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

莫安奈


综合参考湘军与太平军的全部历史战役来看,这场“20万 VS 3万”的战役应该是发生在公元1862年,太平军李秀成与湘军曾国藩在南京城边的对决。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太平天国刚起事的时候能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再回过头来看这场决定性对决,相信大家就能很轻易易地看出来——“为何20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了。


在太平天国初期,太平军自广西金田起义,一路向北打到了南京城。下面是太平天国极盛时期的版图,大家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极盛时期的太平天国疆域并没有覆盖到广西,甚至连广东、湖南都没有覆盖到。甚至我们会发现,这个时候的太平天国距离广西非常远,以至于完全看不出有金田起义的任何痕迹!

是的,这暴露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尽管太平军一路向北打,但是他们并没有稳固所占地区的意识。或者说,至少在打到江西、湖北之前,他们并没有想过,应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占领区。


这个时期的太平军思路很简单:不管能否打胜,反正一直往北打。不需要花费兵力镇守占领区,这样就能一直保持着优势兵力。那么,当太平军打完仗继续往北之后,清朝本地的官员就又可以组织起力量重新控制起这些地区。

这个问题暴露到对决中,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地盘不稳。地盘不稳就意味着,太平军需要大量兵力去维持后方。比如太平军中的李秀成部队要留一大半主力留守苏福省,李世贤部队则远在浙江东部进行巩固,黄文金、古隆贤、刘官芳等所驻守的皖南、浙东北太平军地盘也不巩固。


所以太平军二十万的部队大部分都需要分散出去进行巩固其它地盘,所以真正在南京城边与曾国藩进行对峙并没有二十万之多。而湘军抵达前线的是先锋精锐军队,后期湘军的增援部队又通过水路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补充。到了战役后期,双方都伤亡惨重,但太平军兵力有减无增,湘军却越打越多。

说完太平军,我们再来反观曾国藩带领的湘军。湘军的后勤保障、武器装备、士气、内部团结程度等因素,都绝对优于太平军。湘军士兵选自朴素农人,辅以曾国藩的高素质训练,战斗力出色。在武器方面,湘军的洋枪虽少,但都是绝对精良的制式装备,洋炮充足且质量高,并且战争期间又得以通过水路源源不断地补充火炮与弹药。


此外湘军向来以善守著称,用曾国藩的话说,即是“结硬寨,打呆仗”。如此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再加上曾国藩的指挥,对抗上缺乏长期战略、无纪律、军心涣散、武器劣质的太平军,相信诸位看官也能够明白——为什么20万太平军会不敌3万湘军了。


协虎战争史


您所说的应该是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湘军曾国荃部进抵雨花台后,太平军十五王号称20万人围攻45天未能取胜的雨花台战役。

这场战役从战役本身看是平局,太平军并没有输,但在战略上是败仗,这我们放在后面说。

战役上太平军未能取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兵力和装备的优势并不突出,许多方面其实是劣势。

太平军号称20万,但按照其“二千五作一万”的统计习惯,实际兵力只有约6万,且缺乏后续(天京城里能出动的兵力都出动了,太平军中李秀成等部要留一大半主力守苏福省,李世贤部后方远在浙东,溧阳的小基地近乎涸泽而渔,黄文金、古隆贤、刘官芳等皖南、浙东北太平军地盘不巩固,几乎是无后方作战,),而湘军抵达前线的是先锋精锐(其实一开始才一万六千人),战役期间增援部队从水路源源补充,45天战罢双方都伤亡惨重,但太平军兵力折损,湘军却越打越多(战役开始时一万六对六万,结束时差不多三万对四五万)。

太平军虽然在江浙上海缴获和购买了大量洋枪和部分炮火,但枪多炮少,且枪支型号庞杂,质量低劣参差,使用的弹药多为土造,“有硝无磺”,射程、穿透力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反观湘军洋枪虽少但都是制式装备,洋炮充足且质量高,战役期间又从水路补充了许多火炮和弹药,高下自判。

