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得鲜的至暗时刻:遭人设局?裁员30%

【亿邦动力讯】“食得鲜还我血汗钱”。16人站成一排,在领头人带领下一遍遍高喊。红底黄字的横幅在风中翻飞。

食得鲜的至暗时刻:遭人设局?裁员30%

以上是微博视频里的一个场景,据亿邦动力了解,画面中拉横幅者为广州市食得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食得鲜)离职员工。这样的讨薪事件已陆续在食得鲜总部和门店发生过多起。

一位参与过拉横幅的离职员工向亿邦动力爆料,今年7、8月食得鲜即出现了工资延期发放。至10月中旬,“领导就说工作效率低,没有符合公司要求,然后就让离职了。”

此后,部分离职员工陆续收到了9月的工资,但包括爆料人在内的部分离职员工至11月底才拿到基本工资,但9月的绩效奖金至今(12月3日)尚未发放,10月半个多月的工资则全额未发放。

该离职店员称,其所在的食得鲜门店“少了差不多一半人”。

食得鲜的至暗时刻:遭人设局?裁员30%

注:广州食得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现有股权结构 截图自天眼查

食得鲜2014年诞生于广州,采取“店仓合一”的前置仓模式,自建最后一公里物流。今年上半年,拿到融资后开始快速扩张的食得鲜,一度被媒体称为新零售战场里可以与盒马鲜生对垒的黑马。

其官方公布的门店年坪效甚至高于盒马鲜生上海金桥店的5.6万元/坪,而中国一般零售卖场的年坪效约为1.5万元/坪。

据媒体报道,食得鲜有100多万活跃用户。2018年上半年销售额达4.1亿元,同比增长583%。更早的数据显示,2018年扩张之前食得鲜已连续24个月实现正向现金流,2017年销售额达1.78亿元,实现净利润80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食得鲜已获得三轮融资。今年7月,食得鲜被爆出B轮融资接近尾声,其中有零售巨头沃尔玛参投。

食得鲜融资概况
时间轮次
金额投资方
2018-03Pre-B轮近亿人民币中银粤财粤财创投
2017-11-29A轮未披露天图资本
2017-04-28Pre-A轮2亿人民币赛苏投资领投
食得鲜的至暗时刻:遭人设局?裁员30%

同时间段,食得鲜在广州地铁投放了强势广告,两家新店正紧锣密鼓装修准备开业。

但这一切似乎戛然而止。

8月底,这家已然在起飞跑道上滑行起来的明日之星,突然就爆出了资金链断裂,供应商讨债,拖欠员工工资,倒闭的一连串消息。

11月30日,食得鲜董事长潘文伟在朋友圈借由聚美优品高级副总裁刘惠璞当天刷爆朋友圈的一段微博对外界回应:回归经营,保有稳健现金流,好好活着。

食得鲜的至暗时刻:遭人设局?裁员30%

亦如刘惠璞所言,这个冬天已经悄悄的来了,很多人从思想上还没有准备好。而潘文伟无疑是较早感受到这个冬天冷意的人。

话又说回来,这个冬天谁的生活又容易呢。

关于这一次突如其来的硬着陆,食得鲜创始人兼CEO潘文伟向亿邦动力讲述了“非常艰难的3个月”。

(注:以下为潘文伟自述整理,所述内容未经证实,仅代表当事人意见,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讨债

我是9月中旬回广州接手处理这个事情的。

当时供应商挤兑,半个多月付了8000多万元货款,账上的钱付空了。

有个之前合作了近一年的粮油供应商,7月终止了合作。跟他们的合作一年有600万元采购,合作到期后剩6万元的尾款还未结算。

我们是每个月结算一次,结算当月订单,每个月下单若干次。到8月账期日,这个供应商应该跟我们采购或财务去沟通结算尾款,但他没有。账期日第二天,在我们白云店的门口拉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食得鲜归还货款”之类的内容,拍了照片,并传播到我的供应商圈子。

这张图片连同B轮融资失败的消息火速在圈子里流传,说“食得鲜融资失败,要逃款了,要倒闭。”供应商开始恐慌,大家就蜂拥来挤兑,让我们提前支付货款,不然就停货。

刚开始是一两家,后来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一天十几二十家。一下子现金流就很紧张。

我们生鲜是每天送货,供应商送到我的门店前置仓。生鲜占我的产品比例超过六成,供应商一闹,一是要求结款,一是停止供货。就无货可卖,订单下滑。

供应商挤兑发生后,我们的生产一度停滞。可以看食得鲜APP,之前产品一下被搞空了,交易额从每天200多万元一度跌到每天十几万元(现已恢复到每天100万元左右)。

本来按照计划,我们是7、8、9月重点打广告,若物流、产品没问题,业绩应该是翻番的。7月底上的广告,结果到8月就发生了供应商挤兑的事,2000万广告费打了水漂。

局?

