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期經常有人說六小齡童的負面消息?

不要迷戀哥的髮型


六小齡童因飾演央視版《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角色而被廣大觀眾所熟知。如今,六小齡童的關注度還是很高的,可以看出觀眾對六小齡童的喜愛,以及對他所飾演的孫悟空的認可。無疑,六小齡童飾演的悟空是很成功的。既然這樣,那為什麼六小齡童還會引起了人們的不滿呢?我認為原因有幾個:

一、過度綁定與孫悟空、吳承恩的關係

六小齡童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我希望一千個人看完《西遊記》,心裡只有一個孫悟空“。六小齡童總認為只有他適合演孫悟空,儼然把孫悟空這個角色當做他自己的標籤了。還經常出版、拍攝跟吳承恩相關的作品和角色。綁定自己與吳承恩的關係,給人一種暗示:“我就是吳承恩”。

二、極力維護“美猴王”人設,不惜弄虛作假

六小齡童曾經在某媒體平臺說過,在拍攝《西遊記》期間沒使用任何替身,再苦再難的戲,都親自上陣。但是媒體卻爆料他在拍攝期間使用替身,而且在拍攝危險的鏡頭時都是替身替他完成的。還有其它不實言論就不過多說了。

三、反對他人改編西遊記,自己卻惡搞作品

六小齡童曾經表示過,為了保證作品不至於被改得面目全非,可以借鑑國外的經驗,成立名著保護機構。甚至還經常批評其他跟《西遊記》相關的影視作品,說他們胡亂改編,甚至惡搞《西遊記》。六小齡童為了表達對他們的憤怒,還爆過粗口。然而自己卻惡搞自己的作品,比如六小齡童主演的《吳承恩與西遊記》。

雖然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角色是經典的,但是藝術是屬於大眾的,並不是屬於某個人的,所有人都可以去創作優秀的作品。六小齡童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美好的記憶,只要做好自己,還是有很多人喜歡他的。你們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有思想的饅頭


在網上看到:六小齡童痛批周星馳版西遊記“有辱原著,顛倒是非”的標題,下面一片反對聲。讓我想起之前郭德綱去問遊本昌老爺子:“我該怎麼演濟公?”遊本昌老爺子哈哈大笑地說:“放開演。”郭德綱說:“不行啊,我太胖了,演不了濟公。”老爺子說:“在我之前演濟公的人是個胖子,我希望有跟我形象不同的濟公出現。”遊本昌說的這段話讓人感覺這才是藝術,當初毛主席老人家說,藝術應該百家爭鳴。藝術就是應該多元化,不應該只侷限於一個框架,只有不斷的變化才有未來,停滯不前的東西是沒有未來的。

說會六小齡童痛斥周星馳的西遊記有辱原著,為什麼會引來這麼多網友的不滿?究其原因,有網友覺得六小齡童先生過於“專制”,把美猴王當做自己專屬,認為我把美猴王演好了,塑造了一代經典,而且我是猴王世家,所以美猴王都得和我一樣。

這樣是否太過偏激了?藝術是不分國界的,同樣藝術也不會永遠只有一個形式出現,其實只要本質沒變,其他都可以接受。周星馳版的孫悟空依然武功高強、依然頑皮搗蛋、依然忠於師傅,只是加入了許多現代人的想象,或許和施耐庵要表達的意願違背,但是我們只是抽取孫悟空、豬八戒、唐僧和沙和尚這四個人出來,雖然這四個人也屬於西遊記,但經過後人的想象,為他們加入七情六慾,讓觀眾看看神仙在面對愛情時是如何面對的,不也是可以的嗎?只當做娛樂而已,何必太認真呢?


穩穩is


驚聞吳承恩先生去世,我深感悲痛,感謝吳承恩先生用畢生精力寫出的西遊記,並在臨終時把西遊記的版權親手交給我,委託我把西遊文化發揚光大。同時,今年下半年 ,中外合拍的電影西遊記即將正式開機,我繼續扮演美猴王孫悟空。我會用美猴王藝術形象,努力創造一個讓吳承恩先生和海內外觀眾滿意的新的熒幕形象,來告慰我們的吳承恩先生,吳承恩先生一路走好。



資源5743


文藝是大眾的

我們觀眾想看什麼樣的西遊記

喜歡什麼樣的孫悟空我們說了算

六小齡童也好

張衛健也好

周星馳也好

我們說哪個好就是哪個好

那個六小齡童仗著家裡世代演猴戲

又是較早扮演孫悟空的

就以為自己壟斷了西遊記

就可以代言中國文化

結果膨脹了

到處指手畫腳

教導觀眾什麼是正宗西遊記

什麼是祖宗文化不得碰

似乎和六小齡童不一樣

就是有辱文化一樣

他忘記了

文藝本來是為大眾服務的

不是為了章家爭名謀利的



普羅旺斯的茶花


哦,這個問題就用我以前的評論來回答吧。

不否認六小齡童演的孫悟空深入人心,但那也是楊潔導演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連環畫,小人書的功勞。六小齡童總認為誰拍《西遊記》都得找他去演孫悟空,把齊天大聖當做他自己的標籤,這就是他的不是了!