第二,湘军反客为主,太平军失去地利。

湘军攻下庐州后利用皖江空虚和太平军水路薄弱,孤军深入,守卫雨花台要塞的太平天国将领对王洪春元(洪秀全族侄)麻痹大意,湘军只死3人就攻下当年江南大营7年攻不下的雨花台,此后自三汊、上新河至雨花台水陆联营,已成不拔之势,太平天国在上游丧失、水师不济的情况下,单靠陆军已反主为客,明智的战法应如忠王李秀成的建议,深沟高垒,坐待湘军在清朝皇室逼迫下仰攻南京坚城,待主客易势头再战,但洪秀全12道金牌逼迫诸王回援,正中湘军下怀。事实上雨花台战后湘军攻城屡屡失利,正应李秀成预测,但那时太平军元气大伤,已无法抓住战机了。

第三,太平军条块分割,指挥后勤体系紊乱。

太平军城外15王分属几个系统(李秀成、听王陈炳文、来王陆顺德、纳王郜永宽、孝王胡鼎文属忠王,侍王李世贤、首王范汝增属侍王,堵王黄文金、襄王刘官芳、奉王古隆贤原本是陈玉成或韦俊旧部,航王唐正才是水师,补王莫仕暌、相王陈潘武是天京守将),彼此间除李秀成、李世贤关系和睦外四分五裂,龃龉不断,缺乏协调和统一指挥。更要命的是各部都分头解决后勤问题,不仅饱饿不均,而且缓不应急,战役过程中几次遇到已接近得手,却突然或弹药不足或粮食不够而无法继续突击的窘境。反观湘军,因为占据了秦淮河口,依托长江-秦淮河补给线,补给源源不断,曾氏兄弟多次称许负责这段后勤线维护、战役结束后不久精力耗尽而死的幼弟曾贞干(曾国葆)是雨花台之役不败的最大功臣,是很有见地的。

当然,如前述,雨花台之役太平军只是不胜,战役本身是平手,但湘军抢占地利,如果死守秦淮河口-雨花台水陆一线,太平军会很吃力,不过太平军也依然可以让各路援兵暂回,改用持久战和湘军周旋,毕竟清廷急于攻城而曾国藩原本就不赞成弟弟冒险,一旦攻城不克,太平军主力在外犹在,战略主动权就可能再次转移。

但洪秀全随后强令李秀成渡江“进北攻南”,把十多万精锐主力白白损耗在赤地千里的淮南和江水暴涨的长江江滩,并连累丢掉了长江三沙洲,正如李秀成所言“失我一人之锐,大局遂不可救”,李秀成部的折损不但让湘军攻城心无旁骛,也让攻打苏南、浙北的李鸿章、左宗棠再无压力,太平天国的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陶短房


二十万比三万的比例,大概也是夸张了一些的。不过,也能说明太平军的尴尬处境。起初,太平军是在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带领下,以耶和华的名义给吃瓜群众洗脑,让痛苦的他们有了信仰和追求。教育人们要信耶稣,入教者死后上天堂,不入教者死后下地狱。



这种堂而皇之的言论,在那个物质与精神皆极其匮乏的年代,在人们面前就像是救命稻草。所以,太平天国都是一群教徒,他们已经可以蔑视一切,在他们眼里,洪秀全就是神。


当了皇帝以后,洪秀全荒淫无道,仅后宫嫔妃就有两千多,而他却规定自己的教徒每月只有两天可行夫妻之事,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太平军每次出征之前,都要请杨秀清表演一段耶和华上身的话剧,而且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太平军是一群没有什么组织和纪律的教徒,他们有的只是心甘情愿的牺牲,很可怜。

而曾国藩的湘军,是晚清的精英部队,不仅打仗技能优异,还重视思想教育,具有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和爱国之心,二十万太平军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是一群羊,狼进了羊群,羊再怎么反抗,也伤不了狼多少啊。


