。

结果如秦国设计的一样。

所以,厉吏大多后来整个战役,基本让赵刮背了黑锅,添油加醋,把赵刮说成纸上谈兵。

其实按照事实,赵刮还是有一点本事的,只是他没有实战经验,又碰上了百战百胜的战神白起。要说开始赵刮进攻那点小胜,其实不算他的本事,那是白起的计谋圈套,故意输把赵括引出来入埋伏。

赵括的本事在于被秦军围困四十六天,秦军竟然没能将赵军击溃,这点看来,说赵刮只会纸上谈兵,一点军事能力没有是不对的。赵军被围,断了粮道,救援不来,不突围只有饿死。

所以赵括组织了突然,我们也知道,秦军的箭雨是何等厉害,为了防止赵军突围,早就准备了充足的箭,前赴后继。应该说,在搏命突围时,秦军也死了不少,但是秦军为了全歼赵军,可是动员全国,十五岁以上都送来战场了,我们只知赵国是投入四十五万,没说秦军的兵力,估计在六七十万之间。所以,在赵军突围时,秦军损失的兵员,可以填补上去。

赵军也是拼命突围不成,也许赵括知道必败无疑,冲不出是死,冲被杀死也是死。所以后来他亲自带队冲杀,这很符合他年轻人血气方刚的思想,宁可战死,不当俘虏,从这一点看,赵刮应该是个英雄。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事,他做为主将一死,赵军群龙无首,全部投降后被白起坑杀。

整个长平之战,赵国投入四十五万,最后只剩下两百多个十六岁以下的孩子被白起放回。

但是,事实上说白起坑杀四十五万,应该没有这么多,四十五万,应该战死一半,投降一半,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白起说的那句话,长平之战,秦军也国力大损。

但是做为主帅,赵刮不应该在还有大半兵力的时候带队冲锋,应该在他指挥的岗位上,要死,也要到最后时刻,这样那怕最后全军覆没,也好过几十万人空手被杀强,最起码战至最后,秦军还要有很大的伤亡。

总结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是注定的,但是这个失败的锅,说是赵括最没用,不如说是赵王最没用,长平之战几十万冤魂,罪魁祸手,不在赵刮,也不在白起,在于赵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