(其实)一开始这就是个局。

我们B轮融资即将完成的8月,一个投资人以某个投资机构的名义,通过上述供应商找到我。原来是我大学的师兄,他说很看好食得鲜,一定要投,无论如何要给他一千万的(投资)额度。

结果他不仅没有投,还借此了解了另外的领投、跟投是谁,闹出了供应商挤兑这个事。我们当初并不知晓他是本地一个竞争对手的大股东,还战略投资了闹事的那个粮油供应商。

当时,我们的(B轮融资)合同正在走流程。(粮油供应商讨要货款)的照片出来后,基金方马上开会,问我怎么回事,然后让我做好准备。第二天就跟我说,暂时不进了。哇,我一下子就很被动了。

这个消息理论上是很小范围的,但很快就疯狂的在供应商圈子里传。我也很纳闷,谁去关心这件事?谁说出去的?

有人在有目的的煽动这件事。食得鲜融不融资跟经营是没有关系的,但有人在有目的大量传B轮融资失败,故意拉个横幅拍照片在群里转发,人为制造恐慌。

再一个,现在的(资本)环境也不是特别好,大家(投资)就偏保守。(我们的投资人)也说如果在平时的话,这些东西都不是问题。

裁员

时间进入了9月中旬,你要发工资,就发现不对了。

那个时候步调是快了一点。你想我们快速发展,业绩相对于年初涨了六倍,快速增长过程中,很多问题。

当时我们要新开两个店,前期装修费用投入进去,还没有产出。第二,当时为了广告我们招了很多人,配送人员从300人涨到了800人,人力成本也涨上去了。我们6月开始招人,本来说7月广告投放后GMV要涨上去,结果没涨(广告投放后供应商挤兑没货可发,订单量断崖式下滑),就进入了死循环。

我们有三个合伙人,各管一块。我主要负责运营、门店和融资。A轮融完之后,我们一直在忙B轮,准备今年进深圳,拿了很多场地。很多资本机构也找到我们,所以我大部分时间在北京。

9月中旬我回到广州,砍掉亏损业务,保留赚钱业务,回归业务本身。食得鲜总共1300人,裁员比例30%,新招的和不合理的全部砍掉了,每个部门都有动。

9月20日前后(本来9月15日发8月的工资,工资延迟发放),员工特别是物流部门离职员工就在闹事,那个时候是挺痛苦的阶段,每天睡两三个小时,睡不着。

你要裁员,员工很容易被煽动,总觉得你是坏人,剥削工资。你本来是想救大家于水火的,一下子被打到对立面去了。那时候特别痛苦,我把自己关到房间三天,然后出来跟员工交流。

很多跟了我们多年的老员工都能理解,当时有几个员工就说:潘总,我没有很多存款,我把这些钱都借给你。我虽然不要他的钱但是会很感动。很不容易。

现在我们9、10月的工资就拆开了发。9月份剩下的140多万元11月底前发完,10月份工资计划12月15日到12月底前发放,11月份工资正常。

(员工工资)12月底彻底解决,但是(要)跟员工协商好,陆续给出。(原因在于)其他方面也要支出,另外过桥的钱(从A轮投资方天图资本拿了一笔过桥资金)也不是一次性打过来的。

(目前我们)开放合作,与供应商洽谈恢复生产,通过短账期(从1-2个月账期缩短为10天)供货,已经有40%供应商恢复正常供应。

正常的应付款还有,在逐步减小。

“卖身”?

(我们也在)积极引入战略资本和战略合作。

12月底之前会公开在广州地区跟一些国内零售巨头的资本和业务合作。

食得鲜在天图之前一直是赚钱的,现在在慢慢回到商业本质上去。天图进来之前我们只有一个门店,进来之后新开了两个店,即将开的两个装修好的就不敢再开了。目前关了1个门店,保留了两个店正常运营。

回顾整个事件,一方面是竞争对手(恶意竞争),另一方面发展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要盲目跟投资人的节奏。我们自己发展的时候正常盈利,反而拿了钱之后出了问题。后话就是大家觉得你的广告不应该投。

零售企业增速有一个合理的范围,太快而脱离范围、管理跟不上就会出问题。结果别人这么一弄你就死翘翘了。所以精细化运营很重要。

特别痛苦,你必须把这个事情(善后工作)做好。这么多年这个事情对你非常重要,就是你的使命。

没办法,必须得考虑放权了。你不是一个人了,股东、员工。

(引入战略资本)对食得鲜来讲是好事,找了一棵大树,我觉得比拿钱意义更大。

我觉得能做这个事业很重要,至于我控股不控股在这个阶段不重要。(文/秦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