历史密探


太平军之败,与其说败于军事,不如说败于内部不团结和缺乏长远战略眼光与战术目标所致。还是那句话:所有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其实,在太平军起事早期,参与人数虽然不多,但大家抱定必死决心,爆发出的惊人战斗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占据永安州(今广西平乐)后,洪秀全不顾清军大兵围困的险境,竟开始大肆封王。他自立为天王,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为东、西、南、北、翼王,在形成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领导核心的同时,也过早的暴露了己方的实力与长远目标,引得清军倾巢来攻。太平军围攻广西省城桂林不下,后挥师北上,转战湖南、湖北 ,然后沿长江浩荡东下,直捣南京。在这一时期内,天平军中涌现了杨秀清、萧朝贵、曾天养、石达开、陈承镕、韦俊等能征惯战的虎将, 一路凯歌高奏,连战连捷,几乎每天都有近千名农民、矿工加入义军,声势愈发浩大,兵锋所指,锐不可当。

彼时,清朝的正规军——绿营兵力有六十余万,在太平军的有力打击下损失惨重,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围在南京城外的江南、江北大营只能采取守势,每天眼睁睁地看着太平军将士在眼前耀武扬威、往来如飞。

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道光年间进士,后做到了礼部侍郎,是正二品京官。公元1852年,回籍丁忧(母丧)的曾国藩,在好友的怂恿下组织训练了一支以书生、农夫为主的团练队伍,这支新军,就是后来那支大名鼎鼎、“以一县之人 ,纵横十八行省”的湘军。

这支地方团练队伍,不算朝廷经制之师,军费自筹,基本由湖南湘乡、宝庆一带的人组成,军官都是读书人,士兵都是黑脚杆的淳朴农民,因湖南简称“湘”,所以被世人称作“湘军”。

曾国藩以他的亲友、师生、同乡为骨干,开书生带兵之先例,士兵则招募木讷、朴实、没有社会经验、服从性好的青年农民,白皙、油滑市民则一概拒绝。湘军的饷银比绿营战兵多出一倍,内部实行严格的家长式管理,下一级由上一级甄别、遴选与指挥,因彼此大都沾亲带故,所以上阵颇肯死战,遇险时也愿相互拼死营救。湘军的诸般大权集于曾国藩一人之手,相当于他的私人军队,他令行禁止,作战效率颇高。

不久后,咸丰帝碍于绿营不堪一战的窘境,下达了要求各地在籍官员督办团练的诏令,湘军的合法性得到承认, 从此迈步走进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

曾国藩利用帮办团练大臣的特殊地位,取得了凌驾于地方司法权管束之上的特权,在组织、训练、整肃湘军的过程中,为树立独一无二的权威,他擅自下令处决了200余人,湘人送其绰号 “曾剃头”。他借督办团练的机会,私自截留朝廷的赋税、饷银,还设卡收税,所获巨资用来购买了一千余门西洋大炮 ,并修造了300余艘战船,还添置了无数军需物资。一年间,湘军水师、陆营总兵力已近两万人。

恰在此时,太平军西征军将清军绿营打得大败亏输,节节败退,清廷一再严令湘军出兵增援。老谋深算的曾国藩认为队伍还未形成战力,时机未到,他一面抗旨拖延,一面紧锣密鼓地加强军事训练。1853年底,太平军攻克湖北重镇黄州府,湖北告急,咸丰帝不得不亲促曾国藩火速出兵。曾国藩感觉时机已到,这才同意出省作战。从此以后,太平军最主要也最凶恶的对手——湘军正式登台亮相。

两军接战之初,湘军根本不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太平军之对手。湘军虽然稍微挽回了局部战场的颓势,但也遭到太平军的沉重打击。史载,公元1854年4月初,太平军在岳阳意外起获大批原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时封存的西洋开花炮,军心大振,战力大增。之后, 太平军骁将曾天养、石祥祯率部在靖港大败初出茅庐的湘军,湘军舰船几乎损失殆尽,曾国藩在羞愤至极下竟投水自尽,幸被左右救起。 一年后,两军在江西湖口再次遭遇,太平军名将石达开指挥若定,又一次击溃了湘军水师,曾国藩又急又羞,再次投水自尽,被救起后逃进洪都(南昌)城中,石达开率军围城,曾国藩惶急下竟写好了遗书。好在之后石达开因事主动撤围而去,湘军逃过一劫,否则后果难以难料。此二事被他视为一生中的奇耻大辱,久久不能释怀。