百家爭鳴,擇優而觀。 梁小龍老師演的《陳真》難道不是一代經典?也沒見他屢屢批評李連杰、甄子丹……等人演的《陳真》不好。諸如遊本昌老師的《濟公》 ;《三國演義》中劉、關、張、曹、諸葛亮的扮演者;更有《紅樓夢》的主角;《水滸傳》的幾大主演……那一個不是形神皆備?也沒見他們把演繹的人物當做自己的招牌。

六小齡童豈止是晚節不保,簡直就是老臉都…………哈哈了。





九州聚鐵鑄一字


終於有人和我站的立場是一樣了,六小齡童演的大聖是經典,無可否認,我曾看過頭條的一則新聞,說他告某個遊戲侵犯了他的肖像權,遊戲裡面用的是他演的孫悟空的形象,說不能侮辱藝術,我在下面評論了一句"六小齡童演的大聖是經典,但是不代表他就是大聖"然後有兩個人就全面的炮轟我,還罵我,雖然被我罵的狗血淋頭,但我覺得我說的真的是有道理的,他不是孫悟空,為什麼他對很多關於西遊記的作品都不滿意,我說一句有口無心的話,大家別介意,他認為他就是孫悟空,他想獨吞,或者說他想再火起來,所以他做出這些吸引眼球的事情,


貴州遵義王志豪


六小齡童,他本來就是靠作品獲得大眾認可的,但是他行為負面消息是蠻多的。這個網上一大片,重要的是六小齡童老師的行為好像從來不覺得自己有負面新聞,他覺得這是網友對他的誣衊,其微博下面只要出現任何負面或疑似負面的評論,輕則六老師親自下場噴你,重則六老師直接拉黑,於是你會看到一片歌功頌德,營造出一種他還很受歡迎的樣子,現在負面評論越來越多,六老師乾脆關評,一勞永逸。

其次就算他自己心裡明白自己那點破事被網友扒的不能再清楚,他還是會腆著臉說自己的孫悟空最經典,哪怕這個功勞更多的是屬於86西遊劇組那些前輩的,他也還是要這麼說。不然他怎麼靠這個名頭撈錢、建藝術館(生祠)呢?


阿沐傳影


以前六小齡童老師作為孫悟空的扮演者,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喜愛,在猴年春晚上大家還力挺他上春晚,雖然沒有上去吧,但是在各大衛視的春晚平臺,六老師還是給大家帶去了喜慶。作為孫悟空的經典形象的扮演者和那一批老藝術家的辛勤付出和不計回報從而取得了藝術上的高峰,西遊記這部電視劇才一直經久不衰,不否認最受大家喜歡就是猴哥了。

但是為什麼大家開始說六小齡童的負面消息了,在前一段時間的微博上六老師把一個大學生給警告了,說要用法律手段維權,那位大學生也嚇壞了,趕緊刪帖道歉。之後輿情反彈,各種打臉的視頻和圖片等等讓大家從各個角度認識到可能對六小齡童老師有個一個全新的認識。

其實說到底,六小齡童的黑料和黑歷史在楊潔導演去世之後是一個分水嶺了,這裡我不說具體內容了,各位打臉視頻和圖片在B站和其他地方都有,我這裡只做評論。好,再說為什麼大家要去搜集這些資料?我想是六小齡童老師對自己的角色太過執著,陷得太深。所以才有別人不能改編,別人不能詆譭,也不容別人有一絲一毫地創新。身為猴王世家的傳人,他不是不知道如果當初沒有選上他扮演孫悟空,可能他一輩子都會後悔,一輩子都會鬱鬱寡歡,如果讓別人來演,不一定會演的差,可是沒有如果,他就是扮演了當年經典的大名鼎鼎的西遊記孫悟空。數一數這麼多年來他說的話和做的事都沒有離開傳播西遊文化,可是大家為什麼反感的最大原因就是他把自己當成了唯一的孫悟空了。

沒有真假美猴王了,就只有自己是真猴王,也許這就是六老師走不出角色的並且做出連自己都可能不自知的事情來。扮演濟公的遊本昌老師說:演員千萬不要把角色當成是自己,追求藝術上的高峰如果把自己當成角色自己就讓人貽笑大方了。技藝高深也要追求藝術高深,從而達到思想高深,大師不自言,藝術自表之。

一家之言,甚有不妥,願大家生活愉快!


中西文化


你們這些自媒體黑他唄!


中國官方第一首席捏蛋


對於演技來說不愧為藝術大師,對於影視的貢獻也是值得尊敬的!在以前楊潔導演拍西遊記時眾多老師可謂披星戴月,風裡雨裡,而且片酬微薄,他們那種敬業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然而在近些年來隨著物質和聲譽的同時膨脹,作為一個凡人不免深陷其中,更不免做出荒唐的事情來!能做到保留晚節的藝術家越來越少了!可謂可悲可嘆,令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