之后,太平军集结主力一举攻破了清军设在天京(原南京)周围的江南、江北大营,清军绿营对天京的威胁基本被瓦解。然而,太平天国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 ,却爆发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内讧,也称“洪杨内讧”或“天京事变 ”。在这场令亲痛仇快的“天京之变”中,杨秀清、韦昌辉二王先后被诛,两万余身经百战的天国老战士惨遭自己人屠戮。翼王石达开全家被韦昌辉杀害,后又处处遭受天王洪秀全的掣肘、排挤,一气之下带领太平军最精锐的十万虎贲离开天京,先转战数省,后远走西南 ,最终被清军彻底消灭。清军则乘机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又对天京形成了包围态势。

“天京事变”堪称天国自毁长城之举,不仅改变了战场态势,也给了此前屡败屡战的湘军以喘息的机会,而且双方力量对比也彻底被改变。湘军以湖南人特有的“霸得蛮、耐得烦、扎死寨、打硬仗” 之坚韧精神,加上曾国藩指挥有方,诸将能攻善守,一体用命,经浴血奋战终于一改颓势,一举攻克了被太平军占据的长江锁匙——安庆,成功打开了通往天京的最重要门户。曾国潘命其弟曾国荃率湘军主力沿长江进击天京,楚军统帅左宗棠由江西进攻浙江,淮军在李鸿章的带领下从上海进入江苏南部,然后三路合围,包围天京长达两年之久。当时,湘军总兵力约十二万,而参与围攻天京城 的湘军曾国荃部有三万余人,在天京外围还有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江南、江北若干绿营,因各部不敢与脾气暴躁的曾九帅抢功而不愿抵近,实际参与攻城的,也就曾国荃麾下这区区三万人。城中守御的太平军有十几万人(近二十万),人数虽多,然而因长期遭受围困,缺衣少食,加上天国大势已去,人心不稳,暗中投降清军的不在少数,因此,能够登城作战的精兵也只有一两万人而已。

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荃部用挖地洞埋炸药的方法炸开了天京城墙一角,攻入了南京。守城的太平军虽然因长期围困而奄奄一息,但仍进行了殊死搏斗,与湘军进行了激烈的巷战。一部分最忠贞的天国将士宁死不降,最后集体在天王府积薪自焚,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天国悲歌。

湘军攻进城后大肆烧杀抢掠,将曾经繁华的六朝古都变作人间地狱。

天京沦陷后,太平天国余部仍在侍王李侍贤的领导下在江西、浙江、安徽一带坚持斗争长达四年之久。

曾国藩以坚忍卓绝之毅力和雷霆霹雳之手段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个中的艰难曲折难以言喻,他用“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来形容其来之不易。太平军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 没有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而是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最高领导层忙于争权夺利,最终将胜利果实拱手送给了曾经的手下败将曾国藩兄弟。曾国藩被誉为“中兴名臣”,兄弟俩还被朝廷封侯赐爵,均 达到了各自人生之巅峰。曾国藩深谙程朱理学,也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于是主动裁撤了十二万湘军中的大部分,独留水师与曾国荃之“老湘营” ,所占地盘由八旗兵南下接防。由于他的势力和巨大影响力,他的幕中出了不少能人,担任督抚以上职衔的高官就多达26人,其中不乏李鸿章 、郭嵩焘、王闿运、容闳、左宗棠这类近、现代史上的名人。“湘军系”靠镇压太平天国而飞黄腾达,也成为晚清政治格局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军政集团,也是之后各路拥兵自重之军阀的开山鼻祖。

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我补充一点:号称是号称,太平军号称20万,实际也就11万左右,就像曹操号称83万,实际也就20多万,李秀成不救安庆在先,一心只想经营好自己的地盘(苏杭),听凭湘军节节进犯,直到湘军围困天京五个月,在洪秀全的督促下~才回援天京,此时湘军已构筑好坚固工事,要想解天京之围难矣,李秀成一看湘军人少,鲁莽亲敌~和十三王轮番强攻~企图速胜,大批将士倒在湘军的枪炮之下(和陈玉成犯的是同一错误),久攻不下~士气大挫,洪秀全让他带兵过江,实施“围魏救赵”的策略,但湘军早已准备,使太平军损失了数万精锐,挽救天京的希望已经渺茫,失败已不可避免…其实他当时不要急燥,准备足够的粮食和物资,大挖地道或交通壕,逐点攻击,打败湘军不成问题,就像淮海战役中,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把黄佰涛兵团包围后立即进行攻击,急于求成,不但进展不快,而且伤亡很大,最后就是认真查看地形,大挖交通壕和地道,最后才胜利的,还有就国军攻打松山,一看日军才一个连队1千多人,而国军有3万之众,也是轻敌,所以进攻几乎没有进展,反而伤亡极大,最后也是挖地道才彻底攻克松山,取得胜利


军马碧鸡坊


太平军成于农民武装,败也败在农民武装的劣根性、权术意识和邪教本质。太平军从起义开始,其劣根性就慢慢显现出来,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荒淫无度。以前天朝是皇帝的,百姓咬牙切齿,现在天朝是我的,我也要享受荣华富贵,尝尝当皇帝的滋味。据说洪秀全一人就有两千嫔妃。

二是相互猜忌,祸起萧墙。太平天国封王无数,互相牵绊,也造成了互相猜忌。所谓:王爷遍地走, 国戚乱朝纲。1856年9月2日(太平天国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突然发生的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以下官员2万余人死在韦昌辉、秦日纲等人的刀下。翼王石达开分裂出走带走了几十万精兵。典型的同苦,却不能共富贵。

三是邪教思想深重。太平天国在最开始的时候,每一次打了败仗都要依靠杨秀清和萧朝贵出来装神弄鬼,装作耶和华和耶和华父亲上身来鼓舞军心。洪秀全立国号为“太平天国”,自称是天父,且有知达天意之神能;入教者死后可入天堂,不入教在世则“蛇虎伤人”;死后入地狱。教众皆“圣兵”,夫妻之间每月只有两次可以同房,否则便要杀头;入教者所有财物要全部交公。凡此种种,足以说明太平天国之荒诞低劣。

湘军将领大多是封建儒生。曾国藩与一些重要将领既是同乡,又有同学、师生、亲友的关系。湘军的士兵由营官自招,并只服从营官,上下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曾国藩治军重在思想纪律而不在技术性的训练。他为湘军写的军歌唱道:“规矩要肃静,有礼、有法、有号令。”他制定“辨等明威”的军礼,以儒家三纲五常的礼教、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与同乡共里的乡土观念维系官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力地维护封建统治的军队。湘军在与晚清的各地农民起义军作战中迅速成长,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中兴将相十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

以上可以看出,太平军的农民武装还停留在小农意识、迷信教化和荒淫思想,而湘军已是初具现代军事管理体制的封建军队,这一切注定了太平军的失败结局。


纸马无缰


因为这是湘军自己说的。

苏定方说自己五百骑兵逆击突厥两万骑。

明朝的边将经常说虏众十万。自己只有几千。

程潜给阎锡山电报,日军两师团渡河,我军半渡而击,敌军伤亡过重。

这涉及到一个战场数据来源,奏报,自己历史学家书写问题。我们就从这个方面一层层剥开来看。让你理解一个普遍的历史现象。



首先来谈战场数据来源

原则上战场数据来源于对地方的侦查。湘军前沿哨兵对敌情报告给队长,队长报告给营官,营官报告给上一级。每一级都会层层加码。这样的好处是啥:

胜利了,我以少击众。

形势不利,也可以加快援兵的到来。

形势危急,撤退非战之力。

战败,非战之败。

大致一级数据就这个形成了。曾国藩,曾国荃,李续宾面前的塘报大体如此。“敌众几股”,“发匪几支”,“发逆云集”。



(你看着乌洋洋的这么多人,会写多少敌军?)

再来谈谈奏报数据的形成

三河镇李续宾拿到塘报怎么写?发逆十余万四面攻围,职接战数十阵,敌伤亡无数。

雨花台曾国荃拿到塘报怎么写?李逆三四十万,四面环攻,连日续有抵达。职血战十日夜,杀贼无数。

曾国藩拿到他们的军报,或战后写奏报只能高于这个数。

事实上,李续宾无非是突进陷入左右包围,兵败而死。真要是十多万,还用包围。曾国荃真面对四十万军队攻击,还能活下来。

而且为了打击对方士气,行军也会放出信息,号称五十万,一百万。



历史学家添油加醋

历史学家在写历史书时军事数据一般不靠谱。主要有如下原因:

历史学家很少有熟悉军事的,更多熟悉学派渊源,师承问题

而且写的时候得各种考虑,赞助者之类。

军事多涉及机密。而战时各种告示之类传播比较广泛,用起来方便。

书写本身为了教化。写地方二十万,兵败斩十四人之类。多有感染力。

湘军几千战几万的历史大体如此而成。


一枚明粉


👊广西桂平太平军后代话比你地知,我地太平军驱除鞑虏,恢我中华,为中华之崛起打拖垮侵占奴役我地汉室江山的清妖立下头功。满清狗朝廷、曾汉奸,清妖的狗奴才,中国的卖国贼,勾结鬼佬,答应鬼佬霸占瓜分我中华国土的条件,(而我地太平军勇士宁死不屈服洋鬼子瓜分出卖中华国土的卖国要求,砍杀洋枪队,炮轰洋军舰),因此曾剃头的卖国军队,获得了洋鬼子的洋鬼侵略军队和先进武器打我地保家卫国的太平军勇士,(而我地孤立无援,只有宁死不屈的抵抗外国入侵),我地广西桂平太平军讲白话嘅老兄弟,三万打到你地扑街含家铲,20万打唔过3万,你都傻嘿嘿个,得闲到北京英雄革命烈士纪念碑,睇下刻系碑上,我广西桂平太平军的丰功伟绩,历史教科书都有得你背。


圣辰国际影视


我认为吧,太平军的失败也不全是因为内讧而失败的,内讧也只是一个开头,东王杨秀清死了之后,相继北王韦昌辉也被处死,接着秦日刚死,石达开的出走是不明智的选择,内讧到此结束。而后的后起之秀,陈玉成与李绣成,也是打了很多胜仗的,再次的攻破江南大营,打的清军节节败退,并且李秀成也占领了江苏等富庶之地,清军也最多就是半壁江山,太平军此时还具有优势。可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英国和法国,太平军攻打上海等地的时候不仅清军的阻挡,更有英法的军队也是冥冥之中偏向清军的,因为他们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少的不平等条约,想用这些条约得到他们所以想要的利益,而太平军的洪秀全更是痛恨这些洋鬼子,不与他们为伍,他们在中国的利益太平军不予承认,所以他们卖武器给清军,后来的战斗就不用说了,清军明显的洋枪队什么的,太平军武器处于劣势,损失惨重,从这以后才出现了节节败退的迹象,最终被攻破天京成。

我想如果只是太平军与清军的较量,没有其它方面的帮助,或许就是太平军最终取得的胜利,或许再打二十年双方还是仍然对峙着,因为太平军在新的政策上面,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更有男女平等,可以考取女状元,确实比清政府要好得多。


钩子大能要娃


一、湘军的后勤保障、武器装备、士气、内部团结程度等等都好于太平军

二、湘军向来以善守著称是一个因素,用曾国藩的话说,即是“结硬寨,打呆仗”。

三、1862年后太平军数量虽众,却已经成为乌合之众,战斗力变得十分低下。

四、湘军选勇以朴素农人为主,不要城市游民。曾国藩规则,“须择技艺熟练,手轻脚健,朴素而农人士气为上”,其油头滑面有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 。” 也恰是因为两边兵员本质的天壤之别,30万用洋枪洋炮配备起来却又“无纪律”、“失民意”、“兵心散”、“不任战”、“习于骄佚”、“自重其死”、“号令不一,心志不齐”的“乌合群众”不敌区区一万练习有素的湘军也就家常便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